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45909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822579.5

申请日:

2014.12.23

公开号:

CN204356663U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D21/06

主分类号:

E01D21/06

申请人: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治国; 张艳丽; 吴国梅; 吴耀辉; 林建青; 胡卫峰; 卫森; 张永力; 宋飞; 张建恒

地址:

450064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工业园明晖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代理人:

刘建芳; 朱俊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包括横梁和设在横梁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均包括横移油缸、上框架、B腿立柱、B腿支撑油缸、A腿走行轮箱、A腿支撑油缸、A腿立柱、支撑抱箍和折叠油缸,上框架上端与横梁底部通过锚固螺栓连接,横移油缸水平设在上框架和横梁之间,B腿立柱上端与上框架底部内侧通过螺栓连接,A腿立柱上端与上框架底部外侧固定连接,B腿支撑油缸上端与B腿立柱下端固定连接,折叠油缸的缸体铰接在上框架下部后侧,折叠油缸的伸缩杆下端与B腿立柱上部后侧铰接,A腿支撑油缸上端与A腿立柱下端固定连接,A腿支撑油缸和B腿支撑油缸的下端均设有支撑盘,A腿走行轮箱顶部中间铰接在A腿立柱下端。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后支腿机构的制造成本,延长了支撑油缸的使用寿命,既可以满足架桥机喂梁需求,又能够满足架桥机的架梁需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和设在横梁(1)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均包括横移油缸(2)、上框架(3)、B腿立柱(4)、B腿支撑油缸(5)、A腿走行轮箱(6)、A腿支撑油缸(7)、A腿立柱(8)、支撑抱箍(9)和折叠油缸(11),上框架(3)上端与横梁(1)底部通过锚固螺栓连接,横移油缸(2)水平设在上框架(3)和横梁(1)之间用于调整上框架(3)的位置,B腿立柱(4)上端与上框架(3)底部内侧通过螺栓连接,A腿立柱(8)上端与上框架(3)底部外侧固定连接,B腿支撑油缸(5)上端与B腿立柱(4)下端固定连接,折叠油缸(11)的缸体铰接在上框架(3)下部后侧,折叠油缸(11)的伸缩杆下端与B腿立柱(4)上部后侧铰接,A腿支撑油缸(7)上端与A腿立柱(8)下端固定连接,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的下端均设有支撑盘(12),A腿走行轮箱(6)顶部中间铰接在A腿立柱(8)下端,A腿走行轮箱(6)下端铰接有位于A腿支撑油缸(7)前后两侧的走行轮(15),支撑抱箍(9)分别穿套在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上,A腿支撑油缸(7)上支撑抱箍(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A腿立柱(8)下端与支撑盘(12)上表面顶压配合,B腿支撑油缸(5)上支撑抱箍(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B腿立柱(4)下端与支撑盘(12)上表面顶压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结构的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在高压油路上均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

