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50728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0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6135.4

申请日:

2004.12.09

公开号:

CN1647670A

公开日:

2005.08.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041209授权公告日:20071219终止日期:201112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A61K35/78

主分类号:

A23F3/34; A61K35/78

申请人:

江苏科技大学;

发明人:

程嘉翎; 董永泓; 汪萍; 李龙; 肖云龙

地址:

212003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汪旭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该桑茶外形卷曲如螺、色泽绿润披霜,叶底整齐,显一芽一、二叶成朵;其冲泡后,香气清爽浓郁、无青臭气;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浅绿清亮。其以桑树新芽和熏衣草干为原料,经轻度萎凋、杀青、揉捻、做形、烘焙、窨花等工艺制作而成。制作工艺适宜大批量机械加工,酷似高档的名优绿茶,更能适应人们对高档饮品的感观品质要求。此外桑叶具有清肺镇咳、降压降糖和类似人参的滋补作用;该花干在药理上也有安神、消炎之功效,以两者为原料,采用本项发明的加工技术,即可生产出理想的桑茶保健饮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桑茶,其特征是:外形卷曲如螺、色泽绿润披霜,叶底整齐, 显一芽一、二叶成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 (1).挑选原料:选择芽叶较长、肥壮幼嫩的桑树芽头,采摘标准为一芽 一、二叶; (2).萎凋:新鲜桑芽采回后在室内轻度自然萎凋; (3).杀青:采用绿茶杀青设备,滚筒杀青机或电炒锅,高温杀青;筒温 或锅温160~190℃,先高后低; (4).揉捻:采用揉捻机或手工揉捻,适当轻压,揉捻时间2~3min; (5).做形:机械操作用50型曲毫茶叶炒干做形机,手工操作在电炒锅内 进行;锅温110~70℃,先高后低。投叶量为800~2000g,揉捻叶,时间20~ 30min; (6).摊凉:将已八成干的桑芽薄摊在篾垫上,摊叶厚度3~5cm,时间1~ 2h; (7).烘培并窨花:可用茶叶烘干机或篾制烘笼,烘培前将窨花原料均匀 拌入桑芽中,投放比例为原鲜桑芽的0.05~0.2%;烘温100~50℃,先高后低, 逐渐降温,时间约60min。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窨花原料为 熏衣草干。

说明书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饮料的生产加工范畴,特指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原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现代的《中医药大辞典》等著作都已证明,桑叶具有清肺镇咳、消炎退肿、防暑清热、护肤去脂、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有类似人参的补益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的功效。熏衣草花精油含量极其丰富,在药理上具有安定神经、增进睡眠、促进食欲、消炎止痛之功能;其为制作花茶的常用配料之一,冲泡品啜,香气袭人。

    现有的桑茶产品都是利用成熟的桑叶为主要原料,采用一般的加工和拼配技术,经切、揉、烘、抄制作而成,如中国专利申请98111164“一种桑茶的制备方法”,该工艺以桑叶作为主原料,经洗晾、切叶、杀青、揉捻、解块、烘干、提香工序制作桑茶。中国专利申请02135643“一种保健桑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加粮食同炒、剔除杂质、凉透包装步骤制成。中国专利申请03125418“一种桑叶除臭脱涩加工工艺及桑凉茶的制造方法”,其采取蒸汽杀青、初烘、揉捻、足干、高温提香。这些专利获得的产品外形粗放,呈粉末或碎条状,色泽暗褐。冲泡后常有很浓的青臭气,滋味苦涩,汤色浑暗,叶底粗乱。产品档次较低,难以为人们所接受,市场需求反应不积极。其原因主要是选料及加工工艺缺乏针对桑叶原料和消费习惯的技术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桑树嫩芽的特性,结合大多数消费者对茶类饮料感官品质的较高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桑茶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桑茶品质特征是:

    外形卷曲如螺、色泽绿润披霜,叶底整齐,显一芽一、二叶成朵;其冲泡后,香气清爽浓郁、无青臭气;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浅绿清亮。

    本发明所述桑茶制作方法:

    1.挑选原料:选择芽叶较长、肥壮幼嫩地桑树芽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

    2.萎凋:新鲜桑芽采回后在室内轻度自然萎凋;

    3.杀青:采用绿茶杀青设备,滚筒杀青机或电炒锅,高温杀青;筒温或锅温160~190℃,先高后低;

    4.揉捻:采用揉捻机或手工揉捻,适当轻压,揉捻时间2~3min;

    5.做形:机械操作用50型曲毫茶叶炒干做形机,手工操作在电炒锅内进行;锅温110~70℃,先高后低。投叶量为800~2000g,揉捻叶,时间20~30min;

    6.摊凉:将已八成干的桑芽薄摊在篾垫上,摊叶厚度3~5cm,时间1~2h;

    7.烘培并窨花:可用茶叶烘干机或篾制烘笼,烘培前将花朵均匀拌入桑芽中,投放比例为原鲜桑芽的0.05~0.2%;烘温100~50℃,先高后低,时间约60min左右。其中花朵选为熏衣草干较佳。

