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进水阀.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484590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65094.8

申请日:

2014.07.03

公开号:

CN203963036U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K 1/00申请日:20140703授权公告日:20141126终止日期:20150703|||授权

IPC分类号:

F16K1/00; F16K1/32; E03D1/32

主分类号:

F16K1/00

申请人:

陈福山

发明人:

陈福山

地址:

354000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代理人:

陈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防虹吸效果好、采用纯补气方式并可满足欧洲EN14124防虹吸标准的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的导管、罩设于上套管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设于上套管上方的上盖,所述导管的圆盘上设有一台阶,所述台阶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相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上盖内设有可封闭或开启导管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所述上盖、圆盘上分别设有连通上罩开口与上套管的上通气孔、下通气孔。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的导管、罩设于上套管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设于上套管上方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圆盘上设有一台阶,所述台阶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相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上盖内设有可封闭或开启导管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所述上盖、圆盘上分别设有连通上罩开口与上套管的上通气孔、下通气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位于圆盘的下方设有一补水槽,所述补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及复数个连通上套管的出水口,所述上套管上设有与连接管相连通的补水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采用卡扣连接或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内设有一上旋盖,所述上旋盖上铰接有抬杆,所述上盖上可沿上盖上下移动地设有一压盖,所述压盖内顶靠压盖与上盖上端地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压盖内设有一可顶紧或松开上盖上部泄压孔的胶垫,所述压盖与抬杆接触以在抬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抬杆上设有一曲杆,所述压盖上设有一弧形槽,当抬杆上抬时通过曲杆挤压压盖上的弧形槽而使压盖下移。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新型进水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进水阀。 
背景技术
目前,座便器水箱进水阀与自来水管道连接,当自来水管道断流或出现负压时,很可能导致冲厕水箱中的水通过虹吸倒流而污染自来水管道,因此目前冲厕水箱进水阀大都具有防虹吸的功能。现有结构不是在进水水路上采用防虹吸胶垫以防止水喷出,就是供水管负压时的吸气水路上采用防虹吸胶垫以堵死或大大减弱负压对马桶水箱中水的倒吸力。 
中国专利号:201020502842.4 公开一种水箱防虹吸进水阀,含出水管以及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的进水管,顶部边沿设有若干进气孔的压盖连接在出水管顶部,压盖内设有止水胶垫,止水胶垫与圆盘之间设有一分流盘,止水胶垫套于分流盘顶部并与进水管顶端贴合,分流盘边沿设有若干连通其顶部及底部的导流孔,分流盘底部设有与导流孔连通的分流通道;进水管与分流盘密封连接;分流盘与压盖之间的间隙及出水管的出水缺口构成一与导流孔连通的出水通道;分流盘与压盖之间设有可向上移动封堵进气孔或向下移动封堵导流孔的防虹吸胶垫。其也是通过在进水水路上设置防虹吸胶垫,从而起到防虹吸的目的。但是,一旦防虹吸胶垫出现破损、变形失效或者老化等问题,就会导致进水阀失效或者其防虹吸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防虹吸效果好、采用纯补气方式并可满足欧洲EN14124防虹吸标准的新型进水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的导管、罩设于上套管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设于上套管上方的上盖,所述导管的圆盘上设有一台阶,所述台阶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相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上盖内设有可封闭或开启导管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所述上盖、圆盘上分别设有连通上罩开口与上套管的上通气孔、下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上位于圆盘的下方设有一补水槽,所述补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及复数个连通上套管的出水口,所述上套管上设有与连接管相连通的补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采用卡扣连接或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罩内设有一上旋盖,所述上旋盖上铰接有抬杆,所述上盖上可沿上盖上下移动地设有一压盖,所述压盖内顶靠压盖与上盖上端地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压盖内设有一可顶紧或松开上盖上部泄压孔的胶垫,所述压盖与抬杆接触以在抬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抬杆上设有一曲杆,当抬杆上抬时通过曲杆挤压压盖而使压盖下移。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防虹吸进水阀相比,本新型进水阀利用止水胶垫与导管的配合,并利用设置通气孔使得上套管能够与上罩的开口实现连通,从而实现补气的效果,这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省去了防虹吸胶垫的设置,能够防止因为防虹吸胶垫的老化而产生的变形失效,稳定性更强。进水时,由于水的压力从而会顶开止水胶垫而实现进水,关闭时,上盖背压腔压力上升使得止水胶垫上下压力差变化从而使得止水胶垫向下移动堵塞导管而止水,当供水管断水或出现负压时,导管会逆向吸气,外界气体通过上罩的通气口、上盖的上通气孔、导管圆盘的下通气孔、补水槽的出水口、导管圆盘的导流通道而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中再进入供水管中,产生防虹吸效果,确保马桶水箱中的水不被倒吸到供水管中;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补水槽,使得水流经过导管圆盘上的细槽形导流通道后进入补水槽,而后部分水经过补水槽的连接管进入补水管,部分水直接从补水槽中漫出进入上套管中,从而起到补水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从而对补水量进行调整,从而对补水的稳定性进行调整;进一步的,通过上罩、上旋盖压盖、复位弹簧的设置,从而实现抬杆上抬动时,能够顶紧上盖上的泄压孔,由于背压腔的水和导管内腔体的进水压强一致,从而使得止水胶垫由于上下面接触有压水的面积不一样而产生压力差,推动胶垫向下运动封住导管进水口,产生进水阀止水效果;进一步的,通过曲杆与弧形槽的配合,这样下压到位时,下压点、铰链、抬杆三者之间形成的杠杆比达到最大值,使得压盖内胶垫对上盖泄压孔的密封更稳固;进水阀得到更好的耐水压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进水阀补气时的状态图。 
