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52040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4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58299.3

申请日:

2016.09.27

公开号:

CN106654039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51/52申请日:20160927|||公开

IPC分类号:

H01L51/52; H01L51/56; H01L51/00

主分类号:

H01L51/52

申请人: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聪慧; 蔡雨; 于泉鹏; 李喜烈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汇庆路888、8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代理人:

臧云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和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一侧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柔性衬底和/或所述封装层直接接触。本发明在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上打印形成一个保护膜层,该保护膜层与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直接接触,并且省去了胶材,由此保护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不被划伤的同时使显示面板更薄,使得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更强,同时提高了显示面板在弯折后恢复原状的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衬底;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和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一侧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柔性衬底和/或所述封装层直接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为单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3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包括第一保护膜层,所述第一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还包括第二保护膜层,所述第二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物或金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包括亚克力或碳氧化硅,所述金属包括镁、银或铜。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镓、氮化硅、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12.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柔性衬底;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在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形成封装层;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和/或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保护膜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保护膜层之后,还包括对所述保护膜层进行固化的过程。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为采用波长大于365nm的紫外线照射,且温度不超过80°。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一载体,所述柔性衬底形成于所述载体的一侧;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所述保护膜层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柔性衬底从所述载体取下的过程。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30μm。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物或金属。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包括亚克力或碳氧化硅,所述金属包括镁、银或铜。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镓、氮化硅、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

说明书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显示面板耐弯折性的显示面板、显
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装置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形可弯曲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
示装置一般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这种技术
具有低功耗、体积小、轻便、显示方式多样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典型的显示面板保护膜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1’-
A2’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包括在图中z方向中由下至上的柔性
衬底3’、发光器件2’和封装层1’。其中,柔性衬底3’的材料可以选用塑料衬底或织物衬底,
塑料衬底可以采用半结晶高玻璃化转变温度聚合物,例如PI(聚酰亚胺)材料等,可以提供
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为了满足显示面板的柔性弯折需求,封装层1’通常选择为薄
膜封装技术(TFE),从而获得更好的伸缩性能。采用薄膜封装还可以大大减少显示面板的重
量,降低封装材料的成本。

在显示面板的使用过程中,其柔性衬底3’和封装层1’可能会受到意外损伤,例如
冲击、碰撞、划伤等情况,对显示面板造成无法恢复的伤害,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显示装置的
使用。因此,为了对柔性衬底3’和封装层1’进行保护,往往在显示面板中增设保护膜,具体
包括在柔性衬底3’的下方设置第一保护膜5’,在封装层1’的上方设置第二保护膜4’,用以
阻挡外界的破坏因素。

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膜上同时带有胶材和膜材,在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在封装
层1’制备完成后,首先在封装层1’的上方涂布第二胶材6’,将柔性衬底3’从载体上去除,在
柔性衬底3’的下方涂布第一胶材7’,然后利用贴合工艺把第二保护膜4’贴合到封装层1’的
上方,第一保护膜5’贴合到柔性衬底3’的下方。这样的保护膜会导致如下问题:

如今采用的保护膜的膜材一般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为固态,为了
考虑与胶材相匹配的问题和成本问题,如图3所示,第一保护膜5’和第一胶材7’的总厚度B’
一般设置得较厚,不能满足总厚度20μm的要求,即使强行减小保护膜的厚度,也会产生高昂
的价格,加大贴合工艺的难度;较厚的保护膜也会导致保护膜整体比较硬,弯曲困难,从而
导致柔性显示装置的可弯折性大打折扣;同时,胶材一般为粘弹体,具有很强的恢复滞后
性,弯曲到一定程度后,无法恢复到原状,从而会导致柔性显示装置整体的弯曲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在柔性衬底和/或
封装层上设置一保护膜层,省去胶材的使用,保护柔性衬底和/或封装层不受损伤的同时使
显示面板更薄,增强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柔性衬底;

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

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

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和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
发光器件一侧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柔性衬底和/或所述封装层直接接触。优
选地,所述保护膜层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为单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30μm。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包括第一保护膜层,所述第一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柔性衬
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还包括第二保护膜层,所述第二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封装
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物或金属。

优选地,所述有机物包括亚克力或碳氧化硅,所述金属包括镁、银或铜。

优选地,所述柔性衬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封装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镓、氮化硅、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柔性衬底;

在所述柔性衬底上形成发光器件;

在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形成封装层;

