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872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8CN203648724U(21)申请号 201320891682.0(22)申请日 2013.12.30B04B 7/00(2006.01)E05B 65/00(2006.01)E05B 47/06(2006.01)(73)专利权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高新区科学大道104号(72)发明人田杰 唐俊标 陈炯 操和江张献明 吴立佳 林振兴 崔杰张满(54) 实用新型名称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57) 摘要一种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包括机体及门盖,所述机体。
2、顶部设有左/右挂钩,门盖底部设有与左/右挂钩相适配的左/右锁舌;所述机体中设有可将挂钩自动插入到锁舌中的自动锁扣机构,所述自动锁扣机构包括Z型弹性推板,所述弹性推板由推板板体加装弹簧所构成,通过按压安装在推板板体一端且伸出机体外的暗套实现弹性推板的水平推动,利用弹簧实现复位,所述弹性推板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弹性推板侧面设有电磁铁机构,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双向电磁铁,所述双向电磁铁上设有可插进限位孔中的铁芯,双向电磁铁下方固定在伸缩式弹性机构中。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离心机在正常运行和意外断电情况下门锁均保持锁紧状态,确保人员操作安全。(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
3、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48724 UCN 203648724 U1/1页21.一种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包括机体及门盖,所述机体顶部设有左/右挂钩,门盖底部设有与左/右挂钩相适配的左/右锁舌,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中设有可将挂钩自动插入到锁舌中的自动锁扣机构,所述自动锁扣机构包括连接在左/右挂钩底部的锁体固定板,所述左/右挂钩均铰接在锁体固定板上,所述锁体固定板一侧还平行安装有连接在所述左/右挂钩之间,可带动左/右挂钩同时插入或离开左/右锁舌的Z型弹性。
4、推板,所述弹性推板由推板板体加装弹簧所构成,通过按压安装在推板板体一端且伸出机体外的暗套实现弹性推板的水平推动,利用弹簧实现复位,所述弹性推板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弹性推板侧面设有电磁铁机构,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双向电磁铁,所述双向电磁铁上设有可插进限位孔中的铁芯,双向电磁铁下方固定在伸缩式弹性机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弹性机构包括可沿机体内侧壁往复移动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中部安装有固定柱,双向电磁铁的另一端铁芯穿过活动支架,并通过挡片固定,所述活动支架底部内顶角处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及活动支架底部与固定柱之间分别连接有偏心拉簧、支。
5、架拉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上设有可带动活动支架,将铁芯脱离限位孔的人工拨动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锁舌底部安装有磁柱,左/右挂钩中安装有与磁柱相对的挂钩传感器,当磁柱与挂钩传感器贴近,左/右挂钩传感器均变为低电平时,门盖关闭。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648724 U1/3页3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离心机安全防护的门锁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现有技术中,离心机门锁机构大多利用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实现锁紧。在正常运行时,。
6、门锁可以保持锁紧状态,但当意外断电时,电气控制系统立即失电同时释放门锁保持机构,使门锁打开成为可能,此时离心腔体内高速旋转部件可能对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以上设计不符合离心机安全操作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0004 一种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包括机体及门盖,所述机体顶部设有左/右挂钩,门盖底部设有与左/右挂钩相适配的左/右锁舌;所述机体中设有可将挂钩自动插入到锁舌中的自动锁扣机构,所述自动锁扣机构包括连接在左/右挂钩底部的锁体固定板,所述左/右挂钩均铰接在锁体固定板上,所述锁体固定板一。
