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4852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8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9237.0

申请日:

2010.06.25

公开号:

CN101915024A

公开日:

2010.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49/00申请日:20100625|||公开

IPC分类号:

E05B49/00; E05B47/00

主分类号:

E05B49/00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野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李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用者携带非接触器件,当非接触器件接近保护装置主体时,保护装置主体识别非接触器件,当识别出该非接触器件为对应该保护装置主体的非接触器件时,打开对目标物品的保护,由于非接触器件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用者携带,从而实现在有效保护目标物品的同时,便于目标物品合法取用者进行取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物品保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非接触器件, 用于在工作状态中, 发送预先设定的密码 ; 保护装置主体, 连接在固定目标物品的基座上, 用于发送电磁波并获取非接触器件发 送的密码, 验证接收到的密码, 当接收到的密码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时, 开 启扣锁 ; 连接器, 与目标物品相连, 并通过所述保护装置主体上的扣锁与所述保护装置主体相 连。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装置主体还用于, 扣锁开启后在第 一设定时间内未获得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关闭所述扣锁。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装置主体具体包括 : 基座连接器, 用于连接所述用于固定目标物品的基座 ; 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用于在检测到进入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件后, 获取所述非接触 器件发送的密码并转发 ; 控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发送的密码并进行验证, 当接收到的密 码与预先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密码一致时, 控制扣锁开启, 当扣锁开启后在第一设定时间 内未获得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则控制所述扣锁关闭 ; 扣锁, 连接所述连接器, 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 ; 供电单元, 用于为各个有源单元供电。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装置主体还包括 : 第一手动控制单元, 用于在触发设定条件后, 生成扣锁开启指令并转发 ; 和/或 第二手动控制单元, 用于接收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密码, 并转发 ;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手动控制单元发送的扣锁开启指令后, 控制 所述扣锁开启 ; 接收所述第二手动控制单元转发的密码并进行验证, 当接收到的密码与预 先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密码一致时, 控制所述扣锁开启。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装置主体还包括 : 密码设置单元, 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新密码, 通过所述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为所述非接 触器件更新密码, 并在每次更新后, 将新密码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密码设置单元发送的新密码更新所述存储的 密码。
6: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装置主体还包括 : 磁性引导单元, 用于通过磁性将所述连接器引导至所述扣锁的特定位置。
7: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锁还用于 : 在开启后, 确定目标物品 是否被取走, 并将所述目标物品的状态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 在目标物品处于未取走状态并且扣锁处于开启状态时, 所述控制单元在第一设定时间 内未获得与预先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控制所述扣锁关闭, 具体为 : 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获得与预先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 并确定目标物品处于未取走 状态且扣锁处于开启状态时, 控制所述扣锁关闭 ; 在目标物品处于未取走状态并且扣锁处于开启状态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 进行计时, 在达到第二设定时间后, 控制所述扣锁关闭, 并停止对持续接收的密码进行 2 验证。
8: 一种物品保护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接收所述非接触器件在工作状态中发送的密码 ; 验证接收到的密码, 当接收到的密码与预先设定的密码一致时, 开启用于通过连接器 固定目标物品的扣锁。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扣锁开启后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获得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关闭所述扣锁 ; 在所述目标物品处于未取走状态并且扣锁处于开启状态时, 进行计时, 并在达到第二 设定时间后, 关闭所述扣锁, 以及停止对持续接收的密码进行验证。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当接收到手动输入的扣锁开启命令后, 开启所述扣锁 ; 和/或 当接收到手动输入的密码后, 确认密码与预选设定的密码一致时, 开启所述扣锁。
11: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接收密码更新命令以及设定的新密码, 保存所述新密码并将密码更新命令以及所述新 密码发送给所述非接触器件。