说明书

说明书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尤其在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施工建设中,各种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了铁路和公路的施工速度和质量。
大吨位公路梁的架设时后支撑装置支立在桥梁表面上,且为了让开运梁车的运输通道,站位就会在梁的翼板外侧,当后起升机构吊梁时,后支撑装置要承担很大的支撑力,如何减少或分配后支撑装置的支撑点就成为架梁施工的难点之一。只有解决了这些施工难点,才可以保质保量和安全的完成加量施工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该支撑装置既能保证运梁车的运梁通道,又能保证在受到最大承载力时不对桥梁表面产生破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包括横梁1和设在横梁1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均包括横移油缸2、上框架3、B腿立柱4、B腿支撑油缸5、A腿走行轮箱6、A腿支撑油缸7、A腿立柱8、支撑抱箍9和折叠油缸11,上框架3上端与横梁1底部通过锚固螺栓连接,横移油缸2水平设在上框架3和横梁1之间用于调整上框架3的位置,B腿立柱4上端与上框架3底部内侧固定连接,A腿立柱8上端与上框架3底部外侧固定连接,B腿支撑油缸5上端与B腿立柱4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折叠油缸11的缸体铰接在上框架3下部后侧,折叠油缸11的伸缩杆下端与B腿立柱4上部后侧铰接,A腿支撑油缸7上端与A腿立柱8下端固定连接,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的下端均设有支撑盘12,A腿走行轮箱6顶部中间铰接在A腿立柱8下端,A腿走行轮箱6下端铰接有位于A腿支撑油缸7前后两侧的走行轮15,支撑抱箍9分别穿套在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上,A腿支撑油缸7上支撑抱箍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A腿立柱8下端与支撑盘12上表面顶压配合,B腿支撑油缸5上支撑抱箍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B腿立柱4下端与支撑盘12上表面顶压配合。
每个支撑结构的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在高压油路上均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横移油缸可以依据架设曲线梁或双幅箱梁中心距的变化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位置或中心距,B腿立柱下端的B腿支撑油缸还可以通过折叠油缸向上翻起让开运梁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喂梁和架梁工序中A腿立柱支撑在桥梁表面上,B腿立柱支撑在运梁车上;横梁两端用螺栓连接在架桥机主梁的后端,上框架通过法兰和螺栓固定在横梁的下面,横梁连接法兰与上框架的法兰有多个接口位置,可以根据双幅箱梁中心距的变化而调整左右两侧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横梁与上框架之间设置的横移油缸,可以在架曲线梁时调整支撑结构与横梁之间的安装位置;在上框架的外侧下面固定连接A腿立柱,A腿立柱下铰接A腿走行轮箱,A腿立柱中间下面固接A腿支撑油缸,架梁时A腿支撑油缸顶升受力。过孔作业时A腿支撑油缸收回,A腿走行轮箱底部的走行轮落在走行轨面上,配合架桥机的中支腿过孔;B腿立柱位于上框架的内侧,B腿立柱与上框架之间采用铰销+法兰固定连接,B腿立柱与上框架之间设有折叠油缸。拆掉B腿立柱与上框架间的螺栓,喂梁作业前折叠油缸收缩,B腿立柱向后翻起让开运梁车的运输通道,运梁车驮运的梁进入架桥机后,折叠油缸伸出,B腿立柱落下处于垂直状态,此时B腿立柱位于运梁车的上方。B腿支撑油缸固接在B腿立柱的下面,喂梁和架梁时,B腿支撑油缸伸长,B腿立柱支立在运梁车上,通过运梁车把支撑力传到桥梁面上;A腿支撑油缸和B腿支撑油缸下端均设有支撑盘,架梁时为避免A腿支撑油缸和B腿支撑油缸承受力,在A腿支撑油缸和B腿支撑油缸加装支撑抱箍,支撑抱箍代替支撑油缸传递支撑力。
每个支撑结构的A腿支撑油缸和B腿支撑油缸在高压油路上均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这样就能够保证架桥机的后起升在吊梁时A腿支撑油缸和B腿支撑油缸的压力是一致的。同时在A腿立柱和B腿立柱的支撑力的分配上也按照一定的比列分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A腿立柱、B腿立柱的结构具有整体结构紧凑、简洁,功能明确,可以完成架桥机后支腿机构所有的工作,其最直接的效应是:后支腿机构的整体重量大大的降低。降低了后支腿机构的制造成本。
2)支撑抱箍代替支撑油缸受力,避免了架桥机在喂梁和架梁过程中后支腿所受的力由支撑油缸来承担,延长了支撑油缸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B腿立柱采用向后翻起的方式,即可以满足架桥机喂梁需求,又能够满足架桥机的架梁需要。
