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向阀.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2360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2360ACN102052360A21申请号200910210650822申请日20091105F15B13/02200601E21D23/1620060171申请人朱志亮地址454550河南省沁阳市沁园办事处联盟街和巷72发明人朱志亮54发明名称换向阀57摘要本发明包括阀体和操纵机构构成,它实现了阀芯的静向滑动密封,在配液板的进液口加装了过滤装置,从根本上杜绝了渣渍对阀的侵害,避免了阀因渣滓的堵塞造成的串液现象。由于阀体可设计到最小体积,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阀芯的上下密封采用静密封,这样便减小了加工难度,保证了。
2、加工过程中的成品率。阀垫座环不再进行分割工艺,减少工艺的复杂性。又由于顶杆、阀芯和阀垫座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这样便提高了该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配液板进液口的过滤装置,提高了全套液压系统阀的封闭性能,减少了阀的维修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52367A1/1页21一种换向阀,它包括阀体3和操纵机构16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阀体3是由端套卡座1、端套接头2、密封圈3、挡圈5、密封圈6、挡圈7、压套8、大煤研三号9、阀垫座环10、限位中套11、小煤研三号12、顶杆13、杆套14、支撑销18、。
3、压钉19、弹簧20、阀芯21、密封圈22和钢丝23构成,所述端套卡座1与端套接头2通过钢丝23连接在一起,密封圈4和挡圈5分别设置在阀体孔内,另外一套密封圈6和挡圈7分别设置在端套接头2和限位中套11内部,压套8设置在阀体孔内,大煤研三号9安装在阀垫座环10上,限位中套11安装在阀体3内部,小煤研三号12安装在顶杆13里面,顶杆13安装在杆套14内部,杆套14安装在阀体内,压钉19安装在顶杆13上,弹簧20安装在端套接头2内部,阀芯21安装在端套接头2、限位中套11和阀垫座环10内,密封圈22安装在阀体的平面上,所述操纵机构16由杠杆17和支撑销18构成,支撑销18安装在阀体3的端面,杠杆17。
4、安装在支撑销18的上面,操纵机构16与阀体3通过螺钉15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阀,其特征是所述顶杆13、阀芯21和阀垫座环1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阀,其特征是所述阀垫座环10采用一体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2052360ACN102052367A1/2页3换向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换向阀,主要用于煤矿综采支架缸柱及千斤顶的升降换向。背景技术0002在同等功率情况下,由于液压执行元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工作平稳、反映快,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率的换向等优点,因此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制造、工程建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军事器械、。
5、矿山冶金、轻工、农机、林业等各方面。同时,也被应用到航天航空、海洋开发、核能工程和地震预测等各个工程技术领域。但是,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除了液压油的可压缩性外,主要是由泄露造成,因此液压执行元件通常为动密封,要求精度高,但使用寿命短。由于液压油泄露较大,所以效率较低,如果处理不当,泄露油不仅污染场地,而且还可能引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泄露,液压元件在制造精度上要求较高,因此提高了产品的加工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换向阀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一个控制元件。但是,由于阀芯的轴向移动是通过手柄实现的,阀芯与端套接头和限位中套为动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差,使用寿命短,无法避免渗漏,给换向阀的生产。