说明书


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背景技术 对应重要物品或者器件防丢防盗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 目前也存在一些锁 具和固定装置, 用来进行物品保护, 通过将目标物品和这些装置连接来起到可以追踪发现 目标物品丢失或者避免目标物品被挪移的目的, 达到防丢防盗的效果。
     但是,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 目前物品保护装置的保护方向大都集中在可靠性和 牢固性上, 在保证了可靠性和牢固性后, 就会造成目标物品取用的不方便, 在灵活性、 自动 保护性等方面出现了限制, 在物品保护过程中, 通常需要人为的关注和操作, 无法实现自动 保护。
     比如, 手机等通信工具已成为实现通信的常用工具, 其中通常存储较多的个人信 息, 如果丢失则会给失主带来很多不便, 而目前比较有效的防盗方式就是将手机等物品和
     固定在身上的某些锁具装置相连。但对于手机等频繁使用的工具, 如果每次取出或者放入 目标物品都需要人为和自己身上的锁具保护装置连接断开, 不仅非常不方便, 而且可能出 现忘记与锁具相连的情况, 很难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 以实现在有效保护目 标物品的同时, 便于目标物品所有者进行取用。
     一种物品保护装置, 包括 :
     非接触器件, 用于在接收到密码获取命令后, 发送预先设定的密码 ;
     保护装置主体, 连接在固定目标物品的基座上, 用于在检测到进入设定范围的非 接触器件后, 向所述进入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件发送密码获取命令, 并验证接收到的密码, 当接收到的密码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时, 开启扣锁 ;
     连接器, 与目标物品相连, 并通过所述保护装置主体上的扣锁与所述保护装置主 体相连。
     一种物品保护控制方法, 包括 :
     在感应到进入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件后, 向所述非接触器件发送密码获取命令 ;
     接收所述非接触器件发送的密码, 并验证接收到的密码, 当接收到的密码与预先 设定的密码一致时, 开启用于通过连接器固定目标物品的扣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 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 用者携带非接触器件, 当非接触器件接近保护装置主体时, 保护装置主体识别非接触器件, 当识别出该非接触器件为对应该保护装置主体的非接触器件时, 打开对目标物品的保护, 由于非接触器件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用者携带, 从而实现在有效保护目标物品的同时, 便 于目标物品合法取用者进行取用。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保护装置中保护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 图 3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保护装置中保护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 图 4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保护装置中保护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 图 5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保护装置中保护装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 图 6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保护控制方法流程图 ; 图 7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较佳的物品保护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 通过由目标物品的合 法取用者携带非接触器件, 来进行比较便利的目标物品取用, 由于目标物品通过可以开启 和关闭的锁扣连接在相对固定的保护装置主体上, 当非接触器件接近保护装置主体时, 保 护装置主体识别非接触器件, 当识别出该非接触器件为对应该保护装置主体的非接触器件 时, 开启锁扣, 使得目标物品合法取用者可以取用该目标物品, 由于非接触器件由目标物品 的合法取用者携带, 所以其他没有携带对应的非接触器件的人无法获得目标物品, 从而实 现有效保护目标物品。
     例如, 在手提包中装了贵重物品并且关闭后, 定然希望别人无法开启手提包而自 己可以不需要开锁而方便的打开, 如果容易混淆的多个物品排列在固定架上, 则希望目标 物品只能够被持有人拿下来, 而防止非持有人误拿, 此时, 就可以将目标物品通过锁扣固定 在连接固定架的保护装置主体上, 持有人携带对应的非接触器件接近该保护装置主体时, 保护装置主体开启锁扣, 持有人即可方便的取用该正确的目标物品。
     如图 1 所示, 该物品保护装置包括非接触器件 101、 保护装置主体 102 以及连接器 103, 其中 :
     非接触器件 101, 用于在工作状态中, 发送预先设定的密码 ; 预先设定的密码可以 为出厂密码, 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具有密码修改功能的装置来修改, 非接触器件 101 通常是 无源的, 通过保护装置主体 102 发送的电磁波来获取电流进行工作, 非接触器件 101 可以制 作的很小, 以便于固定在目标物品的持有人的手部附属物上, 例如手表、 饰物或者衣袖口处 等;
