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震支座.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8359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51255.6

申请日:

2014.01.26

公开号:

CN203878462U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D 19/04申请日:20140126授权公告日:20141015终止日期:20170126|||授权

IPC分类号:

E01D19/04; E04B1/36; E04B1/98

主分类号:

E01D19/04

申请人: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发明人:

武黎明; 王子健; 蒋代波; 高翀; 周升平; 郑金贵

地址: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科技园华龙大道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谢殿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包括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中的隔震体,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水平摩擦力的滚动层,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隔震支座,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抗拉拔性能好、抗震效果好、建筑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中的隔震体;所述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水平摩擦力的滚动层;所述滚动层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滚子和用于固定各滚子间相对距离的保持架;所述隔震体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连接柱和隔震芯;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隔震芯且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与隔震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隔震芯由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板层交替层叠连接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铅柱。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缓冲填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还包括水平刚度调节机构;所述水平刚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和设于缓冲添料内的侧压板;所述调节螺钉通过螺纹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安装座并顶于侧压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的螺纹孔。 

说明书

说明书建筑隔震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震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建筑以及桥梁等生命线工程在地震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减小地震灾害,传统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为设防目标,工程结构依靠结构的变形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在结构遭遇到中、小烈度地震时,依靠结构和结构构件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是可行的。然而,当构筑物遭遇到大地震或特大罕遇地震时,完全依靠结构及其构件难以吸收并消耗巨大的地震能量。因此,虽然采用了严格的设计,在遇到超过规范设计要求的大地震或特大地震时仍无法确保结构的安全,于是工程减震控制体系,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包括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及混合控制发展起来。隔震技术作为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的一支重要分支,不需要外加能源,安全、经济,受到了工程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国内外建筑、桥梁等工程结构抗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隔震支座性能决定了体系的隔震效果与抗震性能,因而研发出高性能的减隔震支座成了隔震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一般来说,结构隔震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延长了整个结构体系的周期,并使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之内,从而保护上部结构,使其受到的地震荷载大大减小。现有的大多数隔震装置,抗拉拔能力较弱,或造价昂贵,很难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抗拉拔性能好、抗震效果好、建筑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大的建筑隔震支座。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隔震支座,包括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中的隔震体,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 之间水平摩擦力的滚动层; 
进一步,所述滚动层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滚子和用于固定各滚子间相对距离的保持架; 
进一步,所述隔震体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连接柱和隔震芯;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隔震芯且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与隔震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隔震芯由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板层交替层叠连接于一体; 
进一步,所述连接柱为铅柱; 
进一步,所述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缓冲填料; 
进一步,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还包括水平刚度调节机构,水平刚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和设于缓冲添料内的侧压板,调节螺钉通过螺纹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安装座并顶于侧压板;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隔震支座,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抗拉拔性能好、抗震效果好、建筑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建筑隔震支座,包括安装座9和设于所述安装座9中的隔震体,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9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9之间水平摩擦力的滚动层6。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动层6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滚子和用于固定各滚子间相对距离的保持架,滚子可采用硬质合金钢制作而成的钢球,钢球的数量根据该建筑隔震支座的承载能力而定,钢球数量越多,其承载能力越强,水平摩擦力越大;保持架包裹着钢球,并随着钢球的运动而使整个滚动层6整体地运动;现有建筑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一般依靠橡胶等弹性材料的变形实现,这 种建筑隔震支座的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小,在建筑物遭遇烈度较大的震动时,无法满足隔震要求,而本建筑隔震支座中隔震体与安装座9间设有滚动层6,建筑物与隔震体固定连接并能随隔震体相对于安装座9沿水平方向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从而大大增加了本建筑隔震支座的允许水平位移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震体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连接柱2和隔震芯,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隔震芯且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与隔震芯通过连接柱2固定连接,隔震芯一般由高强度弹性材料制作,能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发生小幅度的位移,当建筑物受到烈度较小的震动时,隔震芯能有效吸收震动能量,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震芯由多个橡胶层4和多个钢板层3交替层叠连接而成,橡胶层4和钢板层3可经过高温、高压硫化在一起,这种结构的既有很好的各种性能,又能较好的支撑建筑物,提高本建筑隔震支座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2为铅柱,铅柱具有屈服应力较低的特点,使隔震芯在受力终止时具有可恢复特性,提高其吸能效果及确保有适度的阻尼,对控制建筑物的风反应和抵抗地基微动有利。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震体与安装座9之间设有缓冲填料,缓冲填料缓冲添料具有一定弹性和流动性,该建筑隔震支座能通过填充不同弹性的缓冲添料从而调整本建筑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还包括水平刚度调节机构,水平刚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8和设于缓冲添料内的侧压板7,调节螺钉通过螺纹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安装座9并顶于侧压板7,侧压板7通过沿水平方向挤压缓冲填料从而提高本建筑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板1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的螺纹孔5,通过该螺纹孔5可以方便的将建筑物固定于本建筑隔震支座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建筑隔震支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隔震支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隔震支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隔震支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隔震支座.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6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15CN203878462U(21)申请号 201420051255.6(22)申请日 2014.01.26E01D 19/04(2006.01)E04B 1/36(2006.01)E04B 1/98(2006.01)(73)专利权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地址 400052 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科技园华龙大道1号(72)发明人武黎明 王子健 蒋代波 高翀周升平 郑金贵(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代理人谢殿武(54) 实用新型名称建筑隔震支座(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支。

