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4231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69370.7

申请日:

2004.07.21

公开号:

CN1586163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H3/02; A01G7/00

主分类号:

A01H3/02; A01G7/00

申请人:

黄立海;

发明人:

黄立海

地址:

100077北京市马家堡西里23号楼7门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本发明是属于高新技术的农业种植领域。主要技术特征是:1.解决万寿果在温寒带保温措施下,土温在15℃以上湿度在60%以上时,播种育苗,移植栽培技术问题。2.其要点解决追肥、灌溉、防病虫害、授粉、割浆、采果、收获根茎叶田间生产管理综合技术的方案。3.采用本方法发明可大规模产业化种植万寿果,加工系列风味食品,用其乳液提取纯天然植物酶,根茎叶还可来做垃圾用植物酶解杀菌生产有机肥料的添加酶制剂。使其综合利用达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产增收之目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发明,其特征是:在北纬温寒带地区,土地海拨高约50米左右播种育苗,再移植栽培的方法,
当每个果长到500g以上,七成熟青皮时,每2天割乳一次保存,供提取纯天然植物酶备用,每果割完4次以上果自然成熟,再采果出售或储藏加工风味系列食品备用,约10月中下旬万寿果停止生长,将其带茎叶的主干连根拨起净土后,粉碎100目储藏,做垃圾用植物酶解杀菌生产有机肥料的天然添加酶制剂备用,达到万寿果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使其综合利用达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产增收之目的。

