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87130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78196.3

申请日:

2007.11.27

公开号:

CN101445278A

公开日:

2009.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1G 51/00登记生效日:201603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变更后权利人: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8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2号变更后权利人:101407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经济开发区雁栖路3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1G51/00; C01D15/00; H01M4/04; H01M4/58; H01M4/48

主分类号:

C01G51/00

申请人: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发明人:

卢世刚; 阚素荣; 伍 乐; 王昌胤; 李文成

地址:

100088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凤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金属钴粉代替传统的钴的化合物作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锂的化合物,球磨,均匀混合后,分别在400℃~600℃,650℃~750℃温度下低温烧结反应,然后于850℃~950℃高温晶化,得到电化学性能较好的钴酸锂产物,其比容量大于145mAh/g,振实密度大于2.8g/cm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金属钴粉代替传统的钴化合物为原料,采用分段烧结工艺,得到的钴酸锂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和振实密度,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化了工艺,不需要粉碎,直接得到结晶完整的二次粒子,粒子呈类球状。和传统的制备工艺相比较,工艺更加简单,更加节能,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制备技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钴粉、锂的化合物按照锂钴原子比0.98~1.1的比例进行配料,球磨,均匀混合2~48小时,然后在400℃~600℃,烧结5~24小时,连续升温到650℃~750℃,保温烧结5~12小时,再连续升温到850℃~950℃,保温烧结2~10小时,得到所需钴酸锂正极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锂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钴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金属钴粉粒度为D501-10μm。

