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46800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05807.7

申请日:

2014.03.10

公开号:

CN203795567U

公开日:

2014.08.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F5/02

主分类号:

E03F5/02

申请人:

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新天

地址:

300300 天津市南开区南丰路兴泰里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韩新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进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与地面平行。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的清通难题,适合多种常用的清通方式,不仅适用于高压水枪、弹簧钢棒等机械清通方式,而且还可采用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PPR管等传统方式人力清通,同时延续了现有塑料检查井在建筑小区应用中节地、节材、环保、投资小、耐腐蚀、施工周期短、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方面优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进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与地面平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承口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6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线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上端内插入式设有塑料盖座,所述塑料盖座上设塑料井盖,所述塑料井盖上具有至少2个通气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盖座与所述井筒采用承插胶圈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上部自上端向下套设有塑料护套,所述塑料护套与井筒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所述塑料护套的上方通过围布在所述塑料护套外周围的盖座基础支撑而设有防护盖座及防护井盖,所述盖座基础与所述防护盖座的底端面之间布设有中间垫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座由井圈压紧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内具有流槽或沉泥室。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小区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原建设部2004年【218】号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
原建设部2007年第659号公告《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第128项规定,优先采用塑料检查井。
2007年以后,四川、山西、上海、重庆、江西、北京、山东、河北、云南、浙江等地分别出台政府文件,禁止建筑小区使用砖砌井,推广使用塑料排水检查井。
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5.2A条明确要求,小区生活排水检查井应优先采用塑料排水检查井。
检查井俗称“窨井”,是室外雨污水管网中用于定期检查和清通排水管道的必要设施;在2003年12月28日诞生第一个国产塑料排水检查井之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是可下人清通的砖砌检查井;随着国家政策逐步向塑料检查井产品倾斜以及塑料检查井自身所具备的占地省、投资少、施工便捷、密封性好、质量优,适用范围广等优越性能,使其受到建筑给排水技术人员的广泛欢迎,并在市场占有率上已呈现出逐步取代传统砖砌井的趋势。
国产塑料排水检查井根据应用范围分为建筑小区塑料检查井和市政塑料检查井;典型的小区塑料检查井由井座、井筒、井盖及盖座、配件组成;管道与井座、井筒与井座、井筒与盖座间均用橡胶圈直接承插柔性连接,简单方便,密封性好,能适合一定程度的沉降。
目前,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的产品与技术已日臻成熟,有行业标准CJ/T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协会标准CECS227:2007《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以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SS523《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等作为技术支撑。
建筑小区用塑料排水检查井的主要特征是井筒小型化;最常用到的小区排水管径范围为DN150-600,而与其对应的井筒外径分别为¢200mm、¢315mm、¢450mm和¢630mm;现有的小口径检查井是无法下人清通的,只能用专业的机械工具(高压水枪或弹簧钢棒)清通;近年来,很多投入使用的项目反馈:用高压水枪冲洗小口径检查井时,水带在接近90°折弯的情况下,压力损失较大,清通效果有限;而弹簧钢棒在小口径井内使用时,清通力量不足,有效清通距离短,容易卡住。
目前,专用机械清通工具在国内尚未全面普及,导致很多用户对这些工具还不熟悉,且现有的清通工具自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开发;而曾在砖砌井中普遍使用过的并为给排水业内人员广为熟悉的,清通效果突出且清通成本较低的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在小口径塑料井使用时,由于井座上承口与井座侧出水承口之间的交汇部位的曲率半径只有10mm,根本无法适应弯曲半径在400mm以上的竹片;通常竹片是捅不进去的,即便捅进去了还容易断在井下无法取出;因此,小口径塑料检查井清通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设计和用户双方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应对小口径塑料排水检查井在清通问题上的困境,国内一些塑料检查井生产厂家已被迫开始设计生产外径700-800mm的大口径建筑小区用排水塑料检查井,口径增大后虽能解决清通问题,但其代价是丧失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引以为豪的占地面积省和价格成本低的两大主要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适用于建筑小区排水领域;在不增加井筒外径(不额外增加占地空间)前提下,可在小区排水管道起始端、转向、三通交汇、四通交汇等关键部位替代普通的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并可在较长的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以增强小区排水管网整体清通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进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 并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与地面平行。
