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352258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3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608257.2

申请日:

2010.11.16

公开号:

CN201891149U

公开日:

2011.07.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3C 1/12申请日:20101116授权公告日:20110706终止日期:20131116|||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12

主分类号:

E03C1/12

申请人:

胡博文

发明人:

胡博文

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仁丰里9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代理人:

李海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设置在水槽和下水管之间,包括集水箱和与集水箱连通的虹吸管,集水箱的进水口和水槽的出水口连通,虹吸管的出水口和下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一是通过高流速大流量防止下水管道堵塞;二是集水箱体内提前收集油污,防止在下水管内形成堵塞。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下水管道堵塞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水槽和下水管之间,包括集水箱和与集水箱连通的虹吸管,集水箱的进水口和水槽的出水口连通,虹吸管的出水口和下水管的进水口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包括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之间连接处设密封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上盖上设有排气口和设置在排气口之上的除泡沫器,排气口内设有单向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内设有去油污格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内的进水管段设有水封。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的容积为水槽容积的四倍以上。

说明书

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家庭厨房和盥洗室的水槽下水都直接与建筑下水管连接(大多以软管套放在下水管内),且多以长流洗涤方式用水,下水管淤塞成为常发事件。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水管淤塞不外乎两方面原因:1、流量小、流速慢,污物在弯道处沉积堵塞管道。2、温度剧变,油污在下水管道内壁凝结生长,使管道内径不断缩小最终堵塞。
现有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般都在发生下水管道堵塞后,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理,而没有从提高下水管防堵塞性能的方面下手,清理起来非常麻烦,且对于使用人员来说还不得不为清理费用买单,增加生活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高下水管防堵塞性能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水槽和下水管之间,包括集水箱和与集水箱连通的虹吸管,集水箱的进水口和水槽的出水口连通,虹吸管的出水口和下水管的进水口连通。
集水箱包括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之间连接处设密封圈。
集水箱上盖上设有排气口和设置在排气口之上的除泡沫器,排气口内设有单向阀。
集水箱内设有去油污格栅。
集水箱内的进水管段设有水封。
集水箱的容积为水槽容积的四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通过虹吸原理提高水流速,使污物随着高流速随水冲走,而不易大量沉积在管道上,造成管道堵塞,同时水流的冲击力亦可有效对管内壁进行冲刷,防止污物、油污等粘附在管内壁;2)本实用新型将油污凝结发生在集水箱内,由于集水箱容积大,油污的凝结不会对集水箱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且可定时的通过去油污格栅清理集水箱内的油污。
依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是通过高流速大流量防止下水管道堵塞;二是集水箱体内提前收集油污,防止在下水管内形成堵塞。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下水管道堵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进水管、2为集水箱上盖、3为集水箱体、4为去油污格栅、5为虹吸管、6为下水管、7为排气口、8为单向阀、9为除泡沫器。
图3为去油污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如下:
1、集水箱体3:集水箱体3是一个大于用于水槽容积四倍以上的耐油污腐蚀的容器。用于收集水槽大量下水,同时起到降温作用,使油污提前凝结生长。集水箱体3底部有一定斜度,出水管入口处形成集水槽,有水封作用。
2、集水箱上盖2;与集水箱体3连接,之间加橡胶密封圈。阻隔集水箱内物质外溢,形成箱体密闭。起到支撑进水管1,排气口7、单向阀8、除泡沫器9的作用。拆装清理方便。通过改变集水箱上盖2形状,可以使通用型“防堵塞集水箱装置”变化为各种水槽的专用“防堵塞集水箱装置”。
3、进水管1;入口通过软管与水槽下水出口密封连接。可以加连接转换管,实现多路接入。
4、内置水封;水封隔离箱内气体作用。
5、排气口7:排出进水时集水箱内的空气,水槽下水流畅;单向阀8:仅能排出多余气体,起到隔离作用;除泡沫器9:防止泡沫外溢。
6、去油污格栅4:提供油污附着载体,收集油污,使油污凝结生长提前,片状交叉互插结构,方便取出单片清理。
7、虹吸管5:通过软管与建筑下水管6密封。当集水箱内液体液面高于虹吸管5顶端,虹吸形成。大量水流形成脉冲式压力流,冲刷建筑下水管6内壁,带走管道中沉积物、油污,使其无法大量沉淀、附着在管道内壁,起到防止下水管6堵塞功能。

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91149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7.06CN201891149U*CN201891149U*(21)申请号 201020608257.2(22)申请日 2010.11.16E03C 1/12(2006.01)(73)专利权人胡博文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仁丰里91号(72)发明人胡博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代理人李海燕(54) 实用新型名称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设置在水槽和下水管之间,包括集水箱和与集水箱连通的虹吸管,集水箱的进水口和水槽的出。

