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顶提把.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410830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31992.3

申请日:

2013.12.17

公开号:

CN203716614U

公开日:

2014.07.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32; E04H15/44

主分类号:

E04H15/32

申请人:

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宽峻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锦园西三路18号四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渠述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杆、由各立杆支撑的篷顶架以及配合于各立杆之间的侧支杆组,侧支杆组包括至少两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首尾枢接在一起,侧支杆组的杆件通过固定座与活动连接座配合于立杆上;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提把,提把为一拉环结构。本实用新型使帐篷在展开过程中直接通过拉动提把就可使帐篷整体展开,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杆、由各立杆支撑的篷顶架以及配合于各立杆之间的侧支杆组,侧支杆组包括至少两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首尾枢接在一起,侧支杆组的杆件通过固定座与活动连接座配合于立杆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提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顶提把,其特征在于:提把为一拉环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顶提把,其特征在于:蓬顶架包括多根篷顶杆及一中心座,各篷顶杆包括两顶杆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篷顶杆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中心座上,而各篷顶杆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顶部的固定座上,提把设置在固定座上。

说明书

一种帐篷顶提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帐篷,特别是指一种帐篷顶提把。
背景技术
折叠式帐篷因具可展开与收合的功能,故携带及收藏较为方便,不仅是作为野外露营使用的物品,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时场所,如常见的大型凉亭式帐篷等。
如图2所示的一种帐篷,为常见的具有高顶的帐篷支架,其由四个内外套杆结构的立杆1’、四组侧支杆组2’及篷顶架3’构成;帐篷支架的侧支杆组2’是由四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21’首尾枢接在一起形成;该篷顶架3’由四组篷顶杆31’构成,各组篷顶杆31’包括两顶杆311’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组篷顶杆31’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一中心座32’上,而各组篷顶杆31’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1’顶部的固定座11’上,而相邻立面中两交汇在立杆上的杆件21’连接在位于立杆上的固定座11’、连接座12’上,连接座12’位于固定座11’下方并设置一锁扣结构,令侧面交叉支杆2’活动连接并定位在立杆1’上。
要将帐篷在展开使用时,需要将收并在一起立杆1’展开,随着各立杆1’之间的侧面交叉支杆2’的展开,同时也带动了各蓬顶杆31’的展开,而支撑起帐篷顶面。对于这样的帐篷结构,在展开帐篷时候,向外展开立杆1’以展开帐篷支架,展开过程中同时注意蓬顶架中各蓬顶杆31’也支撑展开,这样在操作上就存在不够顺畅,帐篷支架展开操作上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展开过程中直接通过拉动提把就可使帐篷整体展开,使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杆、由各立杆支撑的篷顶架以及配合于各立杆之间的侧支杆组,侧支杆组包括至少两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首尾枢接在一起,侧支杆组的杆件通过固定座与活动连接座配合于立杆上;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提把。
所述的提把为一拉环结构。
所述的蓬顶架包括多根篷顶杆及一中心座,各篷顶杆包括两顶杆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篷顶杆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中心座上,而各篷顶杆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顶部的固定座上,提把设置在固定座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顶提把,通过在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上端设置提把,要打开帐篷,直接通过向外拉动提把就可实现,同时展开了帐篷立杆和帐篷顶面,操作上更加简便易行,令帐篷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具有高顶的帐篷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具有帐篷顶的帐篷支架中,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帐篷支架中,帐篷支架包括四根立杆1、四组侧支杆组2及篷顶架3组成,此处是以四根立杆与四组侧支杆组构成的四角帐篷为例进行说明,亦可采用六根或八根立杆构成六角或八角帐篷。
该篷顶架3支撑在立杆1上方,蓬顶架包括四组篷顶杆31及一中心座32,各组篷顶杆31包括两顶杆311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组篷顶杆31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中心座32上,中心座32形成帐篷顶点,而各组篷顶杆31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1顶部的固定座11上。在各组侧支杆组2中,而相邻立面中两交汇在立杆1上的杆件21分别连接在位于立杆上的固定座11、活动连接座12上,活动连接座12位于固定座11下方,活动连接座12中设置有锁扣结构,从而令杆件21活动连接并定位在立杆1上,从而可通过活动连接座12带动杆件21在立杆1上活动。当要将帐篷支架收折时,解开活动连接座12上的锁扣,杆件21在活动连接座12的带动下向下活动,令交叉的各杆件21合拢收靠从而实现支架的收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帐篷立杆1上设有提把4,提把4设置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1上端,组成至少一组两相对设置的提把4,也可以是各立杆1的上端均设置上提把4。各提把4可以设置在立杆1的上端,也可直接将其设置在立杆1上端的固定座11上,提把4可直接为一拉环结构。当要将帐篷支架展开时,将各组中两相对设置的提把4分别向外拉动而展开立杆1,通过拉动提把4向外展开立杆1的同时,即拉动位于立杆顶部提把4也同时为拉伸开篷顶杆31施力,也推进了篷顶架3的打开,两帐篷支架整体展开,操作上也省力,更加简便易行。
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顶提把,通过在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上端设置提把,要打开帐篷,直接通过向外拉动提把就可实现,同时展开了帐篷立杆和帐篷顶面,操作上更加简便易行,令帐篷使用更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一种帐篷顶提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帐篷顶提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帐篷顶提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帐篷顶提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帐篷顶提把.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61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7.16CN203716614U(21)申请号 201320831992.3(22)申请日 2013.12.17E04H 15/32(2006.01)E04H 15/44(2006.01)(73)专利权人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锦园西三路18号四号(72)发明人崔宽峻(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代理人渠述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帐篷顶提把(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杆、由各立杆支撑的篷顶架以。

