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36927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1722.3

申请日:

2014.04.16

公开号:

CN105208908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B 1/00申请日:20140416|||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00; A61B1/04; G02B23/24; H04N5/225; H04N7/18

主分类号:

A61B1/00

申请人: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发明人:

五十岚考俊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3.04.18 JP 2013-087583; 2013.04.18 JP 2013-08758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黄纶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摄像装置(40)具有:层叠基板(46),其安装有构成固体摄像元件(44)的驱动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55~58),且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导体层(76~78)以及多个导通孔(71~75);电子部件连接盘(61、62),其设置于层叠基板(46)的表面,与多个电子部件(55~58)中的任意一个电连接;以及缆线连接盘(63),其设置于层叠基板(46)的表面,与多个信号缆线(48)电连接,多个电子部件(55~58)中的至少1个在层叠基板(46)的内部埋设于与电子部件连接盘(61、62)或者缆线连接盘(63)重叠的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
固体摄像元件,其具有检测被检体像的受光元件部;
层叠基板,其安装有构成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导体层和多个导通孔;
电子部件连接盘,其设置于所述层叠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中的任意电子部件电连接;以及
缆线连接盘,其设置于所述层叠基板的所述表面,与多个信号缆线电连接,
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中的至少1个电子部件在所述层叠基板的内部埋设于与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盘或者所述缆线连接盘重叠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被检体像的摄影光轴的方向上,所述层叠基板、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以及所述多个信号缆线被配设成收纳于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投影面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基板的所述导体层是以在垂直于形成有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元件部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方式层叠形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埋设于所述层叠基板的所述至少1个电子部件与所述导通孔相邻,且沿着所述层叠基板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5.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
固体摄像元件,其具有检测被检体像的受光元件部;
电路基板部,其安装有构成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的电子部件,且设置有段差;以及
多个缆线,它们与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部的缆线连接盘连接,
所述多个缆线中的传输图像信号的图像缆线和传输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缆线被连接于通过所述阶差而隔开的所述电路基板部的不同的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基板部中,在挠性印刷基板上层叠连接而形成有刚性基板,通过所述 挠性印刷基板的表面和所述刚性基板的表面形成在高度方向上隔开的所述阶差,
所述图像缆线和所述同步信号缆线被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部的在所述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的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缆线和所述同步信号缆线被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部的在沿着所述被检体像的摄影光轴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隔开的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缆线和所述同步信号缆线被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部的在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缆线和所述同步信号缆线被连接于所述电路基板部的在与沿着所述被检体像的摄影光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隔开的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5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基板、所述电子部件以及所述多个缆线被收纳于固体摄像元件沿着所述被检体像的摄影光轴的投影面积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缆线中的电源缆线及/或接地缆线被连接于所述阶差的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下段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差在0.2mm~4.0mm的范围内。

