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3194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4637.3

申请日:

2014.08.13

公开号:

CN104116854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85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付丽娜变更后:付丽娜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鑫苑国际城市花园变更后: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钟灵路115号林清小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5申请日:201408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5; A61K9/08; A61P31/04; A61P31/12; A61K36/185(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5

申请人:

付丽娜

发明人:

付丽娜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鑫苑国际城市花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20g,千屈菜水提物6-9g。具有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痛、头痛、口干,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以及伤口感染,具有解热抗炎、泻火解毒、清热化湿、抑菌抗病毒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20g,千屈菜水提物6-9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18g,千屈菜水提物7-8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5g,千屈菜水提物7.5g。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
(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
(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或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加入相当于紫珠草粗粉4-6倍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相当于紫珠草粗粉5倍质量的乙醇)。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按生药量的4%-6%的醋酸铅,配成15%-25%的溶液后加入(优选,按生药量的5%的醋酸铅,配成20%的溶液后加入)。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用0.1%-0.3%的活性炭处理(优选,用 0.2%的活性炭处理)。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在80℃-120℃下灭菌(优选,在100℃下灭菌)。

说明书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感染是指由其他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有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造成慢性症状、急性症状、坏疽、器官及组织被吞噬、甚至死亡,因此这类物种又称为病原体,通常是微生物,但事实上感染的定义可以更广,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类病毒,甚或是具有致病能力、但并非生物的传染性物质,例如普恩蛋白。
感染后可引起组织损伤,导致不同的临床现象。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对之产生免疫应答。由于人体防御能力不同,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不同,因此斗争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五种表现:①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例如进入鼻、咽、气管内的病原体能被该部位分泌的粘液所粘附,被局部的免疫球蛋白A所消灭,或由局部纤毛的运动排出体外;进入胃内的病原体可被胃酸杀灭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也不出现全身性免疫反应,也就是说不产生对该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力,如果再有该病原体侵入,仍有可能罹患该种疾病。②形成病原体携带状态,即病毒携带者、带菌者和带虫者,即病原体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但人体并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疾病的潜伏期,则该人称为潜伏期携带者。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该人称为恢复期携带者,如果始终不发生疾病则称为健康携带者。携带者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容易作为传染源散布病原体而引起疾病的流行。③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即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不出现症状,但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如特异性抗体阳性、皮内试验阳性等,而且不易再感染该种病原体。这种隐性感染可见于很多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甲型肝炎等。很多健康人并未患过这些传染病,但其血中可检出该病的特异性抗体,这说明曾有这些病原体的隐性感染。④潜伏性感染,即病原体长期地潜伏在人体内,与人体的抵抗力保持平衡状态。人即不能消灭病原体,病原体也不能明显地在人体内生长繁殖,不引起症状。但一旦人体抵抗力低下时病原体就能活跃地生长繁殖,引起疾病。例如,结核杆菌就能长期地潜伏在人体内,一旦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就会发生各种结核病。单纯疱疹病毒也能潜伏在人体内,一旦抵抗力减低时,可在口唇部位出现疱疹。⑤显性感染,即感染病原后出现症状,发生疾病。因人体抵抗力、病原体毒力和治疗措施的不同,而表现痊愈、病死、慢性化、携带病原体、潜伏感染和发生后遗症等不同结局。
    感染的症状取决于疾病的类型。一些感染的征象影响全身,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烧,盗汗,寒战,疼痛和痛苦。其他症状和体征具体到身体各部分,如皮疹,咳嗽,流鼻涕。在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是系统性的,这意味着病毒感染同时牵扯到身体不同的部分或不止一个身体系统,有时可以是局部的,如病毒性结膜炎或“红眼病”和疱疹。病毒感染的痛苦常常被形容为痒或烧灼样。一个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局部发红,发热,肿胀和疼痛。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是局部疼痛,是在身体的一个特定的部分的疼痛。例如,如果割伤后细菌感染,疼痛发生在感染部位。细菌性咽喉部疼痛的特点往往是一侧的喉咙更痛。一个可能被感染的伤口,若产生了脓和乳白色的液体,有可能已被感染。感染一旦发生,一定会有一连串的环节出现,其中包括病原体,它们大量蓄积,进入易感宿主,出离宿主和传播到新的宿主。了解这些有助于卫生保健工作者抗击感染,在第一个环节就防止感染的发生。当一个有机体进入体内,生长、繁殖,成功定植于生物体时,感染即开始。进入宿主的入口一般多粘膜组织,如口腔,鼻,眼,生殖器,肛门,或开放性伤口。虽然有少数有机体在初始入口处生长,但是大量的迁移造成全身性不同器官的感染。一些病原体生长于宿主细胞,而另一些病原体在体液中自由生长。持续性感染的发生是因为身体不能清除初次感染后的病原体,其特征在于感染性生物体存在潜伏感染,偶尔复发活动性感染,循环反复。有某些病毒通过感染身体的不同细胞,以维持一个持续感染。有些病毒一旦获得,便从未离身,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疱疹病毒,它们往往隐藏在神经,时机适合便复发。持续性感染,造成全球每年数百万人的死亡。