    本发明的优点是针对桑叶原料和消费习惯进行选料及加工,利用幼嫩桑芽易做成高档茶外形和自身青臭气、涩味较轻的性质,熏衣草花干对香气、爽口程度的矫正及特殊的加工工艺,可提供批量生产出外形和内质均可与目前最受欢迎的高档绿茶相媲美,香气清爽浓郁、无青臭气;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浅绿清亮的保健饮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桑茶的加工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与现有产品对比图,其中桑茶1号为本发明实施例1,桑茶2号、3号、4号为其它方法制品,5号、6号为市售商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外形卷曲如螺示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色泽绿润披霜示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叶底整齐,显一芽一、二叶成朵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作本发明桑茶的过程为:

    1、原料;按照高档绿茶的品质要求选用芽叶较长、肥壮幼嫩的桑树芽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

    2、萎凋:新鲜桑芽采回后在室内轻度自然萎凋。将桑芽摊放在篾垫上,摊叶厚度2~3cm,时间1h,气温高、鲜芽水份重时萎萎凋时间延长,反之时间缩短,使鲜叶失水10%~15%,桑芽也随之具有一定的柔软度。

    3、杀青:采用绿茶杀青设备:滚筒杀青机高温杀青。筒温160℃,先高后低。30型滚筒杀青机每2~3s投叶30~50g,芽叶从入筒到出筒的时间为2~3min,使萎凋叶失水10%~20%。

    4、揉捻:采用揉捻机,适当轻压,揉捻时间2~3min,使叶汁外溢粘手,芽叶弯曲。如有结块,须抖散。

    5、做形:机械操作用50型曲毫茶叶炒干做形机,温度110℃,先高后低。投叶量为800g,揉捻叶时间约25min。揉捻叶失水60~70%,芽叶明显卷曲。

    6、摊凉:将已八成干的桑芽薄摊在篾垫上,摊叶厚度3~5cm,时间1~2h。使芽叶内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便于下一步充分烘干。

    7、烘培并窨花:用茶叶烘干机烘培前将熏衣草干花朵均匀拌入桑芽中,投放比例为原鲜桑芽的0.05%即可。烘温100~50℃,先高后低,逐渐降温。时间约60min左右,其间翻烘2~4次,随时查看,以防烘焦。烘至桑茶含水率小于5%,手捻芽叶可捻至粉末时下烘。随后用孔径3~5mm的手筛筛去花干,即可装桶,凉后封盖。

    实施例2:

    制作本发明桑茶的过程为:

    1、原料;按照高档绿茶的品质要求选用芽叶较长、肥壮幼嫩的桑树芽头,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

    2、萎凋:新鲜桑芽采回后在室内轻度自然萎凋。将桑芽摊放在篾垫上,摊叶厚度2~3cm,时间3h,气温高、鲜芽水份重时萎萎凋时间延长,反之时间缩短,使鲜叶失水10%~15%,桑芽也随之具有一定的柔软度。

    3、杀青:采用绿茶杀青设备:电炒锅,高温杀青。锅温190℃,先高后低。用炒锅手工杀青时间为5~7min,投叶100~150g,不停地用手翻炒,使萎凋叶失水10%~20%。

    4、揉捻:采用手工揉捻,适当轻压,揉捻时间2~3min,使叶汁外溢粘手,芽叶弯曲。

    5、做形:在电炒锅内进行手工操作。锅温70℃,先高后低。手工做形投叶量较少,双手在锅内不停地搓揉翻炒,时间30min,使桑芽卷曲如螺,揉捻叶失水60~70%,芽叶明显卷曲。

    6、摊凉:将已八成千的桑芽薄摊在篾垫上,摊叶厚度3~5cm,时间1~2h。使芽叶内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便于下一步充分烘干。

    7、烘培并窨花:采用篾制烘笼。烘培前将熏衣草干花朵均匀拌入桑芽中,投放比例为原鲜桑芽的0.2%。烘温100~50℃,先高后低,逐渐降温。时间约60min左右,其间翻烘2~4次,随时查看,以防烘焦。烘至桑茶含水率小于5%,手捻芽叶可捻至粉末时下烘。随后用孔径3~5mm的手筛筛去花干,即可装桶,凉后封盖。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桑茶及其制作方法。该桑茶外形卷曲如螺、色泽绿润披霜,叶底整齐,显一芽一、二叶成朵;其冲泡后,香气清爽浓郁、无青臭气;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浅绿清亮。其以桑树新芽和熏衣草干为原料,经轻度萎凋、杀青、揉捻、做形、烘焙、窨花等工艺制作而成。制作工艺适宜大批量机械加工,酷似高档的名优绿茶,更能适应人们对高档饮品的感观品质要求。此外桑叶具有清肺镇咳、降压降糖和类似人参的滋补作用;该花干在药理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