图3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止水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新型进水阀内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6是补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补水槽的连接管与补水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1、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21的导管2、罩设于上套管1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3、通过卡接设于上套管1上方的上盖4,所述上罩3内设有一上旋盖5,所述上旋盖5上铰接有抬杆6,所述上盖4上可沿上盖4上下移动地设有一压盖7,所述压盖7内顶靠压盖7与上盖4地设有一复位弹簧74,所述压盖7与抬杆6接触以在抬杆6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抬杆6上设有一曲杆61,所述压盖7上设有一弧形槽71,当抬杆6上抬时通过曲杆61挤压压盖7上的弧形槽71而使压盖7下移。该处的抬杆连接的是一浮块,可以利用水位及水的浮力使抬杆上抬或下压,该结构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予以赘叙。所述导管2的圆盘21上设有一台阶22,所述台阶22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1相连通的导流通道23,所述上盖4内卡设有可封闭或开启导管2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9,所述上盖4上设有连通上罩3侧边的通气孔与上套管1的上通气孔41,所述圆盘21上设有连通上罩3侧边的通气孔与上套管1的下通气孔24,所述上通气孔41、下通气孔24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上、下连通,从而形成防止虹吸的补气通道。由于抬杆的作用,当抬杆上台时,可以使得止水胶垫被紧紧顶压在导管的出水口上,从而堵塞导管,进而止水。 
所述导管2的台阶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止水胶垫9的台阶处底面与圆盘21的上表面过盈挤压配合,所述止水胶垫9向下设有一凸环91,所述凸环91位于台阶22内。所述凸环91为空心凸环。这样,止水胶垫的台阶处底面与圆盘的上表面利用过盈的挤压配合,而止水胶垫的下底面则可以上下水平移动形成开启或封闭导管的功能。 
所述导管2上位于圆盘21的下方设有一补水槽8,所述补水槽8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81,所述上套管1上设有与连接管81相连通的补水管11。所述补水管11与连接管81密封连接。所述补水槽8的上端与圆盘21的下端紧密相连,所述补水槽8的侧壁上设有连通上套管1的复数个细槽形的出水口82。所述各出水口82的高度和连接管81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所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由于出水口的形状为细槽形,从而可以使得水流流经时所产生的声音较小,而且还进入补水槽中,而后从出水口中漫出,从而使得水流变缓,声音变小。而且在防虹吸时,气流经过出水口也能起到延缓气流的进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虹吸状况的发生。 
上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也可以采用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 
所述上盖4向下设有一导杆42,所述止水胶垫9中部设有的导孔92,所述止水胶垫9上位于导杆42与导孔92之间卡设有一过滤套93,所述过滤套93与导杆42之间具有缝隙,所述上盖4中部贯穿设有一泄压孔43,所述上盖4下端向上凹陷从而与止水胶垫9之间形成一背压腔4a,所述压盖7为一盖体结构,其侧边具有开口72,所述压盖7内设有一胶垫73。当抬杆上抬时,压盖下压压缩复位弹簧,从而使得胶垫压紧泄压孔,实现密封。 
与现有的防虹吸进水阀相比,本新型进水阀利用止水胶垫与导管的配合,并利用设置通气孔使得上套管能够与上罩的开口实现连通,从而实现补气的效果,这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省去了防虹吸胶垫的设置,能够防止因为防虹吸胶垫的老化而产生的变形失效,稳定性更强。进水时,由于水的压力从而会顶开止水胶垫而实现进水,关闭时,上盖背压腔压力上升使得止水胶垫上下压力差变化从而使得止水胶垫向下移动堵塞导管而止水,当供水管断水或出现负压时,导管会逆向吸气,外界气体通过上罩的通气口、上盖的上通气孔、导管圆盘的下通气孔、补水槽的出水口、导管圆盘的导流通道而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中再进入供水管中,产生防虹吸效果,确保马桶水箱中的水不被倒吸到供水管中;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补水槽,使得水流经过导管圆盘上的细槽形导流通道后进入补水槽,而后部分水经过补水槽的连接管进入补水管,部分水直接从补水槽中漫出进入上套管中,从而起到补水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从而对补水量进行调整,从而对补水的稳定性进行调整;进一步的,通过上罩、上旋盖压盖、复位弹簧的设置,从而实现抬杆上抬动时,能够顶紧上盖上的泄压孔,由于背压腔的水和导管内腔体的进水压强一致,从而使得止水胶垫由于上下面接触有压水的面积不一样而产生压力差,推动胶垫向下运动封住导管进水口,产生进水阀止水效果;进一步的,通过曲杆与弧形槽的配合,这样下压到位时,下压点、铰链、抬杆三者之间形成的杠杆比达到最大值,使得压盖内胶垫对上盖泄压孔的密封更稳固;进水阀得到更好的耐水压性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进水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新型进水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新型进水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进水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进水阀.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303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CN203963036U(21)申请号 201420365094.8(22)申请日 2014.07.03F16K 1/00(2006.01)F16K 1/32(2006.01)E03D 1/32(2006.01)(73)专利权人陈福山地址 354000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陈福山(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代理人陈芳(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进水阀(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防虹吸效果好、采用纯补气方式并可满足欧洲EN14124防。

