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及其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建筑窗开关装置及其建筑窗, 尤其是涉及铰链式外平开窗手动开关装 置及其含有铰链式外平开窗的建筑窗。
背景技术 建筑外平开窗是目前最常用的窗型, 按转动方式可分为铰链式和滑撑式。铰链式 具有优良的转动灵活性, 但开窗后的多角度定位却不易, 尽管此前已有了些解决之道, 但终 因或操作性或美观性等的不佳而少有使用。而滑撑式可以较好地实现开窗后的无角度定 位, 但转动灵活性却较差, 特别是当开窗角度大一些时就更加困难。
建筑外平开窗最常用的开关窗方式是将手伸出窗口进行操作。 此法在不考虑其它 因素的前提下也并无可挑剔之处, 然而当安装有纱窗后就不太适用了。虽然有些纱窗可以 掀开后进行开关窗的操作, 但毕竟是治标之法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且掀开再复位纱 窗使得开关窗的过程大为复杂化。
要使滑撑式变得转动灵活不可能, 而要使铰链式轻松实现开窗后的多角度定位却 只有采用开关装置, 若要治本性解决安装纱窗后的建筑外平开窗的开关窗问题也只有采用 开关装置。故人们为此已经作出了众多的努力, 然则却各有其弊。经过对现有相关产品的 调查了解和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所公布的相关专利的检索, 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的相关的开关装置 :
美式开窗器——如申请 ( 专利 ) 号 01254747.6 等。主要缺点和问题是 : 开窗的理 论最大角度仅为 45°, 而实际上还不可能达到 45°; 摇把转动加人手的操作空间较大, 有窗 台时不适用, 有防盗栏时适用性差 ; 凸出窗框较多。
电动式开关装置——如申请 ( 专利 ) 号 200320107856.6 等。主要缺点和问题是 : 构造复杂、 价格昂贵、 需敷设电路。
旋转驱动窗轴式开关装置——如申请 ( 专利 ) 号 01230813.7 等。主要缺点和问 题是 : 安装部需专用窗型材 ; 由于旋转作用力于窗轴是一种费力的方式, 故只能将摇把加 长方可便于人的操作, 这样摇把转动加人手的操作空间极大, 当有窗台、 防盗栏、 边墙、 边窗 等时均不适用。
其它开关装置——如申请 ( 专利 ) 号 200720095125.2、 97212819.0 等。主要缺点 和问题是 : 或美观性差或构造复杂或适用性低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克服现有外平开窗及相关开关装置的上述不足, 专为铰链式外平开窗设计出开拓 性创新型开关装置, 同时也设计出综合性能优秀的铰链式外平开窗的基本窗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有两种, 分别阐述如下。
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之一 :
该发明由连杆机构、 平移定位机构、 把手定位机构组成。 连杆机构主要包括联接件 和推拉杆。平移定位机构主要由定位盒壳、 封孔件、 滑块组成, 并根据具体需要可设可不设 平移定位件、 滚珠等等, 滑块既可是单独的滑动件也可由滑动件和滑动连件构成。 把手定位 机构主要由把手外壳、 把手连件、 把手定位件组成, 并根据具体需要可设可不设按钮、 弹力 件等等, 把手外壳通常主要由把手盒壳、 后装壳和把手饰面组成。
联接件固定安装在玻璃窗扇底框的底面上。
推拉杆的一端与联接件水平转动连接, 而推拉杆的另一端或与滑动件或与滑动连 件水平转动连接。( 注 : 水平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能围绕其连接点作水平转动的连接方式。)
定位盒壳固定安装在建筑窗口框底框的室内侧面上, 并将建筑窗口框底框室内侧 面所开设的狭长孔的室内侧完全覆盖。
封孔件是遮挡建筑窗口框底框室内侧面所开设的狭长孔的部件。封孔件形式多 样, 应酌情选用, 主要有 : 对缝式、 折叠式 ( 如图 14 所示 )、 叠片式 ( 如图 15 所示 )、 转带式 ( 如图 16 所示 )。对缝式是用弹性材料 ( 如橡胶条、 弹性毛条等 ) 通常固定安装在建筑窗 口框底框室内侧面与定位盒壳之间, 也可固定安装在建筑窗口框底框狭长孔的室外侧框面 上。 而折叠式、 叠片式、 转带式均安装在定位盒壳之内。 叠片式的叠片按顺序相互活动连接。 转带式的两端设有转轴或转动设置。转带式的工作段还可镶嵌于密封件之间, 以实现其彻 底性封闭。 (注 : 图 14、 图 15、 图 16 中的标号 16、 22、 9 是指或滑动件或把手连件或滑动连件。 )