目前,现有治疗抗感染的药物也有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对比较欠缺,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101850022A(申请号200910238347.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抗感染的中药,采用中药原料制备,配方为( 按重量比):穿心莲4-30份,熟地黄4-30份,灵芝2-12份,三七3-20份,当归4-30份。这种抗感染的中药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1) 按上述重量比,将穿心莲、熟地黄、当归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细粉;(2) 按上述重量比,将灵芝、三七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公开号101703776A(申请号200910172304.5)公开了一种抗感染剂长效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注射液的成分,1000ml注射液中含包含:抗感染剂10-500g,助溶剂100-900g,阻滞剂、局麻剂或稳定剂0-100g,余量为油溶剂;所述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取10-500g抗感染剂先溶解于100-900g助溶剂中,混合均匀;②加入0-100g阻滞剂和/或局麻剂、稳定剂;③油溶剂加至全量,并充分搅拌形成均一体系。但有其试验可以看出,其抗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采用地方上较为多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具有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痛、头痛、口干、扁桃体红肿、流鼻涕,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以及伤口感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20g(优选的,紫珠草水提物12-18g;更加优选的,紫珠草水提物16g),千屈菜水提物6-9g。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18g,千屈菜水提物7-8g。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更加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5g,千屈菜水提物7.5g。
上述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
(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
(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或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加入相当于紫珠草粗粉4-6倍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相当于紫珠草粗粉5倍质量的乙醇)。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按生药量的4%-6%的醋酸铅,配成15%-25%的溶液后加入(优选,按生药量的5%的醋酸铅,配成20%的溶液后加入)。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用0.1%-0.3%的活性炭处理(优选,用 0.2%的活性炭处理)。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在80℃-120℃下灭菌(优选,在100℃下灭菌)。
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4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紫珠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树叶含有一种称之为黄酮类缩合鞣质的止血成分,所以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紫珠草提取物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外科手术时切口出血及手术后出血。叶主要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主要用于跌打肿痛,风湿骨痛。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适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尤其多用于肺胃出血。紫珠草除具有止血作用外,尚有较好的抗抗感染作用和收敛作用,试用于烧伤、烫伤等效果也较好。紫珠草水溶液的酸性不容物是无效成分,故pH调制2-3除去它。紫珠草溶液pH值对溶液澄清度和使用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据观察调节pH值6.5-7,保存一年左右止血效果不变。
千屈菜: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味苦,性寒。全草含千屈菜甙、鞣质。含大量钠、钾、铁,胆碱0.026%。鞣质主为没食子酸鞣质,种子亦含大量鞣质。花含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荭草素、锦葵花甙、矢车菊素半乳糖甙、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和少量绿原酸。含牡荆素、荭草素、异荭草素、绿原酸、鞣花酸及没食子酸,尚含有胆碱、鞣质及色素。具有清热,凉血,清热毒,收敛,破经通瘀的功效。用于痢疾,血崩,肠炎,溃疡,便血,瘀血经闭。而且具有止血的功效。
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pH值应为5.0-7.0,含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辣盐、氨、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与细菌内毒素。
本发明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具有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痛、头痛、口干、扁桃体红肿、流鼻涕,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以及伤口感染,具有解热抗炎、泻火解毒、清热化湿、抑菌抗病毒的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
1、所选材料为传统中药材料,无副作用;
2、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在治愈患者伤痛的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
(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小时,第二次煮沸0.5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
(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g,千屈菜水提物6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
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3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
(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