2、水口连通,虹吸管的出水口和下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一是通过高流速大流量防止下水管道堵塞;二是集水箱体内提前收集油污,防止在下水管内形成堵塞。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下水管道堵塞性能。(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201891151 U 1/1页21.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水槽和下水管之间,包括集水箱和与集水箱连通的虹吸管,集水箱的进水口和水槽的出水口连通,虹吸管的出水口和下水管的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

3、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包括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之间连接处设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上盖上设有排气口和设置在排气口之上的除泡沫器,排气口内设有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内设有去油污格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内的进水管段设有水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的容积为水槽容积的四倍以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891149 UCN 201891151 U 1/2页3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

4、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 现代家庭厨房和盥洗室的水槽下水都直接与建筑下水管连接(大多以软管套放在下水管内),且多以长流洗涤方式用水,下水管淤塞成为常发事件。经过长时间调查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水管淤塞不外乎两方面原因:1、流量小、流速慢,污物在弯道处沉积堵塞管道。2、温度剧变,油污在下水管道内壁凝结生长,使管道内径不断缩小最终堵塞。0003 现有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般都在发生下水管道堵塞后,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理,而没有从提高下水管防堵塞性能的方面下手,清理起来非常麻烦,且对于使用人员来说还不得不为清理费用买单,增加生活成本。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

5、,目的在于提高下水管防堵塞性能的防下水管道堵塞装置。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水槽和下水管之间,包括集水箱和与集水箱连通的虹吸管,集水箱的进水口和水槽的出水口连通,虹吸管的出水口和下水管的进水口连通。0006 集水箱包括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集水箱体和集水箱上盖之间连接处设密封圈。0007 集水箱上盖上设有排气口和设置在排气口之上的除泡沫器,排气口内设有单向阀。0008 集水箱内设有去油污格栅。0009 集水箱内的进水管段设有水封。0010 集水箱的容积为水槽容积的四倍以上。001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通过虹吸原理提高水流速,使污物随着高流速随水冲走,而不易大。

6、量沉积在管道上,造成管道堵塞,同时水流的冲击力亦可有效对管内壁进行冲刷,防止污物、油污等粘附在管内壁;2)本实用新型将油污凝结发生在集水箱内,由于集水箱容积大,油污的凝结不会对集水箱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且可定时的通过去油污格栅清理集水箱内的油污。0012 依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是通过高流速大流量防止下水管道堵塞;二是集水箱体内提前收集油污,防止在下水管内形成堵塞。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防下水管道堵塞性能。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1891149 UCN 201891151 U 2/2页40014 图2为图1的俯视图0015 图中1为进水管、2为集水箱上盖。

7、、3为集水箱体、4为去油污格栅、5为虹吸管、6为下水管、7为排气口、8为单向阀、9为除泡沫器。0016 图3为去油污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如下:0018 1、集水箱体3:集水箱体3是一个大于用于水槽容积四倍以上的耐油污腐蚀的容器。用于收集水槽大量下水,同时起到降温作用,使油污提前凝结生长。集水箱体3底部有一定斜度,出水管入口处形成集水槽,有水封作用。0019 2、集水箱上盖2;与集水箱体3连接,之间加橡胶密封圈。阻隔集水箱内物质外溢,形成箱体密闭。起到支撑进水管1,排气口7、单向阀8、除泡沫器9的作用。拆装清理方便。通过改变集水箱上盖2形状,。

8、可以使通用型“防堵塞集水箱装置”变化为各种水槽的专用“防堵塞集水箱装置”。0020 3、进水管1;入口通过软管与水槽下水出口密封连接。可以加连接转换管,实现多路接入。0021 4、内置水封;水封隔离箱内气体作用。0022 5、排气口7:排出进水时集水箱内的空气,水槽下水流畅;单向阀8:仅能排出多余气体,起到隔离作用;除泡沫器9:防止泡沫外溢。0023 6、去油污格栅4:提供油污附着载体,收集油污,使油污凝结生长提前,片状交叉互插结构,方便取出单片清理。0024 7、虹吸管5:通过软管与建筑下水管6密封。当集水箱内液体液面高于虹吸管5顶端,虹吸形成。大量水流形成脉冲式压力流,冲刷建筑下水管6内壁,带走管道中沉积物、油污,使其无法大量沉淀、附着在管道内壁,起到防止下水管6堵塞功能。说 明 书CN 201891149 UCN 201891151 U 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91149 UCN 201891151 U 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9114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