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46383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07020.8

申请日:

2014.11.21

公开号:

CN204326571U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5/00;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4G25/00

申请人: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勇平; 章柏林; 王建永; 束学智; 蓝戊己; 殷小军

地址:

200336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松金公路2072号890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4

代理人:

肖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通过在千斤顶下方设置由钢筒叠置而成的顶升钢支撑,再在千斤顶下侧方色惑在由钢筒叠置而成的稳定钢支撑,并通过型钢水平向和斜纵向拉结相互固定在一起,形成钢格构形式。通过稳定钢支撑可控制顶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平分力,使顶升用支撑系统更加牢固可靠,并通过钢格构形成一体,更能有效保证顶升中的结构安全,并使顶升的建筑物能够按人们预想的程序实现顶高、变坡、下降、纠偏,达到顶升后不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组顶升钢支撑、一组稳定钢支撑、及连接于顶升钢支撑之间、
顶升钢支撑与稳定钢支撑之间且形成一体的钢格构,顶升钢支撑分别垫设
于千斤顶的活塞下部,每个顶升钢支撑均包括数个纵向依次叠置的钢筒,
且纵向相邻两钢筒之间均设有法兰板并通过螺栓连接;稳定钢支撑分别设
于千斤顶的一侧,每个稳定钢支撑也均包括数个纵向依次叠置的钢筒,且
纵向相邻两钢筒之间均设有法兰板并通过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格构包括将所有顶升钢支撑水平向贯通拉接的第一型钢杆组
件、将顶升钢支撑与对应的稳定钢支撑水平向拉接的第二型钢杆组件和将
顶升钢支撑与对应的稳定钢支撑斜纵向拉接的第三型钢杆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型钢杆组件由数对型钢杆件构成,每对型钢杆件水平向贯
通拉接于顶升钢支撑对应钢筒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的法兰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型钢杆组件由数个型钢杆件构成,每个型钢杆件水平向拉
结于顶升钢支撑的钢筒与对应稳定钢支撑的钢筒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于
相应的法兰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三型钢杆组件由数个型钢杆件构成,每个型钢杆件斜纵向拉
结于顶升钢支撑的上一钢筒与对应稳定钢支撑的下一钢筒之间,并通过螺
栓固定于相应的法兰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用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顶升钢支撑和稳定钢支撑的钢筒等高,其高度为1m。

说明书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升支撑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顶升用支撑系
统。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建筑物(如桥梁等)顶升过程中,在千斤顶下部都安装一组
支撑托架体系,包含钢支撑、钢垫块以及调平钢板等。当千斤顶顶升完一
个行程后,支撑托架体系中的钢支撑、钢垫块也会跟进,随着顶升高度的
增高,对支撑托架体系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在建筑物顶升工程中,尤其是
桥梁的调坡顶升,因为结构物自身重力的作用,难免会产生水平分力,如
果支撑托架体系的稳定性达不到顶升工程的需要,一旦支撑托架体系发生
倾斜,后果将不堪想象,因此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升
用支撑系统,能够有效稳固支撑托架体系,保证顶升作业的结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包括一组顶升钢支撑、一组稳定钢支撑、及连
接于顶升钢支撑之间、顶升钢支撑与稳定钢支撑之间且形成一体的钢格构,
顶升钢支撑分别垫设于千斤顶的活塞下部,每个顶升钢支撑均包括数个纵
向依次叠置的钢筒,且纵向相邻两钢筒之间均设有法兰板并通过螺栓连接;
稳定钢支撑分别设于千斤顶的一侧,每个稳定钢支撑也均包括数个纵向依
次叠置的钢筒,且纵向相邻两钢筒之间均设有法兰板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钢格构包括将所有顶升钢支撑水平向贯通拉接的第一型钢杆组
件、将顶升钢支撑与对应的稳定钢支撑水平向拉接的第二型钢杆组件和将
顶升钢支撑与对应的稳定钢支撑斜纵向拉接的第三型钢杆组件。

所述的第一型钢杆组件由数对型钢杆件构成,每对型钢杆件水平向贯
通拉接于顶升钢支撑对应钢筒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的法兰板上。

所述的第二型钢杆组件由数个型钢杆件构成,每个型钢杆件水平向拉
结于顶升钢支撑的钢筒与对应稳定钢支撑的钢筒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于
相应的法兰板上。

所述的第三型钢杆组件由数个型钢杆件构成,每个型钢杆件斜纵向拉
结于顶升钢支撑的上一钢筒与对应稳定钢支撑的下一钢筒之间,并通过螺
栓固定于相应的法兰板上。

所述的顶升钢支撑和稳定钢支撑的钢筒等高,其高度为1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顶升用支撑系统通过在千斤顶下方
设置由钢筒叠置而成的顶升钢支撑,再在千斤顶下侧方色惑在由钢筒叠置
而成的稳定钢支撑,并通过型钢水平向和斜纵向拉结相互固定在一起,形
成钢格构形式。通过稳定钢支撑可控制顶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平分力,
使顶升用支撑系统更加牢固可靠,并通过钢格构形成一体,更能有效保证
顶升中的结构安全,并使顶升的建筑物能够按人们预想的程序实现顶高、
变坡、下降、纠偏,达到顶升后不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升用支撑系统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升用支撑系统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升用支撑系统主要包括一组顶
升钢支撑1、一组稳定钢支撑2、及连接于顶升钢支撑1之间、顶升钢支撑
1与稳定钢支撑2之间且形成一体的钢格构3。其中,所述的顶升钢支撑1
分别垫设于千斤顶4a、4b的活塞下部,每个顶升钢支撑1均包括数个纵
向依次叠置的钢筒5a,且纵向相邻的两钢筒5a之间均设有法兰板6a并通
过螺栓连接固定;稳定钢支撑2分别设于千斤顶4的一侧,每个稳定钢支
撑2也均包括数个纵向依次叠置的钢筒5b,且纵向相邻的两钢筒5b之间
均设有法兰板6b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的顶升钢支撑1和稳定钢支撑2的钢筒5a等高,其高度为1m。

