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25363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9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7244.1

申请日:

2000.07.11

公开号:

CN1320379A

公开日:

2001.1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01N59/00; C01B13/11; B05B7/04; B05B9/04; A01C1/00; A01G7/00

主分类号:

A01N59/00; C01B13/11; B05B7/04; B05B9/04; A01C1/00; A01G7/00

申请人:

咸阳桂容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唐巨生; 张蓉华; 朱建平

地址:

712000陕西省咸阳市联盟三路干休所内

优先权:

2000.04.25 CN 00113791.3; 2000.03.29 CN 00226235.5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海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促进生长及农作物产品(果实、根、茎等)的消毒、保鲜等农业方面的广泛应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不同的人工放电电压控制产生含有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的混合气体,将该混合功能气体混溶于水中产生农用功能混合溶液,本发明还设计了能产生上述功能溶液的喷雾器使该功能水的推广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农用功能溶液的制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场放电处理在空气中产生 臭氧,再将含臭氧的气体与水混合,令气体中所含的臭氧部分或全部溶解 于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将电场电压升高至空气中氮气能 在放电中离解、重组,形成有效量的氮-氧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经处理的溶液中加入碳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密闭容器内,在气温 20℃-30℃范围内,将两电极之间的电压逐步升高至放电,将放电后形成 的气体溶于水中,检测水溶液中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必要时在上述电压 基础上再升高电压,再次检测经放电后溶于水中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 如此反复多数,直至测得经放电产生的含氮-氧化合物的气体溶于水中所 得的氮-氧化合物浓度适合需要为止,从而确定两电极之间的额定工作电 压。 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
2: 3或4制法的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装置 的桶体(4)与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发生器(1)的壳体上的出气嘴 (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雾装置内的吸水泵(3)与设 有将气泡的粒径变小、均化的洗气棒(2)的出口连接,棒(2)的入口与 出气嘴(5)连接;棒(2)内腔有填充料,内腔壁上有洞穿腔壁的入水口 (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棒(2)内腔的填充料是碳酸盐 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洗气棒(2)内为鼓泡细腻的柱 形金钢砂曝气头(6),其外部为圆柱形筒状(8),在内、外之间设有填料 (7),在其端面上设有蜂窝状进水孔(9),另一端面与喷雾器内吸水泵(3) 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生器(1)内有初级端由A1 臭氧发生电压绕组及A2氮-氧化合物发生电压绕组的变压器(B),变压器 (B)由转换开关(A)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发生装 置壳体(1)上设有一出气嘴(5),壳体(1)内上部设有气泵(15),中部 设有臭氧发生罐(13),下部设有蓄电瓶(11)及臭氧发生电路模板(12), 蓄电瓶(11)与臭氧发生电路模板(12)上的“+”、“-”极相连,臭氧发 生罐(13)的一端有一出口(17),通过导管(16)与出气嘴(5)相连, 另一端上的口(14)与气泵(15)相连,其端上的接头与臭氧发生电路模 板(12)上的变压器输出相连。 11.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制法的功能水溶液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内预浸种,然后浸入功能水溶液中不超过60分 钟。 1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法的功能溶液的植物促根生长处理方法,其 特征在于:将功能溶液灌于植物根系的土壤上或植株移插前将插条浸泡于 功能溶液之中。 1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法的功能溶液的植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对植物进行喷洒。 1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制法的功能溶液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其 特征在于:在病虫害发生之前或之后对植物进行功能溶液喷洒。 1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法的功能溶液进行植物果实处理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果实采摘前或后,对果实进行溶液的表面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嘴(5)直接与喷雾器桶体 (4)外的水路(10)连接。

