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48518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7739.0

申请日:

2010.08.31

公开号:

CN101915119A

公开日:

2010.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7/00申请日:20100831|||公开

IPC分类号:

E21F7/00

主分类号:

E21F7/00

申请人:

安艾江

发明人:

安艾江

地址:

032600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寒王乡平王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代理人:

郑晋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斯治理技术,具体为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解决掘进巷道内及工作面的瓦斯的治理的问题。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不断安装隔离层跟随掘进工作面正面煤墙壁的进度的措施始终将巷道从纵向分为两层结构,其中一层为进风巷道,另一层为回风巷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巷道一分为二,一条进风,一条回风,进风巷相对独立密闭,不会产生瓦斯积聚现象,人员及机器设备均可在进风巷道内安全工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其特征是 :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 采用不 断安装隔离层跟随掘进工作面正面煤墙壁的进度的措施始终将巷道为两层结构, 其中一层 为进风巷道, 另一层为回风巷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两 层结构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为进风巷道, 为半圆拱形或梯形结构, 外层为回风巷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两 层结构为上下层结构, 下层为进风巷道, 上层为回风巷道。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两 层结构为左右巷结构, 一侧为进风巷道, 另一侧为回风巷道。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隔 离层的端头和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 1.0 米。

说明书


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斯治理技术, 具体为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煤矿的掘进工作面的防治瓦斯爆炸的措施主要是采用压入式通风来稀 释工作面瓦斯的浓度, 使之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 同时严格控制井下明火的产生, 加强监测 监控瓦斯浓度的变化。 理论上这些办法是有效的,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却发现诸多问题, 例如 火源的控制问题, 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火花的产生, 例如采取各种防爆的电器设 备, 但是一些意外的火源确难以控制。这些意外的火源也是发生瓦斯爆炸的重要因素。现 有的即时监测监控瓦斯浓度的设备有可能发生损坏, 一旦发生损坏, 就有可能引起事故发 生。在通风方式上, 现有的通风方式是通风机连接直径为 0.5-0.8 米的导风筒, 通过不间断 的送风来稀释工作面的瓦斯, 并且在采煤的过程中, 必须保证进风和回风的不间断贯通。 其 缺点是从联络巷道口到采煤工作面数百米的距离内还存留着采煤过程中放炮或者机掘产 生的大量瓦斯的涌出, 以及两帮的瓦斯涌出积累, 这些瓦斯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稀释处理。 当 瓦斯积累到一定浓度后, 依然有爆炸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掘进巷道内及工作面的瓦斯的治理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防治煤 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在 巷道掘进过程中, 采用不断安装隔离层跟随掘进工作面正面煤墙壁的进度的措施始终将巷 道从纵向分为两层结构, 其中一层为进风巷道, 另一层为回风巷道。
     所述的两层结构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为进风巷道, 为半圆拱形或梯形结构, 外层为 回风巷道。所述的两层结构为上下层结构, 下层为进风巷道, 上层为回风巷道 ; 所述的两层 结构为左右巷结构, 一侧为进风巷道, 另一侧为回风巷道。
