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458101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6517.1

申请日:

1998.02.22

公开号:

CN1194925A

公开日:

1998.10.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2.2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0T8/32

主分类号:

B60T8/32

申请人:

屠炳录;

发明人:

屠炳录

地址:

317200浙江省天台县鹤楼实用技术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主要用于提高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安全自动化程度,主要由离心力安全系和转控式防抱制动系及动力增压组成,具有离心力超限自动把关、自动减速、自动防抱制动和自动增压的全自动动能,试验表明:离心力的不安全因素可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在制动时也具有良好的转向性能,可适应任何路面条件的防抱制动,可适用于各种制动器完成防抱制动。该安全系统独立性强,万一发生故障,仍可保证原有的操作规程和转向、制动性能不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有转控式防抱系, 转控式防抱系由转控件通过往复件的传动作用于任一制动行程S产生 有Ss自变行程,使制动压力产生相应的自动增减变化来适应任何路面 条件的防抱制动,由转控件限定该Ss自变行程的大小来实现该自动增 减量得到相应的限定,由转控件的转速来控制制动压力的压变频率, 由转控件作用于该自变行程Ss在始终点的持续工作时间比来控制车轮 的相应滑动率。
2: 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的转控式防抱 系,其特征在于转控件也可以是电路的转控开关,由转控开关反复接 通或断开吸引线圈的电路,迫使铁芯往复运动作功作用于制动行程S 产生SS自变行程,使制动压力产生相应的变化,或由转控开关反复接 通或断开电磁阀的工作电路,使电磁阀进行往复作功,再由电磁阀相 应地打开或关闭气、液压阀组起增减压作用的相关阀门,使制动压力 产生相应的变化。
3: 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可以有离心力安全系,离心力安全系有F>K是自动紧急减速,F< K是不进行减速的离心力超限自动把关。
4: 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的转控式防抱 系,其特征在于在完成防抱制动的同时又完成动力增压。
5: 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的转控式防抱 系,其特征在于万一发生故障,有保持原有的制动和转向性能不变的 备用结构。
6: 按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的转控式防抱 系,其特征在于还可增加异步防抱的附件。

说明书


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

    本发明是机动车行驶自动化安全系统,主要用于提高汽车、摩托车行驶安全自动化程度,也可用于提高其他陆用机动车的行驶安全。

    现有汽车转向行驶时的离心力危险与安全界限,没有一个自动定量、自动把关解决的机构,以致离心力的危险因素始终存在,制动系因紧急制动抱死车轮所造成的跑偏、侧滑、转向失控等一系列不安全问题也没有得到普及的解决。ABS电子防抱死技术(以下简称防抱)虽能较好的解决制动侧滑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制动效能、缩短了制动距离,实际应用近20年,但因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至今仅在少数高档车(如奔驰等)上应用,没有得到普及推广。

