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6448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13CN102964481A*CN102964481A*(21)申请号 201110259318.8(22)申请日 2011.08.31C08F 10/00(2006.01)C08F 4/658(2006.01)C08F 4/646(2006.01)C08F 4/645(2006.01)C08F 4/649(2006.01)C08F 4/02(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10048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大厂新华路777号申请人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72)发明人李传峰 任鸿。
2、平 陈韶辉 阚林郭峰 左胜武 梅利 柏基业(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代理人孙秀武 李连涛(54) 发明名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是采用镁化合物与多孔载体及溶剂形成的混合浆液,加入非茂金属配合物接触反应后直接干燥,经化学处理剂处理而得到的,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行,非茂金属配合物的负载量可调等特点。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在烯烃均聚/共聚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具有与现有技术同比具有催化烯烃聚合助催化剂用量少、聚合活性高、共聚效应显著、聚合物堆密度高,由此。
3、所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粘均分子量高且可调等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4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6 页 说明书 43 页1/6页21.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镁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获得镁化合物溶液的步骤;使任选经过热活化处理的多孔载体与所述镁化合物溶液接触,获得第一混合浆液的步骤;使非茂金属配合物与所述第一混合浆液接触,获得第二混合浆液的步骤;直接干燥所述第二混合浆液,获得修饰复合载体的步骤,和使选自IVB族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处理剂与所述修饰复合载体反应,获得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步骤,其中所。
4、述制备方法任选还包括在使所述化学处理剂与所述修饰复合载体反应之前,用选自铝氧烷、烷基铝或其任意组合的助化学处理剂预处理所述修饰复合载体的步骤。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选自烯烃均聚物或共聚物、聚乙烯醇或其共聚物、环糊精、聚酯或共聚酯、聚酰胺或共聚酰胺、氯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丙烯酸酯均聚物或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均聚物或共聚物、苯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这些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部分交联形式、元素周期表IIA、IIIA、IVA或IVB族金属的难熔氧化物或难熔复合氧化物、粘土、分子筛、云母、蒙脱土、膨润土和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部分交联的苯乙烯聚合物、二氧化硅、氧化铝、。
5、氧化镁、氧化硅铝、氧化镁铝、二氧化钛、分子筛和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选自二氧化硅。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化合物选自卤化镁、烷氧基卤化镁、烷氧基镁、烷基镁、烷基卤化镁和烷基烷氧基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卤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氯化镁。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C6-12芳香烃、卤代C6-12芳香烃、酯和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C6-12芳香烃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四氢呋喃。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茂金属配合物选自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的化。
6、合物(A)和化合物(B)中的一种或多种: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4481 A2/6页3更优选选自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A-1)至化合物(A-4)和化合物(B-1)至化合物(B-4)中的一种或多种: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4481 A3/6页4在以上所有的化学结构式中,q为0或1;d为0或1;m为1、2或3;M选自元素周期表第III族到第XI族金属原子,优选第IVB族金属原子,更优选Ti(IV)和Zr(IV);n为1、2、3或4,取决于所述中心金属原子M的价态;X选自卤素、氢原子、C1-C30烃基、取代的C1-C30烃基、含氧基团、含氮基团、含硫基团、含硼基团、含铝基团。
7、、含磷基团、含硅基团、含锗基团或含锡基团,多个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彼此成键或成环;A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NR23R24、-N(O)R25R26、-PR28R29、-P(O)R30OR31、砜基、亚砜基或-Se(O)R39,其中N、O、S、Se和P各自为配位用原子;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4481 A4/6页5B选自氮原子、含氮基团、含磷基团或C1-C30烃基;D选自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磷原子、含氮基团、含磷基团、C1-C30烃基、砜基、亚砜基、-N(O)R25R26、或-P(O)R32(OR33),其中N、O、S、Se和P各自为配位用原子;E选自含氮基。