13.
  一种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该电子内窥镜在插入部的前端部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

说明书

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和设置有该摄像装置的电子内窥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窥镜广泛用于生物体的体内(体腔内)的医疗用的观察、处置等,或者工业用的成套设备内的检测、修理等。尤其是医疗用的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而不需要切开就能够观察体腔内的检查对象部位,且能够根据需要而使用处置器具进行治疗处置,所以被广泛应用。
在这种内窥镜中例如具有日本特开2005-30487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的在插入部的前端部配设有摄像装置的电子内窥镜。这种以往的电子内窥镜在内置于插入部的前端的以往的摄像装置中设置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安装有构成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等的电容器、IC芯片等电子部件。
并且,用于以往的电子内窥镜的摄像装置具有如下的结构:电路基板与固体摄像元件的后侧相邻,且固定于该固体摄像元件。此外,以往的摄像装置在电路基板的后端侧设置有端子,且这些端子焊接有信号缆线。
而且,在以往的电子内窥镜的摄像装置中,连接于电路基板的缆线焊接于在电路基板的同一面上彼此接近而形成的缆线连接盘。
但是,内置于以往的电子内窥镜的摄像装置,因为电子部件和缆线连接端子形成于电路基板上的同一平面上,所以电子部件和信号缆线的各自的连接需要规定的面积,因而存在小型化有限的问题。
因此,内置有摄像装置的电子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小型化也有限,存在阻碍电子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小径化的问题。
而且,如日本特开2005-304876号公报的电子内窥镜那样,当在电路基板上使同步信号缆线与图像信号缆线相邻配置时,同步信号缆线所产生的电磁波有可能对图像信号线传输的图像信号产生干涉而产生噪声。当像这样在图像信号中产生噪声时,显 示于监视器的内窥镜图像存在紊乱而不稳定的问题。
此外,如日本特开2005-30487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虽然通过在电路基板的缆线连接盘上设置中继部件等而在各种信号缆线的连接部设置有高低差,或者通过在基板的正面和背面设置缆线连接盘而能够分开缆线彼此的距离,但是作为课题却留下增加安装中继部件的工序、或要在基板的正面和背面焊接的麻烦。
而且,由于在电路基板设置中继部件而使电路基板尺寸增大,从而摄像装置的小型化产生极限。因此,内置有摄像装置的电子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小型化也有限,存在阻碍电子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小径化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内窥镜,成为比以往更小型化的摄像装置,通过使插入部的前端部小型化而能够使插入部小径化。而且,本发明还能够提供以简单的结构降低图像信号中产生的噪声而能够得到稳定的图像的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固体摄像元件,其具有检测被检体的摄影光的受光元件部;层叠基板,其安装有构成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导体层和多个导通孔;电子部件连接盘,其设置于所述层叠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电连接;以及缆线连接盘,其设置于所述层叠基板的所述表面,与多个信号缆线电连接,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中的至少1个在所述层叠基板的内部埋设于与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盘或者所述缆线连接盘重叠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固体摄像元件,其具有检测被检体像的受光元件部;电路基板部,其安装有构成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的电子部件,且设置有阶差;以及多个缆线,它们与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部的缆线连接盘连接,所述多个缆线中的传输图像信号的图像缆线和传输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缆线被连接于通过所述阶差而分离的所述电路基板部的不同的表面。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内窥镜在插入部的前端部设有如下的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具有:固体摄像元件,其具有检测被检体的摄影光的受光元件部;层叠基板,其 安装有构成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导体层和多个导通孔;电子部件连接盘,其设置于所述层叠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中的任意一个电连接;以及缆线连接盘,其设置于所述层叠基板的所述表面,与多个信号缆线电连接,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中的至少1个在所述层叠基板的内部埋设于与所述电子部件连接盘或者所述缆线连接盘重叠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电子内窥镜在插入部的前端部设有如下的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具有:固体摄像元件,其具有检测被检体像的受光元件部;电路基板部,其安装有构成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驱动电路的电子部件,且设置有阶差;以及多个缆线,它们与设置于所述电路基板部的缆线连接盘连接,所述多个缆线中的传输图像信号的图像缆线和传输同步信号的同步信号缆线被连接于通过所述阶差而分离的所述电路基板部的不同的表面。
