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388251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21945.3

申请日:

2008.10.23

公开号:

CN101440544A

公开日:

2009.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 D03D13/00; D02G3/04; D02G3/26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 伟; 刘 湘; 刘云昌; 许蜀予

地址:

311228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江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怀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选择了两种不同纤维组成及不同混纺比的纱线,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经,经纱排列:甲;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纬,纬纱排列:甲,织物为两上两下斜纹组织。穿综方法采用4片顺穿或8片顺穿;筘号:10#~11#,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205cm。经过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染同一种颜色,充分体现羊毛纤维和PTT纤维的弹性性能。通过对不同纤维组成的纱线的组合选用,按照选定常规的产品工艺流程,生产的竹节多彩仿毛织物颜色丰富、色泽柔和、毛型感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其特征在于:选择了两种不同纤维组成及不同混纺比的纱线,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经,经纱排列:甲;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纬,纬纱排列:甲,织物为两上两下斜纹组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的混纺比选择按纺纱时的质量百分比确定,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配与混纺比的选择:
A纱:PTT高弹纤维40%、羊毛纤维30%、高湿模量粘胶纤维30%;
B纱:高收缩常温阳离子可染涤纶30%、常温阳离子可染涤纶50%、粘胶纤维20%
2)纱线号数和捻度的选择:
甲经:股线为A纱交并B纱,A纱为18.5Tex,B纱为23.6Tex;
甲纬:股线为A纱交并B纱,A纱为18.5Tex,B纱为23.6Tex;
单纱的捻系数选择A纱:280~300,B纱:310~330,股线的捻系数选择为420~480;
3)织物产品主要技术规格:
穿综方法采用4片顺穿或8片顺穿;
筘号:10#~11#,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205cm;
4)产品工艺流程:
(1)织造加工工艺流程:
经纱:原料检验→捻线→整经→穿综、穿筘→;
纬纱:原料检验---→捻线---→倒筒------------→;
然后经纱和纬纱一并进行织造;
(2)后整理加工工艺流程:
坯布检验→退卷缝头→预缩→漂洗→松烘→剪毛→染色→松烘→定型→剪毛→罐蒸→检验→打卷入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弹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经过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染同一种颜色,充分体现羊毛纤维和PTT纤维的弹性性能。

说明书

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世界化纤仿毛产品的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差别化纤维层出不穷的出现,新型原料的开发和利用,拓展了仿毛产品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的变化,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市场。毛纺产品由于价格昂贵,难于打理,而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PTT差别化纤维的出现为我们开发低比例毛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而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色织低比例毛产品,基本上都是涤粘毛普通纤维组成,产品档次不高,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PTT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的简称,PTT纤维兼有涤纶和锦纶的特性,除防污性能好外,还有易于染色、手感柔软、富有弹性,伸长性同氨纶纤维一样好,与弹性纤维氨纶相比更易于加工,非常适合纺织服装面料;PTT织物具有优异的伸长恢复性(伸长20%仍可恢复其原有的长度)。PTT纤维具有优异的染色及印花特性(110℃~120℃、一般分散染料可以染色);优越的染色牢度、日晒牢度及抗污性。
高收缩纤维是一种新型合成纤维,它的问世与应用仅有十余年的历史,在产品开发中运用高收缩纤维与低收缩及不收缩纤维织成织物经热处理后,高收缩纤维产生不同程度的卷曲呈主体状蓬松,使用这种组合纱线可用于生产的仿毛织物,高收缩纤维形成一定的弯曲,产生不同的反射表面,反射层次,增加内部反射光,改善反射光的分布,形成反射光强度不均匀的散射,从而有利于构成织物柔和的光泽效果。
高收缩涤纶与常规涤纶、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等均可混纺用于生产具有高收缩特性的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一种高弹仿毛织物:
选择了两种不同纤维组成及不同混纺比的纱线,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经,经纱排列:甲;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纬,纬纱排列:甲,织物为两上两下斜纹组织。
二.一种高弹仿毛织物的生产方法:
纱线的混纺比选择按纺纱时的质量百分比确定,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原料的选配与混纺比的选择:
A纱:PTT高弹纤维40%、羊毛纤维30%、高湿模量粘胶纤维30%;
B纱:高收缩常温阳离子可染涤纶30%、常温阳离子可染涤纶50%、粘胶纤维20%
2)纱线号数和捻度的选择:
甲经:股线为A纱交并B纱,A纱为18.5Tex,B纱为23.6Tex;
甲纬:股线为A纱交并B纱,A纱为18.5Tex,B纱为23.6Tex;
单纱的捻系数选择A纱:280~300,B纱:310~330,股线的捻系数选择为420~480;
3)织物产品主要技术规格:
穿综方法采用4片顺穿或8片顺穿;
筘号:10#~11#,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205cm;
4)产品工艺流程:
(1)织造加工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经纱:原料检验→捻线→整经→穿综、穿筘→;
纬纱:原料检验---→捻线---→倒筒------------→;
然后经纱和纬纱一并进行织造;
(2)后整理加工工艺流程:
坯布检验→退卷缝头→预缩→漂洗→松烘→剪毛→染色→松烘→定型→剪毛→罐蒸→检验→打卷入库。
所述的织物经过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染同一种颜色,充分体现羊毛纤维和PTT纤维的弹性性能。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不同纤维组成的纱线的组合选用,按照选定常规的产品工艺流程,生产的竹节多彩仿毛织物颜色丰富、色泽柔和、毛型感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织物基本组织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织物基本组织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织造加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上述配比的A、B两种纱线,A纱的捻系数取280,B纱的捻系数取310,甲经用A纱+B纱;甲纬用A纱+B纱;股线的捻系数均取420,上机选用筘号10#,穿综方法采用4片顺穿;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205cm;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处理后,布面弹性足、手感好,说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织物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采用上述配比的A、B两种纱线,A纱的捻系数取290,B纱的捻系数取320,甲经用A纱+B纱;甲纬用A纱+B纱;股线的捻系数均取450,上机选用筘号10.5#,穿综方法采用4片顺穿;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205cm;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处理后,布面弹性足、手感好,说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织物如图1所示)。
实施例3:
采用上述配比的A、B两种纱线,A纱的捻系数取300,B纱的捻系数取330,甲经用A纱+B纱;甲纬用A纱+B纱;股线的捻系数均取480,上机选用筘号11#,穿综方法采用8片顺穿;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205cm;制织的织物经染色后整理处理后,布面弹性足、手感好,说明织造和染色工艺是符合织物要求(织物如图2所示)。

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仿毛织物及其生产方法。选择了两种不同纤维组成及不同混纺比的纱线,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经,经纱排列:甲;以A纱交并B纱的股线作为甲纬,纬纱排列:甲,织物为两上两下斜纹组织。穿综方法采用4片顺穿或8片顺穿;筘号:10#11#,穿入:2综/筘,上机门幅:205cm。经过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粘胶短纤维染同一种颜色,充分体现羊毛纤维和PTT纤维的弹性性能。通过对不同纤维组成的纱线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