所述井筒承口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600mm。
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线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
所述井筒的上端内插入式设有塑料盖座,所述塑料盖座上设塑料井盖,所述塑料井盖上具有至少2个通气孔。
所述塑料盖座与所述井筒采用承插胶圈相连接。
所述井筒的上部自上端向下套设有塑料护套,所述护套与井筒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所述塑料护套的上方通过围布在所述塑料护套外周围的盖座基础支撑而设有防护盖座及防护井盖,所述盖座基础与所述防护盖座的底端面之间布设有中间垫层。
所述防护盖座由井圈压紧固定。
所述井座内具有流槽或沉泥室。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预设角度倾斜,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预设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使井座的井筒承口与出水承口的交汇部曲率半径加大到400-600mm,彻底解决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的清通难题,适合多种常用的清通方式,不仅适用于高压水枪、弹簧钢棒等机械清通方式,而且还可采用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PPR管等传统方式人力清通,同时也延续了现有塑料检查井在建筑小区应用中节地、节材、环保、投资小、耐腐蚀、施工周期短、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方面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了井筒外径与普通塑料井同径前提下,把检查井设计成与地面有一定倾斜度的偏轴井,即采用偏轴的井座使井筒插入后逆出水流向与地面的垂线偏轴一定角度,同时还加大了井座连接井筒的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
请参阅图1,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1以及井筒2,所述井座1具有进水承口11、排水承口12以及井筒承口13,所述井筒承口13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12的交汇部14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2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13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2的上端面与地面7平行。
所述进水承口、排水承口分别用于承接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可以采用HDPE/PVC-U材质的系列排水管材。
较优的,如图1所示,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图中虚线所示)的垂线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
所述的井筒可以采用HDPE/PVC材质的成品管材,所述井座可以采用PE/PVC/PP材质注塑成型。
所述的井座采用整体一次注塑成型的壁厚不小于10mm的实壁井座;材质可采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及聚丙烯(PP);除PE材质可为黑色以外,均采用灰色;井座的侧承口,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为弹性密封承口,可分别与外径系列的硬聚乙烯(HDPE)或硬聚氯乙烯(PVC-U)的双壁波纹管及平壁中空管等管材承插胶圈连接;井座的上承口为逆水流方向(清通方向)与地面的垂线偏轴一定角度的的弹性密封承口,上承口与井筒之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
所述井座与不同径的进水管5(接进水承口)、出水管6(接排水承口)的连接部位采用管内顶平接。
所述井筒材质可采用HDPE缠绕结构壁管、PVC双层轴向中空管或PVC 实壁管,管材的环刚度应≥8KN/m2;井筒采用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时,管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GB/T18477.3的要求;井筒采用HDPE中空缠绕管时,管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19472.2-2的要求。
所述井筒的外径根据井座上的井筒承口的内径确定;井筒外径规格分别为¢200mm、¢315mm、¢450mm和¢630mm(当采用防护井盖时,井筒最小外径采用¢315mm);井筒的长度根据埋深的需要,现场截取;当井筒插入井座上的井筒承口后,筒体与清通方向(与井座排水口)呈105°角;井筒上端与盖座承口之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筒壁上可用开孔器现场打洞安装支管活动接头-支管马鞍接头,用以连接排水支管。
为了进一步加强清通效果,所述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比现有塑料检查井的曲率半径予以加大,例如可以采用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交汇部分14的曲率半径为600mm,与进水承口之间交汇部分15的曲率半径为125mm,如图1所示,可满足不同硬度竹片的弯曲曲率要求。
请参阅图1,所述井筒2的上端内插入非防护盖座3,所述非防护盖座3上设非防护井盖4,所述非防护井盖4上具有至少2个通气孔41。
这种非防护盖座及井盖主要用于绿地下使用,如果是污水管道检查井,则井盖上应有“污”字标记,如果是雨水检查井,井盖上应有“雨”字标记。所述的井盖上均设有至少2个通气小孔(兼开启孔);所述的井盖外表面设有防滑的凹凸花纹。