说明书


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溶质的农用功能溶液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它们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传统的臭氧发生器一般仅在空气中发生臭氧并以气态臭氧发挥其功能作用,因此,其应用范围和效力均不理想。目前尚未发现有在空气中通过放电产生的在液态中发挥作用的,用于农业的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功能溶液的报导。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农业的从空气中产生臭氧,并进入水中的含臭氧功能溶液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将上述功能溶液地制造与传统农用装置结合而形成的带特殊功能的农用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第一个目的功能溶液在农业作物或其产品(例如:果实、根、茎)防治病虫害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空气中产生臭氧、氮-氧化合物并进入水中的含臭氧、氮-氧化合物的功能溶液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能产生第四个目的的功能溶液的农用装置。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第四个目的的功能溶液在农业综合应用(包括:病虫害防治、营养促长或其它方面,例如:作物生理、作物环境)。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用功能溶液的制法,通过电场放电处理在空气中产生臭氧,再将含臭氧的气体与水混合,令气体中所含的臭氧部分或全部溶解于水中。利用传统的臭氧发生器在盛有水的封闭空间内的气室中放电产生臭氧,令含臭氧的空气充分导入,均匀分布于水中,形成带微气泡及臭氧溶质的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中含有的带臭氧分子的微气泡和溶入水中的臭氧溶质在农业上具有极广泛的用途,例如: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作物果实或其它部分(根、茎等)的保鲜或杀毒等等。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可以这样完善:将电场电压升高至空气中氮气能在放电中离解、重组,形成有效量的氮-氧化合物。由于N2在空气放电过程中离解的所需电压比O2分子高。因此,要在空气中同时产生臭氧(O3)和氮-氧化合物(例如:NO和NO2)必须在O2→O3所需放电电压的基础上提高放电电压,其反应原理如下:

    (O3是在放电时O2电离为O2-后,与NO同时产生的)

      

    这样在混合功能溶液中就含有O3、NO3-、O2、H+、OH-、NO气体状分子、离子等成分,其中O3、NO3-、O2为主要功能成分。在农业的病虫害防治和对作物及其产品促长、保鲜及杀毒等方面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在产生第四个目的功能溶液的制法中,放电电压的提升、确定与电极材料、电极结构(包括电极间的距离等)有关,与放电时的大气环境(温度等)有关,其具体机理有待研究,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各种试验方法给予确定,根据不同的具体电极实体,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进行电压确定试验:把具体的放电发生器置于不同的大气环境下(例如:0℃~10℃、10℃~30℃、30℃~40℃三种温度条件)进行封闭环境的放电电压逐步提升试验,将每一次电压提升后经放电产生的封闭环境中的气体均匀全部混溶于相同量的水中,测出各次试验水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主要是NO3-的含量,将能产生适合于具体农业应用目的的氮-氧化合物浓度(主要是NO3-的浓度)时所用的电压范围作为该特定放电发生器在该特定应用大气环境中的额定电压范围。例如:在密闭容器内,在气温20℃~30℃范围内,将两电极之间的电压逐步升高至放电,将放电后形成的气体溶于水中,检测水溶液中的氮-氧化合物浓度;必要时在上述电压基础上再升高电压,再次检测经放电后溶于水中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如此反复多数,直至测得经放电产生的含氮-氧化合物的气体溶于水中所得的氮-氧化合物浓度适合需要为止,从而确定两电极之间的额定工作电压。

    在上述制造臭氧、氮-氧化合物混合功能溶液的过程中,可在溶液中加入碳酸盐,例如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钡等,以碳酸钙为经济适用,其作用是:

    (注:A为金属离子,n为A的正电价数)

    从混合溶液中的上述反应可以看出:混合溶液中增加了A和CO2的对作物及其产品(果实等)的有益成分,当然对作物无益的金属碳酸盐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发明能产生上述混合功能溶液的制造及喷雾装置可以这样实现(见图1):喷雾装置的桶体(4)与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发生器(1)的壳体上的出气嘴(5)相连。喷雾装置可以采用传统的装置,发生器(1)内有一封闭室与大气经导管相连,大气由导管进入封闭室在放电器的连续放电作用下,封闭室内不断产生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气体,随着喷雾器吸水泵不断地吸水喷雾,在桶体(4)内产生负压,上述含有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的空气不断被抽入桶体(4)中与喷雾用的水或含其它营养或药品成分的溶液混合形成混合功能溶液被喷施到作物或作物产品(如果实等)表面。(这时,经导管,大气不断地进入发生器(1)的封闭室。)

