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形木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M形木梁.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1962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1962ACN102051962A21申请号200910208783122申请日20091030E04C3/1220060171申请人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地址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娄葑东区淞江路3号72发明人聂圣哲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代理人陈忠辉54发明名称一种M形木梁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M”形木梁,包括有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特点是横向梁体木料与垂直梁体木料构成矩形梁框,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梁,且各个辅梁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同时,辅梁与水平面构成有夹。
2、角。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及辅梁之间采用钉板连接。由此,通过“M”形排列的辅梁来对矩形梁框进行结构固定,确保木梁的整体稳固。同时,依托于“品”字形错层间隔分布的钉组单元,对各个结合处进行钉合,在满足组装稳固的同时更能提高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51969A1/1页21一种“M”形木梁,包括有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梁体木料与垂直梁体木料构成矩形梁框;所述的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梁,且各个辅梁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所述辅梁与水平面构成有夹角;所述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及辅梁。
3、之间采用钉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为30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为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板对应分布在矩形梁框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板,包括有钉板主板,其上分布有钉组单元,钉组单元之间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所述钉组单元刻有“工”字形成钉槽,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形成钉槽设有斜角,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后,斜角构成钉尖。权利要求书CN102051962ACN1。
4、02051969A1/2页3一种M形木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梁,尤其涉及一种“M”形木梁。背景技术0002现有建筑中所应用到的木梁,除单体横梁外,往往会使用到矩形梁。但是矩形本身的结构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为了提高稳固程度,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增加连接辅助结构,或是增添辅助横梁对矩形梁进行填充分割。然而,在增加连接辅助结构的时候免不了要用到多组钉子和上胶,增加了生产工序,也不利于环保。同时,增添辅助横梁对矩形梁进行填充分割也没有完全解决矩形本身的不稳定的因素。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M”形木梁。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M”形木梁,包括有。
5、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其中所述的横向梁体木料与垂直梁体木料构成矩形梁框;所述的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梁,且各个辅梁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所述辅梁与水平面构成有夹角;所述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及辅梁之间采用钉板连接。0005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夹角为3075。0006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夹角为45。0007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钉板对应分布在矩形梁框的两侧。0008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钉板,包括有钉板主板,其上分布有钉组单元,钉组单元之间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所述钉组单元。
6、刻有“工”字形成钉槽,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0009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工”字形成钉槽设有斜角,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后,斜角构成钉尖。0010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M”形排列的辅梁来对矩形梁框进行结构固定,确保木梁的整体稳固。同时,本“M”形木梁采用钉板上呈“品”字形错层间隔分布的钉组单元,对各个结合处进行钉合,在满足组装稳固的同时更能提高效率。并且,避免了以往的上胶粘结过程,有利于环保。0011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M”形木梁的构造示意图。
7、;0013图2是钉板的构造示意图。0014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说明书CN102051962ACN102051969A2/2页400151横向梁体木料2垂直梁体木料00163辅梁4钉板00175钉组单元6钉具体实施方式001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M”形木梁,包括有横向梁体木料1、垂直梁体木料2,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横向梁体木料1与垂直梁体木料2构成矩形梁框,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梁3;所述辅梁3与水平面构成有夹角,且各个辅梁3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所述横向梁体木料1、垂直梁体木料2及辅梁3之间采用钉板4连接。0019进一步结合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来看,为了令带有夹角的辅梁3形成结。
8、构稳定的“M”形,由此对矩形梁框进行辅助塑形,所述的夹角为3075。并且,结合目前常用的房屋结构来看,辅梁3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为45。0020再进一步来看,钉板4包括有钉板4主板,其上分布有钉组单元5,钉组单元5之间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钉组单元5刻有“工”字形成钉槽,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6。同时,“工”字形成钉槽设有一定的斜角。由此,当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6后,钉6的首端依照斜角能够形成钉尖。这样,依托于钉尖的存在,能够让钉板4更好地嵌入木料建材中。0021结合本本“M”形木梁的实际组装来看,其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将横向梁体木料1与垂直梁体木料2组成矩形梁框的形状。随后,将各个辅梁3按。
9、照实际需要,按照“M”形的样式填充排列在矩形梁框内。接着,对辅梁3的角度进行调整校对,亦同时对矩形梁框进行连接前的调整校对。然后,将钉板4的钉面正对各个连接处的侧面进行钉合,令钉板4对应分布在矩形梁框的两侧。具体来说,“M”形木梁两侧的各个连接处均采用钉板4进行钉合连接。由于钉板4上拥有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的钉组单元5,确保了连接的紧密程度。并且,只需要敲击钉板4,即可以保证钉组单元5上的钉6钉入木料内,比单个钉入来得快捷便利。0022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通过“M”形排列的辅梁来对矩形梁框进行结构固定,确保木梁的整体稳固。同时,本“M”形木梁采用钉板上呈“品”字形错层间隔分布的钉组单元,对各个结合处进行钉合,在满足组装稳固的同时更能提高效率。并且,避免了以往的上胶粘结过程,有利于环保。0023当然,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051962ACN102051969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196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