4)本实用新型中同一侧的支撑油缸的油路采用串联连接,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两个支撑油缸内的压力相等。这样就能够保证后支腿在最大承载力时也满足架桥机对梁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腿立柱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B腿立柱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包括横梁1和设在横梁1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均包括横移油缸2、上框架3、B腿立柱4、B腿支撑油缸5、A腿走行轮箱6、A腿支撑油缸7、A腿立柱8、支撑抱箍9和折叠油缸11,上框架3上端与横梁1底部通过锚固螺栓连接,横移油缸2水平设在上框架3和横梁1之间用于调整上框架3的位置,B腿立柱4上端与上框架3底部内侧固定连接,A腿立柱8上端与上框架3底部外侧固定连接,B腿支撑油缸5上端与B腿立柱4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折叠油缸11的缸体铰接在上框架3下部后侧,折叠油缸11的伸缩杆下端与B腿立柱4上部后侧铰接,A腿支撑油缸7上端与A腿立柱8下端固定连接,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的下端均设有支撑盘12,A腿走行轮箱6顶部中间铰接在A腿立柱8下端,A腿走行轮箱6下端铰接有位于A腿支撑油缸7前后两侧的走行轮15,支撑抱箍9分别穿套在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上,A腿支撑油缸7上支撑抱箍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A腿立柱8下端与支撑盘12上表面顶压配合,B腿支撑油缸5上支撑抱箍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B腿立柱4下端与支撑盘12上表面顶压配合。
每个支撑结构的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在高压油路上均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横移油缸2可以依据架设曲线梁或双幅箱梁中心距的变化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位置或中心距,B腿立柱4下端的B腿支撑油缸5还可以通过折叠油缸11向上翻起让开运梁通道,图3所示了B腿立柱4向上翻转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喂梁和架梁工序中A腿立柱8支撑在桥梁13表面上,B腿立柱4支撑在运梁车14上;横梁1两端用螺栓连接在架桥机主梁10的后端,上框架3通过法兰和螺栓固定在横梁1的下面,横梁1连接法兰与上框架3的法兰有多个接口位置,可以根据双幅箱梁中心距的变化而调整左右两侧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横梁1与上框架3之间设置的横移油缸2,可以在架曲线梁时调整支撑结构与横梁1之间的安装位置;在上框架3的外侧下面固定连接A腿立柱8,A腿立柱8下铰接A腿走行轮箱6,A腿立柱8中间下面固接A腿支撑油缸7,架梁时A腿支撑油缸7顶升受力。过孔作业时A腿支撑油缸7收回,A腿走行轮箱6底部的走行轮15落在走行轨面上,配合架桥机的中支腿过孔;B腿立柱4位于上框架3的内侧,B腿立柱4与上框架3之间采用铰销+法兰固定连接,B腿立柱4与上框架3之间设有折叠油缸11。拆掉B腿立柱4与上框架3间的螺栓,喂梁作业前折叠油缸11收缩,B腿立柱4向后翻起让开运梁车14的运输通道,运梁车14驮运的梁进入架桥机后,折叠油缸11伸出,B腿立柱4落下处于垂直状态,此时B腿立柱4位于运梁车14的上方。B腿支撑油缸5固接在B腿立柱4的下面,喂梁和架梁时,B腿支撑油缸5伸长,B腿立柱4支立在运梁车14上,通过运梁车14把支撑力传到桥梁13面上;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下端均设有支撑盘12,架梁时为避免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承受力,在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加装支撑抱箍9,支撑抱箍9代替支撑油缸传递支撑力。
每个支撑结构的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在高压油路上均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这样就能够保证架桥机的后起升在吊梁时A腿支撑油缸7和B腿支撑油缸5的压力是一致的。同时在A腿立柱8和B腿立柱4的支撑力的分配上也按照一定的比列分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新型大吨位架桥机的后支腿,包括横梁和设在横梁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均包括横移油缸、上框架、B腿立柱、B腿支撑油缸、A腿走行轮箱、A腿支撑油缸、A腿立柱、支撑抱箍和折叠油缸,上框架上端与横梁底部通过锚固螺栓连接,横移油缸水平设在上框架和横梁之间,B腿立柱上端与上框架底部内侧通过螺栓连接,A腿立柱上端与上框架底部外侧固定连接,B腿支撑油缸上端与B腿立柱下端固定连接,折叠油缸的缸体铰接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