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固定框铝型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上固定框铝型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3000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CN204113000U(21)申请号 201420514344.X(22)申请日 2014.09.09E06B 3/16(2006.01)E06B 3/46(2006.01)(73)专利权人河南恒美铝业有限公司地址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阳城工业区(72)发明人王英磊 韩鹏展 李朝 李学仁高亚雷 王利生(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代理人武顺营(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上固定框铝型材(57) 摘要一种上固定框铝型材,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包括左框体,右框体,左框体与右框。
2、体之间采用桥段连接两个结合边;所述的左框体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加强筋;右框体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加强筋,上竖条;具有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3000 UCN 204113000 U1/1页21.一种上固定框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框体,右框体;所述的左框体与右框体之间采用桥段连接两个结合边;所述的左框体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加强筋;所述的结合边设置与右框体临近。
3、一侧,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部空置;所述的结合边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上边框设置在上部且与结合边垂直,其一端与结合边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侧边框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侧边框设置在与结合边对应的另一侧且与结合边平行,其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与加强筋连接;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侧边框的下端,其一端与侧边框下端连接,另一端空置,其方向与上边框平行;所述的右框体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加强筋,上竖条;所述的结合边设置与左框体临近一侧,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部空置;所述的结合边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上边框设置在上部且与结合边垂直,其一端与结合边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侧边框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侧边框设置在与结合边对应的。
4、另一侧且与结合边平行,其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与加强筋连接;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侧边框的下端,其一端与侧边框下端连接,另一端空置,其方向与上边框平行;所述的上竖条设置在上边框上,与上边框垂直。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113000 U1/2页3一种上固定框铝型材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推拉窗的上固定框铝型材。背景技术0002 推拉窗因其具有不占据空间的优点,而被人们广泛应用,推拉窗上固定框由左右两个密封腔室组成,左、右腔室通过桥段连接,安装在窗户上部,用于固定和导向推拉窗的上部位置及推拉窗活动窗扇的运动导向,现有的推拉窗上固定框铝型材一般包括左右两个框体。
5、组成,中间用卡槽与隔热材料连接,左框体一般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下边框,右框体一般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下边框,上竖条;存在的缺陷是,下边框是封闭的从而一侧边框,上边框,结合边一起形成封闭腔体,使得模具制造困难,同时造成材料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发明内容0003 针对现有的推拉窗上固定框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上固定框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框体,右框体;所述的左框体与右框体之间采用桥段连接两个结合边;所述的左框体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加强筋;所述的结合边设置与右框体临近一侧,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部空置;所述的结合边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上边框设置在上部且与结合边垂。
6、直,其一端与结合边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侧边框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侧边框设置在与结合边对应的另一侧且与结合边平行,其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与加强筋连接;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侧边框的下端,其一端与侧边框下端连接,另一端空置,其方向与上边框平行;所述的右框体包括结合边,上边框,侧边框,加强筋,上竖条;所述的结合边设置与左框体临近一侧,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部空置;所述的结合边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的上边框设置在上部且与结合边垂直,其一端与结合边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侧边框的上端连接;所述的侧边框设置在与结合边对应的另一侧且与结合边平行,其上端与上边框连接,下端与加强筋连接;所述的加强筋设置在侧边框的下端,其一。
7、端与侧边框下端连接,另一端空置,其方向与上边框平行;所述的上竖条设置在上边框上,与上边框垂直。0004 有益效果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7 1.左框体,2.右框体,11.结合边,12.上边框,13.侧边框,14.加强筋,21.结合边,22. 上边框,23.侧边框,24.加强筋,25.上竖条。0008 图2是现有上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0009 1.左框体,2.右框体,11.结合边,12.上边框,13.侧边框,15.下边框,21.结合边,22. 上边框,23.侧边框,25.上竖条,26.。
8、下边框。说 明 书CN 204113000 U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0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选择壁厚1.4毫米,高度20毫米的作为结合边11的基体,在其外侧设置距离为15毫米的燕尾槽,其燕尾槽的深度4毫米,内宽度7毫米,口宽度4毫米;在结合边11的上端连接上边框12,在上边框12上设置卡槽和加强筋采用与现有技术同样的结构,厚度为1.4毫米,长度为32.4毫米;在上边框12的另一端设置侧边框13,侧边框13厚度为1.4毫米,长度20毫米,与现有技术相同;在侧边框13的下端设置厚度1.4毫米,长度为12毫米的加强筋14,其一端与侧边框13连接,另一端空置,。
9、以上结构构成左框体1;选择壁厚1.4毫米,高度20毫米的作为结合边21的基体,在其外侧设置距离为15毫米的燕尾槽,其燕尾槽的深度4毫米,内宽度7毫米,口宽度4毫米;在结合边21的上端连接上边框22,在上边框22上设置上竖条25,采用与现有技术同样的结构,厚度为1.4毫米,长度为32.4毫米;在上边框22的另一端设置侧边框23,侧边框13厚度为1.4毫米,长度20毫米,与现有技术相同;在侧边框23的下端设置厚度1.4毫米,长度为12毫米的加强筋24,其一端与侧边框23连接,另一端空置;在上边框22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相同设置上竖条25其厚度为1.4毫米,高度为16毫米,并在一侧设置纵向刻痕;这些就构成右框体2的结构;将左框体1与右框体2按照尺寸制成拉伸模具,拉制成铝型材备用;使用时,将左框体1的结合边11与右框体2的结合边21对应,采用隔热桥段连接,截取符合设计要求的长度,就制成推拉窗的上固定框。说 明 书CN 204113000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11300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