说明书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属高新技术农业种植领域,是在北纬温寒带地区,土地海拨高约50米左右密植等措施下大规模产业化种植万寿果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植物的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万寿果稳产丰产的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万寿果在《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第1531页中拉丁名为:Fructus caricae,又名番木瓜。另据中国中药大典载:万寿果果实中含有番木瓜碱(caupaine);蛋白酶(papain`);凝乳酶(Rennin),等多种成分,被称之为亚热带常绿圣果。
万寿果原产于中美洲地区,目前世界亚热带地区的各国均有栽培,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也有栽培。
万寿果喜热怕寒,自然光照,常温下栽培株行距2米×1.8米,每亩地栽培160棵,产果量只有1.5吨左右,果产量低,割取其乳液量也少,影响了提取植物酶的数量;万寿果鲜果保鲜、贮藏又是一大难关,给运输带来难度,使温寒带地区人们常食用新鲜的万寿果受到一定的限限制。
而国内外万寿果在亚热带地区栽培主要采用的育苗栽培技术都存在广种簿收,根茎叶烂掉,不能够综合利用等缺点。万寿果种子千粒重28克,种子繁育中出苗率低,育苗周期长,120天左右,成为繁育中的最大难点,种苗地繁育和栽培技术又是推广整个万寿果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密植稳产丰产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发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实施万寿果在温寒地区保温防寒措施下,土温15℃以上,湿度60%,以适合万寿果育苗、栽培、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中,株行距1.5米×1.5米栽培,亩栽培250棵,在追肥、灌溉、防虫害、授粉等环节,仍然使其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合理密植亩产果量达到2-3吨,稳产丰产。另套种其它矮小植物,充分利用空间和光照,节约土地,采收集中,可节约劳动力,同时收获其秆、茎、叶,还可以做酶制剂达到万寿果综合利用。
按技术要求进行栽培万寿果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产增收达到温寒带地区的人们常有新鲜万寿果食用的目的。
本发明已有5年的种植试验经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每年从12月初开始准备,在北纬温寒种植区内,选择背北向南,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有灌溉条件的1亩保护种植地,在中央再挖2米×2米深0.4米的小块育苗床,罩上塑料再保温,形成保温防寒环境中的二次再保温防寒的小环境。
来年1月初苗床土温在15℃时浇透水,将已浸泡24小时以上的万寿果饱满籽种播于苗床。约月底籽种发芽出土在苗床上生长,当苗期90天左右即3月初时,揭天苗床上的塑料,让幼苗继续在大保温防寒的环境中生长。
当栽培地土温达到15℃以上将粗壮万寿果苗按1.5米×1.5米株行距栽培,每亩地栽培250棵,并适时追肥浇水,加强管理。约5月初,适时适量浇水追肥防病虫害,让万寿果在自然光照气温下生长。约7月初,花蕾初放时,每天上午进行人工授粉,同时做好田间管理,万寿果是速生圣果。约7月底到10月中旬是割乳和收果期,为了达到稳产丰产的目的,约8月中旬夜间可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冷措施延长万寿果的结果期。
当每个果长到500克以上,还青皮七成熟时,每隔2天割乳一次保存,供提取天然植物酶备用,每果割完4次8天以上果自然成熟,再采果出售或储藏加工风味系列食品备用。约10月中下旬万寿果开始停止生长,自然冻死后,将其带茎叶的主秆连根拨起净土,粉碎100目,做垃圾用植物酶解杀菌生产有机肥料的天然酶制剂备用,达到万寿果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综合利用的目的。
上述的栽培技术,优选用的技术方案是育苗池设在已建好的保温防寒保护地中央,在双保温下育苗的,然后再移栽于本保护地内或其它保护地内栽培。
本发明技术措施中关键步骤的原理基于:籽苗定植株行距1.5米×1.5米,每亩可栽培250棵比已有栽培技术160棵多栽培90棵。还可以套作其它矮小蔬菜,花卉等植物。即充分利用了空间和土地,还能集中种植、节约人力、物力,有利于降低成本。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益效果在于:
1、育苗时间短,在重复二次保温防寒措施下在每年的1月初开始,90天育成苗,比已有技术的育苗期120天缩短30天,能起到当年育苗,当年栽培,当年收益的积极效果。
在管理等环节相对集中,每个劳动力可同时管理10亩保护地以上,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
2、成本低,单位面积栽培棵数多,与已有技术每亩地只栽160棵相比,采用本技术方案,可栽培250棵,增加了90棵,产量可达到2-3吨,比已有技术的亩产量多增加1-2吨,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
3、实现立体种植,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如在万寿果行距间可种矮小型等多种植物,如菠菜、中草药等增加收益。
4、本发明技术稳定可靠,重复性强,已有5年的重复试验。在国内不同生态环境地区内种植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下面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选择好育苗栽培区,准备万寿果育苗,每年12月初开始准备,在温寒冷地区进择好1亩背北朝南向阳,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有保温、防寒、农田保护地开始保温其土壤,同时在棚内中心位置设置2米×2米深0.4米的小块育苗小苗床,施2公斤有机肥料,浇透水,再罩上塑料,让苗床的土在双保温下做好育苗准备。
约1月初,小苗池内苗床的土温在15℃时,湿度60%左右,揭开苗池保温塑料,将早已用温水浸泡24小时以上的约600粒至800粒万寿果种子播于苗床,淋透水再罩上塑料继续再保温,加强管理适时观察。控制苗池内的温度和湿度。
约1月底至2月中旬万寿果苗在苗床上已长出4-6叶,约3月中旬时,可将苗池的塑料揭开,让苗在保温大环境中蹲苗生长。
实施例二:
采用实施例一中第1步选择定植区,并作好其它条件准备。
约4月上旬时大环境保温的温度18℃以上土温在16℃以上时,按已准备好株行距1.5米×1.5米棵穴,每穴施1公斤有机肥浇透水,每亩地可栽培250棵万寿果。
约5月中下旬,无保温防寒措施下温度达到20℃时可让万寿果在自然阳光下生长,6月初开始开花,结蕾,见花时每天上午8时至9时进行人工授粉。
实施例三:
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步选择育苗定植区并作好其它准备。
约7月开始结果,其单果重约500克,青皮七成熟时,每隔2天对该果进行割其乳液,收集做植物酶的原料备用。每果割完4次8天以上后该果外皮逐步变淡黄色基本成熟,可采摘做商品果出售或送加工厂做深加工食品备用的原料。
实施例四:
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步选择育苗定植区并作好其它准备。
约9月上中旬天气开始变冷,气温开始下降,让万寿果继续自然生长,不再加保温防寒等措施。约10月上旬万寿果受冷停止生长,直至自然冻死为止。
此时将每棵万寿果连根拨起净土粉碎100目储藏,做垃圾用植物酶解杀菌生产有机肥料的天然添加酶制剂备用,以达到万寿果规模化产业化栽培种植综合利用的目的。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栽培万寿果的方法,本发明是属于高新技术的农业种植领域。主要技术特征是:1.解决万寿果在温寒带保温措施下,土温在15以上湿度在60以上时,播种育苗,移植栽培技术问题。2.其要点解决追肥、灌溉、防病虫害、授粉、割浆、采果、收获根茎叶田间生产管理综合技术的方案。3.采用本方法发明可大规模产业化种植万寿果,加工系列风味食品,用其乳液提取纯天然植物酶,根茎叶还可来做垃圾用植物酶解杀菌生产有机肥料的添加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