所述非防护盖座及井盖可采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或高密度聚乙烯整体一次注塑成型;井盖及盖座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233附录A要求;井盖及盖座均为椭圆形;颜色为灰色。
请参阅图2,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塑料检查井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部分。该塑料检查井具备防护能力,适合安装于道路或硬质地面下使用。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1以及井筒2,所述井座1具有进水承口11、排水承口12以及井筒承口13,所述井筒承口13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 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12的交汇部14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2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13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2的上端面与地面24平行。
所述进水承口、排水承口分别用于承接进水管5、出水管6,所述进水管、出水管采用HDPE/PVC-U材质的系列排水管材。
所述的井筒可以采用HDPE/PVC材质的成品管材,所述井座可以采用PE/PVC/PP材质注塑成型。
较优的,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线(图2中虚线所示)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清通效果,所述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比现有塑料检查井的曲率半径予以加大,例如可以采用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交汇部14的曲率半径为600mm,与进水承口之间交汇部15的曲率半径为125mm,如图2所示。
由于此种塑料检查井设于道路或硬质地面下方,必须具有相应的防护功能,所述井筒2的上端内插入护套8,所述护套8的上方通过围布在所述护套8周围的防护盖座基础21支撑而设有防护盖座9及防护井盖10,所述盖座基础21与所述防护盖座9的底端面之间设有中间垫层22。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盖座基础21下面垫设有垫层20。
所述的护套8的厚度可以是不低于12mm的实壁护套;护套的材质可采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及聚丙烯(PP),整体一次注塑成型;护套的环刚度应≥8KN/m2;护套的外壁是光滑曲面;护套的上口与防护盖座基础相平,并在内壁设有12mm带状环形突起,上口呈椭圆形;井筒内插入护套后,顶到护套环形突起的下方;护套的下口延伸至防护盖座基础垫层以下不少于20mm处,下口呈圆形。
所述的护套8可以采用PE/PVC/PP材料一次注塑形成,所述防护井盖及盖座可以采用如钢纤维混凝土(A级)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型级)来制作,所述盖座基础可以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所述中间垫层可以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座9由井圈23压紧固定。所述井圈23可以采用 成品井圈,如C30混凝土成品井圈。
防护井盖及盖座材质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A级)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型级),其性能应符合CJ/T211及JC889中的规定;井盖及盖座均为圆形;盖座内口直径与井筒外径的关系为:500mm-¢315mm,600mm-¢450mm,800mm-¢630mm;承压井圈采用成品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制作应符合GB50010和GB50204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承插连接采用的弹性密封橡胶圈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井座1内可以是具有流槽,也可以具有沉泥室。当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汇入管接入井座时,所述井座内应设有水流导向的曲线构造---流槽;当井座内需要设沉泥室时,沉泥室的深度可采用300mm;为增加井座1的稳定性,座底设有起稳定作用的支撑构造。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预设角度倾斜,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预设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加大了井座的井筒承口与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彻底解决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的清通难题,适合多种常用的清通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下井人工清掏,避免了下井人工清掏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等砖砌井的弊病;在延续了现有塑料检查井在建筑小区应用中节地、节材、环保、投资小、耐腐蚀、施工周期短、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强化了清通功能,不仅适用于高压水枪、弹簧钢棒等机械清通方式,而且尤为适合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PPR管等传统清通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56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CN203795567U(21)申请号 201420105807.7(22)申请日 2014.03.10E03F 5/02(2006.01)(73)专利权人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地址 300300 天津市南开区南丰路兴泰里30号(72)发明人黄新天(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代理人韩新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进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

