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轻型建筑体.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44827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9087044.1

申请日:

2010.03.02

公开号:

CN101793054A

公开日:

2010.08.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1/00申请公布日:201008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00; E04B2/00; E04B2/72; E04C3/30; E04C3/02

主分类号:

E04B1/00

申请人:

孙定洪

发明人:

孙定洪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石塘镇瓦店村10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包括墙体、地板、梁、柱,墙体/地板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三棱体结构群,三棱体结构群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板面和内墙平行板面之间;墙体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六棱体结构群,六棱体结构群构成管状结构,分布在外墙和板面平行面之间。柱由柱体和柱心构成,柱体呈正方形,柱心由柱体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梁由梁体和梁心构成,梁体由上端没有封闭的首尾相连的三块板面构成,梁心是由梁体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本发明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噪音和污染、节约了用工和资源、减少了能耗。

权利要求书

1: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它由墙体(1)、地板(2)、梁(3)、柱(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地板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三棱体结构群,加强筋构成的三棱体结构群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板面(1-2)和内墙(1-3)平行板面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1)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六棱体结构群,加强筋构成的六棱体结构群呈管状结构,分布在外墙(1-1)和板面(1-2)平行面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其特征在于,外墙(1-1)、板面(1-2)和内墙(1-3)互相平行,外墙(1-1)、板面(1-2)、内墙(1-3)均为轻型建筑体。
4: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它由墙体(1)、地板(2)、梁(3)、柱(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4)是由柱体(4-1)和柱心(4-2)构成,柱体(4-1)呈正方形,柱心(4-2)是由柱体(4-1)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
5: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它由墙体(1)、地板(2)、梁(3)、柱(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3)是由梁体(3-1)和梁心(3-2)构成,梁体(3-1)由上端没有封闭的首尾相连的三块板面构成,梁心(3-2)是由梁体(3-1)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梁(3)、柱(4)均为轻型建筑体。

说明书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节能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我国在这个时期新建建筑以及原有400亿平方米存量建筑是否节能,不仅关系到能否缓解我国能源供求的紧张状况,而且还关系到全球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降低全社会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是关系国家能源战略和资源节约方针的重大任务。据建设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会新增各类建筑大约300亿平方米,因此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

    在庞大的建设规模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浪费。据去年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城乡建筑中99%属于高耗能建筑。按目前趋势发展,预计到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传统的建筑体系多采用砖混结构体系,砖混结构体系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抗震抗冲击能力差、造价高、能耗大、用工量大,由于整个工程都要在项目所在地完成,对周边造成的噪音大、灰尘污染时间也长。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我国发展。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要一种有效的、能减少资源浪费的建筑方法,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砖混结构体系不足,减少资源的浪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轻型建筑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墙体1、地板2、梁3、柱4构成,所述的墙体/地板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三棱体结构群,加强筋构成的三棱体结构群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板面1-2和内墙1-3平行板面之间。所述的墙体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六棱体结构群,加强筋构成的六棱体结构群构成管状结构,分布在外墙1-1和板面1-2平行面之间。外墙1-1、板面1-2和内墙1-3互相平行,外墙1-1、板面1-2、内墙1-3均为轻型建筑体。柱4是由柱体4-1和柱心4-2构成,柱体4-1呈正方形,柱心4-2由柱体4-1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梁3是由梁体3-1和梁心3-2构成,梁体(3-1)由上端没有封闭的首尾相连的三块板面构成,梁心3-2是由梁体3-1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梁3、柱4均为轻型建筑体。

    上面所述墙体1、地板2、梁3、柱4都是预先订单化生产好的,厂方根据订单批量生产,更具个性化、更加快捷、方便。然后把根据订单批量生产的墙体1、地板2、梁3、柱4直接运往工程所在地直接组装,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周期、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由于不用在施工现场生产噪音低了、污染也小了,同时还能减少用工量,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能耗。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噪音和污染、还加强了抗冲击能力、质量更轻、便于组装,更加快捷、节约了用工和资源、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本发明的墙体内部结构图

    图3本发明的地板内部结构图

    图4本发明的梁内部结构图

    图5本发明的柱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发明主要是由墙体1、地板2、梁3、柱4构成。如图2、图3,所述的墙体/地板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三棱体结构群,加强筋构成的三棱体结构群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板面1-2和内墙1-3平行板面之间。所述的墙体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六棱体结构群,加强筋构成的六棱体结构群构成管状结构,分布在外墙1-1和板面1-2平行面之间。外墙1-1、板面1-2和内墙1-3互相平行,外墙1-1、板面1-2、内墙1-3均为轻型建筑体。如图5,柱4是由柱体4-1和柱心4-2构成,柱体4-1呈正方形,柱心4-2由柱体4-1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如图4,梁3是由梁体3-1和梁心3-2构成,梁体3-1由上端没有封闭的首尾相连的三块板面构成,心3-2是由梁体3-1的两条对角线相连而构成。梁3、柱4均为轻型建筑体。

    首先将墙体1、地板2、梁3、柱4预先订单化生产好的,所谓订单化就是根据客户不同的建筑要求生产出符合客户建筑要求的建筑体。厂方根据订单批量生产,更具个性化、更加快捷、方便。然后把根据订单批量生产的墙体1、地板2、梁3、柱4直接运往工程所在地直接组装,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周期、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由于不用在施工现场生产噪音低了、污染也小了,同时还能减少用工量,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能耗。由于墙体1、地板2、梁3、柱4采用的都是轻型建筑体,再不影响建筑体原本的功能的同时还减轻了建筑体的重量,各个建筑体地质量更轻了,更加便于组装,更加快捷,更加节能。

    本发明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噪音和污染、还加强了抗冲击能力、质量更轻、便于组装,更加快捷、节约了用工和资源、减少了能耗。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说是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包括所用的材料、各个建筑体尺寸的延伸或者缩短、各点连接方式的改变、各个角度的变化)均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轻型建筑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轻型建筑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轻型建筑体包括墙体、地板、梁、柱,墙体/地板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三棱体结构群,三棱体结构群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板面和内墙平行板面之间;墙体由至少两个平行板面,且板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相互交叉,构成六棱体结构群,六棱体结构群构成管状结构,分布在外墙和板面平行面之间。柱由柱体和柱心构成,柱体呈正方形,柱心由柱体的两条对角线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