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46853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0267.X

申请日:

2004.07.21

公开号:

CN1596890A

公开日:

2005.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1/36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四川标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成都自豪药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升桥路16号1幢1单元11楼2B座变更后权利人:成都市高新区冯家湾工业园科园南路88号天府生命科技园6栋601登记生效日:201208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365; A61K9/08; A61K9/19; A61P31/12; A61P27/02; A61P27/16; A61P11/02

主分类号:

A61K31/365; A61K9/08; A61K9/19; A61P31/12; A61P27/02; A61P27/16; A61P11/02

申请人:

四川标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四灵; 王小林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升桥路16号1幢1单元11楼2B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濮家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以如式(I)所示结构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n=1~2;R1、R2、R3分别为H或Na,且R1和R2同时为Na。该药物具有更为理想的抗病毒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以如式(I)所示结构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

其中:n=1~2;R1、R2、R3分别为H或Na,且R1、R2不同时为Na。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有效药物成分的式(I)结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中的R1、R2、R3均为H。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有效药物成分的式(I)结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中的n=1,R1、R2、R3其中一个为Na,其余均为H。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有效药物成分的式(I)结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中的n=1,R1和R2中一个为H,另一个为Na,R3为Na。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有效药物成分的式(I)结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中的n=2,R1=R2=H,R3=Na。

6.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药物为口服型制剂。

7.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药物为口含制剂。

8.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药物为包括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制剂在内的注射型制剂。

9.
  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药物为外用制剂。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外用制剂包括普通皮肤粘膜用药、滴眼剂、滴鼻剂或滴耳剂。

说明书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天然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为有效药物成分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具体讲是一种以具有水溶性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的抗病毒作用药物。
背景技术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始载于《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具有清热解毒,清化湿热功效。据《中华药海》记载,其主要成份为二萜内酯和黄酮类化合物,内酯主要有穿心莲甲素、穿心莲乙素、穿心莲丙素、穿心莲丁素。具有抗菌、抗炎、解热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从穿心莲中提取分离而得的脱水穿心莲内酯,即穿心莲丁素是其四种主要的内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在对穿心莲甲、乙、丙、丁素的药理作用比较中,显示其抗炎作用最强,但因其难溶于水,不适合用于注射剂,往往以盐的形式才能制成注射剂,目前已有记载和报导使用的以脱水穿心莲内酯为有效药用成分的药物有:以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的“注射用穿琥宁”冻干注射液和以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为有效药用成分的“注射用炎琥宁”无菌粉末制剂。由于这些药物制剂中均含有钾离子,长期和/或过量使用后会造成心血管方面的诸多不良影响和副反应,并会因此而限制了其使用对象和/或应用范围。尽管已有穿琥宁钠盐问世,但有其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难提纯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以具有理想水溶性的穿心莲内酯的衍生物作为有效药物成分的抗病毒作用药物。
本发明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是以如式(I)所示结构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式(I)结构中n=1~2;R1、R2、R3分别为H或Na,且R1、R2不同时为Na。
上述药物中,所说的该有效药物成分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可以为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即式(I)结构中的R1、R2、R3均为H;也可以为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或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

酯二钠盐,即式(I)结构中的n=1,R1和R2均为H或是其中的一个为H,另一个为Na,R3为Na;还可以为式(I)结构中的n=2,即含有两个精氨酸的相应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二钠盐等。
以上述式(I)结构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可以接受的相应药用辅料或载体等辅助添加成分组合,并按相应的制药方法加工,可制成为相应的剂型的药物制剂。例如,与口服制剂中可以被接受的崩解剂、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填充剂等常用的辅助添加成份混合后,按相应的常规工艺方法处理,即可制成为片剂、丸剂、胶囊剂或适当形式的缓释剂、控释剂等固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与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或消泡剂等表面活性剂、稀释剂、防腐剂、稳定剂、矫味剂、增稠剂等混合,按相应的常规工艺方法处理,即可制成为水剂、糖浆等液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或口含制剂。与注射药物中允许使用的适当溶剂和/或附加剂配合并按相应的工艺操作处理后,即可以制备成相应的水针或粉针等肌肉或静脉形式的注射制剂药物。还可以制备成包括普通皮肤粘膜用药、滴眼剂、滴鼻剂或滴耳剂等适当形式的外用制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实例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包括在本
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盐的制备方法之一
精密称取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溶于甲醇中,另精密称取L-精氨酸,加水溶解,将两液在室温下混合反应。分别用异丙醇等易溶解精氨酸的溶剂溶解除去未反应的游离精氨酸;用易溶解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无水乙谜等溶剂除去未反应的游离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即得粉末状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精氨酸盐(I),收率50.2%。
对所得到产物进行了下属的结构分析鉴定试验:
紫外吸收光谱:分别以水和甲醇为试验溶剂配制成25μg的溶液,用TU-1800spc仪器在20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光谱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试验样品在两种不同的溶液中均有两个双键的吸收峰。
表1    紫外吸收光谱吸收峰及其归属分析

         水溶液    甲醇溶液 最大吸收(nm)   归属  最大吸收(nm)     归属    253.0共轭双键  246.5共轭双键    203.5共轭双键  201.5共轭双键