2、0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与地面平行。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的清通难题,适合多种常用的清通方式,不仅适用于高压水枪、弹簧钢棒等机械清通方式,而且还可采用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PPR管等传统方式人力清通,同时延续了现有塑料检查井在建筑小区应用中节地、节材、环保、投资小、耐腐蚀、施工周期短、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方面优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

3、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95567 UCN 203795567 U1/1页21.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进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与地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承口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6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线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4.根。

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上端内插入式设有塑料盖座,所述塑料盖座上设塑料井盖,所述塑料井盖上具有至少2个通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盖座与所述井筒采用承插胶圈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的上部自上端向下套设有塑料护套,所述塑料护套与井筒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所述塑料护套的上方通过围布在所述塑料护套外周围的盖座基础支撑而设有防护盖座及防护井盖,所述盖座基础与所述防护盖座的底端面之间布设有中间垫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座由井圈压紧固定。8。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塑料排水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内具有流槽或沉泥室。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95567 U1/5页3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小区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背景技术0002 原建设部2004年【218】号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0003 原建设部2007年第659号公告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第128项规定,优先采用塑料检查井。0004 2007年以后,四川、山西、上海、重庆、江西、北京、山东、河北、云南、浙江等地分别出台政府文件,禁止建筑小区使用砖砌井,推广使用塑料排。

6、水检查井。0005 2009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4.5.2A条明确要求,小区生活排水检查井应优先采用塑料排水检查井。0006 检查井俗称“窨井”,是室外雨污水管网中用于定期检查和清通排水管道的必要设施;在2003年12月28日诞生第一个国产塑料排水检查井之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是可下人清通的砖砌检查井;随着国家政策逐步向塑料检查井产品倾斜以及塑料检查井自身所具备的占地省、投资少、施工便捷、密封性好、质量优,适用范围广等优越性能,使其受到建筑给排水技术人员的广泛欢迎,并在市场占有率上已呈现出逐步取代传统砖砌井的趋势。0007 国产塑料排水检查井根据应用范围分为建筑小区塑料。

7、检查井和市政塑料检查井;典型的小区塑料检查井由井座、井筒、井盖及盖座、配件组成;管道与井座、井筒与井座、井筒与盖座间均用橡胶圈直接承插柔性连接,简单方便,密封性好,能适合一定程度的沉降。0008 目前,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的产品与技术已日臻成熟,有行业标准CJ/T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协会标准CECS227:2007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以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8SS523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等作为技术支撑。0009 建筑小区用塑料排水检查井的主要特征是井筒小型化;最常用到的小区排水管径范围为DN150-600,而与其对应的井筒外径分别为200mm、3。

8、15mm、450mm和630mm;现有的小口径检查井是无法下人清通的,只能用专业的机械工具(高压水枪或弹簧钢棒)清通;近年来,很多投入使用的项目反馈:用高压水枪冲洗小口径检查井时,水带在接近90折弯的情况下,压力损失较大,清通效果有限;而弹簧钢棒在小口径井内使用时,清通力量不足,有效清通距离短,容易卡住。0010 目前,专用机械清通工具在国内尚未全面普及,导致很多用户对这些工具还不熟悉,且现有的清通工具自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开发;而曾在砖砌井中普遍使用过的并为给排水业内人员广为熟悉的,清通效果突出且清通成本较低的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在小口径塑料井使用时,由于井座上承口与井座侧出水承口之间的。

9、交汇部位的曲率半径只有10mm,根本无法适应弯曲半径在400mm以上的竹片;通常竹片是捅不进去的,即便捅进去了还容易断在井下无法取出;因此,小口径塑料检查井清通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设计和用户双方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说 明 书CN 203795567 U2/5页40011 为应对小口径塑料排水检查井在清通问题上的困境,国内一些塑料检查井生产厂家已被迫开始设计生产外径700-800mm的大口径建筑小区用排水塑料检查井,口径增大后虽能解决清通问题,但其代价是丧失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引以为豪的占地面积省和价格成本低的两大主要优势。实用新型内容001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

10、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适用于建筑小区排水领域;在不增加井筒外径(不额外增加占地空间)前提下,可在小区排水管道起始端、转向、三通交汇、四通交汇等关键部位替代普通的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并可在较长的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以增强小区排水管网整体清通能力。0013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14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以及井筒,所述井座具有进水承口、排水承口以及井筒承口,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的上端面与地面平行。001。