2、虹吸标准的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的导管、罩设于上套管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设于上套管上方的上盖,所述导管的圆盘上设有一台阶,所述台阶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相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上盖内设有可封闭或开启导管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所述上盖、圆盘上分别设有连通上罩开口与上套管的上通气孔、下通气孔。(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3036 UCN 203963036 U1/1页21.一种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顶部侧向外。

3、延有圆盘的导管、罩设于上套管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设于上套管上方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圆盘上设有一台阶,所述台阶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相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上盖内设有可封闭或开启导管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所述上盖、圆盘上分别设有连通上罩开口与上套管的上通气孔、下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位于圆盘的下方设有一补水槽,所述补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及复数个连通上套管的出水口,所述上套管上设有与连接管相连通的补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

4、2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采用卡扣连接或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内设有一上旋盖,所述上旋盖上铰接有抬杆,所述上盖上可沿上盖上下移动地设有一压盖,所述压盖内顶靠压盖与上盖上端地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压盖内设有一可顶紧或松开上盖上部泄压孔的胶垫,所述压盖与抬杆接触以在抬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抬杆上设有一曲杆,所述压盖上设有一弧形槽,当抬杆上抬时通过曲杆挤压压盖上的弧形槽而使压盖下移。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63036 U1/。

5、4页3一种新型进水阀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进水阀。背景技术0002 目前,座便器水箱进水阀与自来水管道连接,当自来水管道断流或出现负压时,很可能导致冲厕水箱中的水通过虹吸倒流而污染自来水管道,因此目前冲厕水箱进水阀大都具有防虹吸的功能。现有结构不是在进水水路上采用防虹吸胶垫以防止水喷出,就是供水管负压时的吸气水路上采用防虹吸胶垫以堵死或大大减弱负压对马桶水箱中水的倒吸力。0003 中国专利号:201020502842.4 公开一种水箱防虹吸进水阀,含出水管以及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的进水管,顶部边沿设有若干进气孔的压盖连接在出水管顶部,压盖内设有止水胶垫,止水胶垫与圆盘之间设有一。