8、团、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硒基团、含磷基团或氰基,其中N、O、S、Se和P各自为配位用原子;F选自氮原子、含氮基团、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硒基团或含磷基团,其中N、O、S、Se和P各自为配位用原子;G选自C1-C30烃基、取代的C1-C30烃基或惰性功能性基团;Y选自氧原子、含氮基团、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硒基团或含磷基团,其中N、O、S、Se和P各自为配位用原子;Z选自含氮基团、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硒基团、含磷基团或氰基,其中N、O、S、Se和P各自为配位用原子;代表单键或双键;-代表共价键或离子键;-代表配位键、共价键或离子键;R1至R4、R6至R36、R38和R39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9、1-C30烃基、取代的C1-C30烃基或惰性功能性基团,上述基团彼此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相邻基团可以彼此结合在一起成键或成环,优选形成芳香族环,并且R5选自氮上孤对电子、氢、C1-C30烃基、取代的C1-C30烃基、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氮基团、含硒基团或含磷基团;当R5为含氧基团、含硫基团、含氮基团、含硒基团或含磷基团时,R5中的N、O、S、P和Se可以作为配位用原子与所述中心IVB族金属原子进行配位,所述惰性功能性基团选自卤素、含氧基团、含氮基团、含硅基团、含锗基团、含硫基团、含锡基团、C1-C10酯基或硝基,所述非茂金属配合物进一步优选选自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4481 A5/6页6最优选选自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选自F、Cl、Br或I;所述含氮基团选自-NR23R24、-T-NR23R24或-N(O)R25R26;所述含磷基团选自-PR28R29、-P(O)R30R31或-P(O)R32(OR33);所述含氧基团选自羟基、-OR34和-T-OR34;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4481 A6/6页7所述含硫基团选自-SR35、-T-SR35、-S(O)R36或-T-SO2R37;所述含硒基团选自-SeR38、-T-SeR38、-Se(O。
11、)R39或-T-Se(O)R39;所述基团T选自C1-C30烃基、取代的C1-C30烃基或所述惰性功能性基团;所述R37选自氢、C1-C30烃基、取代的C1-C30烃基或所述惰性功能性基团;所述C1-C30烃基选自C1-C30烷基、C7-C50烷芳基、C7-C50芳烷基、C3-C30环状烷基、C2-C30烯基、C2-C30炔基、C6-C30芳基、C8-C30稠环基或C4-C30杂环基,其中所述杂环基含有1-3个选自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的杂原子;所述取代的C1-C30烃基选自带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卤素和/或所述C1-C30烷基作为取代基的所述C1-C30烃基;所述含硼基团选自BF4-、(C6F5)。
12、4B-或(R40BAr3)-;所述含铝基团选自烷基铝、AlPh4-、AlF4-、AlCl4-、AlBr4-、AlI4-或R41AlAr3-;所述含硅基团选自-SiR42R43R44或-T-SiR45;所述含锗基团选自-GeR46R47R48或-T-GeR49;所述含锡基团选自-SnR50R51R52、-T-SnR53或-T-Sn(O)R54,所述Ar代表C6-C30芳基,并且R40至R5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所述C1-C30烃基、所述取代的C1-C30烃基或所述惰性功能性基团,其中这些基团彼此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相邻基团可以彼此结合在一起成键或成环,并且所述基团T同权利要求5定义。7.按照。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VB族金属化合物选自IVB族金属卤化物、IVB族金属烷基化合物、IVB族金属烷氧基化合物、IVB族金属烷基卤化物和IVB族金属烷氧基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IVB族金属卤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选自TiCl4、TiBr4、ZrCl4、ZrBr4、HfCl4和HfBr4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选自TiCl4和ZrCl4中的一种或多种。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Mg元素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所述非茂金属配合物的摩尔比为10.01-1,优选10.04-0.4,更优选10.08-0.2,所述镁化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比例为1mol75400。
14、ml,优选1mol150300ml,更优选1mol200250ml,以Mg元素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以IVB族金属元素计的所述化学处理剂的摩尔比为10.01-1,优选10.01-0.50,更优选10.10-0.30,以Mg元素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以Al元素计的所述助化学处理剂的摩尔比为10-1.0,优选10-0.5,更优选10.1-0.5,并且以镁化合物固体计的所述镁化合物与所述多孔载体的质量比为10.1-20,优选10.5-10,更优选11-5。9.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它是由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造的。10.一种烯烃均聚/共聚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载型非。
