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47376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5910.X

申请日:

2004.10.12

公开号:

CN1621534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13K7/00; A23L1/09

主分类号:

C13K7/00; A23L1/09

申请人:

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安国; 李克文

地址:

251200山东省禹城市开拓路1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属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领域,是以淀粉为原料,依次由调乳、液化、糖化、发酵提纯、净化、浓缩等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发酵提纯工艺和净化工艺之间增加一道絮凝工艺,其工艺方法是:调整发酵液的pH值2-10,温度20℃-100℃后,添加已经用醋酸稀释好的壳聚糖0.0001-1%(发酵液干基)作为絮凝剂,并保温0-72小时,该工艺絮凝效果好,生产出的产品光泽度好,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是以淀粉为原料,依次由调乳、液化、糖化、发酵提纯、净化、浓缩等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发酵提纯工艺与净化工艺之间增加一道絮凝工艺,其工艺方法是:调整发酵液的PH值2-10,温度20℃-100℃后,添加已经用醋酸稀释好的壳聚糖0.0001%-1%(发酵液干基)作为絮凝剂,并保温0-72小时。

说明书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内淀粉糖生产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20%以上,2003年生产淀粉糖300万吨,直接消耗玉米510万吨,但价格和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淀粉糖生产的薄弱环节,淀粉糖的生产工艺一般依次由调乳、液化、糖化、发酵提纯、净化、浓缩、干燥等工艺组成,其中:
1、调乳工艺:将淀粉调至28%-32%的浓度,PH值调至5.0-6.0的酸度,添加淀粉酶0.5-0.6%(淀粉干基);
2、液化工艺:喷射温度105℃-107℃,保温4-6分钟,闪蒸,降温96℃-98℃,保温90-120分钟,降温55℃-60℃;
3、糖化工艺:调节液化液的PH值至5.0-5.5,一次性加入糖化酶,55℃-60℃保温糖化,煮沸30分钟灭酶;
4、发酵提纯工艺:在糖化液中添加0.5%(糖化液液干基)面白酵母或酒精酵母自然发酵3-5天,将发酵液煮沸30分钟,降温至30℃;
5、净化工艺:将絮凝液用活性碳脱色,用阴、阳离子树脂除盐;
6、浓缩工艺:用蒸发器将净化好的液体浓缩至50-55%的固形物含量或浓缩至75%以上的固形物含量,称为液体成品;
7、干燥工艺:将浓缩后的液体喷雾干燥至含水量5%以下的固体粉末,包装为成品。
上述工艺的缺点是产品制造成本高,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以降低淀粉糖生产成本,提高淀粉糖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淀粉糖的新生产工艺,是以淀粉为原料,依次由调乳、液化、糖化、发酵提纯、净化、浓缩等工艺组成,其中,在淀粉糖生产中的发酵提纯工艺与净化工艺之间增加一道絮凝工艺,其工艺方法是:调整发酵液的PH值2-10,温度20℃-100℃后,添加已经用醋酸稀释好的壳聚糖0.0001%-1%(发酵液干基)作为絮凝剂,并保温0-72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是:壳聚糖是一种天然产品,无毒副作用,选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生产出的产品光泽度好,硫酸灰分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例1: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
(1)不添加絮凝工艺的淀粉糖生产工艺:将2000公斤玉米淀粉用水稀释至30%,调节pH值6.0,添加α淀粉酶0.9升,用喷射液化气在105℃-107℃下喷射,保温4-6分钟;闪蒸,降温96℃-98℃,保温120分钟;降温60℃,调节pH值5.2-5.5,添加真菌淀粉酶0.8升,转移葡萄糖苷酶1.8升,保温糖化36小时,煮沸30分钟灭酶,用活性碳脱色;用阴、阳离子树脂除盐;用蒸发器将净化好的液体浓缩至75%以上;包装。
(2)添加絮凝工艺的淀粉糖生产工艺:将2000公斤玉米淀粉用水稀释至30%,调节pH值6.0,添加α淀粉酶0.9升,用喷射液化气在105℃-107℃下喷射,保温4-6分钟;闪蒸,降温96℃-98℃,保温120分钟;降温60℃,调节pH值5.2-5.5,添加真菌淀粉酶0.8升,转移葡萄糖苷酶1.8升,保温糖化36小时,煮沸30分钟灭酶;调节pH值4.8-4.9;温度78℃-82℃;添加已经用醋酸稀释好的300克壳聚糖,保温30分钟;将絮凝液用活性碳脱色;用阴、阳离子树脂除盐;用蒸发器将净化好的液体浓缩至75%以上;包装。
加絮凝剂与不加絮凝剂的产品质量指标对比:

    项    目不加絮凝剂地指标加絮凝剂的指标透光率    95.9    99.0色度    0.021    0.006硫酸灰分%    0.03    0.02

例2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
(1)不添加絮凝工艺的淀粉糖生产工艺:将2000公斤玉米淀粉用水稀释至30%,调节pH值6.0,添加α淀粉酶0.9升,用喷射液化气在105℃-107℃下喷射,保温4-6分钟;闪蒸,降温96℃-98℃,保温120分钟;降温60℃,调节pH值5.2-5.5,添加真菌淀粉酶0.8升,转移葡萄糖苷酶1.8升,保温糖化36小时,煮沸30分钟灭酶,降温至30℃;在糖化液中添加6公斤面白酵母自然发酵3天;将发酵液煮沸30分钟;用活性碳脱色;用阴、阳离子树脂除盐;用蒸发器将净化好的液体浓缩至75%以上;包装。
(2)添加絮凝工艺的淀粉糖生产工艺:将2000公斤玉米淀粉用水稀释至30%,调节pH值6.0,添加α淀粉酶0.9升,用喷射液化气在105℃-107℃下喷射,保温4-6分钟;闪蒸,降温96℃-98℃,保温120分钟;降温60℃,调节pH值5.2-5.5,添加真菌淀粉酶0.8升,转移葡萄糖苷酶1.8升,保温糖化36小时,煮沸30分钟灭酶,降温至30℃;在糖化液中添加6公斤面白酵母自然发酵3天;将发酵液煮沸30分钟;调节发酵液的pH值4.8-4.9;温度78℃-82℃;添加已经用醋酸稀释好的300克壳聚糖保温30分钟;将絮凝液用活性碳脱色;用阴、阳离子树脂除盐;用蒸发器将净化好的液体浓缩至75%以上;包装。
加絮凝剂与不加絮凝剂的产品质量指标对比:    项    目  不加絮凝剂的指标加絮凝剂的指标透光率%    92.50    94.50色度    0.027    0.018硫酸灰分%    0.04    0.03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淀粉糖新的生产工艺属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领域,是以淀粉为原料,依次由调乳、液化、糖化、发酵提纯、净化、浓缩等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发酵提纯工艺和净化工艺之间增加一道絮凝工艺,其工艺方法是:调整发酵液的pH值210,温度20100后,添加已经用醋酸稀释好的壳聚糖0.00011(发酵液干基)作为絮凝剂,并保温072小时,该工艺絮凝效果好,生产出的产品光泽度好,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糖工业〔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