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39632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61790.6

申请日:

2014.07.28

公开号:

CN104095869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1/7048申请公布日:201410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1/7048申请日:2014072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7048; A61P37/08; A61P17/00; A61P17/04; A61P29/00; A61P31/04; A61K31/573(2006.01)N; A61K31/440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1/7048

申请人:

王卫武

发明人:

王卫武

地址:

746500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人民医院皮肤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张克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2份;乳糖酸红霉素13-17份;马来酸氯苯那敏7-9份;辅料1000.5-1071.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份、凡士林150份、十六醇100份、液状石蜡100份、羟苯乙醋1份、纯化水600份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90℃,再加入平平加O为25份,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份、乳糖酸红霉素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8份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包装:分取15份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本发明无皮肤刺激反应和过敏反应,治疗时效短、治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疗效确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2份;乳糖酸红霉素13-17份;马来酸氯苯那敏7-9份;辅料1000.5-107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酸氢化可的松为1.5份;乳糖酸红霉素为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为8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甘油60-65份;凡士林145-155份;十六醇95-105份;液状石蜡95-105份;平平加O为 20-30份;羟苯乙醋0.5-1.5份;纯化水590-610份。

4.
  根据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为63份;凡士林为150份;十六醇为100份;液状石蜡为100份;平平加O 为25份;羟苯乙醋为1份;纯化水为600份。

5.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份、凡士林150份、十六醇100份、液状石蜡100份、羟苯乙醋1份、纯化水600份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90℃,再加入平平加O 为25份,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
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份、乳糖酸红霉素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8份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
C、包装:分取15份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88℃。