(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20g,千屈菜水提物9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
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或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肖XX,女,6岁,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突发发烧症状,在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大医院输液(用过两种抗菌素:阿奇霉素、二代头孢),发烧不仅没有退反而有增高之势,家长很着急。症状主要变现为:怕冷,头疼,发热。手脚、头部、周身发烫,鼻塞流清涕,咽痛,稍咳,周身酸痛,当时测体温39.8°,舌苔薄黄、舌边尖红,脉细,精神较萎,双手及前额发烫,咽部轻度充血,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验血象基本正常,拍胸片未发现异常,考虑病毒感染性感冒,病机属风热外感,卫表不和。在医院持续打点滴5天,症状未见缓解。
正当患者家长急的焦头烂额时,听说了本发明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于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当天使用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稀释后使用,药后当天晚上汗出热退,少量粘痰,余无特殊不适,患者的家长非常高兴。第2天,继续使用实施例2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稀释,测体温36.8°,怕冷,头疼,发热,手脚、头部、周身发烫,鼻塞流清涕,咽痛,稍咳,周身酸痛的症状也基本全部消失。为了防止病情再次复发,第三天选择肌肉注射实施例2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4 ml,各种不适症状均消失。
实施例3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
(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6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
(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g,千屈菜水提物7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
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3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
(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7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
(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8g,千屈菜水提物8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
使用方法: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刘XX,女,58岁,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丰阳镇人。平邑县是山东省的贫困山区之一,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特殊的地形使光照不足,每年只能单种,土地产出率极低,加上山多石多,耕地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农业生产不发达。刘女士家庭比较拮据,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嫁到比较远,而儿子长期在外地打工,所以只有刘女士跟老伴两个人长期在家,时常需要上山砍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在一次上山砍柴时,一不留神被脚下的石头拌着,从山上滚了下去,身上好几处被树枝划破了,甚至有的伤口划了有1cm深,当时被送往附近的门诊,由于医疗条件的有限,只是简单的清洗消毒后进行了包扎。可没想到,到第五天的时候受伤部位灼热且痒,有渗出物、分泌物,同时身体出现发烧症状,测体温39.2o,推测是伤口感染了。
由于家庭拮据,再加上当地医疗条件的限制,在多方的打听下,听说了本发明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当天使用使用实施例4所得止血用的紫珠草注射液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稀释,第二天继续使用该紫珠草注射液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明显感觉症状缓解,且精神状态得到一定的恢复,测体温37.2o,基本恢复正常,并且伤口处不再有分泌物渗出。继续使用实施例4所得止血用的紫珠草注射液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各种不适症状消失,自感痊愈。后期的随访中得知,痊愈,没再复发。
实施例5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
(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5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
(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5小时,第二次煮沸0.8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
(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5g,千屈菜水提物7.5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
使用方法: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
试验例:为了验证实施例5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选160例感染志愿者患者,其中外伤患者80人,上呼吸道等感染疾病80人,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外伤患者和上呼吸道等感染疾病患者分别为40人。用药后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身体情况。实验组:静脉滴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一次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稀释,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其他治疗方案,比如口服罗红霉素、诺氟沙星等。其中疗效标准:治愈:一个疗程后完全没有感染症状;显效:一个疗程后出现较轻的感染症状;无效:一个疗程后存在明显的感染症状。其中有效包括治愈和显效。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疗效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只有1例无效,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有3人无效。使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治愈率高达85%,而有效率达到了98.75%。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的治愈率只达到72.5%。实验表明使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实验组与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相比,其疗效有一定的提高,且治愈率也提高了,并且无效率低。可以说,该紫珠草注射液是一种更好的抗感染的药物。
表2