7、侧还平行安装有连接在所述左/右挂钩之间,可带动左/右挂钩同时插入或离开左/右锁舌的Z型弹性推板,所述弹性推板由推板板体加装弹簧所构成,通过按压安装在推板板体一端且伸出机体外的暗套实现弹性推板的水平推动,利用弹簧实现复位;所述弹性推板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弹性推板侧面设有电磁铁机构,所述电磁铁机构包括双向电磁铁,所述双向电磁铁上设有可插进限位孔中的铁芯,双向电磁铁下方固定在伸缩式弹性机构中。0005 所述伸缩式弹性机构包括可沿机体内侧壁往复移动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中部安装有固定柱,双向电磁铁的另一端铁芯穿过活动支架,并通过挡片固定,所述活动支架底部内顶角处设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及活动支架。
8、底部与固定柱之间分别连接有偏心拉簧、支架拉簧。0006 所述偏心轮上设有可带动活动支架,将铁芯脱离限位孔的人工拨动孔。0007 所述左/右锁舌底部安装有磁柱,左/右挂钩中安装有与磁柱相对的挂钩传感器,当磁柱与挂钩传感器贴近,左/右挂钩传感器均变为低电平时,门盖关闭。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往设计时由于没有锁紧保持机构,使得离心机在运转中或没有完全停止时门盖可能被意外打开,避免了离心腔体内高速旋转部件对人员带来的伤害,可以使离心机在正常运行和意外断电情况下门锁均保持锁紧状态,确保人员操作安全。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3648724 U2。
9、/3页40010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铁机构式离心机门锁,包括机体1及门盖2,所述机体1顶部设有左/右挂钩3、4,门盖底部设有与左/右挂钩相适配的左/右锁舌5、6,通过将左/右挂钩3、4插入到左/右锁舌5、6内,实现机体1与门盖2的紧闭,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将左/右挂钩3、4插入到左/右锁舌5、6内的自动锁扣机构7,所述自动锁扣机构7包括连接在左/右挂钩3、4底部的锁体固定板71,所述左/右挂钩3、4均铰接。
10、在锁体固定板71上,所述锁体固定板71一侧还平行安装有连接在所述左/右挂钩3、4之间,可带动左/右挂钩3、4同时插入或离开左/右锁舌5、6的Z型弹性推板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推板72由推板板体加装弹簧73所构成,通过按压安装在推板板体一端且伸出机体1外的暗套74实现弹性推板72的水平推动,利用弹簧73实现复位。0012 为了保证弹性推板72在推入及复位时的稳定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弹性推板72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孔75,所述弹性推板72侧面设有电磁铁机构8,所述电磁铁机构8包括双向电磁铁81,所述双向电磁铁81上设有可插进限位孔75中的铁芯82,双向电磁铁81下方固定在伸缩式。
11、弹性机构9中。0013 离心机运转时,与此同时双向电磁铁81中接通电流,铁芯82在磁场作用下动作并使铁芯头部穿入限位孔75中,此时弹性推板72便不会被推动,与锁体固定板71保持相对固定,所以左/右挂钩3、4保持不动,锁舌始终被挂钩牢牢钩住,门盖不会被打开。当离心结束后,双向电磁铁81自动接通反向电流,使铁芯82向相反方向动作,铁芯82头部退出限位孔75,此时弹性推板72可以带动左/右挂钩3、4活动,门盖便可以打开。0014 所述伸缩式弹性机构9包括可沿机体1内侧壁往复移动的活动支架91,所述活动支架91中部安装有固定柱93,双向电磁铁81的另一端铁芯穿过活动支架91,并利用挡片92固定,使其不。
12、脱离活动支架91,所述活动支架91底部内顶角处设有偏心轮94,所述偏心轮94及活动支架91底部与固定柱93之间分别连接有偏心拉簧95、支架拉簧96。0015 偏心轮94的作用在于,当顺时针方向旋转至死点时,可使活动支架91向偏离双向电磁铁81一方移动,活动支架91另一端带动挡片92将铁芯82拉出限位孔75。松开偏心轮94后,偏心轮94在偏心拉簧95作用下复位,同时活动支架91在支架拉簧96作用下复位。0016 实施例10017 为了提高对自动锁扣机构7的控制度,可在所述左/右锁舌5、6底部安装磁柱10,左/右挂钩3、4上安装有与磁柱10相对的挂钩传感器11、12,所述挂钩传感器11、12与离心。
13、机的控制系统信号相接。0018 当磁柱10与挂钩传感器11、12贴近,在磁场作用下挂钩传感器11、12输出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当机器检测到挂钩传感器11、12均变为低电平时,说明此时门盖已完全关好。0019 实施例20020 为了保证在离心工作时意外断电后,可将门盖2安全打开,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偏心轮94上开设人工拨动孔。说 明 书CN 203648724 U3/3页50021 在离心工作时意外断电,铁芯82位置保持不变,弹性推板72仍不能推动,门盖2保持锁紧。只有等离心机完全停止运转后,利用专用工具通过人工拨动孔旋转偏心轮,使活动支架91带动铁芯82向反方向移动,铁芯82头部退出限位孔75,才可将门盖2安全打开。00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3648724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648724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