说明书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西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丘疹性荨麻疹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 又称荨麻疹苔藓、婴儿苔藓,是与昆虫叮咬有关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皮肤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 好发于四肢和躯干部, 春、夏、秋季多见,本病其特征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丘疹,顶端有水疱或大疱以及吸血昆虫叮咬的小窝痕,周围无红晕,数目不定,散在分布,也可群集但不融合, 因剧痒搔抓而皮肤破伤继发脓疱疮、疖等感染性皮肤病。病因与臭虫、跳蚤、虱、螨、蚊、狗疥虫、米恙虫、鸡刺皮螨、蠓虫叮咬外因性过敏反应以及食物、药物过敏反应有关,主要是节肢动物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使该物质过敏的儿童产生本病。目前多以1%薄荷炉甘石洗剂和皮质类固醇霜止痒消炎治疗,治疗时效长、治愈率低、经常反复发作,同时1%薄荷炉甘石洗剂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时效长、治愈率低、经常反复发作、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2份;乳糖酸红霉素13-17份;马来酸氯苯那敏7-9份;辅料1000.5-1071.5份。
进一步地,所述丁酸氢化可的松为1.5份;乳糖酸红霉素为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为8份。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为甘油60-65份;凡士林145-155份;十六醇95-105份;液状石蜡95-105份;平平加O为 20-30份;羟苯乙醋0.5-1.5份;纯化水590-610份。
进一步地,所述甘油为63份;凡士林为150份;十六醇为100份;液状石蜡为100份;平平加O 为25份;羟苯乙醋为1份;纯化水为600份。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份、凡士林150份、十六醇100份、液状石蜡100份、羟苯乙醋1份、纯化水600份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90℃,再加入平平加O 为25份,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
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份、乳糖酸红霉素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8份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
C、包装:分取15份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88℃。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抗过敏、能消除过敏反应、防治感染,其中丁酸氢化可的松通过影响皮肤糖和蛋白质代谢等作用从而抑制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移行至血管外、减少炎症浸润性组织反应,抑制炎症性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皮内水肿(风团)形成;抑制致炎物质缓激肽、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等的产生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抑制肉芽组织细胞的DNA合成过程减轻或预防愈后瘢痕形成,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减小渗出的作用;乳糖酸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及革兰氏阳性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尤其对丘疹性荨麻疹搔抓引起的皮肤破伤继发脓疱疮、疖等分裂活跃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在较高浓度下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有很好的抑菌杀菌作用且致敏性特别低;马来酸氯苯那敏属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能对抗皮损过敏反应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体征及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过敏反应症状和体症,且抗组胺作用持久。本发明乳糖酸红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丁酸氢化可的松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内水解酶的释放两者配伍一起作用相协同能增强抗菌消炎作用,使丘疹性荨麻疹炎症反应很快消退,马来酸氯苯那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配伍一起能增强抗过敏、止痒、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有协同作用, 使丘疹性荨麻疹所致的风团、水疱和瘙痒短时间消除,乳糖酸红霉素与马来酸氯苯那敏配伍乳糖酸红霉素有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消除细菌繁殖所致炎性分泌增多因素,马来酸氯苯那敏通过对抗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纠正节肢动物叮咬皮肤后注入的唾液致敏毒素所致的介质异常改变,从而达到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治疗目的,三种成分相互协同、增加疗效。同时,本发明乳膏辅料具有润滑、保护、止痒、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皮肤分泌物的作用,辅料协同主药以利药物渗透和吸收发挥最大效果,从而达到消除毒素过敏反应症状和体症不留瘢痕和继发小儿痒疹的理想治疗目的。本发明无皮肤刺激反应和过敏反应,治疗时效短、治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疗效确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g;乳糖酸红霉素17 g;马来酸氯苯那敏9 g;甘油60 g;凡士林155 g;十六醇95 g;液状石蜡105 g;平平加O 为20 g;羟苯乙醋0.5 g;纯化水610 g。
其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0 g、凡士林155 g、十六醇95 g、液状石蜡105 g、羟苯乙醋0.5 g、纯化水610 g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再加入20 g平平加O,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g、乳糖酸红霉素17g、马来酸氯苯那敏9g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g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
使用时,将该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每日2-4次。为避免HPA轴的抑制症状体征发生,一般使用1-2周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2g;乳糖酸红霉素13g;马来酸氯苯那敏7g;甘油65g;凡士林145g;十六醇105g;液状石蜡95g;平平加O为30g;羟苯乙醋1.5g;纯化水590g。
其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5 g、凡士林145 g、十六醇105 g、液状石蜡95 g、羟苯乙醋1.5 g、纯化水590 g置于容器内,加热至90℃,再加入30 g平平加O,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2g、乳糖酸红霉素13g、马来酸氯苯那敏7g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g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
使用时,将该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每日2-4次。为避免HPA轴的抑制症状体征发生,一般使用1-2周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5g;乳糖酸红霉素15g;马来酸氯苯那敏8g;甘油63g;凡士林150g;十六醇100g;液状石蜡100g;平平加O 为25g;羟苯乙醋1g;纯化水600g。
其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g、凡士林150g、十六醇100g、液状石蜡100g、羟苯乙醋1g、纯化水600g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8℃,再加入25g平平加O,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g、乳糖酸红霉素15g、马来酸氯苯那敏8g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g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
使用时,将该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每日2-4次。为避免HPA轴的抑制症状体征发生,一般使用1-2周即可。
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是在临床10余年反复调试、治疗论证之后总结出来的,为了全面评估本发明乳膏的临床疗效,以本发明药物为治疗组,以常规1%薄荷炉甘石洗剂和单纯的皮质类固醇霜剂为对照组,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比较法进行了临床实验,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
临床试验:
一、病例选择标准
(一)、诊断技术
西医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
 1、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叮咬史;2、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 3、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4、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 5、常复发,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一般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 6、剧痒;7、季节性。
(二)、试验病例标准
1、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昆虫等叮咬史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春、夏、秋季多见, 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呈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 剧痒, 继发感染无全身症状, 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常复发。
2、排除病例标准
排除水痘;大疱性丘疹性荨麻疹;Hebra痒疹。
二、治疗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比较法,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结果变化。
1、治疗组500例,实施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治疗, 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每日2-4次。
2、对照组400例,实施1%薄荷炉甘石洗剂和单纯的皮质类固醇霜剂治疗。
三、疗效观察指标
患儿瘙痒、皮损变化、全身症状。
四、疗效判断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2、显效: 瘙痒、皮损好转80%以上;
3、有效: 瘙痒、皮损好转50%以上;
4、无效: 瘙痒、皮损好转10%以下。
五、治疗结果