     此隔离层可以为钢板, 混凝土预制板, 玻璃钢板等材料制成, 做成相应形状的模板 后, 在巷道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连接延长, 可以现场制作业可以利用模具预制后运 送到巷道内使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发明将巷道一分为二, 一条进风, 一条回风, 进风巷相对独立密 闭, 不会产生瓦斯积聚现象, 人员及机器设备均可在进风巷道内安全工作, 而且进风巷的截 面积变大, 回风效果非常良好。 所述的隔离层始终与工作面紧跟, 在采煤过程中涌出的瓦斯 在超过 0.5 米的距离稀释后就立刻进入回风巷, 而被带出巷道, 工作面的瓦斯始终被快速 稀释带走, 不会产生积聚现象, 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煤块掉落也可以被隔离而保护了工作人
     员, 同时巷道煤帮产生的瓦斯也会通过回风巷排走, 绝对不会进入进风巷, 进风巷内的机械 装置产生明火时, 也不会和瓦斯接触, 从而保证了巷道的绝对安全。进风巷道内与工作面 的粉尘含量减少了 90% 以上, 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去掉了局部通风机, 节省了通风的电 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 图 1a 为图 1 的俯视图 图 2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二 图 2a 为图 2 的侧视图 图 3 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三 图 3a 为图 3 的侧视图 图中 : 1- 隔离层、 2- 回风巷道口、 3- 隔离层端头和瓦斯稀释点、 4- 工作面正面煤墙壁、 5- 隔离层连接点、 6- 外层煤墙壁、 7- 进风巷道、 8- 回风巷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 采用不断安装隔 离层 1 跟随掘进工作面正面煤墙壁 4 的进度的措施始终将巷道分为两层结构, 其中一层为 进风巷道 7, 另一层为回风巷道 8。
     具体实施例 1, 如图 1、 1a 所示意, 所述的两层结构为内外层结构, 内层为进风巷道 7, 为半圆拱形或梯形结构, 外层为回风巷道 8。开掘进巷道口的形状为半圆拱形, 规格为宽 1.8 米高 1.8 米, 梯形的话, 底宽 2 米, 顶高 1.8 米, 顶宽 1.8 米 ; 当掘进到 20 米左右时加大 到半圆拱形宽 3.5 米, 高 3, 5 米, 梯形底宽加到 3.5 米, 顶宽加大到 2.5 米, 高 3.5 米。然后 开始建造隔离层, 同时在外层煤壁开回风巷道口 2, (也可采用联络巷) , 此巷道通往回风巷 ; 内外层通风隔离层的端头和瓦斯稀释点 3, 与采煤工作面正面煤壁 4, 左右两侧煤壁 6, 顶板 的距离不得大于 0.5 米, 工作面采煤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瓦斯, 在距离工作面 0.5 米的距 离上即可被稀释带出。
     具体实施例 2, 如图 2、 2a 所示意, 所述的两层结构为上下层结构, 下层为进风巷道 7, 上层为回风巷道 8 ; 开始掘进巷道口的高度为 1.8 米, 宽度为 3.5 米, 当掘进到 20 米左右 时加高到 3.5 米, 开始构造隔离层将巷道分为上下两部分, 同时在上层右侧煤墙壁 20 米处 开回风巷道口, (也可采用联络巷) , 此巷道口通往回风巷, 上下层通风隔离层的端头和瓦斯 稀释点与采煤工作面正面煤壁和顶板的空间距离不大于 0.5 米, 每掘进 5 米, 隔离层及时跟 进建造 5 米。
     具体实施例 3, 如图 3、 3a 所示意, 所述的两层结构为左右式结构, 一侧为进风巷道 7, 另一侧为回风巷道 8。开始掘进巷道口, 高度为 4 米, 宽 2 米, 当掘进到 20 米左右时, 加宽 到 4 米, 开始建造隔离层将巷道分为左右两部分, 右巷煤墙壁 20 米处开挖回风巷道口 (也可 采用联络巷) , 此巷道口通往回风巷, 左右巷通风隔离层的端头和瓦斯稀释点与采煤工作面 的正面煤壁和侧面煤壁的空间距离都不得大于 0.5 米, 左右巷道通风隔离层随着掘进按照 一定距离及时跟进, 保证连续性。
    

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瓦斯治理技术,具体为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解决掘进巷道内及工作面的瓦斯的治理的问题。一种防治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方法,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不断安装隔离层跟随掘进工作面正面煤墙壁的进度的措施始终将巷道从纵向分为两层结构,其中一层为进风巷道,另一层为回风巷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巷道一分为二,一条进风,一条回风,进风巷相对独立密闭,不会产生瓦斯积聚现象,人员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