     保护装置主体 102, 连接在固定目标物品的基座上, 用于发送电磁波并获取非接触 器件发送的密码, 验证接收到的密码, 当接收到的密码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 致时, 开启扣锁 ;
     其中, 基座就是目标物品放置的位置中相对固定的物体, 如衣兜、 皮包、 置物架等。
     连接器 103, 与目标物品相连, 并通过保护装置主体上的扣锁与保护装置主体相 连。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品保护装置都设计的尽量小来满足携带要求, 通常, 非接触 器件 101 和连接器 103 为无源器件, 保护装置主体 102 为有源器件, 当非接触器件 101 接近 保护装置主体 102 时, 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来产生工作电流。非接触器件 101 和保护装置主体 102 的交互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非接触器件 101 接近保护装置主体 102 后, 接收到保护装置主体 102 发送的电磁波进入工作状态后, 即 开始持续的发送预先设定的密码, 保护装置主体 102 接收到密码后进行验证和后续操作 ; 另一种则是保护装置主体 102 检测到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件 101 后, 向进入设定范围的非 接触器件 101 发送密码获取命令, 非接触器件 101 在接收到密码获取命令后, 向保护装置主 体 102 发送预先设定的密码。
     当然, 非接触器件 101 和保护装置主体 102 的交互并不限于上述两种具体的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的交互方式还有很多, 本发明实施例仅以上述两种 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扣锁开启后, 物品的合法取用者即可取用物品, 当物品取用者将物品放回时, 可 以由物品取用者手动关闭扣锁, 当然, 进一步可以由保护装置主体 102 自动关闭扣锁, 此 时, 保护装置主体 102 还用于 : 扣锁开启后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获得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 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关闭扣锁。 该设定的时间可以根据保护装置的敏感程度、 使用场 景等实际情况设定, 通常设定为 0.1 秒 -3 秒之间较佳。
     如图 2 所示, 保护装置主体 102 具体包括 : 基座连接器 1021, 用于连接用于固定目标物品的基座 ;
     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1022, 用于接收非接触器件 101 发送的密码并转发 ; 如需要 检测非接触器件 101 并发送密码获取命令, 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1022 则具体用于 : 在检测 到进入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件 101 后, 向所述进入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件 101 发送密码获 取命令, 接收非接触器件 101 发送的密码并转发 ;
     控制单元 1023, 用于接收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1022 发送的密码并进行验证, 当接 收到的密码与预先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密码一致时, 控制扣锁开启, 当扣锁开启后在第一 设定时间内未获得与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则控制扣锁关闭 ;
     扣锁 1024, 用于连接连接器 103, 在控制单元 1023 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 ;
     供电单元 1025, 用于为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1022、 控制单元 1023 等有源单元供 电, 如果扣锁 1024 采用有源扣锁 1024, 则也由供电单元 1025 进行供电。
     保护装置主体 102 通过基座连接器 1021 固定到不易挪移的物体上 ;
     保护装置主体 102 和连接器 103 可以进一步各自包括磁性引导单元 1026, 以通过 磁性在一定空间内吸引对接并通过对齐导轨实现基本对齐, 便于扣锁 1024 锁死, 保护装置 主体 102 的磁性可以是有源的也可以是无源的, 如果是有源的, 可以经由控制单元 1023 进 行消磁控制, 以防止干扰。
     物品保护装置实现物品自动保护的过程如下 :
     保护装置主体 102 通过基座连接器 1021 连接到相对稳定的基座, 需要保护的物品 连接在连接器 103 上, 确定在保护物品放入存放位置附近时保护装置主体 102 和连接器 103 可以通过磁性来自动扣接, 以便于在满足扣锁关闭条件时 ) 自动关闭扣锁 1024。
     当持有人需要取用目标物品时, 非接触器件 101 跟随持有人接近目标物品和保护 装置主体 102, 保护装置主体 102 的感应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例如手机等随身物品 可以将感应范围设置的较小, 而固定在用户较少接近的固定架上的工具等目标物品则可以 将感应范围设置的较大。