根据上述所述的本发明,能够提供电子内窥镜,成为比以往小型化的摄像装置,通过使插入部的前端部小型化而能够使插入部小径化。而且,在上述的另一个方式的发明中,能够提供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图像信号中产生的噪声,从而得到稳定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前端面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该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固体摄像元件和层叠基板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该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摄像装置的电路基板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该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沿图4的V-V线的电路基板的剖视图前端部的前端面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该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该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沿图7的Ⅷ-Ⅷ线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该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从后方观察该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变形例的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从侧方观察该第2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变形例涉及的沿图10的Ⅵ-Ⅵ线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内窥镜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子内窥镜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前端部的前端面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从后方观察固体摄像元件和层叠基板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摄像装置的电路基板的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的Ⅴ-Ⅴ线的电路基板的剖视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需要注意到基于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示意图,各个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各个部分的厚度的比率等与实际情况不同,有时在附图的相互之间也包括彼此的尺寸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主要部分由电子内窥镜(以下简称为内窥镜)2和周边装置3构成。内窥镜2主要部分由插入被检体内的插入部4、连接于该插入部4的基端侧的操作部5、通用缆线6、以及内窥镜连接器7构成。
周边装置3将光源装置9、视频处理器10、连接缆线11、键盘12、监视器13等载置于架台8而构成系统。另外,具有这种结构的内窥镜2和周边装置3通过内窥镜连接器7相互连接。
内窥镜2的操作部5设置有弯曲操作旋钮14、操作内窥镜功能的按钮类15、16、处置器具插入口17、以及作为操作部件的旋转自如的固定用杆18。此外,弯曲操作旋钮14由上下弯曲操作用旋钮21和左右弯曲操作用旋钮22构成。
内窥镜2的插入部4按照从前端侧开始的顺序由前端部31、与该前端部31的基端侧连续设置的作为动作部的能够向多个方向弯曲自如的弯曲部32、以及与该弯曲部32的基端侧连续设置的挠性管部33构成。
弯曲部32通过设置于操作部5的弯曲操作旋钮14的2个上下弯曲操作用旋钮21和左右弯曲操作用旋钮22的旋转操作输入而工作。即,弯曲部32是通过操作弯曲操作旋钮14而弯曲的部件,随着插入到插入部4内的弯曲操作线(未图示)的牵 引或松弛而自由地向例如上下左右4个方向弯曲。
设置于内窥镜2的通用缆线6的前端上的内窥镜连接器7与周边装置3的光源装置9连接。内窥镜连接器7设置有未图示的各种接头、或各种点触点,并且经由连接缆线11与视频处理器10电连接。
内窥镜2配设有对来自光源装置9的照明光进行导光的光导束(未图示),且在该光导束射出照明光的射出端配置有照明透镜(未图示)。该照明透镜设置于插入部4的前端部31,朝向被检体照射照明光。
此外,上述的内窥镜装置1的结构仅是一例,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
接着,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的前端部31的结构、和配设于该前端部31的摄像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内窥镜2的插入部4的前端部31内设置有摄像装置40,且具有嵌合保持该摄像装置40的大致圆柱状的前端部主体41。该前端部主体41的基端外周部嵌合有硬质管42,该硬质管42形成有在前端部31收容摄像装置的内部空间。
摄像装置40主要具有透镜单元43、固体摄像元件44、FPC(挠性印刷基板)45以及作为电路基板的层叠基板46。此外,层叠基板46连接有电缆束47的多个信号缆线48。
透镜单元43具有保持作为物镜光学系统的多个物镜43a的透镜保持架43b,该透镜保持架43b嵌插固定于前端部主体41。这样,透镜单元43固定于前端部主体41。
固体摄像元件44是CCD、CMOS等,具有检测由被透镜单元43的多个物镜会聚的被检体像(图中以摄影光轴O表示的摄影光)的作为像素部的受光元件部44a。而且,固体摄像元件44粘贴有玻璃盖49以覆盖受光元件部44a。
玻璃盖49的前表面固定于透镜单元43的最基端的物镜43a。即,透镜单元43和固体摄像元件44隔着玻璃盖49而固定。
固体摄像元件44的表面下部的电极(未图示)电连接有FPC45的飞线(未图示),且由密封树脂45a密封。该密封树脂45a在FPC45的前端覆盖大致弯曲成90°的飞线,进行密封。
FPC45从固体摄像元件44向后方侧延伸设置。该FPC45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有层叠基板46,由这些FPC45和层叠基板46构成摄像装置40的电路基板部。