从表2可以明显的看出,使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1个疗程后,各种不适症状都得到很好的缓解,该发明紫珠草注射液具有很好的解热抗炎、泻火解毒、清热化湿、抑菌抗病毒的功效。而且具有疗效快的特点,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折磨和经济负担。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85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6854A21申请号201410394637322申请日20140813A61K36/85200601A61K9/08200601A61P31/04200601A61P31/12200601A61K36/18520060171申请人付丽娜地址250101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鑫苑国际城市花园72发明人付丽娜54发明名称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20G,千屈菜水提物69G。具有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痛、头痛、口干,。

2、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以及伤口感染,具有解热抗炎、泻火解毒、清热化湿、抑菌抗病毒的功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854ACN104116854A1/1页21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20G,千屈菜水提物69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18G,千屈菜水提物78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注射。

3、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5G,千屈菜水提物75G。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

4、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或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加入相当于紫珠草粗粉46倍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相当于。

5、紫珠草粗粉5倍质量的乙醇)。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按生药量的46的醋酸铅,配成1525的溶液后加入(优选,按生药量的5的醋酸铅,配成20的溶液后加入)。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用0103的活性炭处理(优选,用02的活性炭处理)。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在80120下灭菌(优选,在100下灭菌)。权利要求书CN104116854A1/7页3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

6、感染是指由其他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有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造成慢性症状、急性症状、坏疽、器官及组织被吞噬、甚至死亡,因此这类物种又称为病原体,通常是微生物,但事实上感染的定义可以更广,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类病毒,甚或是具有致病能力、但并非生物的传染性物质,例如普恩蛋白。0003感染后可引起组织损伤,导致不同的临床现象。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对之产生免疫应答。由于人体防御能力不同,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不同,因此斗争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五种表现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7、。例如进入鼻、咽、气管内的病原体能被该部位分泌的粘液所粘附,被局部的免疫球蛋白A所消灭,或由局部纤毛的运动排出体外;进入胃内的病原体可被胃酸杀灭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也不出现全身性免疫反应,也就是说不产生对该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力,如果再有该病原体侵入,仍有可能罹患该种疾病。形成病原体携带状态,即病毒携带者、带菌者和带虫者,即病原体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排出体外,但人体并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疾病的潜伏期,则该人称为潜伏期携带者。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该人称为恢复期携带者,如果始终不发生疾病则称为健康携带者。携带者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容易作为传染源散布病原体而引起疾病的。

8、流行。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即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不出现症状,但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如特异性抗体阳性、皮内试验阳性等,而且不易再感染该种病原体。这种隐性感染可见于很多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甲型肝炎等。很多健康人并未患过这些传染病,但其血中可检出该病的特异性抗体,这说明曾有这些病原体的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即病原体长期地潜伏在人体内,与人体的抵抗力保持平衡状态。人即不能消灭病原体,病原体也不能明显地在人体内生长繁殖,不引起症状。但一旦人体抵抗力低下时病原体就能活跃地生长繁殖,引起疾病。例如,结核杆菌就能长期地潜伏在人体内,一旦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就会发生各种结核病。单纯疱疹。

9、病毒也能潜伏在人体内,一旦抵抗力减低时,可在口唇部位出现疱疹。显性感染,即感染病原后出现症状,发生疾病。因人体抵抗力、病原体毒力和治疗措施的不同,而表现痊愈、病死、慢性化、携带病原体、潜伏感染和发生后遗症等不同结局。0004感染的症状取决于疾病的类型。一些感染的征象影响全身,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烧,盗汗,寒战,疼痛和痛苦。其他症状和体征具体到身体各部分,如皮疹,咳嗽,流鼻涕。在一般情况下,病毒感染是系统性的,这意味着病毒感染同时牵扯到身体不同的部分或不止一个身体系统,有时可以是局部的,如病毒性结膜炎或“红眼病”和疱疹。病毒感染的痛苦常常被形容为痒或烧灼样。一个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局部。

10、发红,发热,肿胀和疼说明书CN104116854A2/7页4痛。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是局部疼痛,是在身体的一个特定的部分的疼痛。例如,如果割伤后细菌感染,疼痛发生在感染部位。细菌性咽喉部疼痛的特点往往是一侧的喉咙更痛。一个可能被感染的伤口,若产生了脓和乳白色的液体,有可能已被感染。感染一旦发生,一定会有一连串的环节出现,其中包括病原体,它们大量蓄积,进入易感宿主,出离宿主和传播到新的宿主。了解这些有助于卫生保健工作者抗击感染,在第一个环节就防止感染的发生。当一个有机体进入体内,生长、繁殖,成功定植于生物体时,感染即开始。进入宿主的入口一般多粘膜组织,如口腔,鼻,眼,生殖器,肛门,或开放性伤口。虽。

11、然有少数有机体在初始入口处生长,但是大量的迁移造成全身性不同器官的感染。一些病原体生长于宿主细胞,而另一些病原体在体液中自由生长。持续性感染的发生是因为身体不能清除初次感染后的病原体,其特征在于感染性生物体存在潜伏感染,偶尔复发活动性感染,循环反复。有某些病毒通过感染身体的不同细胞,以维持一个持续感染。有些病毒一旦获得,便从未离身,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疱疹病毒,它们往往隐藏在神经,时机适合便复发。持续性感染,造成全球每年数百万人的死亡。0005目前,现有治疗抗感染的药物也有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对比较欠缺,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101850022A申请号200910238347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