    本发明的上述装置可以这样完善:喷雾装置内的吸水泵(3)与设有将气泡的粒径变小、均化的洗气棒(2)的出口连接,棒(2)的入口与出气嘴(5)连接;棒(2)内腔有填充料,内腔壁上有洞穿腔壁的入水口(9)。发生器(1)与桶体(4)的上述连接方式令混合气体和桶体(4)内的液体在吸水泵工作引起的负压作用下同时进入棒(2)的内腔在经过内腔内填充料之后被混合成为混合功能溶液,若填充料为碳酸盐(例如:碳酸钙)则混合功能溶液中增加了对作物有益的金属离子和CO2气体,上述结构装置还可以这样改进:洗气棒(2)内为鼓泡细腻的柱形金钢砂曝气头(6),其外部为圆柱形筒状(8),在内、外之间设有填料(7),在其端面上设有蜂窝状进水孔(9),另一端面与喷雾器内吸水泵(3)相连接。在喷雾器的桶体内与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合物发生装置上的出气嘴相连,在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发生装置的壳体内上部设有气泵,中部设有臭氧发生罐,下部设有蓄电瓶及臭氧发生电路模板,蓄电瓶与臭氧发生电路模板上的“+”、“-”极相连,臭氧发生罐的一端有一出气口,通过导管与出气嘴相连,另一端上的口与气泵相连,其端上的接头与臭氧发生电路模板上的变压器输出端相连接,喷雾器内的吸水泵下部设有一个洗气棒,外部为圆柱形筒状,内为鼓泡细腻的柱形金钢砂曝气头,在内、外之间设有填料,在其端面上设有蜂窝状进水孔,另一端面与喷雾器内的吸水泵相连;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合物发生装置壳体上的出气嘴也可与喷雾器的桶外水路直接相连。

    将现有喷雾器的桶体(4)与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发生装置壳体(1)上的出气嘴(5)相连,在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发生装置的壳体(1)内上部设有气泵(15),中部设有臭氧发生罐(13),下部设有蓄电瓶(11)及臭氧发生电路模板(12),蓄电瓶(11)与臭氧发生电路模板(12)上的“+”、“-”极相连,臭氧发生罐(13)的一端设有一出气口(17),通过导管(16)与出气嘴(5)相连,另一端上的口(14)与气泵(15)相连,其端上的接头与臭氧发生电路模板(12)上的变压器输出端相连接,在喷雾器内吸水泵(3)下部设有洗气棒(2),洗气棒(2)外形为圆柱形筒状(8),内为鼓泡细腻的柱形金钢砂曝气头(6),在内、外之间放有填料(7),在其端面上设有蜂窝状进水孔(9),另一端面与吸水泵(3)相连,[洗气棒(2)还可单独为鼓泡细腻的柱形金钢砂曝气头(6)]。臭氧发生电路模板(12)由555型集成电路块IC1、R1、R2、C1、C2、D1构成高频脉冲振荡电路,集成块IC1的脚8与“+”极相接,脚1与“-”极相接,之间接有电容C2;由R3、C3、T、B构成功率驱动电路,它是由R3、C3滤波器和三极管T、变压器构成,在三极管T的集电极与变压器之间设有转换开关A,变压器的输出端与臭氧、氮-氧化物发生器相连,臭氧发生电路模板上的“+”、“-”极与蓄电瓶(11)相连,由换开关A切换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场能量,使空气中氧氮在不同状态下电离,当开关在A1位置时,以O3产生为主,臭氧导入洗气棒(2)内,使有限的少量水中溶入最大量的臭氧,经喷雾器中吸水泵(3)的负压作用,使臭氧气体被压缩,溶入喷雾器的压力罐中,极大的提高了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当开关在A2位置时,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电场作用下,同时被电离,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臭氧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二氧化氮和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本发明也可将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发生装置壳体(1)上的出气嘴(5)直接与喷雾器桶体(4)外的水路(10)连接,既节约成本,又可达到适合碱性土壤使用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装置结构(见图3、图6)是将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分为二个绕组L1和L2,在电路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之间设有一个转换开关A,利用市电(220V)或电瓶供电,以空气及水为原料,用电子方式产生高压电场,实现无声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通过转换开关A切换电路,提供不同的电场能量,使空气中氧、氮在不同电场下电离,当开关在A1位置时,以O3产生为主;当开关在A2位置时,电压增加,除产生O3外还进行以下反应:(当然,上述结构也有别的选择,例如:将变压器与电阻器结合做成可调压放电装置,设定手动连续调压开关的两种电压状态标准位置,这种开关由于其具有电压的连续调整功能对不同的需要更具适用性。)在水中放入CaCO3后,有如下反应:

    用上述制备方法所产生的富含臭氧、氧、硝态氮、二氧化碳的功能水,用于农作物病害防治,种子处理可杀灭种带病原物,进行叶面喷施硝态氮肥,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其各试验例见后所述。

    本发明及混合功能溶液在农业上有以下的应用:

    (1)一种采用上述含臭氧、氮-氧化合物的混合功能溶液的种子处理方法,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内预浸种,然后浸入功能水溶液中不超过60分钟。

    (2)一种采用上述含臭氧的混合功能溶液的植物促根生长处理方法,将功能溶液灌于植物根系的土壤上或植株移插前将插条浸泡于功能溶液之中。

    (3)一种采用上述含臭氧或臭氧、氮-氧化合物的混合功能溶液的植物处理方法,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对植物进行喷洒。

    (4)一种采用上述含臭氧的混合功能溶液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在病虫害发生之前或之后对植物进行功能溶液喷洒。

    (5)一种采用上述含臭氧的混合功能溶液进行植物果实处理的方法,果实采摘前或后,对果实进行溶液的表面处理。

    本发明以臭氧在农业上的应用出发,突破了臭氧以气体状态使用的局限性,将其先从空气中放电产生,再混溶于水中形成混合功能溶液,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升高放电电压使产生的混合功能气中不仅含有臭氧而且含有有效量的氮-氧化合物,由此而将其与水混溶后产生混合功能溶液具有防治作物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对作物的产品(果实、根、茎等)也有保鲜、消毒作用。本发明还综合传统喷雾器改造制成能产生上述混合功能溶液的喷雾装置等,使混合功能溶液的使用,推广的能力得到提高。

    图1:本发明的一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装置的A-A剖视图。图3:图1装置的电路原理图(直流电路)。图4:图1装置的产品示意图。图5:本发明的另一种装置结构示意图[气体发生器(1)的出口(5)接在桶体

    (4)外的水路(10)上]。图6:本发明装置的另一种电路原理图(交流电路)。

    试验例1 多功能水对黄瓜、西红柿幼苗及黄瓜嫁接防病试验结果

                    神木县园艺桑蚕工作站98年8月28日,在大保当镇对黄瓜苗床16m2×0.8m,10m3子叶期分别用臭氧水喷洒,3天后用增氧增氮水喷洒,2.8m3喷洒清水作对照。9月7日调查,处理苗床叶片黑绿,较对照组第4片真叶早出2天,苗床未见病斑。定植前用臭氧水喷洒一次,定植15天后未见病斑,而对组叶片发黄,发病株率4%。

    同时对2m2×0.8m的西红柿苗床用同样方法处理,苗期早晚疫病均未发生,定植前用臭氧水喷洒二次,座果以前无任何病斑。

    用臭氧水喷洒于黄瓜嫁接苗上,能明显促伤口愈合,嫁接苗3天后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8%,9天后提高19%,黄瓜灰霉病6天后89%,9天为90%。表1    黄瓜嫁接苗喷臭氧水成活及防治灰霉病效果项目           3天后         6天后                9天后    病指    (%)效果(%)   成活率    (%)   病指    (%)    效果    (%)    成活率    (%)    效果    (%)    病指    (%)处理    0    0    100    2    89    90    7    90对照    0    82    13    71    19