11、5 所述井筒承口与所述排水承口的交汇部的曲率半径600mm。0016 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线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0017 所述井筒的上端内插入式设有塑料盖座,所述塑料盖座上设塑料井盖,所述塑料井盖上具有至少2个通气孔。0018 所述塑料盖座与所述井筒采用承插胶圈相连接。0019 所述井筒的上部自上端向下套设有塑料护套,所述护套与井筒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所述塑料护套的上方通过围布在所述塑料护套外周围的盖座基础支撑而设有防护盖座及防护井盖,所述盖座基础与所述防护盖座的底端面之间布设有中间垫层。0020 所述防护盖座由井圈压紧固定。0021 所述井座内具有流槽或沉泥室。0022 本实用新。

12、型通过使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预设角度倾斜,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预设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使井座的井筒承口与出水承口的交汇部曲率半径加大到400-600mm,彻底解决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的清通难题,适合多种常用的清通方式,不仅适用于高压水枪、弹簧钢棒等机械清通方式,而且还可采用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PPR管等传统方式人力清通,同时也延续了现有塑料检查井在建筑小区应用中节地、节材、环保、投资小、耐腐蚀、施工周期短、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方面优势。附图说明0023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0024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塑。

13、料排水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说 明 书CN 203795567 U3/5页50026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了井筒外径与普通塑料井同径前提下,把检查井设计成与地面有一定倾斜度的偏轴井,即采用偏轴的井座使井筒插入后逆出水流向与地面的垂线偏轴一定角度,同时还加大了井座连接井筒的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0027 请参阅图1,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1以及井筒2,所述井座1具有进水承口11、排水承口12以及井筒承口13,所述井筒承口13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

14、并与所述排水承口12的交汇部14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2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13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2的上端面与地面7平行。0028 所述进水承口、排水承口分别用于承接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可以采用HDPE/PVC-U材质的系列排水管材。0029 较优的,如图1所示,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图中虚线所示)的垂线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0030 所述的井筒可以采用HDPE/PVC材质的成品管材,所述井座可以采用PE/PVC/PP材质注塑成型。0031 所述的井座采用整体一次注塑成型的壁厚不小于10mm的实壁井座;材质可采用聚乙烯(PE)、聚氯乙。

15、烯(PVC)及聚丙烯(PP);除PE材质可为黑色以外,均采用灰色;井座的侧承口,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为弹性密封承口,可分别与外径系列的硬聚乙烯(HDPE)或硬聚氯乙烯(PVC-U)的双壁波纹管及平壁中空管等管材承插胶圈连接;井座的上承口为逆水流方向(清通方向)与地面的垂线偏轴一定角度的的弹性密封承口,上承口与井筒之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0032 所述井座与不同径的进水管5(接进水承口)、出水管6(接排水承口)的连接部位采用管内顶平接。0033 所述井筒材质可采用HDPE缠绕结构壁管、PVC双层轴向中空管或PVC实壁管,管材的环刚度应8KN/m2;井筒采用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时,管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16、准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第3部分:双层轴向中空壁管材GB/T18477.3的要求;井筒采用HDPE中空缠绕管时,管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19472.2-2的要求。0034 所述井筒的外径根据井座上的井筒承口的内径确定;井筒外径规格分别为200mm、315mm、450mm和630mm(当采用防护井盖时,井筒最小外径采用315mm);井筒的长度根据埋深的需要,现场截取;当井筒插入井座上的井筒承口后,筒体与清通方向(与井座排水口)呈105角;井筒上端与盖座承口之间采用承插胶圈连接;筒壁上可用开孔器现场打洞。

17、安装支管活动接头-支管马鞍接头,用以连接排水支管。0035 为了进一步加强清通效果,所述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比现有塑料检查井的曲率半径予以加大,例如可以采用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交汇部分14的曲率半径为600mm,与进水承口之间交汇部分15的曲率半径为125mm,如图1所示,可满足不同硬度竹片的弯曲曲率要求。0036 请参阅图1,所述井筒2的上端内插入非防护盖座3,所述非防护盖座3上设非防护井盖4,所述非防护井盖4上具有至少2个通气孔41。0037 这种非防护盖座及井盖主要用于绿地下使用,如果是污水管道检查井,则井盖上应有“污”字标记,如果是雨水检查井,井盖上应有“雨”。

