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389247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3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78097.X

申请日:

2008.12.23

公开号:

CN101468831A

公开日:

2009.07.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1/46公开日:20090701|||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46; B05B11/00; B65D83/18

主分类号:

C02F1/46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三国

发明人:

粕谷昌司; 庞喜龙; 桥本裕史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7.12.25 JP 2007-33133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党晓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电解水、并且能够对刚刚生成的未劣化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将利用电极对电解溶液进行电解来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通过手动对在该电解槽中生成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手动喷雾泵(喷雾机构)、以及对所述电极通电的电源(电池)收纳在容器内而构成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贮存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在所述容器内分别独立地设置,所述电解槽配置在所述贮液器的下方,并且,通过连通路连通所述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并且所述容器的至少所述电解槽的一部分为透明的。另外,所述电解槽的容积被设定为比所述贮液器的容积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所述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通过将下述部件收纳在容器内而构成:利用电极对电解溶液进行电解来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通过手动对在该电解槽中生成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喷雾机构;以及对所述电极通电的电源,其特征在于,
贮存所述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分别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电解槽配置在所述贮液器的下方,并且,利用连通路连通所述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的至少所述电解槽的一部分为透明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槽的容积被设定为比所述贮液器的容积小。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所述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多个所述电极,并且各电极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一部分较短。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隔壁分隔开所述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同时,所述连通路相对于所述电极在与所述喷雾机构的吸入口相反的一侧形成在所述隔壁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路沿着容器内壁形成在所述隔壁中,并且在该隔壁的开口边缘的靠电解槽侧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突起。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当被从所述电源供给电流时对所述电解槽进行照明的发光元件。