红外吸收光谱:KBr压片,用Nicolet FourierTransform IR型光谱仪检测,聚苯乙烯薄膜进行校正。特征吸收峰(cm-1):
3400(υO-H),3169(υN-H),2948(υC-H),1726(υC=O),1640(多重峰υC=O,-NH2,C=N,C=C,1559(υasCOO-),1401(υs COO-),1256(υC-O),1052(γC-H)
核磁共振光谱:在Bruker Avance 600核磁共振光谱仪检测:
1H-NMR光谱的化学位移(ppm)质子数及归属解析:
7.449(t,1H:C14-H),6.875(dd,1H:C11-H),6.188d,1H:C12-H),4.835(s,2H:C15-H),4.777(S,1H:C17-Hβ),4.513(S,1H:C17-Hα),4.627(dd,1H:C3-H),4.366(d,1H:C19-Hα),4.288(d,1H:C19-Hβ),3.582(t,1H:C9-H),3.3-3.31(m,2H:argC-H),3.17-3.23(m,2H:argC5-H),2.561-2.57(m,4H:C22-H,C23-H),2.434-2.482(m,4H:C26-H,C27-H),2.070-2.1442(m,2H:C7-H),1.83-1.929(m,2H:argC4-H),1.614-1.77(m,2H:argC3-H),1.160-1.68(m,2H:C5-H),1.519-1.153(m,2H:C6-H),1.398-1.423(m,2H:C2-H),1.288-1.333(m,2H:C1-H),0.905(s,3H:C20-H),1.058(s,3H;C19-H)。
13C-NMR光谱的化学位移(ppm)质子数及归属解析:
14.224(C20);21.849(C18);23.811(C6);23.986(C2);24.320(arg-C6),28.068(arg-C5);30.585,30.701,31.817,31.877(C22,C23,C326,C27);36.454(C7);37.37.998(C1);38.332(C4);40.466(C10);41.297(arg-C4);54.093(C9);54.435(arg-C3);61.254(C5);64.797(C19);70.188(C15);80.026(C3);107.760(C17);11.347(C12);128.159(C13);137.750(C11);145.515(C14);148.610(C8);157.444(arg-C2);173.304,173.365,173.403,173.790(C21,C24,C25,C28);178.778(C16);178.877(arg-C1)。
质谱分析:采用HP1101色质联用仪,主要峰归属如下:
707.1[M+1]+,415.0[C24H30O6+H]+,175.0[C6H14N4O2+H]+,297[C20H24O2+H]+
热分解温度:150℃以上逐步变色分解。
薄层色谱
薄层色谱显示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此复盐可以离解成相应的精氨酸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
样品经0.25%CMC-Na调制的硅胶H薄层层析,氯仿-甲醇-乙酸(18∶2∶0.5)展开,碘蒸气显色,以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为对照,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样品经0.25%CMC-Na调制的硅胶H薄层层析,甲醇-水-三乙胺(5∶5∶1)展开,茚三酮显色,以精氨酸为对照,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上述的结构分析实验表明:上述产物的分子式组成为C34H50N4O12;由质谱图分子离子峰707.1即为其分子量;由1H-NMR谱的化学位移、裂分情况及质子数目,以及13C-NMR谱,并结合紫外和红外图谱的综合解析证明其结构为式(I)中R1、R2和R3均为H的形式。
实施例2  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盐的制备方法之二
精密称取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精氨酸,加水搅拌溶解,冷冻干燥。得粉末状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收率99.8%。
实施例3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盐的制备
按上述两例的操作方法,分别加入2倍量的精氨酸,即可分别得到相应的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
实施例4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地制备
按上述各例的操作方法,用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代替原例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即可分别得到一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和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
实施例5  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注射剂药物
原科与用量:单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二钠盐10g
            注射用水                           1000ml
取单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二钠盐(即式(I)中n=1,R1和R2中一个为H,另一个为Na,R3为Na)10g,加注射用水溶解,再加注射用水至1000ml,过滤,灌封,用100℃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
实施例6  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片剂药物
原科与用量: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    1.0kg
            糖粉                              3.0kg
            淀粉                              7.0kg
            淀粉浆(8%)                       0.1kg
            硬脂酸镁                          0.1kg
            制成                              10万片
将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即式(I)中R1=R2=R3=H)与淀粉(1∶1)混合粉碎成100-120目细粉,加淀粉浆,充分搅拌混合后,用16目尼龙筛制拉,7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14目筛整粒,混匀,用6mm冲模压片,包装即得。
实施例7  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滴眼液药物
原科与用量: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二钠盐    1g