2、座,包括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中的隔震体,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水平摩擦力的滚动层,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隔震支座,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抗拉拔性能好、抗震效果好、建筑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62 UCN 203878462 U1/1页21.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中的隔震体;所述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水平摩擦力的。

3、滚动层;所述滚动层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滚子和用于固定各滚子间相对距离的保持架;所述隔震体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连接柱和隔震芯;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隔震芯且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与隔震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隔震芯由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板层交替层叠连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为铅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缓冲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还包括水平刚度调节机构;所述水平刚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和设于缓冲添料内的侧压板;所述调节螺钉通过螺纹沿水平方向。

4、固定连接于安装座并顶于侧压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的螺纹孔。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78462 U1/3页3建筑隔震支座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震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隔震支座。背景技术0002 为了确保建筑以及桥梁等生命线工程在地震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减小地震灾害,传统的抗震设计思想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水准为设防目标,工程结构依靠结构的变形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在结构遭遇到中、小烈度地震时,依靠结构和结构构件来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是可行的。然而,当构筑物遭遇到大地震或特大罕遇地震时,完全依靠结。

5、构及其构件难以吸收并消耗巨大的地震能量。因此,虽然采用了严格的设计,在遇到超过规范设计要求的大地震或特大地震时仍无法确保结构的安全,于是工程减震控制体系,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包括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及混合控制发展起来。隔震技术作为工程结构减震控制的一支重要分支,不需要外加能源,安全、经济,受到了工程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国内外建筑、桥梁等工程结构抗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隔震支座性能决定了体系的隔震效果与抗震性能,因而研发出高性能的减隔震支座成了隔震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一般来说,结构隔震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在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层,延长了整个结构体系的周期,并使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之内,从而保护上部结。

6、构,使其受到的地震荷载大大减小。现有的大多数隔震装置,抗拉拔能力较弱,或造价昂贵,很难推广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抗拉拔性能好、抗震效果好、建筑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大的建筑隔震支座。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隔震支座,包括安装座和设于所述安装座中的隔震体,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 之间水平摩擦力的滚动层;0004 进一步,所述滚动层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滚子和用于固定各滚子间相对距离的保持架;0005 进一步,所述隔震体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连接柱和隔震芯;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

7、有隔震芯且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与隔震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0006 进一步,所述隔震芯由多个橡胶层和多个钢板层交替层叠连接于一体;0007 进一步,所述连接柱为铅柱;0008 进一步,所述隔震体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缓冲填料;0009 进一步,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还包括水平刚度调节机构,水平刚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和设于缓冲添料内的侧压板,调节螺钉通过螺纹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安装座并顶于侧压板;0010 进一步,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的螺纹孔。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隔震支座,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施工方便、抗拉拔性能好、抗震效果好、建筑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大。说 。

8、明 书CN 203878462 U2/3页4附图说明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建筑隔震支座,包括安装座9和设于所述安装座9中的隔震体,隔震体底面与安装座9之间设有用于减小隔震体与安装座9之间水平摩擦力的滚动层6。0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动层6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多个滚子和用于固定各滚子间相对距离的保持架,滚子可采用硬质合金钢制作而成的钢球,钢球的数量根据该建筑隔震支座的承载能力而定,钢球数量越多,其承载能力越强,水平摩擦力越大;保持架包裹着钢球,并随着钢球的。

9、运动而使整个滚动层6整体地运动;现有建筑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一般依靠橡胶等弹性材料的变形实现,这 种建筑隔震支座的允许水平位移量较小,在建筑物遭遇烈度较大的震动时,无法满足隔震要求,而本建筑隔震支座中隔震体与安装座9间设有滚动层6,建筑物与隔震体固定连接并能随隔震体相对于安装座9沿水平方向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从而大大增加了本建筑隔震支座的允许水平位移量。0016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震体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连接柱2和隔震芯,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隔震芯且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与隔震芯通过连接柱2固定连接,隔震芯一般由高强度弹性材料制作,能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发生小幅度的位移,当建筑物受到烈度。

10、较小的震动时,隔震芯能有效吸收震动能量,从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0017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震芯由多个橡胶层4和多个钢板层3交替层叠连接而成,橡胶层4和钢板层3可经过高温、高压硫化在一起,这种结构的既有很好的各种性能,又能较好的支撑建筑物,提高本建筑隔震支座的承载能力。0018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2为铅柱,铅柱具有屈服应力较低的特点,使隔震芯在受力终止时具有可恢复特性,提高其吸能效果及确保有适度的阻尼,对控制建筑物的风反应和抵抗地基微动有利。0019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震体与安装座9之间设有缓冲填料,缓冲填料缓冲添料具有一定弹性和流动性,该建筑隔震支座能通过填充不同弹性的缓冲添料从而调整本建。

11、筑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0020 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还包括水平刚度调节机构,水平刚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8和设于缓冲添料内的侧压板7,调节螺钉通过螺纹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于安装座9并顶于侧压板7,侧压板7通过沿水平方向挤压缓冲填料从而提高本建筑隔震支座的水平刚度。0021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板1上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固定连接的螺纹孔5,通过该螺纹孔5可以方便的将建筑物固定于本建筑隔震支座上。002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说 明 书CN 203878462 U3/3页5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说 明 书CN 203878462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8462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