滑动件安装在定位盒壳之内, 但允许有突出于定位盒壳之外的部分。滑动件能沿 定位盒壳平移。
把手连件是用以使滑动件与把手外壳相连的部件。 把手连件的一端与滑动件固定 连接, 而把手连件的另一端或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或与把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但却无固定 连接。滑动件可以同把手连件合二为一, 把手盒壳、 后装壳也可以同把手连件合二为一。
把手定位件是用以作定位配合的部件。 把手定位件或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或与把 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但却无固定连接。把手盒壳、 后装壳可以同把手定位件合二为一。
把手盒壳可以同把手饰面合二为一, 后装壳也可以同把手饰面合二为一。把手盒 壳与后装壳固定连接, 而把手饰面酌情或与把手盒壳或与后装壳或与把手盒壳和后装壳固 定连接。
平移定位件是用以同把手定位件相互配合来实现定位的部件。 平移定位件或与定 位盒壳固定连接或固定安装在建筑窗口框底框的室内侧面上或与两者均固定连接。 当不设 平移定位件时在定位盒壳上 ( 含之内 ) 必设有定位部位来与把手定位件相互配合以实现定 位。平移定位件及其定位盒壳的定位部位均称为平移定位机构的定位设置。
滚珠是用以使滑动件更加灵活滑动的零件。 滚珠安装在滑动件与定位盒壳内壁之 间。滚珠通常为常设件。
滑动连件是用以使滑动件与推拉杆相连的部件。 滑动连件的一端与滑动件固定连 接, 而另一端与推拉杆水平转动连接, 且水平转动连接的连点在建筑窗口框底框的框范围 以内。 滑动件可以同滑动连件合二为一。 当不设滑动连件时推拉杆与滑动件水平转动连接, 且水平转动连接的连点在定位盒壳之内。
弹力件是用以驱使把手定位件自动顶向工作部位的零部件。弹力件通常为常设 件。弹力件安装在把手外壳之内。当不设弹力件时是靠人力驱使把手定位件顶向工作部位 的。
把手定位机构的定位方式按操作来分有按钮式 ( 例如图 3、 图 4、 图 5 所示 )、 推拉 式 ( 例如图 7、 图 8 所示 )、 旋转式 ( 例如图 12 所示 ) 和弹力销过渡锁紧式。
按钮式是用按钮带动把手外壳内的相关机构使把手定位件运动来实现或定位或 解除定位的方式。按钮式的把手定位件与把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按钮式的 把手连件必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 注 : 按钮可单独成件也可是把手外壳内的相关机构的 突出于把手外壳之外的部分。)
推拉式是通过或推拉把手外壳或推拉把手定位件或推拉把手定位件的相关连接 件使把手定位件运动来实现或定位或解除定位的方式。当采用推拉把手外壳时, 把手定位 件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 把手连件与把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当采用推拉把 手定位件或推拉把手定位件的相关连接件时, 把手连件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 把手定位件 与把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 而把手定位件的相关连接件 ( 当设有时 ) 与把手 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
旋转式是通过或转动把手外壳或转动把手定位件或转动把手定位件的相关连接 件使把手定位件运动来实现或定位或解除定位的方式。当采用转动把手外壳时, 把手定位 件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 把手连件与把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当采用转动把 手定位件或转动把手定位件的相关连接件时, 把手连件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 把手定位件 与把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 而把手定位件的相关连接件 ( 当设有时 ) 与把手 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
弹力销过渡锁紧式是通过弹力件使把手定位件顶向平移定位机构的定位设置, 且 其定位是有条件性的 : 在定位状态下, 当把手定位件的水平横向受力不大于设定值时定位 可靠, 当把手定位件的水平横向受力大于设定值时把手定位件解除定位。 当采用该方式时, 把手连件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 把手定位件与把手外壳相互配合连接而无固定连接。