说明书

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对电解溶液进行电解得到的电解水喷雾涂布在人体的皮肤等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对电解溶液进行电解得到的电解水被喷雾涂布在人体的皮肤等上,用于例如清洗、消毒、杀菌等用途,但是,以往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和对由该电解水生成装置生成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喷雾装置独立地构成,因此,为了对电解水进行喷雾,必须进行将由电解水生成装置生成的电解水转移到喷雾装置中的作业,该作业存在繁杂且麻烦的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中将收纳电解溶液且兼作电解槽的容器(贮液器)和对电解水进行喷雾的喷雾机构一体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796075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依赖分批操作将容器内的电解溶液全部电解,因此在容器内的电解溶液的电解完全结束之前无法对电解水进行喷雾,存在喷雾之前耗费时间的问题。
该电解水产生及喷雾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需要对容器内的电解水进行搅拌,并且由于电解水生成之后存放在容器内,因此还存在电解水劣化的问题。
另外,在进行再电解时,由于容器内的全部电解溶液总是被电解,因此存在效率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电解水、并且能够对刚刚生成的未劣化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对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将利用电极对电解溶液进行电解来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通过手动对在该电解槽中生成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喷雾机构、以及对所述电极通电的电源收纳在容器内而构成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贮存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分别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电解槽配置在所述贮液器的下方,并且,通过连通路连通所述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
对于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至少所述电解槽的一部分为透明的。
对于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的容积被设定为比所述贮液器的容积小。
对于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所述电极,并且各电极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一部分较短。
对于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利用隔壁分隔开所述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并且,所述连通路相对于所述电极在与所述喷雾机构的吸入口相反的一侧形成在所述隔壁中。
对于第六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路沿着容器内壁形成在所述隔壁中,并且在所述隔壁的开口边缘的靠电解槽侧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突起。
对于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当被从所述电源供给电流时对所述电解槽进行照明的发光元件。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贮存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在容器内与电解槽分开设置,并将电解槽配置在该贮液器的下方,同时,利用连通路使两者连通,因此能够仅对电解槽内的小容量的电解溶液进行电解,能够连续地对生成的电解水进行喷雾。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电解水,并且,能够对刚刚生成的未劣化的电解水进行喷雾。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使容器的至少电解槽的一部分为透明的,因此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电解槽中的电解的情况。
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将电解槽的容积设定为比贮液器的容积小,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电解槽内的小容量的电解溶液进行电解。
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将多个各电极之间的距离设定为一部分较短,所以能够提高邻接的电极中的距离短的部分之间的电流密度,从而增强在该部分的电解。通过使电解增强,而使在电极中生成的电解气体的量增加。该电解气体的产生加强了电解槽中的电解水的循环流,能够更有力地搅拌电解水,从而得到电解浓度恒定的电解水。
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利用隔壁分隔开贮液器和电解槽,所以能够利用喷雾机构直接将在电解槽中被电解而未劣化的电解水吸上来进行喷雾。并且,由于连通贮液器和电解槽的连通路相对于电极在与喷雾机构的吸入口相反的一侧形成在隔壁中,因此在电解槽内产生以电极为中心的循环流,能够防止电解水从连通路朝向贮液器逆流,并且防止电解溶液侵入贮液器内,从而能够利用喷雾机构稳定地对高电解浓度的电解水进行喷雾。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由于连通路沿着容器内壁形成在将贮液器和电解槽分隔开的隔壁中,并且在所述隔壁的开口边缘的靠电解槽侧的部分的一部分形成有突起,因此能够利用突起防止由电解槽内的电解溶液的电解而产生的电解气体朝向贮液器逆流,能够利用电解槽内的电解气体的循环引起的搅拌使电解槽中的电解水自然地变得均匀,不需要搅拌单元,结构简单化。
根据第七方面的发明,由于在容器内设置有当被从电源供给电流时对电解槽进行照明的发光元件,因此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电解槽中的电解的情况和电源的接通/断开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剖切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剖视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电源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设有隔壁的情况下的电解电流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设有隔壁的情况下的电解时间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8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未设置隔壁的情况下的电解电流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未设置隔壁的情况下的电解时间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10(a)~(c)是示出电极的其他方式的图。
符号说明
1: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
2:容器;
2A:容器主体;
2B、2C:盖;
3:手动喷雾泵(喷雾机构);
3a:手动喷雾泵的喷嘴;
3b:手动喷雾泵的喷射口;
3c:手动喷雾泵的吸入口;
4:贮液器;
5:电解槽;
6:隔壁;
6a:隔壁的突起;
7:连通路;
8:电极;
8a:电极的大径部;
8b、8c:电极的凸部;
9:构成电解槽的一部分的部件;
10:透明窗;
11:开关;
12:电池(电源);
13:基板;
14:LED(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该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剖切侧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该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立体图,图5是示出该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电源部)的立体图。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1中,附图标记2表示大致圆筒状的容器,该容器2由圆筒状的容器主体2A、被装配在该容器主体2A的上面和下面的两段圆筒状的盖2B和圆板状的盖2C构成。进而,在该容器2的上部设有作为喷雾机构的手动喷雾泵3。
于是,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容器2内与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5分开地设置有贮存电解溶液的贮液器4,如图2~图4所示,贮液器4和电解槽5在容器2内的上半部沿上下配置,在它们的下方收纳有电源部。
上述电解槽5配置在贮液器4的正下方,两者由隔壁6上下分隔开,同时,通过在隔壁6中沿着容器2内壁形成的连通路7相互连通。此处,如图4中详细表示的那样,在隔壁6的开口边缘的靠电解槽5侧的部分的一部分上一体地形成有朝向电解槽5的突起6a。