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和/或所述封装层
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保护膜层。

优选地,形成所述保护膜层之后,还包括对所述保护膜层进行固化的过程。

优选地,所述固化为采用波长大于365nm的紫外线照射,且温度不超过80°。

优选地,还包括提供一载体,所述柔性衬底形成于所述载体的一侧;

在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形成所述保护膜层之前,还包括将所述
柔性衬底从所述载体取下的过程。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30μm。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物或金属。

优选地,所述有机物包括亚克力或碳氧化硅,所述金属包括镁、银或铜。

优选地,所述柔性衬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封装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铝、氧化镓、氮化硅、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代现有技术中第二保护膜和/或第一保护膜的技术方案,在
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上打印一个保护膜层,该保护膜层与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直接接
触,由此保护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不被划伤的同时使显示面板更薄,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
耐弯折性更强;另一方面,由于保护膜层是通过打印直接形成于柔性衬底上的,省去了胶
材,不涉及到膜材和胶材的匹配问题,显示面板在弯折后恢复原状的性能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典型的显示面板保护膜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1’-A2’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保护膜和胶材的厚度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保护膜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1-A2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保护膜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形成第一保护膜层的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形成第二保护膜层的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形成第一保护膜层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
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
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保护
膜层俯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图4中A1-A2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显示面板的截面结
构,其中包括在图中垂直显示面板的方向z从下至上的第一保护膜层5、柔性衬底3、发光器
件2和封装层1。其中,第一保护膜层5与柔性衬底3直接接触,不通过胶材贴合,而是通过印
刷方式直接形成于柔性衬底3的表面。

第一保护膜层5是不包含胶材的单层结构,与柔性衬底3的表面直接接触,因此,省
去了胶材后更薄,更易弯折,同时不涉及到膜材和胶材的匹配问题,显示面板在弯折后恢复
原状的性能得以提高。

如图6所示,为该实施例的第一保护膜层5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保护膜层5的
厚度B,厚度B优选为10~30μm。此处保护膜层的厚度为优选的一个范围,采用此取值范围内
的保护膜层,不仅可以起到保护柔性衬底的作用,还减小了保护膜层的厚度,从而减小了显
示面板的整体厚度,减小了显示面板的体积,更具有便携性。在实际应用中,保护膜层的厚
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其他数值,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其与前一实施例的
区别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封装层1上面的第二保护膜层4,第二保护膜层4与封装层1直接接
触,不通过胶材贴合,而是通过印刷方式直接形成于封装层1的表面。同样地,第二保护膜层
的厚度也优选为10~30μm。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其与前两个实施例
的区别在于,仅包括设置在封装层1上面的第二保护膜层4,第二保护膜层4与封装层1直接
接触,不通过胶材贴合,而是通过印刷方式直接形成于封装层1的表面,对封装层1进行保
护。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单独设置在柔性衬底3下方的第一保护膜层5,
或单独设置在封装层1上方的第二保护膜层4,或同时设置第一保护膜层5和第二保护膜层
4,相对于现有技术均有减小显示面板厚度和增强显示面板弯折性的效果,均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由于第二保护膜层4是直接形成于封装层1的上方,而第一保护膜层5是直接形成
于柔性衬底3的下方的,而不必在保护膜层贴合前预先涂布一层胶材,从而在现有技术的保
护膜的基础上省去了一层胶材,减小了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并且由于没有用到胶材,不会
被胶材的恢复滞后性所影响,即使显示面板弯曲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很好地恢复到原状,不
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弯曲变形,从而延长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此处的印刷方式优选为喷墨打印方式(Ink Jet Printing,IJP)。本发明的保护膜
层的材料可以选用有机物或金属,将有机物或金属材料预先制成适用于喷墨打印方式的液
体,通过喷墨打印设备将保护膜层直接形成于所述封装层1的上方或所述柔性衬底3的下
方。

所述有机物可以选用亚克力或碳氧化硅,所述金属可以选用镁、银、铜等金属。另
外,其他适用于制成用于喷墨打印方式的液体的材料也可以用于本发明的保护膜层,而不
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

所述柔性衬底的材料可以选用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PE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封装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
铝、氧化镓、氮化硅、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
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封装层可以为至少一层有机封装层或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或至
少一层有机封装层与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的层叠结构。