该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 当玻璃窗扇开或关时, 先通过人为操作把手定位机构的相 关部件 ( 如把手外壳、 按钮等 ) 使把手定位件脱离定位状态, 再平移把手外壳, 随着把手外 壳的平移, 同时滑动件平移, 同时推拉杆转动, 玻璃窗扇也同时随之开或关。开或关到需要 的角度后使把手定位件回归到定位状态, 随着把手定位件被定位, 同时把手外壳被水平横 向定位, 同时滑动件被定位, 推拉杆也同时被定位, 玻璃窗扇当然也随之被定位。( 注 : ①当 玻璃窗扇完全关闭时把手定位件可以不回归到定位状态, 在此情况下的玻璃窗扇从完全关 闭状态开启时也就无需先使把手定位件脱离定位的操作了。②当采用弹力销过渡锁紧式 时, 无需先操作把手定位机构的相关部件使把手定位件脱离定位状态。)
该发明必须说明的是 : 在玻璃窗扇完全关闭的状态下, 推拉杆与联接件的连接中 心点必须位于玻璃窗扇的转动轴心点同推拉杆或与滑动件或与滑动连件的连接中心点的 连线的室外侧 ( 含在连线上 ), 否则有违力学原理将使玻璃窗扇不可能开启, 而要做到这一 点却并不难, 仅需在产品设计和安装时加以注意即可。 此外, 推拉杆与联接件的连接中心点 在玻璃窗扇上的位置应尽量远离玻璃窗扇的转动轴心点, 以便于更轻松地平移操作。
(注: 凡涉及合二为一的组件, 当合二为一后仍可按其局部的功用来视为是固定连接的两单件。而各单件也可酌情分割为若干相连的独立部件, 当酌情分割后仍可按其整 体的功用来视为是固定连接的一单件。)
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之二 :
该发明由连杆机构、 平移定位机构、 把手定位机构组成。 连杆机构主要包括联接件 和推拉杆。 平移定位机构主要由滑槽、 定位盒壳、 封孔件、 滑动件组成, 并根据具体需要可设 可不设平移定位件、 滚珠等等。 把手定位机构主要由把手外壳、 把手连件、 把手定位件组成, 并根据具体需要可设可不设按钮、 弹力件等等。
该发明与上述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之一有许多相同之处, 为避免不必要的重 复, 故以下仅阐述其不同之处。
滑槽固定安装在建筑窗口框底框的框顶面上。不设滑动连件。滑动件安装在滑槽 的槽内, 滑动件能沿滑槽平移。 把手连件需穿过定位盒壳上所开设的长孔, 并需穿过建筑窗 口框底框室内侧面所开设的狭长孔。滚珠安装在滑动件与滑槽的内壁之间。推拉杆与滑动 件的水平转动连接点只能在建筑窗口框底框的框范围以内。
本发明的窗也有两种, 分别阐述如下。
窗之一 : 该发明主要由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之一、 铰链、 玻璃窗扇、 建筑窗口框 组成, 通常还设有锁闭装置, 并酌情可设可不设纱窗。
当窗的密闭要求、 隔音要求较低时可不设锁闭装置, 用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 开窗器之一作定位关闭即可。但当窗的密闭要求、 隔音要求较高时就必须要设置锁闭装置 了。
不设纱窗时可视为预留待后安装纱窗。
玻璃窗扇底框底面到与其相对应的建筑窗口框底框顶面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
建筑窗口框底框室内侧面所开设的狭长孔的底边通常应距建筑窗口框底框的框 顶面有足够的高度, 并宜有相关的排水或防水设计, 以确保雨水不能从狭长孔进入室内。
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之一的安装见上述相关说明。
其余部分的构成、 相关连接关系和安装等均完全与目前现有的铰链式外平开窗相 同。
该发明不仅可单独成窗, 也可是对开窗, 更可是建筑组合窗中的一部分。
(注: 本发明的所有申请文件中所述的铰链均包含合页。)
窗之二 :
该发明除将窗之一中的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之一更换为本发明的平 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之二外, 其余均与窗之一相同, 故此省略阐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合理解决了铰链式建筑外平开窗开窗后的多角度定位的问题, 且其可定位的角度 若按实际效果而论完全可等同于无角度定位。 同时还治本性解决了铰链式建筑外平开窗设 有纱窗时的开、 关窗问题。而本发明的最大开窗角度可> 90°, 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开窗要 求。此外本发明还具有操作便利、 构造相对简单、 美观大方、 经久耐用、 安全可靠、 能直接适 用于现有的相关窗型材、 能满足有窗台时的安装需要、 能便于防盗栏的安装等等优点。 这样 就使得铰链式建筑外平开窗的性能得以猛升, 具有了比滑撑式更多更好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窗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的实施例一的平面示意图。( 安装就位后 玻璃窗扇完全关闭时 )
