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8661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14CN204098661U(21)申请号 201420440725.8(22)申请日 2014.08.06E05D 3/02(2006.01)(73)专利权人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塘下北工业区登峰路609号(72)发明人余忠核(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包括车身页板和门页板,车身页板和门页板上均固接有销轴套,车身页板和门页板的两销轴套中设有销轴,车身页板上焊接有第一加强板,门页板上焊接有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
2、板下端伸出车身页板设置,且第一加强板下端伸出段中部设置有卡接槽,第一加强板右端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凹槽,且车身页板位于所述矩形凹槽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第一加强板左端一体设置有若干个防掉挂钩,且防掉挂钩开口朝下设置,第一加强板上端中部一体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加强板的结构与第一加强板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对称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98661 。
3、UCN 204098661 U1/1页21.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包括车身页板(1)和门页板(2),所述车身页板(1)和门页板(2)上均固接有销轴套(3),所述车身页板(1)和门页板(2)的两销轴套(3)中设有销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页板(1)上焊接有第一加强板(5),所述门页板(2)上焊接有第二加强板(6),且第一加强板(5)和第二加强板(6)均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5)下端伸出车身页板(1)设置,且第一加强板(5)下端伸出段中部设置有卡接槽(7),所述第一加强板(5)右端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凹槽(8),且车身页板(1)位于所述矩形凹槽(8)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9),所述第一。
4、加强板(5)左端一体设置有若干个防掉挂钩(10),且防掉挂钩(10)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5)上端中部一体设置有凸块(11),且凸块(1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二加强板(6)的结构与第一加强板(5)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加强板(5)与第二加强板(6)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5)和第二加强板(6)均由ABS塑料材料制造而成,且第一加强板(5)和第二加强板(6)表面喷镀金属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销轴套(3)上端嵌入式安装有一个轴承(13),所述轴承(13)上端一体设置有一圈挡边。
5、(14),轴承(13)通过挡边(14)挂接在销轴套(3)的上端面上,且轴承(13)的轴承孔内壁面上还敷轧并烧结一层塑料工作层(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工作层(15)厚12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98661 U1/3页3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背景技术0002 汽车门铰链系负责连接车身和车门用的,由于车门具有一定的重量,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车门具有一定的重量,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车门较重,车门铰链长期使用,容易变形,因此需要加强板加固,从而防止变形,但是现有的汽。
6、车门铰链的加强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加强板都是通过螺栓或螺钉与车门铰链的车身页板或门页板连接固定,长期使用加强板上的螺栓或螺钉容易松动,从而导致加强板掉落。发明内容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的汽车门铰链总成。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包括车身页板和门页板,所述车身页板和门页板上均固接有销轴套,所述车身页板和门页板的两销轴套中设有销轴,所述车身页板上焊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门页板上焊接有第二加强板,且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下端伸出车身页板设置,且。
7、第一加强板下端伸出段中部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加强板右端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凹槽,且车身页板位于所述矩形凹槽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加强板左端一体设置有若干个防掉挂钩,且防掉挂钩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上端中部一体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结构与第一加强板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对称设置。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板与车身页板焊接,第二加强板与门页板焊接,连接可靠,不易松动,且加强板卡接槽可以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防掉挂钩可以防止加强板松动而掉落,凸块上的第二连接孔可以穿设螺钉,对车身页板或门页板进行辅助连接固定,加强板结构简单、。
8、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由ABS塑料材料制造而成,且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表面喷镀金属层。通过本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制造成本低,坚固耐用。0007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每个销轴套上端嵌入式安装有一个轴承,所述轴承上端一体设置有一圈挡边,轴承通过挡边挂接在销轴套的上端面上,且轴承的轴承孔内壁面上还敷轧并烧结一层塑料工作层。通过本设置,轴承结构设置合理,连接可靠,塑料工作层散热性能好,销轴转动工作可靠。0008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塑料工作层厚12mm。通过本设置,塑料工作层厚度设置合理,使用寿命长。0009 本。
9、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第一加强板与说 明 书CN 204098661 U2/3页4车身页板焊接,第二加强板与门页板焊接,连接可靠,不易松动,且加强板卡接槽可以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防掉挂钩可以防止加强板松动而掉落,凸块上的第二连接孔可以穿设螺钉,对车身页板或门页板进行辅助连接固定;轴承结构设置合理,连接可靠,塑料工作层散热性能好,销轴转动工作可靠,加强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0010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承的剖面示意图;0013。
10、 图3为图2的左视图;0014 图4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门铰链总成,包括车身页板1和门页板2,所述车身页板1和门页板2上均固接有销轴套3,所述车身页板1和门页板2的两销轴套3中设有销轴4,所述车身页板1上焊接有第一加强板5,所述门页板2上焊接有第二加强板6,且第一加强板5和第二加强板6均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板5下端伸出车身页板1设置,且第一加强板5下端伸出段中部设置有卡接槽7,所述第一加强板5右端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凹槽8,且车身页板1位于所述矩形凹槽8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9,所述第一加强板5左端一体设置有若。
11、干个防掉挂钩10,且防掉挂钩10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5上端中部一体设置有凸块11,且凸块1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所述第二加强板6的结构与第一加强板5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加强板5与第二加强板6对称设置,即第二加强板6伸出段中部设置有卡接槽7,第二加强板6左端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凹槽8,门页板2位于所述矩形凹槽8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9,第二加强板6右端一体设置有若干个防掉挂钩10,防掉挂钩10开口朝下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6上端中部一体设置有凸块11,且凸块1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第一加强板5焊接在车身页板1外端面,第二加强板6焊接在门页板2外端面,第一加强板5左端一体设置有两个防掉挂。
12、钩10,第二加强板6右端一体设置有两个防掉挂钩10。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板5和第二加强板6均由ABS塑料材料制造而成,且第一加强板5和第二加强板6表面喷镀金属层。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金属层为不锈钢材料层。0017 每个销轴套3上端嵌入式安装有一个轴承13,所述轴承13上端一体设置有一圈挡边14,轴承13通过挡边14挂接在销轴套3的上端面上,且轴承13的轴承孔内壁面上还敷轧并烧结一层塑料工作层15。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塑料工作层15厚12mm。本实施例塑料工作层53是以聚四氟乙烯和不含铅的填充物组成的无铅塑料工作层,具有自润滑特性、免维护、。
13、低噪音、散热好的特点,在无润滑条件下作试验,其极限PV值达50N/mm2.m/s以上,成为一种理想的汽车门铰链轴承的升级换代产品。0018 两个所述销轴套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卡在销轴4上的卡环。0019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第一加强板与车身页板焊接,第二加强板与门页板焊说 明 书CN 204098661 U3/3页5接,连接可靠,不易松动,且加强板卡接槽可以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防掉挂钩可以防止加强板松动而掉落,凸块上的第二连接孔可以穿设螺钉,对车身页板或门页板进行辅助连接固定;轴承结构设置合理,连接可靠,塑料工作层散热性能好,销轴转动工作可靠,加强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制造成本低。0020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4098661 U1/3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98661 U2/3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98661 U3/3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98661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