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61323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0343.2

申请日:

2002.01.11

公开号:

CN1363702A

公开日:

2002.08.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4.28|||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C22C1/04

主分类号:

C22C1/04

申请人:

北京大学;

发明人:

李星国; 刘彤

地址:

100871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一君联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长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属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按照欲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成份将不同种金属超微粉末混合均匀,压制成坯料;再将坯料放入热处理炉中,反应气氛选择真空、惰性或者还原性保护气氛,升温到低熔点金属0.3Tm以上,在此温度下保持0.5~10小时,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反应完成后冷却即可。本发明采用纳米或亚微米级金属超微粉末为原料,将合金化和烧结同时进行,精确控制成份,容易获得晶粒度小的单相结构,减少杂相和偏析,整个过程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可以节省能源,特别适用于制备熔点、比重相差很大或者易挥发金属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步骤如下:
(1)按照欲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组成成份及摩尔比,将不同种金属超微粉末
混合均匀,压制成坯料;
(2)将坯料放入热处理炉中,反应气氛选择真空、惰性或者还原性保护气氛,升
温到低熔点金属0.3Tm以上,在此温度下保持0.5~10小时,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
金属间化合物,反应完成后冷却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料在热
处理炉中发生合金化反应时,升温到低熔点金属0.6~0.9Tm,在此温度下保持2~
4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
均匀时采用的方法是:将不同种金属超微粉末放在混合器中,在混合器中按照分散
溶液与金属超微粉末的体积比为(0.5~10)∶1加入一定量分散溶液,混合0.1~10
小时,然后去除分散溶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溶液
与金属超微粉末的体积比为(2~4)∶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溶液
与金属超微粉末混合时间为1~4小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制
成坯料时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所需要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状选择具有该形状的模
具,在30~500MPa压力条件下,将金属超微粉末压制成为具有该特定形状的坯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制成坯
料时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所需要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状选择具有该形状的模具,在
30~500MPa压力条件下,将金属超微粉末压制成为具有该特定形状的坯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制成坯
料时压力条件为100~200MPa。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制成坯
料时压力条件为100~200MPa。

说明书

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比重轻、耐高温、抗氧化等突出优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温
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化工和机械等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
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铸造法和粉末冶金法。其中铸造法是在特殊的熔炼炉
中通过调整液态金属的成份,得到金属间化合物,但是此方法易产生粗大晶粒,需要
经过多次熔炼才能减少成份偏析,而且成型加工时一般需要特殊的热加工,成本很高。
对于熔点、比重相差很大以及易挥发金属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铸造法很难制备出化
学成份精确的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冶金方法是根据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组成,通常将
粒度为几百目的金属粉末混合制成一定形状的坯料,然后高温烧结而成,此方法的主
要问题在于烧结后材料易产生空洞,难以精密成形,而且要烧结成为纯净的金属间化
合物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这样往往会造成晶粒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熔点、比重相差很大或者易挥发金属组成的
金属间化合物的低温制备方法,整个过程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制备出的金属间化
合物纯度高、成份均匀,晶粒度小,并可以节省能源。

本发明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步骤如下:

(1)按照欲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组成成份及摩尔比,将不同种金属超微粉末(纳
米级或亚微米级)混合均匀,压制成坯料;

(2)将坯料放入热处理炉中,反应气氛选择真空、惰性或者还原性保护气氛,升温
到低熔点金属0.3Tm以上,优选方案为0.6~0.9Tm,在此温度下保持0.5~10小时,
优选方案为2~4小时,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反应完成后冷却即可。

上述方法中混合均匀时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将不同种金属超微粉末放在混合器中,
在混合器中按照分散溶液与金属超微粉末的体积比为(0.5~10)∶1加入一定量分散溶
液,优选体积比为(2~4)∶1,混合0.1~10小时,优选混合时间为1~4小时,然后去
除分散溶液。