2、及配合于各立杆之间的侧支杆组,侧支杆组包括至少两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首尾枢接在一起,侧支杆组的杆件通过固定座与活动连接座配合于立杆上;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提把,提把为一拉环结构。本实用新型使帐篷在展开过程中直接通过拉动提把就可使帐篷整体展开,操作更加简便易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16614 UCN 203716614 U1/1页21.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杆、由各立杆支撑的篷顶架以及配合于各立杆之间。

3、的侧支杆组,侧支杆组包括至少两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首尾枢接在一起,侧支杆组的杆件通过固定座与活动连接座配合于立杆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提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顶提把,其特征在于:提把为一拉环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顶提把,其特征在于:蓬顶架包括多根篷顶杆及一中心座,各篷顶杆包括两顶杆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篷顶杆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中心座上,而各篷顶杆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顶部的固定座上,提把设置在固定座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716614 U1/2页3一种帐篷顶提把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关于帐篷,特别是指一种帐篷顶提把。背景技术。

4、0002 折叠式帐篷因具可展开与收合的功能,故携带及收藏较为方便,不仅是作为野外露营使用的物品,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时场所,如常见的大型凉亭式帐篷等。0003 如图2所示的一种帐篷,为常见的具有高顶的帐篷支架,其由四个内外套杆结构的立杆1、四组侧支杆组2及篷顶架3构成;帐篷支架的侧支杆组2是由四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21首尾枢接在一起形成;该篷顶架3由四组篷顶杆31构成,各组篷顶杆31包括两顶杆311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组篷顶杆31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一中心座32上,而各组篷顶杆31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1顶部的固定座11上,而相邻立面中两交汇在立杆上的杆件21连接在位于立杆上的固定座11、连接座1。

5、2上,连接座12位于固定座11下方并设置一锁扣结构,令侧面交叉支杆2活动连接并定位在立杆1上。0004 要将帐篷在展开使用时,需要将收并在一起立杆1展开,随着各立杆1之间的侧面交叉支杆2的展开,同时也带动了各蓬顶杆31的展开,而支撑起帐篷顶面。对于这样的帐篷结构,在展开帐篷时候,向外展开立杆1以展开帐篷支架,展开过程中同时注意蓬顶架中各蓬顶杆31也支撑展开,这样在操作上就存在不够顺畅,帐篷支架展开操作上存在不便。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展开过程中直接通过拉动提把就可使帐篷整体展开,使操作更加简便易行。0006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6、0007 一种帐篷顶提把,帐篷支架包括至少四根立杆、由各立杆支撑的篷顶架以及配合于各立杆之间的侧支杆组,侧支杆组包括至少两组两两交叉枢接的杆件首尾枢接在一起,侧支杆组的杆件通过固定座与活动连接座配合于立杆上;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提把。0008 所述的提把为一拉环结构。0009 所述的蓬顶架包括多根篷顶杆及一中心座,各篷顶杆包括两顶杆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篷顶杆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中心座上,而各篷顶杆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顶部的固定座上,提把设置在固定座上。0010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顶提把,通过在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上端设置提把,要打开帐篷,直接通过向外拉动提把就可。

7、实现,同时展开了帐篷立杆和帐篷顶面,操作上更加简便易行,令帐篷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203716614 U2/2页40011 图1为现有一种具有高顶的帐篷支架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001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具有帐篷顶的帐篷支架中,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帐篷支架中,帐篷支架包括四根立杆1、四组侧支杆组2及篷顶架3组成,此处是以四根立杆与四组侧支杆组构成的四角帐篷为例进行说明,亦可采用六根或八根立杆构成六角或八角帐篷。0015 该篷。

8、顶架3支撑在立杆1上方,蓬顶架包括四组篷顶杆31及一中心座32,各组篷顶杆31包括两顶杆311单向枢接在一起,各组篷顶杆31内侧是分别枢接在中心座32上,中心座32形成帐篷顶点,而各组篷顶杆31的外端是分别枢接于各立杆1顶部的固定座11上。在各组侧支杆组2中,而相邻立面中两交汇在立杆1上的杆件21分别连接在位于立杆上的固定座11、活动连接座12上,活动连接座12位于固定座11下方,活动连接座12中设置有锁扣结构,从而令杆件21活动连接并定位在立杆1上,从而可通过活动连接座12带动杆件21在立杆1上活动。当要将帐篷支架收折时,解开活动连接座12上的锁扣,杆件21在活动连接座12的带动下向下活动,。

9、令交叉的各杆件21合拢收靠从而实现支架的收折。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帐篷立杆1上设有提把4,提把4设置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1上端,组成至少一组两相对设置的提把4,也可以是各立杆1的上端均设置上提把4。各提把4可以设置在立杆1的上端,也可直接将其设置在立杆1上端的固定座11上,提把4可直接为一拉环结构。当要将帐篷支架展开时,将各组中两相对设置的提把4分别向外拉动而展开立杆1,通过拉动提把4向外展开立杆1的同时,即拉动位于立杆顶部提把4也同时为拉伸开篷顶杆31施力,也推进了篷顶架3的打开,两帐篷支架整体展开,操作上也省力,更加简便易行。0017 本实用新型的帐篷顶提把,通过在至少一组呈对角的两立杆上端设置提把,要打开帐篷,直接通过向外拉动提把就可实现,同时展开了帐篷立杆和帐篷顶面,操作上更加简便易行,令帐篷使用更方便。0018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说 明 书CN 203716614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614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71661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