6、分流盘,止水胶垫套于分流盘顶部并与进水管顶端贴合,分流盘边沿设有若干连通其顶部及底部的导流孔,分流盘底部设有与导流孔连通的分流通道;进水管与分流盘密封连接;分流盘与压盖之间的间隙及出水管的出水缺口构成一与导流孔连通的出水通道;分流盘与压盖之间设有可向上移动封堵进气孔或向下移动封堵导流孔的防虹吸胶垫。其也是通过在进水水路上设置防虹吸胶垫,从而起到防虹吸的目的。但是,一旦防虹吸胶垫出现破损、变形失效或者老化等问题,就会导致进水阀失效或者其防虹吸功能失效。实用新型内容0004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防虹吸效果好、采用纯补气方式并可满足欧洲EN14124防虹吸标准的新型进水。

7、阀。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的导管、罩设于上套管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设于上套管上方的上盖,所述导管的圆盘上设有一台阶,所述台阶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相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上盖内设有可封闭或开启导管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所述上盖、圆盘上分别设有连通上罩开口与上套管的上通气孔、下通气孔。0006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上位于圆盘的下方设有一补水槽,所述补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及复数个连通上套管的出水口,所述上套管上设有与连接管相连通的补水管。0007 进一步的,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

8、调整。0008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采用卡扣连接或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上罩内设有一上旋盖,所述上旋盖上铰接有抬杆,所述上盖上可沿上盖上下移动地设有一压盖,所述压盖内顶靠压盖与上盖上端地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压盖内设有一可顶紧或松开上盖上部泄压孔的胶垫,所述压盖与抬杆接触以在抬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0010 进一步的,所述抬杆上设有一曲杆,当抬杆上抬时通过曲杆挤压压盖而使压盖下说 明 书CN 203963036 U2/4页4移。0011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防虹吸进水阀相比,本新型进水阀利用止水胶垫与导管的配合,并利用。

9、设置通气孔使得上套管能够与上罩的开口实现连通,从而实现补气的效果,这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省去了防虹吸胶垫的设置,能够防止因为防虹吸胶垫的老化而产生的变形失效,稳定性更强。进水时,由于水的压力从而会顶开止水胶垫而实现进水,关闭时,上盖背压腔压力上升使得止水胶垫上下压力差变化从而使得止水胶垫向下移动堵塞导管而止水,当供水管断水或出现负压时,导管会逆向吸气,外界气体通过上罩的通气口、上盖的上通气孔、导管圆盘的下通气孔、补水槽的出水口、导管圆盘的导流通道而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中再进入供水管中,产生防虹吸效果,确保马桶水箱中的水不被倒吸到供水管中;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补水槽,使得水流经过导管圆盘上的细槽形导。

10、流通道后进入补水槽,而后部分水经过补水槽的连接管进入补水管,部分水直接从补水槽中漫出进入上套管中,从而起到补水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从而对补水量进行调整,从而对补水的稳定性进行调整;进一步的,通过上罩、上旋盖压盖、复位弹簧的设置,从而实现抬杆上抬动时,能够顶紧上盖上的泄压孔,由于背压腔的水和导管内腔体的进水压强一致,从而使得止水胶垫由于上下面接触有压水的面积不一样而产生压力差,推动胶垫向下运动封住导管进水口,产生进水阀止水效果;进一步的,通过曲杆与弧形槽的配合,这样下压到位时,下压点、铰链、抬杆三者之间形成的杠杆比达到最大值,使得压盖内胶垫对。

11、上盖泄压孔的密封更稳固;进水阀得到更好的耐水压性能。附图说明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2是本新型进水阀补气时的状态图。0014 图3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4是止水胶垫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5是新型进水阀内部结构的爆炸图。0017 图6是补水槽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7是补水槽的连接管与补水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20 参考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进水阀,包括上套管1、顶部侧向外延有圆盘21的导管2、罩设于上套管1上端的侧边具有通气口的上罩3、通过卡接设于上套管1上方的上盖4,。

12、所述上罩3内设有一上旋盖5,所述上旋盖5上铰接有抬杆6,所述上盖4上可沿上盖4上下移动地设有一压盖7,所述压盖7内顶靠压盖7与上盖4地设有一复位弹簧74,所述压盖7与抬杆6接触以在抬杆6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所述抬杆6上设有一曲杆61,所述压盖7上设有一弧形槽71,当抬杆6上抬时通过曲杆61挤压压盖7上的弧形槽71而使压盖7下移。该处的抬杆连接的是一浮块,可以利用水位及水的浮力使抬杆上抬或下压,该结构为公知技术,在此不予以赘叙。所述导管2的圆盘21上设有一台阶22,所述台阶22说 明 书CN 203963036 U3/4页5的周侧上设有复数个与上套管1相连通的导流通道23,所述上盖4内卡设有可封闭。