图 3 是图 2 的 A-A 剖面示意图。
图 4 是图 3 的 B-B 剖面示意图。
图 5 是图 3 的 C-C 剖面示意图。
图 6 是图 4 的 D-D 剖面示意图。
图 7 是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的实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图。( 安装就位后 玻璃窗扇完全关闭时 )
图 8 是图 7 的 E-E 剖面示意图。
图 9 是图 8 的 F-F 剖面示意图。
图 10 是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的实施例三的平面示意图。 ( 安装就位后 玻璃窗扇完全关闭时 )
图 11 是图 10 的 G-G 剖面示意图。
图 12 是把手定位机构的定位方式采用旋转式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 13 是图 12 的 H 向示意图。
图 14 是封孔件采用折叠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 15 是封孔件采用叠片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 16 是封孔件采用转带式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名称为 : 1. 铰链, 2. 玻璃窗扇, 3. 建筑窗口框, 4. 纱窗, 5. 锁闭装 置, 6. 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 7. 联接件, 8. 推拉杆, 9. 滑动连件, 10. 把手饰面, 11. 按钮, 12. 定位盒壳, 13. 垫片, 14. 封孔件, 15. 端部堵头, 16. 滑动件, 17. 滚珠, 18. 圆键, 19. 弹 力件, 20. 把手盒壳, 21. 小连杆, 22. 把手连件, 23. 把手定位件, 24. 后装壳, 25. 平移定位 件, 26. 圆销, 27. 滑槽, 28. 垫板, 29. 孔封, 30. 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因为在前面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且图形语言也 有较充分的表达, 所以为避免不必要的繁琐, 故本发明的实施例当需作说明时则说明, 否则 无需描述。
本发明的窗的实施例 :
结合图 1, 铰链 1 采用不锈钢轴承式铰链, 因为其转动的灵活性是决定人手操作平 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 6 轻松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纱窗 4 采用易装卸易收藏的纱窗, 以方 便不需使用纱窗 4 时的需要。
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的实施例一 :
如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所示, 该实施例由连杆机构、 平移定位机构、 把手定位 机构组成。连杆机构主要包括联接件 7 和推拉杆 8。平移定位机构主要包括滑动连件 9、 定 位盒壳 12、 垫片 13、 封孔件 14、 端部堵头 15、 滑动件 16、 滚珠 17、 圆键 18、 平移定位件 25、 圆销 26。把手定位机构主要包括把手饰面 10、 按钮 11、 弹力件 19、 把手盒壳 20、 小连杆 21、 把 手连件 22、 把手定位件 23、 后装壳 24。
推拉杆 8 的两端分别与联接件 7、 滑动连件 9 相互铰接, 且铰接处能灵活转动。
定位盒壳 12 的两端是敞开的, 为安装其内的滑动件 16、 滚珠 17、 封孔件 14 之需。
端部堵头 15 是为封堵定位盒壳 12 两端而设。