上述方法中压制成坯料时采用的方法可以是:根据所需要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状
选择具有该形状的模具,在30~500MPa压力条件下,优选方案为100~200MPa,将金属
超微粉末压制成为具有该特定形状的坯料。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

本发明采用纳米或亚微米级金属超微粉末为原料,将合金化和烧结同时进行,精
确控制成份,容易获得晶粒度小的单相结构,减少杂相和偏析,整个过程能在较低的
温度下进行,可以节省能源,特别适用于制备熔点、比重相差很大或者易挥发金属组
成的金属间化合物。

采用铸造方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其反应为两种金属的液相反应,合成温度
很高,易产生粗大晶粒;常规的无压力烧结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其反应
为固相---液相反应,合金化反应一般在高于低熔点金属熔点的一定温度下完成,由于
烧结温度较高,合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晶粒较大。本发明采用纳米或亚微米级金属超微
粉末为原料,初始颗粒的晶粒度很小,又由于纳米或亚微米级金属超微粉末的比表面
积很大,颗粒活性很强,合成反应能够在低于低熔点金属熔点的一定温度下完成,属
于固相---固相扩散反应,合成温度低,因而抑制了晶粒生长,获得的金属间化合物晶
粒细小,同时节约了能源。

本发明采用纳米或亚微米级金属超微粉末为原料,颗粒的尺寸很小,颗粒间接触
面积大,固相反应的扩散距离短,因此固相反应能够充分进行,有利于组织和成份均
匀化,获得单相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减少杂相和偏析。

由于本发明方法是固相---固相反应,它对组成金属的熔点、比重差异以及易挥性
不敏感,能够精确控制金属间化合物的成份,所以特别适用于熔点、比重相差很大或
者易挥发金属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用摩尔比为2∶1的亚微米级镁粉和纳米级镍粉的混合粉末制
备Mg2Ni金属间化合物,混合粉末在烧结前的X射线衍射谱线图如附图1所示,对照标准
粉末X射线衍射卡片发现,混合粉末在烧结前X射线衍射谱线由Mg和Ni单质的X射线衍射
特征谱线联合组成,X射线衍射谱线中未发现杂相峰,说明本发明方法采用的的金属粉
末原料纯度高。混合粉末在烧结后的X射线衍射谱线图如附图2所示,对照标准粉末X射
线衍射卡片发现,混合粉末在烧结后X射线衍射谱线由简单六方结构Mg2Ni的X射线衍射
特征谱线组成,X射线衍射谱线中未发现杂相峰,说明本发明方法获得的金属间化合物
为单相结构,纯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摩尔比为2∶1的亚微米级镁粉和纳米级镍粉的混合粉末在烧结前的X射线衍
射谱线图。

图2为摩尔比为2∶1的亚微米级镁粉和纳米级镍粉的混合粉末在烧结后的X射线衍
射谱线图。

实施例:

采用纳米级镍粉和亚微米级镁粉合成圆片状Mg2Ni金属间化合物,步骤如下:

(1)首先将平均粒度为22nm的镍粉和平均粒度为800nm的镁粉按照摩尔比1∶2放入
混合器中,加入一定量分散溶液,分散溶液与金属超微粉末的体积比为2∶1,混合2小
时;

(2)去除分散溶液,将混合粉末放入内径为13mm的圆柱形模具中,在100MPa压力
条件下,将其压制成为Φ13mm×2mm的圆片状坯料;

(3)将坯料放入热处理炉中,在氩气条件下,升温到773K(即约为金属镁熔点
0.8Tm),在此温度下保持2小时,可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圆片状Mg2Ni金属间化合物,
反应完成后随炉冷却。

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方法,属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按照欲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成份将不同种金属超微粉末混合均匀,压制成坯料;再将坯料放入热处理炉中,反应气氛选择真空、惰性或者还原性保护气氛,升温到低熔点金属0.3Tm以上,在此温度下保持0.510小时,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反应完成后冷却即可。本发明采用纳米或亚微米级金属超微粉末为原料,将合金化和烧结同时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