然而,在所述电解槽5的内部直立地设置有两个电极8,电解槽5的容积被设定为比贮液器4的容积小。进而,在贮液器4的中心贯通有所述手动喷雾泵3的垂直延伸的喷嘴3a,该喷嘴3a的下端在电解槽5中开口。另外,如图1所示,在手动喷雾泵3的上端部开有喷射口3b。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详细表示的那样,在所述各电极8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凸缘状的大径部8a,两个电极8的大径部8a之间的距离L1被设定为比其他部位(小径部)之间的距离L2短(L1<L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述那样,连通路7在隔壁6中沿着容器2的内壁形成,但是,如图2和图4所示,该连通路7形成在隔壁6中的相对于电极8与手动喷雾泵3的吸入口3c相反的一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电解槽5的一部分的部件9由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如图1所示,该部件9的一部分作为透明窗10构成容器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从该透明窗10目视确认电解槽5内的电极8。另外,如图1所示,在容器2的外表面的透明窗10的下方配置有圆形的开关11。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容器2内的比电解槽5更靠下方的部分收纳有:作为电源的两个电池(干电池)12;控制该电池12的电流的基板13;所述开关11;以及从电池12接受电流的供给以对电解槽5进行照明的作为发光元件的两个LED14等。
在如上那样构成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1中,电解溶液收纳在贮液器4和电解槽5中,当使用者在使用时按压开关11时,从电池12对电解槽5内的电极8通电从而电解槽5内的电解溶液被电解,从而在电解槽5内生成电解水。因此,当使用者手动操作手动喷雾泵3时,在电解槽5中生成的电解水从手动喷雾泵3的吸入口3c直接被抽吸到喷嘴3a并从喷射口3b呈雾状喷射,从而雾状的电解水被喷雾涂布在人体的皮肤上。
进而,当电解槽5内的电解水由于电解水的喷雾涂布而被消耗从而其量变少时,电解溶液从贮液器4通过连通路7补给至电解槽5中,因此能够连续地喷雾涂布电解水。
于是,在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1中,由于贮存电解溶液的贮液器4在容器2内与电解槽5分开设置,将电解槽5配置在该贮液器4的正下方,并且,利用连通路7使两者始终连通,因此,仅对电解槽5内的小容量的电解溶液进行电解,能够连续地对生成的电解水进行喷雾。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电解水,并且,能够利用手动喷雾泵3直接对刚刚生成的未劣化的电解水进行喷雾。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电解槽5的容积设定为比贮液器4的容积小,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电解槽5内的小容量的电解溶液进行电解。并且,在喷雾之前通过对电解时间进行调节,能够调节电解的程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透明的树脂材料构成形成电解槽5的一部分的部件9,如图1所示,将该部件9的一部分作为透明窗10并使其在容器2的外表面露出,因此能够从该透明窗10目视确认电解槽5内的电极8,从而能够从外部在视觉上检查电解槽5中的电极8以及电解槽5中的电解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各电极8的顶部分别形成凸缘状的大径部8a,并将两个电极8的大径部8a之间的距离L1设定为比电极8的其他部位(小径部)之间的距离L2短(L1<L2),因此该大径部8a之间的电流密度变高,该部分处的电解增强。由于电解被增强,因此来自电极8的电解气体的生成量增加,伴随着电解气体的产生,电解槽5中的电解水的循环流的强度增强,由此能够更有力地搅拌电解水,从而得到电解浓度恒定的电解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电极8的顶部分别形成凸缘状的大径部8a,将两个电极8的大径部8a之间的距离L1设定为比电极8的其他部位(小径部)之间的距离L2短(L1<L2),但是,为了得到上述效果,只要将邻接的电极8的距离设定为一部分短即可,例如可以如图10(a)所示那样在电极8的高度方向中间部形成相互面对的圆弧状的凸部8b,并将这些凸部8b之间的距离L1设定为比电极8的其他部位之间的距离L2短,或者如图10(b)所示那样在电极8的各顶部形成四棱柱状的凸部8c,并将这些凸部8c之间的距离L1设定为比电极8的其他部位之间的距离L2短。或者,也可以如图10(c)所示那样使圆柱状的电极8的一方倾斜,将两电极8的顶部之间的距离L1设定为比电极8的其他部位之间的距离L2短。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将贮液器4和电解槽5分隔开的隔壁6中沿着容器2的内壁形成连通路7,并在隔壁6的开口边缘的靠电解槽5侧的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突起6a,因此通过突起6a能够防止通过在电解槽5内的电解溶液的电解而产生的电解气体朝向贮液器4逆流,利用电解气体的循环而引起的搅拌使电解槽5中的电解水自然地变得均匀,不需要搅拌单元,实现了结构的简单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容器2内设置有在被从电池12供给电流时对电解槽5进行照明的LED 14,因此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电解槽5中的电解的情况和开关11的接通/断开的状态。
此外,图6~图9中示出对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1进行的实验的结果。另外,图6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设有隔壁的情况下电解电流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图7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设有隔壁的情况下电解时间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图8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未设置隔壁的情况下电解电流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图9是示出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未设置隔壁的情况下电解时间和游离氯浓度的关系的图。
在实验中,使用贮液器容量5ml、电解槽容量3ml的装置,关于在贮液器和电解槽之间设有隔壁的情况和未设置隔壁的情况,测定了在包含2500ppm的NaCl的电解溶液中通过使电解电流(mA)变化来进行10秒钟的电解而生成的电解水的游离氯浓度。其结果在图6和图8中进行表示。
由于通过电解槽中的电解而产生的游离氯的比重比NaCl电解溶液的比重小,因此游离氯立即上升。因此,在设置有隔壁的情况下,由于电解槽内的游离氯不朝向贮液器扩散而是留在电解槽内,因此如图6所示,可以清楚:在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内,游离氯浓度伴随着电解电流的增加而呈二次曲线增加,另一方面,在贮存NaCl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内几乎未测定到游离氯浓度,对于超过150mA的电解电流,在贮液器中可测量到小的游离氯浓度。与此相反,在未设置隔壁的情况下,游离氯无法留在电解槽内,而是扩散至贮液器内。因此,如图8所示,在贮存NaCl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内,游离氯浓度与电解电流的增加大致成比例地增加,另一方面,在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内,游离氯浓度仅稍稍增加,效果减半。
并且,图7和图9中示出在将电解电流设定为恒定的100mA的状态下电解NaCl溶液的情况下的游离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在设置有隔壁的情况下,可以清楚:在电解槽内,游离氯随着时间(秒)的经过呈双曲线增加,另一方面,在贮液器内几乎测定不到游离氯浓度,在经过10秒后测量到游离氯浓度稍稍增加。与此相反,在未设置隔壁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可以清楚:在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内,游离氯浓度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在贮存NaCl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内,游离氯浓度随着时间的经过呈双曲线增加。
以上的结果表明,为了将在电解槽5内生成的电解水的游离氯浓度保持为较高,隔壁6是不可或缺的,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始终使贮液器4和电解槽5连通的连通路7形成在隔壁6中相对于电极8与手动喷雾泵3的吸入口3c相反的一侧,这样在电解槽5内产生以电极8为中心的循环流,如图2~图4中的箭头所示,利用该循环流防止游离氯浓度高的电解水从连通路7朝向贮液器4逆流、或者游离氯浓度低的NaCl溶液侵入贮液器4内,从而能够利用手动喷雾泵3稳定地对高游离氯浓度的电解水进行喷雾。

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电解水、并且能够对刚刚生成的未劣化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将利用电极对电解溶液进行电解来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槽、通过手动对在该电解槽中生成的电解水进行喷雾的手动喷雾泵(喷雾机构)、以及对所述电极通电的电源(电池)收纳在容器内而构成电解水生成及喷雾装置。贮存电解溶液的贮液器和所述电解槽在所述容器内分别独立地设置,所述电解槽配置在所述贮液器的下方,并且,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