典型病例:
    案例一:张某某,女,2岁,其母亲主诉躯干四肢出红斑、水疱2天,瘙痒、睡眠不佳1天半。2天前其母亲带女儿在有草丛的河边玩耍后回家5小时, 在双下肢出现米粒大红斑和红斑顶端针尖大水疱10多处,随即外搽风油精,睡至半夜时女儿哭闹不止,让其搔抓,自行外搽皮质类固醇霜剂稍缓解,笫二天其母亲上班回家后察看女儿病情,皮疹剧增遍布躯干和上肢遂来就诊,查体: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纺锤形的红色风团,顶端有小水疱,部分搔抓轻度糜烂,上覆黄痂,周围有抓痕。血常规:WBC 12.40-109, NEUT%75%,EO%7.8%,EO#0.9。确诊为丘疹性荨麻疹,嘱其母亲让患儿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用硫黄熏其住房打开窗户2天后居住。给予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治疗,每日3次。1天后瘙痒减半,3天后结痂,5天后痊愈。
案例二:陈某,男,5岁,幼儿园放署假其父带儿子乡下探亲归来,全身瘙痒并出红疹前来就诊,追问病史在乡下睡土炕并盖未晒的被子。查体:前胸后背及四肢伸侧可见散在的与皮纹一致的纺锤形的红色风团,顶部小米粒大水疱,小腹部两处皮损融合,上见抓痕。在察看皮损时还在不停地搔抓, 确诊丘疹性荨麻疹后让其查血常规未检查,要求用药止其痒,遂给予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外用治疗4天后痊愈。
案例三:武某某,男,3岁, 吃过芒果后3小时口周发痒出红斑,随后腹痛并在腹部出纺锤形的红色风团,随来就诊, 查体:在前腹后腰可见散在分布的纺锤形红色风团样皮损,顶端有小水疱;周围无红晕,口周皮肤粘膜交界处红斑、糜烂、少许渗出,嘱停食芒果多饮水,给予氯雷他定糖浆、颠茄片口服,口周用3%硼酸液冷湿敷无渗出后,用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外搽所有皮损, 每日3次,6天后症状体征消失,只留愈后色素沉着斑, 嘱其自然恢复。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58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5869A21申请号201410361790622申请日20140728A61K31/7048200601A61P37/08200601A61P17/00200601A61P17/04200601A61P29/00200601A61P31/04200601A61K31/573200601A61K31/440220060171申请人王卫武地址746500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人民医院皮肤科72发明人王卫武74专利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代理人张克勤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2份;乳糖酸红霉素1317份;马来酸氯苯那敏79份;辅料100051071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份、凡士林150份、十六醇100份、液状石蜡100份、羟苯乙醋1份、纯化水600份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90,再加入平平加O为25份,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份、乳糖酸红霉素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8份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包装分取15份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本发明无皮肤刺激反应和过敏反应,治疗时效短。

3、、治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疗效确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5869ACN104095869A1/1页21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2份;乳糖酸红霉素1317份;马来酸氯苯那敏79份;辅料10005107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丁酸氢化可的松为15份;乳糖酸红霉素为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为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甘油。

4、6065份;凡士林145155份;十六醇95105份;液状石蜡95105份;平平加O为2030份;羟苯乙醋0515份;纯化水590610份。4根据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甘油为63份;凡士林为150份;十六醇为100份;液状石蜡为100份;平平加O为25份;羟苯乙醋为1份;纯化水为600份。5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份、凡士林150份、十六醇100份、液状石蜡100份、羟苯乙醋1份、纯化水600份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90,再加入平平加O为25份,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

5、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份、乳糖酸红霉素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8份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份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88。权利要求书CN104095869A1/5页3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西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丘疹性荨麻疹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又称荨麻疹苔藓、婴儿苔藓,是与昆虫叮咬有关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皮肤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好发于四肢和躯干部,。

6、春、夏、秋季多见,本病其特征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丘疹,顶端有水疱或大疱以及吸血昆虫叮咬的小窝痕,周围无红晕,数目不定,散在分布,也可群集但不融合,因剧痒搔抓而皮肤破伤继发脓疱疮、疖等感染性皮肤病。病因与臭虫、跳蚤、虱、螨、蚊、狗疥虫、米恙虫、鸡刺皮螨、蠓虫叮咬外因性过敏反应以及食物、药物过敏反应有关,主要是节肢动物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使该物质过敏的儿童产生本病。目前多以1薄荷炉甘石洗剂和皮质类固醇霜止痒消炎治疗,治疗时效长、治愈率低、经常反复发作,同时1薄荷炉甘石洗剂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时效长、治愈率低、经常反复发作、。