    试验例2    多功能水预防温室青椒病害试验结果

               神木县园艺桑蚕工作站

    98年11月15日将法杂青椒21种子用纱布分两部分包扎,用5Kg水浸泡,一半用臭氧水处理10分钟,水温保持20℃~25℃。2小时后,再开机10分钟处理,待种子膨胀后捞出保温摧芽,种子露白后播种。对照种子不用臭氧水处理,其它和处理相同。11月16日、18日同时分别播种,移栽前用臭氧水喷洒幼苗一次,99年2月24,处理与对照同时移栽大棚,整个生长期预防性地用臭氧水喷洒三次,用增氧含氮水喷三次。处理面积0.017公顷,对照面积0.053公顷。

    用臭氧水处理的早出苗2天,快、齐、壮,根系发育健壮,抗力强,结果期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对青椒疫病防治效果为85.7%,灰霉病防治效果为90%,生育期延长,生长期较对照组延长了24天,产量比对照高60%,无灼果,优果率高,产值提高了141%。处理组因低温冻害而死。对照则因病害而死。表2    多功能水处理青椒防病增产效果项目面积(hm3)调查株数青椒疫病    灰霉病生育期(d)产量kg/hm3   增产率    (%)停长原因发病株率(%)防治效果(%)发病株率(%)防治效果(%)处理0.017 100 2.5 85.7 7.5 90.0 387 90.000    60冻害对照0.053 100 17.5 75 363 56.250病害表3    多功能水处理青椒产值效果项目最大单果重kg/个    一等果    二等果    三等果八月份日灼果产值/元提高产值    率    (%)  比率  (%)   价值   元/kg   比率   (%)   价值   元/kg   比率   (%)   价值   元/kg处理0.35    68    1.2    32    1.0    0    0.6    0 102,240    141对照0.25    10    1.2    23    1.0    67    0.6    52 42,300

    试验例3    多功能水处理大棚西葫芦防病试验

           陕北神木县园艺桑蚕工作站

    98年11月19日用多功能水喷雾器置于臭氧水产生位置,开机20分钟,处理5kg水,将用纱布包的西葫芦早青一代种子浸泡在处理水中,水温保持15℃~20℃,用同温清水浸种作对照。处理浸种6.5小时催芽后露白。对照组清水浸种18小时催芽后露白,21日育苗出土后,分别在苗龄10天、16天、28天喷施O3水,对照组喷同量清水,补充水分。用该装置浸种处理的早出苗1.5~2天,明显的表现为苗齐、苗壮、颜色绿。处理的自然脱种壳率70%~80%,其余苗带壳出土,能自然脱壳。而对照组形成鸟咀苗,54%带壳率,23%不能自行脱壳,需人工辅助。16%人工辅助脱壳,带壳出土,消耗养分多,加之带壳子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面积小,自身光合作用能力差,形成弱苗,用该装置处理种子,消灭种子表面带菌及苗期用臭氧水喷洒进行消毒,使白粉病防治效果达85%,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3%,且比对照早上市一周。表4    西葫芦生长发育状况    98年11月19日播种项目  调查  株数  摧芽  露白  时间  (h)    缩短    露白    时间    (h)始苗天数   5%出   苗天   数  出苗  带壳  率(%)不能脱壳率(%)18天出真叶率(%)    30天苗高(cm)叶片数处理    60   6.5    11.5  5    8    25  0 100 18 5对照    60   18  6    10    54  23 46 12 3.7表5    防治西葫芦病害及产量、产值效果项目                 60    天上市迟早    产量 产值 元/hm3增产值 (%)    白粉病    灰霉病Kg/hm提高率(%)    病指    (%)防治效果(%)    病指    (%)防治效果(%)处理    7.3 82.0    7.6 83.3早一周120,000 14.3 441,600 16.7对照    21    46105,000 378,000