13、或开启导管2水流的台阶式的止水胶垫9,所述上盖4上设有连通上罩3侧边的通气孔与上套管1的上通气孔41,所述圆盘21上设有连通上罩3侧边的通气孔与上套管1的下通气孔24,所述上通气孔41、下通气孔24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上、下连通,从而形成防止虹吸的补气通道。由于抬杆的作用,当抬杆上台时,可以使得止水胶垫被紧紧顶压在导管的出水口上,从而堵塞导管,进而止水。0021 所述导管2的台阶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止水胶垫9的台阶处底面与圆盘21的上表面过盈挤压配合,所述止水胶垫9向下设有一凸环91,所述凸环91位于台阶22内。所述凸环91为空心凸环。这样,止水胶垫的台阶处底面与圆盘的上表面利用过盈的挤压配合,而止。

14、水胶垫的下底面则可以上下水平移动形成开启或封闭导管的功能。0022 所述导管2上位于圆盘21的下方设有一补水槽8,所述补水槽8的侧壁上设有连接管81,所述上套管1上设有与连接管81相连通的补水管11。所述补水管11与连接管81密封连接。所述补水槽8的上端与圆盘21的下端紧密相连,所述补水槽8的侧壁上设有连通上套管1的复数个细槽形的出水口82。所述各出水口82的高度和连接管81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所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由于出水口的形状为细槽形,从而可以使得水流流经时所产生的声音较小,而且还进入补水槽中,而后从出水口中漫出,从而使得水流变缓,声音变小。而。

15、且在防虹吸时,气流经过出水口也能起到延缓气流的进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虹吸状况的发生。0023 上述补水槽和导管之间也可以采用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一体结构。0024 所述上盖4向下设有一导杆42,所述止水胶垫9中部设有的导孔92,所述止水胶垫9上位于导杆42与导孔92之间卡设有一过滤套93,所述过滤套93与导杆42之间具有缝隙,所述上盖4中部贯穿设有一泄压孔43,所述上盖4下端向上凹陷从而与止水胶垫9之间形成一背压腔4a,所述压盖7为一盖体结构,其侧边具有开口72,所述压盖7内设有一胶垫73。当抬杆上抬时,压盖下压压缩复位弹簧,从而使得胶垫压紧泄压孔,实现密封。0025 与现有的防虹吸进。

16、水阀相比,本新型进水阀利用止水胶垫与导管的配合,并利用设置通气孔使得上套管能够与上罩的开口实现连通,从而实现补气的效果,这样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省去了防虹吸胶垫的设置,能够防止因为防虹吸胶垫的老化而产生的变形失效,稳定性更强。进水时,由于水的压力从而会顶开止水胶垫而实现进水,关闭时,上盖背压腔压力上升使得止水胶垫上下压力差变化从而使得止水胶垫向下移动堵塞导管而止水,当供水管断水或出现负压时,导管会逆向吸气,外界气体通过上罩的通气口、上盖的上通气孔、导管圆盘的下通气孔、补水槽的出水口、导管圆盘的导流通道而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中再进入供水管中,产生防虹吸效果,确保马桶水箱中的水不被倒吸到供水管中;进一。

17、步的,通过设置补水槽,使得水流经过导管圆盘上的细槽形导流通道后进入补水槽,而后部分水经过补水槽的连接管进入补水管,部分水直接从补水槽中漫出进入上套管中,从而起到补水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各出水口的高度和连接管中心高度的相对位置可上下调整,从而对补水量进行调整,从而对补水的稳定性进行调整;进一步的,通过上罩、上旋盖压盖、复位弹簧的设置,从而实现抬杆上抬动时,能够顶紧上盖上的泄压孔,由于背压腔的水和导管内腔体的进水压强一致,从而使得止水胶垫由于上下面接触有压水的面积不一样而产生压力差,推动胶垫向下运动封住导管进水口,产生进水阀止水效果;进一步的,通过曲杆与弧形说 明 书CN 203963036 U。

18、4/4页6槽的配合,这样下压到位时,下压点、铰链、抬杆三者之间形成的杠杆比达到最大值,使得压盖内胶垫对上盖泄压孔的密封更稳固;进水阀得到更好的耐水压性能。0026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963036 U1/4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3036 U2/4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3036 U3/4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3036 U4/4页10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3036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