摄像装置40以覆盖从透镜单元43的基端部分到电缆束47的前端部分的方式配 设有热收缩管50。该热收缩管50内由填充树脂51填充部件间的间隙。此外,为了填充前端部31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在热收缩管50和硬质管42之间填充填充树脂51。
电缆束47贯穿插入地配置于插入部4,经由如图1所示的操作部5和通用缆线6而延伸设置到内窥镜连接器7。
另外,上述的光导束(未图示)成为集束有多个将来自光源装置9的照明光向前端部导光的光纤的结构,在被外皮覆盖的状态下贯穿插入地配置于插入部4的弯曲部32和挠性管部33,经由如图1所示的操作部5和通用缆线6而延伸设置到内窥镜连接器7。
接着,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基板46的结构进行说明。
层叠基板46如图3到图5所示,上部表面(上表面)安装有至少1个在这里是2个电子部件55、56,内部埋设有至少1个在这里是2个电子部件57、58,层叠基板46设置有构成后述的固体摄像元件44的驱动电路的合计4个电子部件55、56、57、58。
层叠基板46的上部表面如图4和图5所示,形成有与第1电子部件55电连接的2个电子部件连接盘61、与第2电子部件56电连接的2个电子部件连接盘62、以及通过焊锡与多个在这里是6个信号缆线48电连接的6个缆线连接盘63。
层叠基板46的下部表面形成有与FPC45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多个基板连接盘64、65、66、67。
层叠基板46的内部层叠有多个导体层76、77、78。这些导体层76、77、78以与设置于层叠基板46内的多个导通孔71、72、73、74、75的任意一个电连接的方式形成。
例如,层叠基板46的上表面侧的2个电子部件连接盘61经由导通孔71、72与层叠基板46的下表面侧的不同的2个基板连接盘64(在图5中只示出1个)电连接,层叠基板46的上表面侧的2个电子部件连接盘62经由导通孔73、74与层叠基板46的下表面侧的不同的2个基板连接盘67(在图5中只示出1个)电连接。
此外,第3电子部件57与导体层76电连接,第4电子部件58与导体层77电连接。这些导体层76、77在这里经由未图示的导通孔与形成于层叠基板46的下表面侧的基板连接盘65、66电连接。
另外,6个缆线连接盘63分别单独经由多个导通孔75(在图5中只示出1个) 与导体层76、77、78等电连接。此外,导体层78经由导通孔73(或者导通孔74)与下表面侧的基板连接盘67电连接(任意情况均在图5中只示出1个)。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基板46中,第3电子部件57埋设于在俯视中与连接第1电子部件55或第2电子部件56的形成于上部侧的表面的多个电子部件连接盘61、62重叠的位置,第4电子部件58埋设于在俯视中与连接信号缆线48的形成于上部侧的表面的多个缆线连接盘63重叠的位置。
换言之,在层叠基板46中,第3电子部件57埋设于与连接第1电子部件55或第2电子部件56的多个电子部件连接盘61、62重叠的位置,第4电子部件58埋设于与连接信号缆线48的多个缆线连接盘63重叠的位置。
这样,在层叠基板46中,与例如在上部侧的表面一面上安装所有的电子部件55、56、57、58且配置连接信号缆线48的多个缆线连接盘63的结构相比,能够缩小俯视中的基板面积,其结果,能够使摄像装置40小型化。
除此之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基板46被配置为,包含安装于上表面的第1电子部件55、第2电子部件56、以及所连接的多个信号缆线48在内的整体收纳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即,层叠基板46被配置成,在沿着摄影光轴O的方向上整体收纳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因此,能够实现摄影装置40的小型化。
但是,如果多个导体层76、77、78在层叠基板46中平行于设置有受光元件部44a的平面层叠形成,则层叠基板46的高度方向变大,难以使层叠基板46收纳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基板46中,内部的多个导体层76、77、78以在垂直于设置有固体摄像元件44的受光元件部44a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方式层叠形成。
即,通过在与设置有受光元件部44a的固体摄像元件44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方式层叠形成多个导体层76、77、78,从而能够使层叠基板46的高度降低,能够收纳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
而且,在层叠基板46的制造工序上,需要在要埋设的第3电子部件57及第4电子部件58与多个导通孔71、72、73、74之间设置规定的距离而使它们彼此分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层叠基板46的前后方向上,使多个导通孔71、72、73、74与要埋设的第3电子部件57和第4电子部件58相邻,而沿着层叠基板46的 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从而抑制层叠基板46向宽度方向扩展,使层叠基板46的宽度变小。其结果,能够使摄像装置40小径化。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有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前端结构的内窥镜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电子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从后方观察摄像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示出沿着图7的Ⅷ-Ⅷ线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摄像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0是从后方观察变形例的摄像装置的俯视图,图11是从侧方观察沿着图10的Ⅵ-Ⅵ线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各种结构要素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它们结构要素的详细的说明。
首先,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的前端部31的结构、和配设于该前端部31的摄像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6所示,内窥镜2的插入部4的前端部31内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设置有摄像装置40。