     保护装置主体 102 通过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1022 感知到非接触器件 101 后, 获取 非接触器件 101 中的密码, 并转发给控制单元 103, 控制单元 103 将该密码和其存储的密码 进行对照, 如果相同或相应, 则控制扣锁 1024 开启, 断开和连接器 103 的连接, 该持有人即 可正常取用目标物品使用, 同时保持扣锁在物品已经被取走时处于开启状态, 不再自动关 闭, 从而避免扣锁不必要的频繁开启和关闭。
     如果是非持有人来取用, 因为没有相应的非接触器件 101, 保护装置主体 102 不会 开启扣锁 1024, 物品无法被取走。
     持有人使用完毕后, 将目标物品放回原位时, 保护装置主体 102 和连接器 103 会在 一定范围内靠磁力自动扣接并通过便于对齐的导轨对齐, 持有人携带非接触器件 101 离开 感应范围后, 保护装置主体 102 无法获得正确的密码, 扣锁 1024 自动关闭, 实现对目标物品 的保护。
     当然磁性引导单元 1026 和导轨只是起到了便于对齐的作用, 以进一步便于对目 标物品的保护, 如果不设置磁性引导单元和导轨, 合法取用者在将物品放回原位时, 需注意 将连接器 103 和保护装置主体 102 的扣锁 1024 对齐, 如果目标物品是固定在盒中或者套 中, 那么这个盒或者套本身就相当于导轨, 不需要额外设置。 更进一步, 更完善的保护还包括, 相应非接触器件 101 长时间在保护物品附近时 防止目标物品滑落或者防止目标物品丢失的增强型保护, 例如, 若手机放在裤袋中, 而持有 非接触器件 101 的手也放在裤袋附近时, 为了防止扣锁 1024 长期处于开启状态而达不到较 好的保护效果, 扣锁 1024 还用于 : 在扣锁开启后, 确定目标物品是否被取走, 并将目标物品 的状态发送给控制单元 1023 ; 在目标物品处于未取走状态并且扣锁处于开启状态时, 控制 单元 1023 还用于 : 进行计时, 并在达到第二设定时间后, 关闭扣锁 1024。
     这样, 只要目标物品在扣锁 1024 开启后一段时间没有被取走, 则扣锁 1024 自动关 闭, 并且控制单元 1023 还可以进一步停止对持续接收的密码进行验证, 防止扣锁的重复开 启, 当合法取用者需要取用目标物品时, 只要将非接触器件 101 移出感应范围后再次移入 感应范围即可。该第二设定时间同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等实际情况来确定, 通常设定为 5 秒 -1 分钟比较合适。
     同时, 控制单元 1023 控制扣锁关闭时, 也可以进一步参考目标物品的状态, 以进 一步防止在目标物品取走后频繁开启和关闭扣锁, 此时, 控制单元 1023 控制扣锁关闭具体 为: 当扣锁开启后, 且目标物品处于未取走状态, 并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获得与该保护装置 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则控制扣锁关闭。
     进一步, 为了便于在特定情况下, 由未持有相应非接触器件 101 的取用者取用目 标物品,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保护装置还包括 :
     第一手动控制单元 1027, 用于在触发设定条件后, 生成扣锁开启指令并转发 ;
     控制单元 1023 还用于, 在接收到第一手动控制单元 1027 发送的扣锁开启指令后, 控制扣锁 1024 开启。
     其中, 设定条件可以为按下设定位置的按钮, 或者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的选项, 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为进一步达到对目标物品的保护, 如图 4 所示, 保护装置主体还可以包括 :
     第二手动控制单元 1028, 用于接收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密码, 并转发 ;
     控制单元 1023 还用于, 接收第二手动控制单元 1028 转发的密码并进行验证, 当接 收到的密码与预先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密码一致时, 控制扣锁 1024 开启。
     这样既方便了物品持有者通过携带非接触器件 101 取用物品, 同时也支持了其他 人的合法取用。第一手动控制单元 1027 和第二手动控制单元 1028 可以合并设置。
     非接触器件 101 和保护装置主体 102 在出厂时即可以有对应的出厂设置, 但是为 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密码修改装置修改非接触器件 101 和保护装 置主体 102 中存储的密码, 密码修改装置也可以集成在保护装置主体 102 中, 此时, 如图 5 所示, 保护装置主体 102 还包括 :
     密码设置单元 1029, 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通过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1022 为非接 触器件 101 更新密码, 并在每次更新后, 将新密码发送给控制单元 1023 ;
     控制单元 1023 还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密码设置单元 1029 发送的新密码更新所存 储的密码。