6、、加工及使用带来了不便。同时原液压系统中的过滤装置在使用时安装不到位,在日常工作时,经常因渣滓的堵塞造成阀的串液。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换向阀,它实现了阀芯的静向滑动密封,在配液板的进液口加装了过滤装置,从根本上杜绝了渣渍对阀的侵害,避免了阀因渣滓的堵塞造成的串液现象。解决困扰多年的技术难题。使用户减少了维修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阀体和操纵机构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阀体根据实际使用将阀体设计到最小体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阀体是由端套卡座、端套接头、密封圈、挡圈、密封圈、挡圈、压套、大煤研三号、阀垫座环、限位中套、小煤。
7、研三号、顶杆、杆套、支撑销、压钉、弹簧、阀芯、密封圈和钢丝构成。所述顶杆、阀芯和阀垫座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这样提高了该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所述端套卡座与端套接头通过钢丝连接在一起,密封圈和挡圈分别设置在阀体孔内,另外一套密封圈和挡圈分别设置在端套接头和限位中套内部,压套设置在阀体孔内,大煤研三号安装在阀垫座环上,阀垫座环采用一体结构,这样便减少了加工工艺,限位中套安装在端套卡座内部,小煤研三号安装在顶杆里面,顶杆安装在杆套内部,在制作时将顶杆的活塞面积做到最小化,这样便有效的减小了回液阻力,使缸柱的升降更顺畅。杆套安装在阀体内,压钉安装在顶杆上,弹簧安装在端套接头内部,阀芯安装在端。
8、套接头、限位中套和阀垫座环内,阀芯的上下密封采用静密封,这样便减小了加工难度,保证了加工过程中的成品率。密封圈安装在阀体的平面上。所述操纵机构由杠杆和支撑销构成,支撑销安装在说明书CN102052360ACN102052367A2/2页4阀体的端面,杠杆安装在支撑销的上面。操纵机构与阀体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0005有益效果由于阀体可设计到最小体积,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阀芯的上下密封采用静密封,这样便减小了加工难度,保证了加工过程中的成品率。阀垫座环不再进行分割工艺,减少工艺的复杂性。又由于顶杆、阀芯和阀垫座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这样便提高了该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配液板进液口的过滤装置。
9、,提高了全套液压系统阀的封闭性能,减少了阀的维修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0006图1为本发明换向阀的结构图。0007图2为本发明换向阀的侧视图。0008其中1、端套卡座,2、端套接头,3、阀体,4、密封圈,5、挡圈,6、密封圈,7、挡圈,8、压套,9、大煤研三号,10、阀垫座环,11、限位中套,12、小煤研三号,13、顶杆,14、杆套,15、螺钉,16、操纵机构,17、杠杆,18、支撑销,19、压钉,20、弹簧,21、阀芯,22、密封圈,23、钢丝。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它包括阀体3和操纵机构16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阀体3根据实际使用将阀体设计到最小面积,。
10、所述阀体3是由阀芯组件及端套卡座1、端套接头2、密封圈3、挡圈5、密封圈6、挡圈7、压套8、大煤研三号9、阀垫座环10、限位中套11、小煤研三号12、顶杆13、杆套14、支撑销18、压钉19、弹簧20、阀芯21、密封圈22和钢丝23构成。所述顶杆13、阀芯21和阀垫座环1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所述端套卡座1与端套接头2通过钢丝23连接在一起,密封圈4和挡圈5分别设置在阀体孔内,另外一套密封圈6和挡圈7分别设置在端套接头2和限位中套11内部,压套8设置在阀体孔内,大煤研三号9安装在阀垫座环10上,阀垫座环10采用一体结构,限位中套11安装在阀体3内部,小煤研三号12安装在顶杆13里面,顶杆13安。
11、装在杆套14内部,在制作时将顶杆的活塞面积做到最小化,杆套14安装在阀体内,压钉19安装在顶杆13上,压紧小煤研三号,防止其松动。弹簧20安装在端套接头2内部,阀芯21安装在端套接头2、限位中套11和阀垫座环10内,阀芯21的上下密封采用静密封,密封圈22安装在阀体的平面上,所述操纵机构由杠杆17和支撑销18构成,支撑销18安装在阀体3的端面,杠杆17安装在支撑销18的上面。操纵机构16与阀体3通过螺钉15固定在一起。0010在操纵时,操纵机构手把的下压动作,使顶杆向下移动,并带动阀芯同时向端套接头方向移动,使阀芯的密封面和大煤研三号脱离,从进液口进来的高压液体通过端套接头和阀芯的过液孔进入缸柱的上下腔。由于阀采用的是双腔同一样的功能,通过左,右的操纵,实现了缸柱的伸缩动作。通常情况下右边控制伸出动作,左边控制缩回动作。说明书CN102052360ACN102052367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236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