    试验例4    多功能水处理小麦、油菜种子在大棚内的发育效应

                       咸阳渭城植保站

    1999年11月19日,对咸农小麦151和杂37油菜各100粒,浸泡水中,分别用多功能水喷雾器开机40分钟产生臭氧水处理种子,后浸泡5小时,对照用清水浸泡6小时,然后播种到咸阳安谷村日光大棚温室内肥沃的蔬菜地,处理与对照分设二组重复,种植二行,各50粒。

    表6    棚内作物发育表    1999.11.19品种      11.25日       11.26日       11.29日       12.9日   株高   (cm)  增高  率   (%)出苗迟早    出    苗    数提高出苗率(%)    出    苗    数提高出苗率 (%)    出    苗    数提高出苗率(%) 出 苗 数   提高出    苗率    (%)小麦    处    理    28 133    48 100    68 15 73    1.4    12.2    34 早2天    CK    12    24    59 72    9.1油菜    处    理    24 54.2    32 46.3    35 51.4 48    43.8 早2天    CK    11    17    17 27表7    小麦分蘖情况    咸阳市安谷    项    目    1999年12月17日2000年1月6日                  分          蘖单株分蘖数   增蘖率    (%)3蘖比率(%)2蘖比率(%)    1蘖比率(%)    处理3 100 29 61.7    3 21.4    6.0    26.7    CK0 0 18 38.3    11 78.6    4.4表8    油菜真叶数量与长度    咸阳市安谷项目    1999.12.9    199.12.29    2000.1.6                  真         叶    真叶  真叶数  增长率    (%)   3片比率(%)    2片   比率   (%)  1片比率(%)  长(cm)  增长率    (%)处理   4    100    15    79  9 56.3    4.7    6.5    21.5CK   0    0    4    21  7 43.7    2.6    5.1

               试验例5    多功能水在绿豆发芽中的试验

                           咸阳渭城植保站

    多功能水喷雾器产生臭氧水对25℃ 2kg水处理20分钟,然后把0.5kg毛绿豆一分为二,分别放入同温度的臭氧水中和清水中浸泡至膨胀,取出后放到电热毯上,加温保湿催芽。两天后,用增氧增氮功能水和同温度的清水分别处理10分钟,沥干保湿保温,每天按上述方法重复一次,结果见表9。表9    绿豆生长量变化表项目   第1天    (kg)   第2天   (kg)   第4天   (kg)   第6天    (kg)    第8天    (kg)   第4天   脱壳率    (%)   第8天   次生根    (%)    60  子叶重    (g)   60条   根系重    (g)CK    0.25    0.54   0.84     1.34    1.74    30.7    44 6.8971 7.4172处理    0.25    0.56   0.70     1.0    1.40    78    0 9.3410 1.8858

    由于O3与细胞壁的脂类双键起反应,穿破胞壁,进入细胞壁内,作用于外壳脂蛋白和内表的脂多糖,使细胞通透性改变,使水分极易被吸收亲合,在第二天的重量中也有表现。

    第三天后绿豆明显的表现在处理后子叶生长量大,根系小,有明显的光泽和润色,白中带黄;而清水处理使子叶生长量小,根系长,其机理是由于绿豆的本能是健全自身,分解子叶内大量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等干物质,需要足够的水分和氧气进行氧化反应,由于清水中的氧气供应有限,要摄取足够的水分必须以伸长、增壮根系的表面积来完成,而处理水中含氧量较高,不用大面积的根系就能完成给子叶内供给足够的氧气,同时,种子在胚萌至生长的初期就积蓄了足量的氮素,这样就能把足够的营养用于胚及子叶的生长发育中来,O3水中同时激活多种生长素,分解脱落酸等抑制酸,使子叶发育快,膨胀系数大,发育进程加快。

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应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功能混合溶液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其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促进生长及农作物产品(果实、根、茎等)的消毒、保鲜等农业方面的广泛应用。其主要特征是利用不同的人工放电电压控制产生含有臭氧或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的混合气体,将该混合功能气体混溶于水中产生农用功能混合溶液,本发明还设计了能产生上述功能溶液的喷雾器使该功能水的推广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