滑动连件 9 通过定位盒壳 12 的侧长孔插入滑动件 16 上相应的方槽内, 再用圆销 26 通过定位盒壳 12 的底长孔插入滑动件 16 上相应的孔槽内并穿过滑动连件 9 上的相应 孔, 使滑动连件 9 与滑动件 16 固定连接。
把手连件 22 通过定位盒壳 12 的底长孔插入滑动件 16 上相应的方槽内, 再用圆键 18 分别从定位盒壳 12 的两端插入滑动件 16 上相应的孔槽内, 使把手连件 22 与滑动件 16 固定连接。把手连件 22 还与把手盒壳 20 固定连接。
封孔件 14 采用折叠式, 其两端分别与端部堵头 15、 滑动件 16 牢固粘接。
后装壳 24 是为安装把手盒壳 20 的内部组件 ( 按钮 11、 弹力件 19、 小连杆 21、 把手 定位件 23) 而设。
小连杆 21 的两端分别与按钮 11、 把手定位件 23 相互铰接, 且铰接处能灵活转动。 按钮 11、 把手定位件 23 分别与把手盒壳 20 之间有限制外移的设计。
自然状态下, 两按钮 11 在其问的弹力件 19 的作用下外张, 并由两小连杆 21 使把 手定位件 23 向外顶出。当按下两按钮 11 后, 两小连杆 21 使把手定位件 23 向内回缩。
把手定位件 23 与平移定位件 25 相互配合来实现定位。
把手饰面 10 是为满足视觉、 手感要求而设。
图 2 中的虚线表示玻璃窗扇 2 开启到 90°时推拉杆 8 的状态。
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的实施例二 :
如图 7、 图 8、 图 9 所示, 该实施例由连杆机构、 平移定位机构、 把手定位机构组成。 连杆机构主要包括联接件 7 和推拉杆 8。 平移定位机构主要包括定位盒壳 12、 封孔件 14、 滑 动件 16、 滚珠 17、 滑槽 27、 垫板 28。把手定位机构主要包括把手饰面 10、 弹力件 19、 把手盒 壳 20、 把手连件 22、 把手定位件 23、 后装壳 24。
推拉杆 8 的两端分别与联接件 7、 滑动件 16 相互铰接, 且铰接处能灵活转动。
把手定位件 23 与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齿孔相互配合来实现定位。
封孔件 14 采用对缝式中的橡胶条。
自然状态下, 弹力件 19 使把手定位件 23 顶向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齿孔。当拉动 把手饰面 10 后使把手定位件 23 脱离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齿孔。
把手连件 22 与把手定位机构中除弹力件 19 以外的其它组件之间均无固定连接关 系。
本发明的平移定位式手动开窗器的实施例三 :
如图 10、 图 11 所示, 该实施例由连杆机构、 平移定位机构、 把手定位机构组成。连 杆机构主要包括联接件 7 和推拉杆 8。 平移定位机构主要包括定位盒壳 12、 封孔件 14、 端部 堵头 15、 滑动件 16、 滚珠 17、 孔封 29。把手定位机构主要包括把手饰面 10、 弹力件 19、 把手 盒壳 20、 把手连件 22、 把手定位件 23、 后装壳 24。
推拉杆 8 的两端分别与联接件 7、 滑动件 16 相互铰接, 且铰接处能灵活转动。
把手定位件 23 与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齿孔相互配合来实现定位。
封孔件 14 采用对缝式中的弹性毛条。
自然状态下, 弹力件 19 使把手定位件 23 顶向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齿孔。当拉动 把手饰面 10 后使把手定位件 23 脱离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齿孔。
把手连件 22 与把手定位机构中的其它组件之间均无固定连接关系。
孔封 29 是为封堵把手连件 22、 推拉杆 8 与滑动件 16 进行安装的安装孔而设。
把手定位机构的定位方式采用旋转式的实施例 :
如图 12、 图 13 所示, 该实施例的把手定位机构主要包括把手饰面 10、 弹力件 19、 把 手盒壳 20、 把手连件 22、 把手定位件 23、 后装壳 24、 轴 30。
弹力件 19 采用弹力钢丝, 且弹力钢丝的中间部环绕轴 30。
轴 30 穿过把手连件 22 上相应的孔。轴 30 的两端与把手盒壳 20 连接。
自然状态下, 弹力件 19 使把手定位件 23 顶向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孔。当向上转 动把手饰面 10 后使把手定位件 23 脱离定位盒壳 12 上相应的孔。
把手连件 22 与把手定位机构中的其它组件之间均无固定连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