     进一步的, 为便于用户操作, 可以由用户对保护装置主体 102 设置工作模式, 例 如: 当设置为自动保护模式时, 可以通过非接触器件 101 来开启扣锁 1024 ; 当设置为手动保 护模式时, 可以通过手动输入密码或触发设定条件来开启扣锁 1024 ; 当设置为密码设置模 式时, 密码设置单元 1029 开始工作, 对非接触器件 101 和保护装置主体 102 进行密码设置。 当配置到设置密码模式后, 使用者通过保护装置主体 102 上的数字按钮等交互设 备设置期望密码, 保护装置主体 102 获得密码信息后, 保存在控制单元 1023 的非易失存储 器上用于校验, 同时通过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 1022 将密码写入对应的非接触器件 101 中。
     当配置到手动控制扣锁模式时, 可以同时关闭自动保护功能, 完全手动开启扣锁 1024, 除上述两种手动开启的方式外, 还可以使用机械方式, 通过直接操作扣锁 1024 来使 其开启和关闭。
     同时, 如图 6 所示, 物品保护装置中的物品保护控制方法包括 :
     步骤 S601、 接收非接触器件发送的密码 ;
     步骤 S602、 验证接收到的密码, 当接收到的密码与预先设定的密码一致时, 开启用 于通过连接器固定目标物品的扣锁。
     当然, 在非接触器件不主动发送密码时, 可以在检测到进入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 件后, 向进入设定范围的非接触器件发送密码获取命令, 再接收非接触器件反馈的密码。
     当支持自动关闭扣锁时, 该方法还包括 : 扣锁开启后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获得与 该保护装置主体中设定的密码一致的密码时, 关闭扣锁。并进一步还可以在关闭扣锁前验 证物品是否处于未取走状态, 并在物品处于未取走状态时才关闭扣锁, 以防止物品被取走 后仍频繁的开启和关闭扣锁。
     进一步, 当支持手动开启时, 该物品保护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 当接收到手动输入的 扣锁开启命令后, 开启扣锁 ; 或者
     当接收到手动输入的密码后, 确认密码与预选设定的密码一致时, 开启扣锁。
     当支持密码设定时, 该物品保护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 接收密码更新命令以及设定 的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并将密码更新命令以及新密码发送给非接触器件。
     当支持扣锁开启后一段时间未取走目标物品自动关闭扣锁时, 该物品保护控制方 法中还包括 : 在目标物品处于未取走状态并且扣锁处于开启状态时, 进行计时, 并在达到第
     二设定时间后, 关闭扣锁, 并且进一步停止对持续接收的密码进行验证。
     综合上述功能, 一种较佳的物品保护控制方法如图 7 所示, 包括 :
     步骤 S701、 当需要设置密码时, 执行步骤 S702, 如不需要设置密码, 直接执行步骤 S704 ;
     步骤 S702、 接收新设定的密码并通过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将新密码写入非接触器 件;
     步骤 S703、 保护装置主体中的控制单元更新密码, 并执行步骤 S701 ;
     步骤 S704、 确定接收到有手动开启扣锁命令后, 执行步骤 S705, 否执行步骤 S706 ;
     步骤 S705、 根据手动开启扣锁的命令控制扣锁开启, 并执行步骤 S701 ;
     步骤 S706、 确定扣锁状态和连接器状态, 当连接器连接在保护装置主体上时, 确定 目标物品未被取走, 并在扣锁开启且目标物品未被取走时开始计时 ;
     步骤 S707、 确定连接器是否连接在保护装置主体上, 如果否, 继续执行步骤 S708, 如果是, 执行步骤 S709 ;
     步骤 S708、 扣锁保持开启状态, 并执行步骤 S701 ;
     步骤 S709、 确定非接触器件感应单元是否感应到非接触器件, 如果否, 继续执行步 骤 S710, 如果是, 执行步骤 S711 ;
     步骤 S710、 扣锁保持关闭并清除超时标志, 并执行步骤 S701 ;
     步骤 S711、 读取非接触器件中的密码 ;
     步骤 S712、 判断非接触器件中的密码与保护装置主体中存储的密码是否一致, 如 果否, 继续执行步骤 S713, 否则执行步骤 S714 ;
     步骤 S713、 扣锁保持关闭并清除超时标志, 并执行步骤 S701 ;
     步骤 S714、 判断扣锁开启是否超时, 如果是, 继续执行步骤 S715 ; 否则执行步骤 S716 ;
     步骤 S715、 使扣锁处于关闭状态, 并执行步骤 S701 ;
     步骤 S716、 使扣锁处于开启状态, 并执行步骤 S70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 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 用者携带非接触器件, 当非接触器件接近保护装置主体时, 保护装置主体识别非接触器件, 当识别出该非接触器件为对应该保护装置主体的非接触器件时, 打开对目标物品的保护, 由于非接触器件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用者携带, 从而实现在有效保护目标物品的同时, 便 于目标物品合法取用者进行取用。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 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品保护装置及物品保护控制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用者携带非接触器件,当非接触器件接近保护装置主体时,保护装置主体识别非接触器件,当识别出该非接触器件为对应该保护装置主体的非接触器件时,打开对目标物品的保护,由于非接触器件由目标物品的合法取用者携带,从而实现在有效保护目标物品的同时,便于目标物品合法取用者进行取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