15、茂金属催化剂为主催化剂,以选自铝氧烷、烷基铝、卤代烷基铝、硼氟烷、烷基硼和烷基硼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助催化剂,使烯烃均聚或共聚。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64481 A1/43页8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 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0001 本申请基于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在研项目。该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其目标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聚烯烃催化剂技术,并改善国内相关产品同质化现象,提高我国聚烯烃品种档次,促进其向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技术领域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茂金属催化剂。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烯烃均。
16、聚/共聚中的应用。背景技术000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非茂金属催化剂,又称茂后催化剂,主催化剂的中心原子包括了几乎所有的过渡金属元素,在某些性能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茂金属催化剂,成为继Ziegler、Ziegler-Natta和茂金属催化剂之后的第四代烯烃聚合催化剂。根据主催化剂的中心原子的不同,进一步又可区分为非茂前过渡金属(IIIB族、IVB族、VB族、VIB族、VIIB族)催化剂和非茂后过渡金属(VIII族)催化剂。由该类催化剂所制造的聚烯烃产品的性能优良,而且制造成本低。非茂金属催化剂配位原子为氧、氮、硫和磷,不含有环戊二烯基团或其衍生基团,如茚基和芴基等,其特征是中心离子。
17、具有较强的亲电性,且具有顺式烷基或卤素金属中心结构,容易进行烯烃插入和-键转移,中心金属容易烷基化,有利于阳离子活性中心的生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限定的几何构型,立体选择性、电负性及手性可调节性,另外,所形成的金属-碳键容易极化,更有利于烯烃的聚合和共聚合。因此,即使在较高的聚合反应温度下也能获得较高分子量的烯烃聚合物。0004 但均相催化剂在烯烃聚合反应中已被证实其具有活性持续时间短、容易粘釜、高的甲基铝氧烷用量,以及得到聚合物分子量太低或太高等不足之处,仅能用于溶液聚合工艺或高压聚合工艺,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应用范围。0005 专利ZL 01126323.7、ZL 02151294.9ZL 02。
18、110844.7和WO 03/010207公开了一种烯烃均聚/共聚催化剂或催化体系,具有广泛的烯烃均聚/共聚性能,但在该专利所公开的催化剂或催化体系在烯烃聚合时需要较高的助催化剂用量,才能获得合适的烯烃聚合活性,而且聚合过程中存在着活性持续时间短,聚合物粘釜等现象。0006 通常的做法是将非茂金属催化剂通过一定的负载化技术,制成负载型催化剂,从而改善烯烃的聚合性能和所得聚合物的颗粒形态。其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适当降低了催化剂的初始活性,延长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寿命,减少甚至避免了聚合过程中的结块或暴聚现象,改善聚合物的形态,提高聚合物的表观密度,可以使其满足更多的聚合工艺过程,如气相聚合或淤浆聚合等。
19、。0007 已有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专利大多基于茂金属催化剂,如US 4808561、US 5240894、CN 1344749A、CN 1126480A、ZL94101358.8、CN 1307594A、CN 1103069A、CN1363537A、US6444604、EP0685494、US4871705和EP0206794等,但是这些专利也都涉及将含有过渡金说 明 书CN 102964481 A2/43页9属的茂金属催化剂负载于处理后的载体之上。0008 针对专利ZL 01126323.7、ZL02151294.9 ZL 02110844.7和WO 03/010207所公开的非茂金属催化剂,。
20、专利CN 1539855A、CN 1539856A、CN 1789291A、CN 1789292A、CN 1789290A、WO/2006/063501、专利ZL200510119401.x等提供了多种方式进行负载以得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但这些专利均涉及将含有过渡金属的非茂金属有机化合物负载于处理后的载体之上。0009 中国专利CN200910180602.9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是使镁化合物和非茂金属配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干燥后得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专利200910180605.2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是使镁化合物和非茂金属配合物溶解于溶剂中。
21、,加入沉淀剂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这两种方法采用的是镁化合物载体,催化剂的颗粒形态难以控制,限制了由此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颗粒形态。0010 中国专利CN200910180603.3、CN200910180604.8、CN200910210989.8、CN200910210986.4、CN200910210985.X、CN200910210990.0公开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与上述专利类似,均使用的是镁化合物作为载体,依然存在催化剂的颗粒形态难以控制,限制了由此聚合得到的聚合物颗粒形态。0011 以无水氯化镁为载体的催化剂在烯烃聚合过程中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此类。
22、催化剂非常脆,在聚合反应器中容易破碎,从而导致聚合物形态不好。二氧化硅负载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可用于气相流化床聚合,但二氧化硅负载茂金属和非茂金属催化剂则表现出较低的催化活性。因此如果将氯化镁和二氧化硅进行很好的有机结合,就可能制备出具有高催化活性,粒度大小可控及良好耐磨损强度的催化剂。0012 比如CN1539856A公开了一种复合载体负载的非茂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方法,其是按照如下步骤:(1)将作为载体的多孔载体在100-1000、惰性气氛或减压条件下,干燥或焙烧124h进行热活化;(2)将镁化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醇混合体系中形成溶液,再将热活化过的多孔固体加入到此溶液中,在060搅拌。