            氯化钠                                    0.7g
            尼泊金乙酯                                0.03g
            注射用水                                  100ml
将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二钠盐(即式(I)中n=2,R1=R2=H,R3=Na)、氯化钠,加适量灭苗蒸馏水溶解,过滤,自滤器上添加灭菌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实施例8  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胶囊剂药物
原科与用量: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    1kg
            淀粉                                      10kg
            淀粉浆(8%)                               0.1kg
将二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钠盐(即式(I)中n=2,R1=R2=H,两个R3分别为H和Na)与淀粉(1∶1)混合粉碎成100-120目细粉,加淀粉浆,充分搅拌混合后,用16目尼龙筛制拉,70℃通风干燥,干粒,填充,包装即得。
以本发明的上述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化合物(即式(I)结构中n=1,R1、R2和R3均为H)为试验药物,进行了下属的药效学试验。
抗病毒试验
以本发明的试验药物与穿琥宁(40mg/支,黑龙江飞峡制药工业有限公司,批号030902)和病毒唑(三氮唑核苷)注射液(100mg/ml,湖北宜药集团公司生产,批号0301001)两对照药物进行平行试验。其中,穿琥宁用1%Na2CO3稀释为66.7mg/ml浓度;病毒唑和本发明药物用生理盐水稀释,并以药物稀释液Hanks作阴性空白对照。毒株为北京儿科研究所引进提供的腺病毒3型(Adv3)及四川省卫生防疫站引进的流感病毒FM1和柯萨奇B病毒(COXBV);细胞株为汕头华苗生物工程公司细胞室提供的Hep-2细胞和Z-HL16C细胞。
1.细胞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试验药物和两对照药物分别均配制成20、10、5、2.5和1.25(mg/ml)的5种不同浓度药液,分别接种2支Z-HL16C及Hep-2细胞管,加2%小牛血清Eagles维持液,于37℃恒温,观察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影响并设空白对照,逐日观察细胞毒性反应界线。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组  别   细胞               药物浓度(mg/ml)细胞对照    20   10   5  2.5  1.25  本发明药物  Z-HL16C    ++   -  -   -   -    -  Hep-2    ±   -  -   -   -    -    病毒唑  Z-HL16C    ++   -  -   -   -    -  Hep-2    ±   -  -   -   -    -    穿琥宁  Z-HL16C    ++   -  -   -   -    -  Hep-2    ±   -  -   -   -    -   空白对照  Z-HL16C    -   -  -   -   -    -  Hep-2    -   -  -   -   -    -
(注:表中“++”~“+”表示细胞圆缩,有不同程度毒性,“±”表示细胞极少数圆缩,“-”表示细胸无任何毒性。)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和病毒唑(10、5、2.5、1.25mg/ml各组)药液对Z-HL16C及Hep-2细胞均无任何毒性反应,本发明药物的10mg/ml组对Z-HL16C及Hep-2细胞可致极少许圆缩(非毒性所致);三种药液的无毒界线均从10mg/ml开始。空白对照(Hanks)对Z-HL16C及Hep-2细胞均无任何毒性反应。
2.体外抗病毒试验
取100TCID50/0.1ml(半数细胞病变量)的Adv3和COXBV病毒分别接种Hep-2细胞,取100TCID50/0.1ml(半数细胞病变量)的FM1病毒分接种Z-HL16C细胞,腮腺吸附30分钟后洗去病毒,分别加入无毒界线的上述三种药物的10、5、2.5、1.25(mg/ml)4个浓度组的试验药液,同时设病毒唑、穿琥宁对照和观察对正常细胞影响的细胞对照组。置37℃恒温,逐日观察细胞病变。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    组别病毒           药物浓度(mg/ml) 病毒对照 细胞 对照   10    5   2.5   1.25  本发明药物Adv3   -    +    ++   +++    +++  -FM1   -    -    ++   +++    +++  -COXBV   -    -    ++   +++    +++  -  病毒唑Adv3   -    -    ±   +++    +++  -FM1   -    -    ++   +++    +++  -COXBV   -    ±    ++   +++    +++  -  穿琥宁Adv3   -    ++    ++   +++    +++  -FM1   -    ++    ++   +++    +++  -COXBV   -    -    ++   +++    +++  -  空白对照Adv3   ++    ++    ++   +++    +++  -FM1   ++    ++    ++   +++    +++  -COXBV   ++    ++    ++   +++    +++  -

(注:表中“+++”~“+”表示细胞病变程度,“±”表示细胞极少数圆缩,“-”表示细胸无病变。)
表3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的10mg/ml浓度对Adv3病毒,10~5mg/ml各浓度组对FM1和COXBV均有抑制作用;对照药物病毒唑的10~5mg/ml各浓度组对FM1和COXBV病毒,10~2.5ml各浓度组对Adv3均有抑制作用:对照药物穿琥宁的10mg/ml组对Adv3和FM3病毒均有抑制作用,10~5mg/ml各浓度组对COXBV均有抑制作用。表明本发明药物对Adv3和FM1病毒的抑制作用与穿琥宁的作用基本一致,且对FM1的抑制作用优于穿琥宁,与病毒唑基本一致,但对Adv3病毒的抑制作用则不如病毒唑。
上述试验结果已显示,本发明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盐,能具有满意的抗病毒作用。由于其具有理想的水溶性,因此可以被制成为多种不同制剂形式和有极大价值的药物供使用。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其特征是以如式(I)所示结构的精氨酸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衍生物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中:n12;R1、R2、R3分别为H或Na,且R1和R2同时为Na。该药物具有更为理想的抗病毒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