在此的摄像装置40主要具有透镜单元43、固体摄像元件44、FPC(挠性印刷基板)45以及作为电路基板的刚性基板81。此外,刚性基板81和FPC45连接有多个各种缆线86、87、88、电源缆线89或者接地(GND)缆线90(参照图7)。
设置于摄像装置40的此处的FPC45的前方侧的上部侧的表面,以层叠的方式电连接且机械连接有刚性基板81。
由这些FPC45和刚性基板81构成摄像装置40的电路基板部85。此外,FPC45具有比刚性基板81的基端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长度。
即,构成为由FPC45的基底膜、导体、覆盖层等构成的基材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比刚性基板8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长。此外,在此的FPC45的长度方向是沿着摄影光轴O的方向。
在向该后方延伸的FPC45的基材部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缆线连接盘(未图示),这些多个缆线连接盘连接有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或者GND缆线90。
即,FPC45在层叠有刚性基板81的状态下在从刚性基板81向后方露出的基材部上设置有多个缆线连接盘(未图示),它们焊接有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
刚性基板81是由玻璃环氧基板、陶瓷基板等形成的基板。该刚性基板81的上表面安装有构成用于驱动固体摄像元件的电路的多个在这里是2个电子部件82、83。
而且,刚性基板81的后方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缆线连接盘(未图示),这些多个缆线连接盘(未图示)上焊接连接有图像缆线86和其它的控制缆线87。
此外,刚性基板81也可以使用内部内置有电子部件的部件内置基板而成为缩小了基板面积的小型的结构。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40形成有在构成电路基板部85的FPC45的上部侧的基板表面与刚性基板81的上部侧的基板表面设置有高低差的阶差。
而且,FPC45的基板表面连接有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刚性基板81的基板表面连接有图像缆线86和其它的控制缆线87。
这些图像缆线86、其它的控制缆线87、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从前端部31的基端部分被集束而被外皮护层覆盖,从而作为未图示的电缆束贯穿插入地配置于插入部4。该电缆束经由图1所示的操作部5和通用缆线6延伸设置到内窥镜连接器7。
此外,摄像装置40也可以以覆盖住从所连接的透镜单元43的基端部分到电缆束的前端部分的方式设置有热收缩管。该热收缩管内填充用于填充部件间的间隙的密封树脂即可。而且,为了填充前端部31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在热收缩管和硬质管42之间填充密封树脂。
另外,上述的光导束(未图示)成为集束有多个将来自光源装置9的照明光向前端部导光的光纤的结构,在被外皮覆盖的状态下贯穿插入地配置于插入部4的弯曲部32和挠性管部33,经由如图1所示的操作部5和通用缆线6而延伸设置到内窥镜连接器7。
接着,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40中的图像缆线86、其它的控制缆线87、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向刚性基板81的连接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7所示,由成对的图像信号缆线86a、86b构成的图像缆线86和由成对的控制信号缆线87a、87b构成的其它的控制缆线87并排设置于刚性基板81的宽度方向上,这些外皮被剥取的各个缆线芯线91、92通过焊接连接于设置于刚性基板81的表面上的多个缆线连接盘(未图示)。
具体地说,当从后方观察摄像装置40时,如图7所示,在作为电路基板部85的上段侧的刚性基板81的表面上以成对的图像信号缆线86a、86b在右侧、成对的控制信号缆线87a、87b在左侧的方式并排设置连接。
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并排设置于FPC45的宽度方向,且这些缆线的外皮被除去的缆线芯线93、94、95通过焊接连接于作为电路基板部85的下段侧的设置于FPC45的表面上的多个缆线连接盘(未图示)。
即,图像缆线86和其它的控制缆线87、以及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和GND缆线90以在由FPC45的表面和刚性基板81的表面形成的高低差的电路基板部85的高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H的方式连接。
此外,在图像缆线86中,作为刚性基板81的内方侧的靠近中央连接的一方的图像信号缆线86a和作为刚性基板81的外方侧的靠近侧部(在此是从后方观察的右侧)连接的另一方的图像信号缆线86b的双方在电路基板部85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H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同步信号缆线88至少在电路基板部85的高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H的位置连接。
除此之外,图像缆线86中的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的缆线芯线91与缆线连接盘连接而成的连接部A、以及从后方观察的在FPC45的左侧的同步信号缆线88的缆线芯线93与缆线连接盘连接而成的连接部B以在电路基板部85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1的方式连接。
因此,位于比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更靠近刚性基板81的侧部(在图7中右侧部)的另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电路基板部85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1以上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同步信号缆线88在电路基板部85的宽度方向上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1的位置连接。
