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9287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13396.2

申请日:

2010.01.26

公开号:

CN101789412A

公开日:

2010.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L 23/367公开日:201007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23/367申请日:20100126|||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3/367

主分类号:

H01L23/367

申请人: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新潮; 梁志忠

地址:

214434 江苏省江阴市开发区滨江中路2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包含有芯片(3)、芯片下方的所承载的金属基岛(1)、金属内脚(4)、芯片到金属内脚的信号互连的金属丝(5)、芯片与金属基岛之间的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2)和塑封体(8),所述金属基岛(1)露出塑封体(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片(3)上方设置有散热块(7),该散热块(7)与所述芯片(3)之间嵌置有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I(6);该散热块(7)呈矩型结构。本发明通过在芯片上方增置散热块,来担任高热量的散热的功能,能够提供散热的能力强,使芯片的热量能快速的传导到封装体外界。避免了芯片的寿命快速老化甚至烧伤或烧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包含有芯片(3)、芯片下方的所承载的金属基岛(1)、金属内脚(4)、芯片到金属内脚的信号互连的金属丝(5)、芯片与金属基岛之间的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2)和塑封体(8),所述金属基岛(1)露出塑封体(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片(3)上方设置有散热块(7),该散热块(7)与所述芯片(3)之间嵌置有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I(6);该散热块(7)呈矩型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7)的材质是铜、铝、陶瓷或合金。

说明书


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岛露出芯片正装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芯片封装形式的散热方式,主要是采用了芯片下方的金属基岛作为散热传导工具或途径,而这种传统封装方式的散热传导存在以下的不足点:

    1、金属基岛体积太小

    金属基岛在传统封装形式中,为了追求封装体的可靠性安全,几乎都采用了金属基岛埋入在封装体内,而在有限的封装体内,同时要埋入金属基岛及信号、电源传导用的金属内脚(如图1及图2所示),所以金属基岛的有效面积与体积就显得非常的小,而同时金属基岛还要来担任高热量的散热的功能,就会显得更为的不足了。

    2、埋入型金属基岛(如图1及图2所示)

    金属基岛在传统封装形式中,为了追求封装体的可靠性安全,几乎都采用了金属基岛埋入在封装体内,而金属基岛是依靠左右或是四个角落细细的支撑杆来固定或支撑金属基岛,也因为这细细的支撑杆的特性,导致了金属基岛从芯片上所吸收到的热量,无法快速的从细细的支撑杆传导出来,所以芯片的热量无法或快速的传导到封装体外界,导致了芯片的寿命快速老化甚至烧伤或烧坏。

    3、金属基岛露出型(如图3及图4所示)

    虽然金属基岛是露出的,可以提供比埋入型的散热功能还要好的散热能力,但是因为金属基岛的体积及面积在封装体内还是非常的小,所以能够提供散热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散热的能力强的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包含有芯片、芯片下方的所承载的金属基岛、金属内脚、芯片到金属内脚的信号互连的金属丝、芯片与金属基岛之间的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和塑封体,所述金属基岛露出塑封体,在所述芯片上方设置有散热块,该散热块与所述芯片之间嵌置有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I;该散热块呈矩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芯片上方增置散热块,来担任高热量的散热的功能,能够提供散热的能力强,使芯片的热量能快速的传导到封装体外界。可以应用在一般的封装形式的封装体及封装工艺上使其成为高或是超高散热(High Thermal or Super High Thermal)能力,如FBP可以成为SHT-FBP/QFN可以成为SHT-QFN/BGA可以成为SHT-BGA/CSP可以成为SHT-CSP……。避免了芯片的寿命快速老化甚至烧伤或烧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金属基岛埋入型芯片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以往金属基岛露出型芯片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金属基岛1、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 2、芯片3、金属内脚4、金属丝5、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I 6、散热块7、塑封体8。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示意图。由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包含有芯片3、芯片下方的所承载的金属基岛1、金属内脚4、芯片到金属内脚的信号互连的金属丝5、芯片与金属基岛之间地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 2和塑封体8,所述金属基岛1露出塑封体8,在所述芯片3上方设置有散热块7,该散热块7与所述芯片3之间嵌置有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I 6;该散热块7呈矩型结构。

    所述散热块7的材质可以是铜、铝、陶瓷或合金等。

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岛露出芯片正装矩形散热块封装结构,包含有芯片(3)、芯片下方的所承载的金属基岛(1)、金属内脚(4)、芯片到金属内脚的信号互连的金属丝(5)、芯片与金属基岛之间的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2)和塑封体(8),所述金属基岛(1)露出塑封体(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片(3)上方设置有散热块(7),该散热块(7)与所述芯片(3)之间嵌置有导电或不导电的导热粘结物质II(6);该散热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