12、抗感染的中药,采用中药原料制备,配方为按重量比穿心莲430份,熟地黄430份,灵芝212份,三七320份,当归430份。这种抗感染的中药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1按上述重量比,将穿心莲、熟地黄、当归经常规水提取工艺提取,制成浸膏细粉;2按上述重量比,将灵芝、三七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细粉混合,搅拌均匀;根据需要,可制成中药冲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水丸剂、片剂等剂型。公开号101703776A(申请号2009101723045)公开了一种抗感染剂长效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注射液的成分,1000ML注射液中含包含抗感染剂10500G,助溶剂100900G,阻滞剂、局麻剂或稳定剂0100G,余量为油。

13、溶剂;所述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10500G抗感染剂先溶解于100900G助溶剂中,混合均匀;加入0100G阻滞剂和/或局麻剂、稳定剂;油溶剂加至全量,并充分搅拌形成均一体系。但有其试验可以看出,其抗感染的效果并不理想。发明内容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采用地方上较为多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具有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痛、头痛、口干、扁桃体红肿、流鼻涕,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以及伤口感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0007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抗感染的。

14、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20G(优选的,紫珠草水提物1218G;更加优选的,紫珠草水提物16G),千屈菜水提物69G。0008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18G,千屈菜水提物78G。0009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更加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5G,千屈菜水提物75G。0010上述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说明书CN104116854A3/7页5(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

15、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或10毫升安瓿,灭菌30。

16、分钟即可。0011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0012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0013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加入相当于紫珠草粗粉46倍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相当于紫珠草粗粉5倍质量的乙醇)。0014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按生药量的46的醋酸铅,配成1525的溶液后加入(优选,按生药量的5的醋酸铅,配成20的溶液后加入)。0015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用0103的活性炭处理(优选,用02的活性炭处理)。0016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

17、)在80120下灭菌(优选,在100下灭菌)。0017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4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0018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紫珠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树叶含有一种称之为黄酮类缩合鞣质的止血成分,所以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紫珠草提取物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外科手术时切口出血及手术后出血。叶主要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主要用于跌打肿痛,风湿骨痛。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适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尤其多用于肺胃出血。紫珠草除具有。

18、止血作用外,尚有较好的抗抗感染作用和收敛作用,试用于烧伤、烫伤等效果也较好。紫珠草水溶液的酸性不容物是无效成分,故PH调制23除去它。紫珠草溶液PH值对溶液澄清度和使用效果均有一定的影响,据观察调节PH值657,保存一年左右止血效果不变。0019千屈菜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味苦,性寒。全草含千屈菜甙、鞣质。含大量钠、钾、铁,胆碱0026。鞣质主为没食子酸鞣质,种子亦含大量鞣质。花含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荭草素、锦葵花甙、矢车菊素半乳糖甙、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和少量绿原酸。含牡荆素、荭草素、异荭草素、绿原酸、鞣花酸及没食子酸,尚含有胆碱、鞣质及色素。具有清热,凉血,清热毒,收敛,破经通瘀的功。

19、效。用于痢疾,血崩,肠炎,溃疡,便血,瘀血经闭。而说明书CN104116854A4/7页6且具有止血的功效。0020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项下规定的水。注射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经蒸馏所得的水,故又称重蒸馏水。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PH值应为5070,含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辣盐、氨、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与细菌内毒素。0021本发明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具有治疗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痛、头痛、口干、扁桃体红肿、流鼻涕,肠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以及伤口感染,具有解热抗炎、泻火解毒、清热化湿、抑菌抗病毒的功效。0022本发明的技术优。

20、势还体现在1、所选材料为传统中药材料,无副作用;2、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在治愈患者伤痛的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体实施方式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0024实施例1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

21、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小时,第二次煮沸05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G,千屈菜水提物6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0025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3天为一个疗程。0026实施例2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

22、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

23、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说明书CN104116854A5/7页7分紫珠草水提物20G,千屈菜水提物9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0027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或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0028典型病例一肖XX,女,6岁,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突发发烧症状,在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大医院输液用过两种抗菌素阿奇霉素、二代头孢,发烧不仅没有退反而有增高之势,家长很着急。症状主要变现为怕冷,头疼,发热。手脚、头部、周身发烫,鼻塞流清涕,咽痛,稍咳,周身酸痛,当时测体温398,舌苔薄黄。