23、条件下充分反应形成透明体系;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和抽干后制得复合载体;或者将此透明溶液加入非极性有机溶液使之沉淀充分析出,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抽干制得复合载体;(3)将非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溶解于溶剂中,然后与复合载体或修饰复合载体接触1272小时后过滤洗涤、干燥抽干成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这种方法需要先制备复合载体,再与催化剂溶液接触。0013 CN1789290A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高活性负载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载体与化学活化剂作用,得到修饰载体;将镁化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醇混合体系中形成溶液,再将修饰载体加入到此溶液中进行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和抽干制得复合载体;将非茂金属烯。
24、烃聚合催化剂溶解于溶剂中,然后与复合载体反应后洗涤过滤、干燥抽干,制得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这种方法是先制备出修饰载体,再与镁化合物反应得到混合载体,再与催化剂溶液接触。0014 专利CN101423574A公开了一种负载化非茂单中心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氯化镁/硅胶载体的制备;(2)烷基铝氧烷/氯化镁/哇胶载体的制备和(3)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组分的制备。这种方法也是先制备出复合载体,再与烷基铝氧烷反应,最后与催化剂溶液接触。说 明 书CN 102964481 A3/43页100015 EP260130提出将负载型茂金属或非茂过渡金属化合物负载于甲基铝氧烷处理的二氧。
25、化硅载体之上,这里的非茂过渡金属仅仅是指ZrCl4、TiCl4或者VOCl3,该专利认为最优的是载体表面经有机镁或镁化合物与烷基铝的混合物,但是这个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许多制备步骤。0016 专利CN200610026765.8公开了一类单活性中心齐格勒-纳塔烯烃聚合催化剂。该催化剂以含有配位基团的水杨醛亚胺或取代的水杨醛亚胺衍生物作为给电子体,是通过向镁化合物(如氯化镁)/四氢呋喃溶液中加入经过预处理的载体(如硅胶)、金属化合物(如四氯化钛)及该给电子体进行处理后而得到的。0017 专利CN200610026766.2与之相类似,公开了一类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中的应。
26、用。0018 专利CN200910180100.6和CN200910180607.1公开了在没有醇存在下,将非茂金属配合物溶解于镁化合物溶液中,接着加入多孔载体,直接干燥或过滤洗涤干燥后经IVB族化学处理剂处理,从而得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聚合用途,虽然非茂金属配合物均匀的存在于载体之中,但由于孔道效应,含有非茂金属配合物的镁化合物溶液中非茂金属配合物和镁化合物在多孔载体孔道内的分布大于孔道之外,因此在后续与IVB族化学处理剂接触时,非茂金属配合物和镁化合物接触机会均等,由于镁化合物的存在,限制了IVB族化学处理剂与非茂金属配合物的充分接触,从而降低了催化烯烃聚合的协同作用机会,因。
27、而在实施例中催化乙烯聚合活性较低,而与之类似的是专利CN200910180601.4和CN200910180606.7公开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聚合用途,其主要差别在于不经过IVB族化学处理剂处理,催化剂聚合活性也较低。0019 专利CN200710162666.7公开了负载型催化剂、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在有醇存在下,将镁化合物溶解于四氢呋喃溶剂中,加入多孔载体,直接干燥后与四氯化钛反应,最后再负载非茂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活性较高,并且由此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具有高的堆密度,但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化学处理剂与载体反应会破坏已成型的载体结构,继而在聚合过程中产生聚合物细粉。0。
28、020 虽然如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负载化过程复杂,一般需要进行载体的多步处理之后再负载非茂金属配合物,烯烃聚合活性低且难以调节,并且为了提高其聚合活性,在进行烯烃聚合时必须辅助较高的助催化剂用量。0021 因此,仍旧需要一种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且可以克服以制备现有技术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过程中存在的那些问题。发明内容0022 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刻苦的研究,并经过大量试验发现,通过使用一种特定的制备方法来制造所述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就可以解决前述问题,并由此完成了本发明。0023 在本发明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不添加质子授体(比如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那些)。另外,在本发明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不添加给电子体(比如本领域中为此而常规使用的单酯类、双酯类、二醚类、二酮类和二醇酯类等化合物)。再者,在本发明的负载型非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也无须苛刻的反应要求和反说 明 书CN 102964481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