此外,图像信号缆线86a的上述连接部A和同步信号缆线88的上述连接部B在垂直于构成摄像装置40的电路基板部85的FPC45和刚性基板81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2。此外,在此的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是沿着摄影光轴O的方向。
因此,位于比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更靠刚性基板81的侧部的另一方的 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垂直于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2以上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图像信号缆线86b在垂直于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2的位置连接。
而且,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的上述连接部A、和同步信号缆线88的上述连接部B,如图8所示,在电路基板部85的侧视图中在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3的位置连接。
因此,在宽度方向上与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并排设置的另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电路基板部85的侧视图中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3以上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图像信号缆线86b在电路基板部85的侧视图中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3的位置连接。
此外,图像信号缆线86a的上述连接部A和同步信号缆线88的上述连接部B在构成摄像装置40的电路基板部85的FPC45和刚性基板81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4。
因此,与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并排设置的另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4以上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图像信号缆线86b以在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4的方式连接。
而且,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的上述连接部A、和同步信号缆线88的上述连接部B,如图9所示,在电路基板部85的俯视图中在隔开规定的距离L5的位置连接。
因此,在宽度方向上与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并排设置的另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电路基板部85的俯视图中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5以上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图像信号缆线86b在电路基板部85的俯视图中在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5的位置连接。
如上述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40的结构为,特别地在同步信号缆线88连接的FPC45的表面与图像缆线86连接的刚性基板81的表面之间设置有规定的距 离H的阶差,除了该阶差形成的高低差之外,还在侧视图中在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3的位置、且在俯视图中隔开规定的距离L5的位置连接同步信号缆线88和图像缆线86。
这样,摄像装置40因为成为图像缆线86和同步信号缆线88在空间中隔开而连接的结构,所以能够抑制同步信号缆线88对图像缆线86的电磁波的影响,能够抑制对图像缆线86传输的图像信号的电磁波的干扰所产生的噪声。这样,显示于监视器的内窥镜图像中不产生干扰而稳定。
此外,对摄像装置40通过刚性基板81的厚度、与FPC45的粘结层等而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了规定的距离H的阶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该阶差的高低差优选是0.2mm~4.0mm的范围内,能够根据固体摄像元件44的高度尺寸和各种缆线的粗度选择该阶差的大小。
而且,通过将刚性基板81、安装于该刚性基板81的电子部件82、83、图像缆线86、其它的控制缆线87、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的各种缆线以收纳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的方式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小型的摄像装置40。
即,如图7所示,摄像装置40被配置成将刚性基板81、安装于该刚性基板81的上面的2个电子部件82、83、与FPC45或者刚性基板81连接的图像缆线86、其它的控制缆线87、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的各种缆线的全部收纳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因此,能够实现摄影装置40的小型化。
此外,摄像装置40优选在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收纳刚性基板81、电子部件82、83以及全部的各种缆线,且具有如下的规定的距离H的由FPC45的表面与刚性基板81的表面所形成的阶差,其中,该规定的距离H使得与设置于FPC45的下段侧的缆线连接盘连接的同步信号缆线88、电源缆线89以及GND缆线90不对与设置于刚性基板81的上段侧的缆线连接盘连接的图像缆线86、以及其它的控制缆线87产生干涉。
关于这种阶差的高低差,能够根据刚性基板81的厚度,作为具有规定的距离H的较大的物体而容易地获取。因此,通过将比较粗的电源缆线89、GND缆线90等连接于设置于FPC45的下段侧的缆线连接盘,从而使这些电源缆线89和GND缆线90难以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伸出,容易使摄像装置40小径化。