18、字标记。所述的井盖上均设有至少说 明 书CN 203795567 U4/5页62个通气小孔(兼开启孔);所述的井盖外表面设有防滑的凹凸花纹。0038 所述非防护盖座及井盖可采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或高密度聚乙烯整体一次注塑成型;井盖及盖座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233附录A要求;井盖及盖座均为椭圆形;颜色为灰色。0039 请参阅图2,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塑料检查井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部分。该塑料检查井具备防护能力,适合安装于道路或硬质地面下使用。0040 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包括井座1以及井筒2,所述井座1具有进水承口11。

19、、排水承口12以及井筒承口13,所述井筒承口13逆出水流方向按10-20度的角度倾斜,并与所述排水承口12的交汇部14的曲率半径400-600mm,所述井筒2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13上后按所述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且所述井筒2的上端面与地面24平行。0041 所述进水承口、排水承口分别用于承接进水管5、出水管6,所述进水管、出水管采用HDPE/PVC-U材质的系列排水管材。0042 所述的井筒可以采用HDPE/PVC材质的成品管材,所述井座可以采用PE/PVC/PP材质注塑成型。0043 较优的,所述井筒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垂线(图2中虚线所示)之间夹角度数为15度。0044 为了进一步加强清。

20、通效果,所述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比现有塑料检查井的曲率半径予以加大,例如可以采用井筒承口与井座侧排水承口之间交汇部14的曲率半径为600mm,与进水承口之间交汇部15的曲率半径为125mm,如图2所示。0045 由于此种塑料检查井设于道路或硬质地面下方,必须具有相应的防护功能,所述井筒2的上端内插入护套8,所述护套8的上方通过围布在所述护套8周围的防护盖座基础21支撑而设有防护盖座9及防护井盖10,所述盖座基础21与所述防护盖座9的底端面之间设有中间垫层22。0046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盖座基础21下面垫设有垫层20。0047 所述的护套8的厚度可以是不低于12mm的实壁护。

21、套;护套的材质可采用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及聚丙烯(PP),整体一次注塑成型;护套的环刚度应8KN/m2;护套的外壁是光滑曲面;护套的上口与防护盖座基础相平,并在内壁设有12mm带状环形突起,上口呈椭圆形;井筒内插入护套后,顶到护套环形突起的下方;护套的下口延伸至防护盖座基础垫层以下不少于20mm处,下口呈圆形。0048 所述的护套8可以采用PE/PVC/PP材料一次注塑形成,所述防护井盖及盖座可以采用如钢纤维混凝土(A级)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型级)来制作,所述盖座基础可以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所述中间垫层可以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0049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座9由井圈。

22、23压紧固定。所述井圈23可以采用成品井圈,如C30混凝土成品井圈。0050 防护井盖及盖座材质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A级)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型级),其性能应符合CJ/T211及JC889中的规定;井盖及盖座均为圆形;盖座内口直径与井筒外径的关系为:500mm-315mm,600mm-450mm,800mm-630mm;承压井圈采用成品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制作应符合GB50010和GB50204的要求。说 明 书CN 203795567 U5/5页7005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承插连接采用的弹性密封橡胶圈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

23、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的要求。0052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井座1内可以是具有流槽,也可以具有沉泥室。当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汇入管接入井座时,所述井座内应设有水流导向的曲线构造-流槽;当井座内需要设沉泥室时,沉泥室的深度可采用300mm;为增加井座1的稳定性,座底设有起稳定作用的支撑构造。0053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所述井筒承口逆出水流方向按预设角度倾斜,所述井筒安装于所述井筒承口上后按所述预设角度呈逆出水流方向倾斜,加大了井座的井筒承口与排水承口之间的曲率半径,彻底解决了小口径塑料检查井的清通难题,适合多种常用的清通方式。0054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下井人工清掏,避免了下井。

24、人工清掏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等砖砌井的弊病;在延续了现有塑料检查井在建筑小区应用中节地、节材、环保、投资小、耐腐蚀、施工周期短、寿命长、可回收利用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强化了清通功能,不仅适用于高压水枪、弹簧钢棒等机械清通方式,而且尤为适合竹片(玻璃钢纤维竹片)、PPR管等传统清通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795567 U1/1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95567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