24、、舌边尖红,脉细,精神较萎,双手及前额发烫,咽部轻度充血,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验血象基本正常,拍胸片未发现异常,考虑病毒感染性感冒,病机属风热外感,卫表不和。在医院持续打点滴5天,症状未见缓解。0029正当患者家长急的焦头烂额时,听说了本发明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于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当天使用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稀释后使用,药后当天晚上汗出热退,少量粘痰,余无特殊不适,患者的家长非常高兴。第2天,继续使用实施例2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稀释,测体温368,怕冷,头疼,发热,手脚、头部、周身发烫,鼻塞流清涕,咽痛,。

25、稍咳,周身酸痛的症状也基本全部消失。为了防止病情再次复发,第三天选择肌肉注射实施例2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4ML,各种不适症状均消失。0030实施例3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

26、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6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G,千屈菜水提物7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2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0031使用方法肌内注射,一次24ML,3天为一个疗程。0032实施例4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

27、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2除铅,滤清得淡黄色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7小时,说明书CN104116854A6/7页8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

28、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8G,千屈菜水提物8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0033使用方法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0034典型病例二刘XX,女,58岁,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丰阳镇人。平邑县是山东省的贫困山区之一,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特殊的地形使光照不足,每年只能单种,土地产出率极低,加上山多石多,耕地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农业生产不发达。刘女士家庭比较拮据,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嫁到比较远,而儿子长期在外地打工,所以只有刘女士跟老伴两个人长期在家,时常需要上山砍柴。随。

29、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在一次上山砍柴时,一不留神被脚下的石头拌着,从山上滚了下去,身上好几处被树枝划破了,甚至有的伤口划了有1CM深,当时被送往附近的门诊,由于医疗条件的有限,只是简单的清洗消毒后进行了包扎。可没想到,到第五天的时候受伤部位灼热且痒,有渗出物、分泌物,同时身体出现发烧症状,测体温392,推测是伤口感染了。0035由于家庭拮据,再加上当地医疗条件的限制,在多方的打听下,听说了本发明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当天使用使用实施例4所得止血用的紫珠草注射液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稀释,第二天继续使用该紫珠草注射液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明显感觉症状缓解,。

30、且精神状态得到一定的恢复,测体温372,基本恢复正常,并且伤口处不再有分泌物渗出。继续使用实施例4所得止血用的紫珠草注射液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300ML,各种不适症状消失,自感痊愈。后期的随访中得知,痊愈,没再复发。0036实施例5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紫珠草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即得粗制水提物干粉;(2)取步骤(1)所得粗制干粉,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醋酸铅,充分搅拌,置冰箱放置过夜,分离沉淀,得淡黄色溶液,滴加50硫酸调PH15除铅,滤清得淡黄色。

31、溶液,滴加2N的碳酸钠,使PH至65,加5倍量65的乙醇,析出沉淀,弃去母液,60以下干燥;(3)将千屈菜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5小时,第二次煮沸08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4)取步骤(2)(3)所得粉末,按处方量加入注射用水溶解,调PH至65,用活性炭处理一次,吸滤,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控制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5G,千屈菜水提物75G,用玻璃漏斗精滤,分装于10毫升安瓿,灭菌30分钟即可。0037使用方法静脉滴注,一次20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0038试验例为了验证实施例。

32、5所得的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选160例感染志愿者患者,其中外伤患者80人,上呼吸道等感染疾病80人,随机的分说明书CN104116854A7/7页9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外伤患者和上呼吸道等感染疾病患者分别为40人。用药后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身体情况。实验组静脉滴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一次4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ML稀释,3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其他治疗方案,比如口服罗红霉素、诺氟沙星等。其中疗效标准治愈一个疗程后完全没有感染症状;显效一个疗程后出现较轻的感染症状;无效一个疗程后存在明显的感染症状。其中有效包括治愈和显效。结果如表1所示表1。

33、疗效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只有1例无效,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有3人无效。使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治愈率高达85,而有效率达到了9875。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的治愈率只达到725。实验表明使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的实验组与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相比,其疗效有一定的提高,且治愈率也提高了,并且无效率低。可以说,该紫珠草注射液是一种更好的抗感染的药物。0039表2从表2可以明显的看出,使用实施例5所得抗感染的紫珠草注射液1个疗程后,各种不适症状都得到很好的缓解,该发明紫珠草注射液具有很好的解热抗炎、泻火解毒、清热化湿、抑菌抗病毒的功效。而且具有疗效快的特点,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折磨和经济负担。0040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1685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