    本发明经试验已可实现的目的:①从根本上消除离心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②利用简单的防抱结构可适应任何路面的防抱制动;③可适用于各种制动器实施防抱制动;④防抱的同时又是动力增压,一举两得;⑤可减少制动起作用的退带时间;⑥可使防抱技术普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有转控式防抱制动系和离心力安全系组成,前者在完成防抱制动的同时,实际上也完成了动力增压任务,后者必须结合前者才能完成离心力的超限自控。转控式防抱制动系的工作原理:由转控件(旋转件或转动件)通过往复件地传动,作用于任一制动行程S产生有Ss自变行程,使制动压力产生相应的自动增减变化来适应任何路面条件的防抱制动,由转控件限定该Ss自变行程的大小来实现该自动增减压量得到相应的限定,由转件的转速来控制制动压力的压变频率,由转控件作用于该自变行程Ss在始终点的持续工作时间比来控制车轮的相应滑动率,由于该Ss自变行程的动力源是发动机或电力,所以又具有动力增压的功能,又由于该Ss自变行程的增压行程可以是弹力或电磁力的作用,所以增压十分迅速,可相应减少制动起作用的迟滞时间。转控件也可以是电路的转控开关,由转控开关反复接通或断开吸引线圈的电路,迫使铁芯往复运动作功作用于制动行程S产生Ss自变行程,使制动压力产生相应的变化,或由转控开关反复接通或断开电磁阀的工作电路,使电磁阀进行往复作功,再由电磁阀相应地打开或关闭气、液压阀组起增减压作用的相关阀门,使制动压力产生相应的变化来适应任何路面条件的防抱制动,该自变行程Ss对气压或液压或机械或气、液组合或增压等等各种制动行程均可适用。为适应凭拖印检验的需要,还可增加简易异步防抱附件,使制动始是抱死制动,经过适当时间后即自动转换为防抱制动。离心力安全系的工艺流程:离心力作用于运动件产生动力F,该动力F通过传动机构,克服把关阻力(把关阻力=特定阻力和回位弹簧两项阻力的合阻力=离心力最大允许值K),回位弹簧受压缩,产生SF行程,该SF行程作用于产生适量制动行程S的工作电路闭合,产生适量制动行程;该SF行程作用于防抱制动的工作电路闭合,实施紧急防抱制动,迫使紧急适量减速,离心力随减速相应减少,当该动力F(即离心力)减少到小于回位弹簧的弹力时,回位弹簧迫使SF行程转为回程,减速工作的相关电路被断开,解除制动,停止减速。这样便完成了离心力的超限自控,即:F>K是自动紧急减速,F<K是不进行减速,这一定量的超限自动把关技术使离心力的不安全因素可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该安全系统独立性强,有备用的保安结构,万一发生故障仍可保持原有的制动、转向性能不变。

    与现有ABS防抱技术相比:在任何路面上行驶具有相同的防抱性能,防抱效果约等于或有可能优于,此外还具有如下8点优势:1、用于自变行程中的增压行程是弹力作用,可相应减少制动起作用的迟滞时间;2、防抱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动力增压效果;3、压变频率高、措施主动,有较大范围的择优选用优势;4、适应性好,对气、液压等各种制动均可应用;5、既适用于新车高起点的设计,又可适用于没有防抱车辆的技术改造,有利防抱技术的普及;6、结构简单成本低(约为ABS的1/3-1/8);7、压变频率可提高1倍以上,有利于提高制动时的转向灵敏度;8、有离心力超限自控的独到功能。

    本发明由以下一个气压制动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转控式防抱系实施一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S)是制动行程,(Ss)是自变行程。(7)是(Ss)自变行程的调整罗母,αT是增减压时间比的控制角,主部件由支架(6)支承,支架(6)以固定轴(8)为中心可随制动行程作相应的转动,固定轴(8)固定在车梁上,主部件的左边有伸缩杆(3)通过销子和接杆与制动阀的拉臂连接,主部件的右边有拉杆(2)通过销子和制动踏板(1)连接,转控件(4)由直流起动机带动旋转,起动机的起动开关(9)由制动行程的连动件(10)带动闭合,当转控件(4)的αT角转触到并通过伸缩杆(3)右端面(右端还可安装滑轮,由滑轮和转控件接触)时,迫使伸缩杆(3)向左行,克服回程弹簧(5)的弹力,弹簧(5)受压缩,(Ss)减压行程即自动产生,当转控件(4)的αT角转过(离开)伸缩杆(3)右端面时,转控件(4)对伸缩杆(3)的作用力已小于回程弹簧(5)的弹力,在弹力的作用下,(Ss)行程即自动转变为弹力增压行程,转控件继续旋转,增减压自变行程即继续产生,防抱制动即继续进行至停车松开制动踏板为止。本实施例在解放CA1092试用,(仅以该技术换下原有的制动拉杆即可应用)在变频率25-30次在这一条件下试验,已取得良好的防抱效果。如用于新车设计,该防抱技术的主部件如和动阀体或制动缸体进行组合设计,更有利于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行车安全自动化系统,主要用于提高汽车和摩托车行驶安全自动化程度,主要由离心力安全系和转控式防抱制动系及动力增压组成,具有离心力超限自动把关、自动减速、自动防抱制动和自动增压的全自动动能,试验表明:离心力的不安全因素可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在制动时也具有良好的转向性能,可适应任何路面条件的防抱制动,可适用于各种制动器完成防抱制动。该安全系统独立性强,万一发生故障,仍可保证原有的操作规程和转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