此外,因为在各种缆线当中,使用的比较粗的缆线是同轴缆线,所以不限于电源缆线89或GND缆线90,将同轴缆线连接到设置于FPC45的下段侧的缆线连接盘而难以从固体摄像元件44的投影面积内伸出即可。
而且,虽然在上述的摄像装置40中采用了电路基板部85的上段侧连接有图像缆线86、电路基板部85的下段侧连接有同步信号缆线的结构,但是,因为只要使图像缆线86和同步信号缆线88在空间中隔开即可,所以结构也可以为使图像缆线86连接于下段侧、使同步信号缆线88连接于上段侧、且在分别隔开上述的规定的距离(L1~L5)的位置连接。
根据以上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40不特别地在刚性基板81的缆线连接盘上设置中继部件、或者在各种信号缆线的连接部设置高低差、或者将缆线连接用盘设置于FPC45或者刚性基板81的表面和背面,而作为简单的结构能够成为降低图像信号中产生的噪声而获得稳定的图像的小型的结构。这样,因为使摄像装置40体积小,所以内窥镜2能够使安装摄像装置40的插入部4的前端部31小型化,其结果,能够使插入部4小径化。
(变形例)
此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也可以使刚性基板8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小,从该刚性基板81的侧面起在FPC45上设置空出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安装电子部件84,或者连接同步信号缆线88。
在该变形例中也与上述相同,图像缆线86中的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的缆线芯线91与缆线连接盘连接而成的连接部A、和从后方观察在FPC45的左侧同步信号缆线88的缆线芯线93与缆线连接盘连接而成的连接部B,如图10所示,以在电路基板部85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6的方式连接。
因此,位于比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更靠刚性基板81的侧部的另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电路基板部85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6以上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同步信号缆线88在电路基板部85的宽度方向上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6的位置连接。
而且,图像信号缆线86a的上述连接部A和同步信号缆线88的上述连接部B在垂直于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7。
因此,位于比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更靠刚性基板81的侧部的另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垂直于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7以上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图像信号缆线86b在垂直于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宽度方向的剖面)中的对角方向上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7的位置连接。
此外,在电路基板部85的长度方向上,如图11所示,图像信号缆线86a的上述连接部A与同步信号缆线88的上述连接部B连接于相同位置,且在电路基板部85的高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距离L8。
因此,位于比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a更靠刚性基板81的侧部的另一方的上述图像信号缆线86b也在电路基板部85的高度方向上在相对于同步信号缆线88隔开规定的距离L8的位置连接。
因此,图像缆线86和图像信号缆线86b在刚性基板81的高度方向上至少隔开规定的距离L8的位置连接。该规定的距离L8与作为FPC45的表面和刚性基板81的表面形成的高低差的摄像装置40的高度方向的规定的距离H大致相同(L8≒H)。
即使采用这种结构,在摄像装置40中图像缆线86和同步信号缆线88也能在空间中相隔地连接,虽然效果比上述结构有所降低,但是能够抑制同步信号缆线88对图像缆线86的电磁波的影响,且能够抑制对图像缆线86传输的图像信号的电磁波的干扰所产生的噪声。其结果,显示于监视器的内窥镜图像中不产生干扰而稳定。
记载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除此之外,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含有各种阶段的发明,可通过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组合来提取各种发明。
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几个构成要件,也能够解决所述的课题,在获得所述的效果的情况下,删除该构成要件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发明来提取。
本申请是以2013年4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087583号和日本特愿2013-087584号作为优先权基础提交申请的,上述的内容在日本特愿2013-087583号和日本特愿2013-087584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中被引用。

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像装置和电子内窥镜.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摄像装置(40)具有:层叠基板(46),其安装有构成固体摄像元件(44)的驱动电路的多个电子部件(5558),且在内部形成有多个导体层(7678)以及多个导通孔(7175);电子部件连接盘(61、62),其设置于层叠基板(46)的表面,与多个电子部件(5558)中的任意一个电连接;以及缆线连接盘(63),其设置于层叠基板(46)的表面,与多个信号缆线(48)电连接,多个电子部件(5558)中的至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