说明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1992年索尼开发出商品化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以其比能量大、重量轻、无记忆效应等显著特点,迅速发展起来,在移动电话、便携式电器、军事装备电源、电动汽车电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钴酸锂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自从锂离子电池商品化以来一直是主导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一般有高温固相法和共沉淀等液相合成法等,其中高温固相法工艺比较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被众多生产厂商采用。其工艺一般是采用四氧化三钴等钴盐、碳酸锂等锂盐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充分混合后,于800℃~1000℃下合成,合成产物经过粉碎分级后得到所需钴酸锂产品。该方法缺点是合成温度较高,合成的钴酸锂颗粒较大,需要通过粉碎处理达到所需粒径,粉碎后钴酸锂原生颗粒遭到破坏,难于制备出类球形的钴酸锂。液相法比如草酸共沉淀法是以醋酸锂、醋酸钴为原料,在醋酸的作用下,溶液中搅拌生成沉淀,并用氨水调节适当PH值,低温干燥后,于高温下烧结得到正极材料钴酸锂,该方法可生成一次颗粒,颗粒均匀,可以通过控制反应过程得到类球型的颗粒,电化学性能较好,液相法合成的缺点是工艺较复杂,废液处理量大,大规模生产不好控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金属钴粉代替传统的四氧化三钴等钴盐为原料,通过多段烧结工艺,利用金属钴粉活性大,低温下反应,高温晶化,直接得到类球形二次粒子,不需要粉碎,简化了固相法生产工艺,而且所合成的钴酸锂比容量高,振实密度较高,大大提高了电池体积比能量,循环稳定性较好,该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性强,工艺简单,产品性能优于传统高温固相法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造方法,将金属钴粉、锂的化合物按照锂钴原子比0.98~1.1的比例进行配料,在球磨机中充分混合2~48小时,然后在400℃~600℃,烧结5~24小时,连续升温到650℃~750℃,保温烧结时间5~12小时,再连续升温到850℃~950℃,保温烧结2~10小时,得到所需钴酸锂正极材料。
所说的锂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中的一种或两几种混合物;
所说的金属钴粉粒度D50为1~10微米。这里所说的粒度是指平均粒度。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采用金属钴粉代替传统的钴的化合物为原料,利用金属钴粉化学活性高,使其在较低温度下400℃~600℃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粒度较小的一次粒子,然后在650℃~750℃使反应更加完全,最后在850℃~950℃进行高温晶化得到所需粒度的钴酸锂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通过控制合成工艺,直接得到类球形的二次粒子,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不需要传统的粉碎工艺,简化了工艺。
本发明的积极效应是采用金属钴粉为原料不需要经过粉碎,直接得到所需粒度的二次粒子,颗粒具有较好的形貌,实现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提高了材料体积比容量,并且大大简化了工艺,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得到钴酸锂的颗粒形貌
图2比较例得到钴酸锂颗粒形貌
图3实施例1得到钴酸锂的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4比较例得到钴酸锂首次充放电曲线
图5实施例1得到钴酸锂循环曲线
图6比较例得到钴酸锂循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合成:
(1)以金属钴粉为钴源,碳酸锂或者/和氢氧化锂等为锂源,按照锂钴比0.98~1.1的摩尔比例进行配料,在球磨机中均匀混合;
(2)将混合好的原材料在400℃~600℃低温烧结5~24小时,连续升温到650℃~750℃,保温烧结5-12小时,再连续升温到850℃~950℃,保温烧结2~10小时,得到钴酸锂材料。
本发明的选用的锂源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选用的金属钴粉粒度D50为1~10微米,这里所说的粒度是指平均粒度。
为了检测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钴酸锂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用荷兰X′Pert PROMPD型XRD衍射仪进行结构测试;用本领域所属的普通技术人员均知的方法,将其组装成平板式试验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钴酸锂正极材料85~92%(重量百分数),导电剂(石墨或者炭黑)4~8%,粘结剂PVDF(聚偏氟乙烯)4~8%,混合调成浆状,涂在铝箔的两面上,在空气中干燥,制成电极。对电极为锂金属片组成试验电池。电解液为1M(mol/L)LiPF6/EC+DMC等,EC为碳酸乙烯酯,DMC为碳酸二甲酯。充放电电流密度0.2C,充放电上、下限电压为3.0~4.25V,比容量计算方法C=mA×h/g,其中C:比容量,温度为25±2℃,用计算机控制恒电流测试仪进行电化学容量和循环测试。
实施例1
按照锂钴摩尔比0.98称取纯度99.9%粒度(这里所说的粒度是指平均粒度)D50为1微米的金属钴粉50g,和纯度98%的碳酸锂31.28g放入球磨混合机中,加入玛瑙球,球料比1∶3,充分混合5小时,然后放入氧化铝坩埚中,马弗炉中500℃烧结10小时,连续升温到750℃,保温烧结5小时,再连续升温到900℃,保温烧结2小时得到钴酸锂。0.1C测试比容量149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6.4%,振实密度2.8g/cm3。实施例1得到的钴酸锂的颗粒形貌如图1所示,和图2比较例得到的钴酸锂的形貌相比,本发明的颗粒呈类球状,颗粒细小、均匀;实施例1得到的钴酸锂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和图4所示比较例得到的钴酸锂首次充放电曲线相比,本发明的比容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实施例1得到的钴酸锂的循环性能如图5所示(1C),和图6所示比较例得到的钴酸锂循环曲线相比,本发明的循环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实施例2
按照锂钴摩尔比1.1称取纯度99.9%粒度(这里所说的粒度是指平均粒度)D50为1微米的金属钴粉50g,和纯度95%的氢氧化锂41.19g放入球磨混合机中,加入玛瑙球,球料比1:3,充分混合5小时,然后放入氧化铝坩埚中,马弗炉中480℃烧结7小时,连续升温到750℃,保温烧结6小时,再连续升温到900℃,保温烧结2小时得到钴酸锂。0.1C测试比容量147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5%,振实密度2.9g/cm3。和比较例得到钴酸锂振实密度相比,本发明振实密度得到较大提高。
比较例
按照锂钴摩尔比0.98称取纯度99%四氧化三钴68.72g,和纯度98%的碳酸锂31.28g放入球磨混合机中,加入玛瑙球,球料比1:3,充分混合5小时,然后放入氧化铝坩埚中,马弗炉中900℃烧结15小时,粉碎后得到钴酸锂。0.1C测试比容量141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4.2%,振实密度2.3g/cm3。比较例得到的钴酸锂的颗粒形貌如图2所示,颗粒呈不规则形状,颗粒大小不均匀;比较例得到的钴酸锂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比较例得到的钴酸锂循环曲线如图6所示。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金属钴粉代替传统的钴的化合物作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锂的化合物,球磨,均匀混合后,分别在400600,650750温度下低温烧结反应,然后于850950高温晶化,得到电化学性能较好的钴酸锂产物,其比容量大于145mAh/g,振实密度大于2.8g/cm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金属钴粉代替传统的钴化合物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