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砖或变色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材料, 特别是一种变色砖或变色瓦。背景技术
当前的瓷砖或瓦的色彩是固定不变的, 比较呆板, 缺乏动感和活力!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变色砖或变色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变色砖或变色瓦,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砖或瓦上覆盖有至少一层变色层。变色层为感温变色、 感光变色, 感湿变色、 电致变 色或以上变色剂的组合形成的变色层。
今以感温变色层为例说明, 其他类变色类推!所述感温变色层是由无机低温可逆 温感变色材料制成。
在本发明所述变色砖或变色瓦中, 所述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为 15 ~ 40 摄氏度。
在本发明所述变色砖或变色瓦中, 所述砖或瓦上覆盖有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 各 个所述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均不相同。
在本发明所述变色砖或变色瓦中, 所述砖或瓦上覆盖第一感温变色层和第二感温 变色层, 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为 15 摄氏度 ; 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为 20 摄氏度 ; 在等于或小于 15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 在大于 15 摄 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为透明状态 ; 在等于或小于 2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二 感温变色层为为透明状态, 在大于 2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 ; 且 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所显示的颜色与第二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所显示的颜 色不同。
在本发明所述变色砖或变色瓦中, 在所述砖或瓦上还覆盖有第三层感温变色层, 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为 30 摄氏度 ; 在等于或小于 3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三感 温变色层为为透明状态, 在大于 3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是 : 砖或瓦色彩可变, 具有动感和活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在本发明的变色砖或变色瓦一实施中, 在砖或瓦上覆盖有至少一层感温变色层, 所述感温变色层是由无机低温可逆温感变色材料制成。
在实施中, 可选择相应的无机低温可逆温感变色材料, 使得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 度为 15 ~ 40 摄氏度。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 在砖或瓦上覆盖有至少两层感温变色层, 各个所述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均不相同, 因此, 可以使得砖或瓦在不同的温度显示不同的色彩。
特别地, 在实施中, 在砖或瓦上覆盖第一感温变色层和第二感温变色层, 第一感温 变色层的临界温度为 15 摄氏度 ; 第二感温变色层的临界温度为 20 摄氏度 ; 总之, 对于第一 感温变色层和第二感温变色层, 对其两者感温材料的选择注意区分彼此的临界变色温度 ; 其中, 在等于或小于 15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 此时显色可以为 任意美观的颜色, 在大于 15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一感温变色层为透明状态 ; 在等于或小 于 2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二感温变色层为透明状态, 在大于 2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二 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 ; 第二感温变色层的显色要区别于第一感温变色层。
在实施中, 在砖或瓦上还可覆盖有第三层感温变色层, 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的临 界温度为 30 摄氏度 ; 在等于或小于 3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为透明状态, 在 大于 30 摄氏度条件下, 所述第三感温变色层为有色状态。
本发明的变色砖或变色瓦中, 可直接将砖或瓦上使用无机低温可逆温感变色材料 制成, 达到感温变色的效果 ; 也可在砖或瓦上上设置感温层, 以获得变色效果。
本发明中的砖或瓦泛指建筑材料中的各种砖或瓦。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如临界温度可任意修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