所述的钢格构3包括将所有顶升钢支撑1水平向贯通拉接的第一型钢
杆组件3a、将顶升钢支撑1与对应的稳定钢支撑2水平向拉接的第二型钢
杆组件3b和将顶升钢支撑1与对应的稳定钢支撑2斜纵向拉接的第三型
钢杆组件3c,三者的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的第一型钢杆组件3a由数对型钢杆件构成,每对型钢杆件水平向
贯通拉接于顶升钢支撑1对应钢筒5a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相应的法
兰板6a上。也就是说,顶升钢支撑1同一层的数个钢筒5a之间,均由设
于其两侧的一对型钢杆件水平向贯通拉接,并且型钢杆件由螺栓固定在同
层钢筒5a的法兰板6a上。

所述的第二型钢杆组件3b由数个型钢杆件构成,每个型钢杆件水平向
拉结于顶升钢支撑1的钢筒5a与对应稳定钢支撑2的钢筒5b之间,并通
过螺栓固定于相应的法兰板6a、6b上。需要说明的是,顶升钢支撑1与
稳定钢支撑2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二对一或者其他
对应关系,图1中所示的为效能比较佳的三对一,也就是说每三个顶升钢
支撑1对应一个稳定钢支撑2,因此,每一个稳定钢支撑2的钢筒5b通过
三个型钢杆件分别与其同层相对应的顶升钢支撑1的三个钢筒5a进行水平
向拉结。

所述的第三型钢杆组件3c也由数个型钢杆件构成,每个型钢杆件斜纵
向拉结于顶升钢支撑1的上一钢筒5a与对应稳定钢支撑2的下一钢筒5b
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于相应的法兰板6a、6b上。

采用该顶升用支撑系统的支撑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在需顶升的建筑物7底部安装一组千斤顶4,并使千斤顶4的活塞
朝下设置,在活塞底部分别叠置等高的钢筒5a,并在钢筒5a叠置处设置
法兰板6a通过螺栓相连,以构成一组顶升钢支撑1,图2中的8为分配梁,
9为顶升反力基础;

B.在各千斤顶4的下侧面分别叠置等高的钢筒5b,并在钢筒5b叠置
处设置法兰板6b通过螺栓相连,以构成一组稳定钢支撑2;

C.采用型钢杆件将顶升钢支撑1的钢筒5a通过水平向贯通拉接加固
在一起;

D.采用型钢杆件将顶升钢支撑1与稳定钢支撑2所对应的钢筒5a、
5b通过水平向拉接加固在一起;

E.采用型钢杆件将顶升钢支撑1与稳定钢支撑2所对应的上下钢筒
5a、5b通过斜纵向拉结加固在一起,使得顶升钢支撑1与稳定钢支撑2之
间形成一体的钢格构3形式。

在步骤A和B中,所述的钢筒5a的高度均为1m。

在步骤C中,所述的顶升钢支撑1的同层每个钢筒5a之间均通过一
对型钢杆件水平向贯通拉接于钢筒5a的两侧,并通过螺栓固定于相应的法
兰板6a上,即每叠置一层顶升钢支撑1的钢筒5a,即进行水平向贯通拉
接。

在步骤D中,所述的顶升钢支撑1的每个钢筒5a与稳定钢支撑2同
层的对应钢筒5b之间均通过型钢杆件水平向拉接并通过螺栓固定于相应
的法兰板6a、6b上,即每叠置一层稳定钢支撑2的钢筒5b,就与同层的
顶升钢支撑1的对应钢筒5a进行水平向拉结。

在步骤E中,所述的顶升钢支撑1的每个钢筒5a与稳定钢支撑2下
一层的对应钢筒5b之间均通过型钢杆件斜纵向拉结并通过螺栓固定于相
应的法兰板6a、6b上,即每叠置一层稳定钢支撑2的钢筒5b,还需要与
上一层的顶升钢支撑1的对应钢筒5a进行纵斜向拉结。

通过步骤C~E,形成钢格构3形式,使得顶升钢支撑1与稳定钢支撑
2之间形成一体,从而成为一个整体稳定性更高的顶升用支撑系统。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顶升用支撑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以建安工程中常使用的钢筒、型钢、法兰板等为基本材料,对两组
叠置的钢筒互相拉接固定,形成一种全新的且行之有效的顶升用支撑系统,
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效果极佳。

2、通过稳定钢支撑的设置,能有效的控制顶升过程过中出现的水平分
力而造成上部重载物发生倾斜,有效保证了上部重载物的安全,从而也有
效保证顶升中的结构安全,并使顶升的建筑物能够按人们预想的程序实现
顶高、变坡、下降、纠偏,达到顶升后不降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效果。

3、不仅适用于交替顶升,同样适用于常规的顶升方法(即将图2中的
一组千斤顶4b作为临时支撑),还可以用做于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或修缮施
工过程中的临时性保护结构,可谓一举两得。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
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用支撑系统,通过在千斤顶下方设置由钢筒叠置而成的顶升钢支撑,再在千斤顶下侧方色惑在由钢筒叠置而成的稳定钢支撑,并通过型钢水平向和斜纵向拉结相互固定在一起,形成钢格构形式。通过稳定钢支撑可控制顶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平分力,使顶升用支撑系统更加牢固可靠,并通过钢格构形成一体,更能有效保证顶升中的结构安全,并使顶升的建筑物能够按人们预想的程序实现顶高、变坡、下降、纠偏,达到顶升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