7、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0004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2份;乳糖酸红霉素1317份;马来酸氯苯那敏79份;辅料1000510715份。0006进一步地,所述丁酸氢化可的松为15份;乳糖酸红霉素为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为8份。0007进一步地,所述辅料为甘油6065份;凡士林145155份;十六醇95105份;液状石蜡95105份;平平加O为2030份;羟苯乙醋0515份;纯化水590610份。0。

8、008进一步地,所述甘油为63份;凡士林为150份;十六醇为100份;液状石蜡为100份;平平加O为25份;羟苯乙醋为1份;纯化水为600份。0009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份、凡士林150份、十六醇100份、液状石蜡100份、羟苯乙醋1份、纯化水600份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90,再加入平平加O为25份,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份、乳糖酸红霉素15份、马来酸氯苯那敏8份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份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0010进一步地。

9、,所述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88。说明书CN104095869A2/5页40011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抗过敏、能消除过敏反应、防治感染,其中丁酸氢化可的松通过影响皮肤糖和蛋白质代谢等作用从而抑制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移行至血管外、减少炎症浸润性组织反应,抑制炎症性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和皮内水肿风团形成;抑制致炎物质缓激肽、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等的产生以减少对组织的损伤;抑制肉芽组织细胞的DNA合成过程减轻或预防愈后瘢痕形成,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减小渗出的作用;乳糖酸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及革兰氏阳性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

10、尤其对丘疹性荨麻疹搔抓引起的皮肤破伤继发脓疱疮、疖等分裂活跃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在较高浓度下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有很好的抑菌杀菌作用且致敏性特别低;马来酸氯苯那敏属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能对抗皮损过敏反应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体征及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过敏反应症状和体症,且抗组胺作用持久。本发明乳糖酸红霉素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丁酸氢化可的松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内水解酶的释放两者配伍一起作用相协同能增强抗菌消炎作用,使丘疹性荨麻疹炎症反应很快消退,马来酸氯苯那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配伍一起能增强抗过敏、止痒、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有协同作用,使丘疹性荨麻疹所致的风团、水疱和瘙痒短时间消除。

11、,乳糖酸红霉素与马来酸氯苯那敏配伍乳糖酸红霉素有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消除细菌繁殖所致炎性分泌增多因素,马来酸氯苯那敏通过对抗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纠正节肢动物叮咬皮肤后注入的唾液致敏毒素所致的介质异常改变,从而达到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治疗目的,三种成分相互协同、增加疗效。同时,本发明乳膏辅料具有润滑、保护、止痒、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皮肤分泌物的作用,辅料协同主药以利药物渗透和吸收发挥最大效果,从而达到消除毒素过敏反应症状和体症不留瘢痕和继发小儿痒疹的理想治疗目的。本发明无皮肤刺激反应和过敏反应,治疗时效短、治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加工方便,疗效确切。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具。

12、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3实施例1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G;乳糖酸红霉素17G;马来酸氯苯那敏9G;甘油60G;凡士林155G;十六醇95G;液状石蜡105G;平平加O为20G;羟苯乙醋05G;纯化水610G。0014其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0G、凡士林155G、十六醇95G、液状石蜡105G、羟苯乙醋05G、纯化水610G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5,再加入20G平平加O,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G、乳糖酸红霉素17G、马来酸氯。

13、苯那敏9G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G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0015使用时,将该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每日24次。为避免HPA轴的抑制症状体征发生,一般使用12周即可。0016实施例2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2G;说明书CN104095869A3/5页5乳糖酸红霉素13G;马来酸氯苯那敏7G;甘油65G;凡士林145G;十六醇105G;液状石蜡95G;平平加O为30G;羟苯乙醋15G;纯化水590G。0017其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5G、凡士林。

14、145G、十六醇105G、液状石蜡95G、羟苯乙醋15G、纯化水590G置于容器内,加热至90,再加入30G平平加O,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2G、乳糖酸红霉素13G、马来酸氯苯那敏7G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G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0018使用时,将该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每日24次。为避免HPA轴的抑制症状体征发生,一般使用12周即可。0019实施例3一种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酸氢化可的松15G;乳糖酸红霉素15G;马来酸氯苯那敏8G。

