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64730.4
2004.09.24
CN1600081A
2005.03.30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01H 4/00申请日:20040924授权公告日:200609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01H4/00
南京大学;
王光; 钦佩; 何祯祥; 龚津平
210093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胡锡瑜
本发明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运用本项发明,解决了植物细胞工程苗炼苗过程中成活率低这一长期困扰科技工作者的难题,确保植物细胞工程苗顺利渡过炼苗期,大大提高其成活率;本发明为室内、立体工厂化炼苗技术,可节约面积、避免季节性干扰、延长生产时间,为充分发挥植物细胞工程苗的优势打下牢固的基础;本项发明所用材料为可多次反复利用,具有可持续性。
1、 一种细胞工程苗的炼苗装置,其特征是多层式立柜式框架半封闭系统,框架内为多层结构,内有雾化管道系统和空气扰动系统,框架外有雾化器,通过定时开、关雾化器为植物细胞工程苗的炼苗提供良好条件。2、 一种细胞工程苗的炼苗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细胞工程苗的炼苗装置的雾化系统雾化水和雾化营养液,空气扰动系统器提供良好的通气条件;基质高温高压消毒和苗体消毒措施提供无病菌或微病菌等条件;室内多层立体式炼苗提高空间利用率。
一种细胞工程苗炼苗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苗从实验室到大田中栽培之前一定要经过炼苗这一重要过程才行。而一般的炼苗方法常常使刚刚从培养基这种优越环境中移出的植物细胞工程苗的死亡率很高,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难以真正植物细胞工程苗的优势,阻碍了植物细胞工程苗这一克隆繁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现有的炼苗方法没能解决刚刚从培养基转移到野外时植物细胞工程苗十分嫩弱,适应性差地问题。因此,现有的炼苗方法,极易使植物细胞工程苗出现萎嫣或腐烂,死亡率很高。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细胞工程苗炼过程中的成活率,对植物细胞工程苗这种无性克隆繁育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保障。真正实现植物细胞工程苗可以快速扩繁的优势,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植物细胞工程苗的成本,为这一快速扩繁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国内外尚无这种植物细胞工程苗炼苗方法研究及相关报道。 三、发明内容 (1)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炼苗过程中,植物细胞工程苗较嫩弱,极易失水萎嫣 ②从培养基转移到炼苗钵体的过程中,易引起小苗伤根。 ③避免季节节律对细胞工程苗炼苗的不良影响。 ④解决一般炼苗占地多的问题,实现室内、立体集约化、工厂化炼苗。 (2)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我们针对植物细胞工程苗的这些特点,发明了在植物细胞工程苗炼苗过程中能为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氧气等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及根部、叶面营养,还设计了为植物细胞工程苗防病、治病的方案。为植物细胞工程苗提供良好的生活状态,促使植物细胞工程苗根、茎、叶的生长发育与复壮,提高其适应性和抵抗力,大大提高其成活率,为植物细胞工程苗能大批量的从实验室走向大田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①炼苗装置的准备与调试 ②栽培钵体和基质处理 ③植物细胞工程苗的处理及移栽 ④炼苗。 (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显著性进步为: ①本发明利用透气性、吸水性好且可以高温高压灭菌的材料作基质,用自动定时雾化系统为植物细胞工程苗提供极细小的雾状液,使得小苗处在润湿舒适的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并结合根部、叶面供肥和灭菌措施,确保植物细胞工程苗顺利渡过炼苗期。使植物细胞工程苗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大大提高其炼苗的成活率。 ②本发明对植物细胞工程苗伤害少,且能为植物细胞工程苗在炼苗过程中提供适宜的成活、生长、复壮条件。 ③本发明不受季节的限制,可常年进行植物细胞工程苗的炼苗,大大延长了生产时间。 ④该方法采用室内立体多层架式炼苗,可大批量、工厂化、集约化炼苗,解决了炼苗占地多的问题。 ⑤该方法所用的材料经济易得并可多次反复利用,具有可持续性等 四、具体实施方式 (1)炼苗装置的准备与调试:购买货架角钢,根据场所大小,将其加工成一定尺寸大小的多层式立柜式框架;框架体的上下、左右、和后侧用透光度高的塑料薄膜密封;每个隔层用硬胶板作底托,并在其中央打一个一定大小的圆孔,把一根略长于架体、和圆孔同径的塑料管穿过圆孔,使得管道位于架体的中央。然后再每一层的管道上端略下处打一周小孔,将雾化器的喷嘴与架体管道下端口相连通;在每层一侧顶端安装一个微型空气扰动器;框架每层的前面用塑料膜做成可活动的门帘。将其置于见阳光处或每层安装日光灯管补充光照。调试到适宜的雾化量和时间设定,用70%的酒精喷洒各层消毒和紫外线灯消毒处理后备用。 (2)栽培钵体和基质处理:购买质量优等250ml的一次性塑料杯,在其底部和周围打一些小园孔;用2mm筛将蛭石过筛分成粗、细两部分,高温高压灭菌后备用。先将粗颗粒蛭石放入杯中至2/3高度,表面撒一层细蛭石,喷洒500ppm的灭菌灵待用。 (3)植物细胞工程苗的处理及移栽:把培养好的生根良好的植物细胞工程苗从培养基中取出放入清水中,小心去除根部的培养基,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无菌水漂洗后将其轻轻放入上述杯中细蛭石上,轻轻地从苗的四周撒细蛭石将其根的周围填充好,在桌面上轻轻敦几下,再其上面再撒粗蛭石至杯高4/5左右,然后将杯体排放在有营养液(见表1)的托盘中浸润,也可同时在杯面滴加营养液至润透。最后向小苗和杯口面喷洒500ppm的多菌灵溶液,将其排放在炼苗装置中。 表1 养液成分配比 成分剂量(g/L)成分剂量(g/L)1 KH2PO40.14 7柠檬酸铁0.022 KNO30.51 8ZnSO4·7H2O0.223 Ca(NO3)20.82 9CuSO4·5H2O0.084 MgSO40.49 10H2MO4·H2O0.025 H3BO32.866 MnCl2·4H2O1.81(4)炼苗:将雾化器和微型空气扰动器设定为24小时循环定时交替开关,即雾化喷雾、微型空气扰动器停止——雾化器停止喷雾、微型空气扰动器开动——雾化喷雾、微型空气扰动器停止——雾化器停止喷雾、微型空气扰动器开动——……。开关时间长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白天喷雾时间间隔短些,晚上喷雾时间间隔长些;雾化一定时期的水后,插入一次雾化营养液。 (5)换盆:炼苗10至15天后,将小苗小心移栽到有营养基质的杯中,继续炼苗5至10天后,将小苗连同培养基一并取出移入大田。
《一种细胞工程苗炼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细胞工程苗炼苗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运用本项发明,解决了植物细胞工程苗炼苗过程中成活率低这一长期困扰科技工作者的难题,确保植物细胞工程苗顺利渡过炼苗期,大大提高其成活率;本发明为室内、立体工厂化炼苗技术,可节约面积、避免季节性干扰、延长生产时间,为充分发挥植物细胞工程苗的优势打下牢固的基础;本项发明所用材料为可多次反复利用,具有可持续性。。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