同样地,所述柔性衬底和封装层的材料也不限于以上几种,其他适用作为柔性衬
底和封装层的一些材料也可以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
示装置可以是电脑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相册等广泛应用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
显示面板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弯折,体积也可以更小,同时显示面
板抗冲击和抗划伤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大大延长了显示面
板的使用寿命。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多采用OLED技术,可以实现显示面板更小的厚
度、便携性和易弯折性。因此,本发明的发光器件2优选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将其布置于柔性
衬底3的上方。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
成第一保护膜层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第一保护膜层的流程
图,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载体6;

在载体6的上方形成柔性衬底3;

在柔性衬底3的上方制备发光器件2;

在发光器件2的上方制备封装层1;

将载体6与柔性衬底3脱离;

在柔性衬底3的下方通过喷墨打印C形成第一保护膜层5。

其中,载体6可以选用玻璃等刚性载体,或其他能够在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承载柔
性衬底3及柔性衬底3上方的其他器件的载体,在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制备完成后即将其去
除,去除载体6的方式可以选用激光去除D。

采用上述方法形成的第一保护膜层5是不包含胶材的单层结构,与柔性衬底的表
面直接接触,因此,省去了胶材后更薄,更易弯折,同时不涉及到膜材和胶材的匹配问题,显
示面板在弯折后恢复原状的性能得以提高。

由于采用喷墨打印方式时,采用的是液体材料,在形成所述第一保护膜层5后,还
可以包括对第一保护膜层5进行固化的过程。

如图10所示,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封装层1的上方通过喷墨打
印C形成第二保护膜层4的步骤,且在形成第二保护膜层4之后,还可以包括对第二保护膜层
4进行固化的过程。同样地,形成的第二保护膜层4是不包含胶材的单层结构,与封装层1的
表面直接接触。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保护膜层4和第一保护膜层5可以都形成于显示面
板的两侧,也可以选择只形成第二保护膜层4或只形成第一保护膜层5,均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本发明采用的喷墨打印是将墨滴喷射到承印物表面形成图像的一种印刷的技术,
在本发明中,即为将膜层材料液体喷射到柔性衬底3和/或封装层1上。喷墨打印具有如下特
点:

是非接触式打印,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很小;喷墨打印设备结构比较简单,体
积小,移动方便;不仅可以省去预先涂抹胶材的工艺步骤,而且打印速度较快,生产周期短,
运行成本低,从而加快了显示面板的整体制程;打印出的产品形状控制更为精准,可以得到
尺寸更为精确、工艺误差更小的保护膜层。

在保护膜层形成的过程中,将保护膜层的厚度范围B控制在10~30μm,可以获得一
个相对于大多数显示面板的较为合适的保护膜层厚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膜,其厚
度大大减小,同时能对柔性衬底3和/或封装层1的表面进行有效而全面的保护。由于在制造
过程中,省去了涂布胶材的过程,缩短了显示面板的整个制程;减少了制程中设备的使用种
类,也无需考虑胶层和膜层之间的配合关系,降低了生产工艺的难度,采用更简单的工艺和
更少的工序即可以得到弯折效果更好的显示面板。

其中固化是指物质从低分子转变为高分子的过程。本发明采用的固化方式优选为
紫外线(UV)固化,即利用紫外光的照射,使得材料中的光引发剂受刺激变为自由基或阳离
子,从而引发含活性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聚合成不溶不熔的固体涂膜的过程。

本发明采用的固化优选采用波长大于365nm的紫外线照射,且温度不超过80°,这
是因为波长小于365nm的紫外线可能会对发光器件造成损伤,过高的温度也容易引起显示
面板其他部分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对显示面板的其他部分产生不利影响。在实际应用中,
具体的固化方式和固化参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不以此处给出的优选的实施方
式为限。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在柔性衬底背离发光器件的一侧和封装层背离发光器件一侧中的至少一
个形成保护膜层,保护膜层与柔性衬底和/或封装层直接接触,由此保护封装层和/或柔性
衬底不被划伤的同时使显示面板更薄,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更强;另一方面,由于
保护膜层是通过打印直接形成于柔性衬底上的,省去了胶材,不涉及到膜材和胶材的匹配
问题,显示面板在弯折后恢复原状的性能得以提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柔性衬底的一侧;保护膜层,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背离所述发光器件的一侧和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发光器件一侧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保护膜层与所述柔性衬底和/或所述封装层直接接触。本发明在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上打印形成一个保护膜层,该保护膜层与封装层和/或柔性衬底直接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