15、;甘油63G;凡士林150G;十六醇100G;液状石蜡100G;平平加O为25G;羟苯乙醋1G;纯化水600G。0020其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质制备取辅料甘油63G、凡士林150G、十六醇100G、液状石蜡100G、羟苯乙醋1G、纯化水600G置于容器内,加热至88,再加入25G平平加O,停止加热,搅拌均匀至冷凝,就可得到O/W型乳膏基质;B、乳膏制备取粉末原料丁酸氢化可的松15G、乳糖酸红霉素15G、马来酸氯苯那敏8G加入到步骤A所述的O/W型乳膏基质中,搅拌均匀即可;C、包装分取15G乳膏用塑料盒进行分装。0021使用时,将该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

16、损部位,每日24次。为避免HPA轴的抑制症状体征发生,一般使用12周即可。0022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是在临床10余年反复调试、治疗论证之后总结出来的,为了全面评估本发明乳膏的临床疗效,以本发明药物为治疗组,以常规1薄荷炉甘石洗剂和单纯的皮质类固醇霜剂为对照组,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比较法进行了临床实验,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0023临床试验一、病例选择标准一、诊断技术西医诊断标准症状标准1、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叮咬史2、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3、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4、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5、常复发,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一般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6、剧。

17、痒7、季节性。0024二、试验病例标准1、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昆虫等叮咬史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春、夏、秋季多见,皮损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呈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剧痒,继发感染无全身症状,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常复发。00252、排除病例标准说明书CN104095869A4/5页6排除水痘大疱性丘疹性荨麻疹HEBRA痒疹。0026二、治疗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比较法,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结果变化。00271、治疗组500例,实施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治疗,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每日24次。00282、对照组400例,实施1薄荷炉甘石洗剂和单纯的皮质类固醇霜剂治疗。0029。

18、三、疗效观察指标患儿瘙痒、皮损变化、全身症状。0030四、疗效判断标准1、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2、显效瘙痒、皮损好转80以上3、有效瘙痒、皮损好转50以上4、无效瘙痒、皮损好转10以下。0031五、治疗结果典型病例案例一张某某,女,2岁,其母亲主诉躯干四肢出红斑、水疱2天,瘙痒、睡眠不佳1天半。2天前其母亲带女儿在有草丛的河边玩耍后回家5小时,在双下肢出现米粒大红斑和红斑顶端针尖大水疱10多处,随即外搽风油精,睡至半夜时女儿哭闹不止,让其搔抓,自行外搽皮质类固醇霜剂稍缓解,笫二天其母亲上班回家后察看女儿病情,皮疹剧增遍布躯干和上肢遂来就诊,查体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纺锤形的红色风团,顶端有小。

19、水疱,部分搔抓轻度糜烂,上覆黄痂,周围有抓痕。血常规WBC1240109,NEUT75,EO78,EO09。确诊为丘疹性荨麻疹,嘱其母亲让患儿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用硫黄熏其住房打开窗户2天后居住。给予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均匀涂搽于皮损部位治疗,每日3次。1天后瘙痒减半,3天后结痂,5天后痊愈。0032案例二陈某,男,5岁,幼儿园放署假其父带儿子乡下探亲归来,全身瘙痒并出红疹前来就诊,追问病史在乡下睡土炕并盖未晒的被子。查体前胸后背及四肢伸侧可见散在的与皮纹一致的纺锤形的红色风团,顶部小米粒大水疱,小腹部两处皮损融合,上见抓痕。在察看皮损时还在不停地搔抓,确诊丘疹性荨麻疹后让其查血常规未检查,要求说明书CN104095869A5/5页7用药止其痒,遂给予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外用治疗4天后痊愈。0033案例三武某某,男,3岁,吃过芒果后3小时口周发痒出红斑,随后腹痛并在腹部出纺锤形的红色风团,随来就诊,查体在前腹后腰可见散在分布的纺锤形红色风团样皮损,顶端有小水疱周围无红晕,口周皮肤粘膜交界处红斑、糜烂、少许渗出,嘱停食芒果多饮水,给予氯雷他定糖浆、颠茄片口服,口周用3硼酸液冷湿敷无渗出后,用本发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乳膏外搽所有皮损,每日3次,6天后症状体征消失,只留愈后色素沉着斑,嘱其自然恢复。说明书CN10409586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