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35367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2CN103335367ACN103335367A21申请号201310241034522申请日20130618F24F5/00200601F24F12/0020060171申请人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11100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石码头(凌天科技工业园)72发明人李晓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发明名称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泵的空调主机冷却水进水管、通往冷却塔的冷却水管,设有与空调主机冷却水管相连接的冷。
2、凝热回收机构、与空调主机相连接的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与冷凝热回收机构及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相连接的热水循环加热机构。本发明对中央空调冷凝热进行热回收,节省了中央空调主机制冷的能耗,达到冷热双向利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35367ACN103335367A1/1页21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带有冷却泵的空调主机冷却水进水管、通往冷却塔的冷却水管道,设有与空调主机冷却水管道相连接的冷凝热回收机构、与空调主机相连接的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
3、、与冷凝热回收机构及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相连接的热水循环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冷凝热回收机构在冷凝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却水侧的一端设一冷却水旁通阀,冷却水旁通阀与冷却水管道相连接;冷却水侧的另一端直接与冷却水管道相连接;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水源热泵冷凝器的冷肠环、水源热泵膨胀阀、水源热泵蒸发器的冷肠环、水源热泵压缩机顺序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水源热泵蒸发器的水侧一端与中央空调冷冻水分水箱由水源热泵冷冻水出水管道连接;水源热泵蒸发器水侧的另一端与水源热泵冷冻泵及中央空调冷冻水集水箱的一端由水源热泵冷冻水回水管道连接;中央空调冷冻水集水箱的另一端及冷冻泵由空调主机冷冻水进水管连接空调主机;空调主机的。
4、冷冻水出水管连接中央空调冷冻水分水箱;热水循环加热机构水源热泵冷凝器水侧一端的热水出水管连接热水箱的顶部;热水箱的底部、热水加热循环泵、热水循环加热管道阀由热水循环加热管道顺序连接至水源热泵冷凝器水侧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热回收机构在冷凝热回收换热器的冷水侧,冷水侧一端与设有冷水进水阀的冷水进水管道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热水循环加热管道及水源热泵冷凝器进水管相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3335367A1/3页3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节能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背景技术0002很。
5、多公共建筑普遍配置空调机组用于制冷,另外还要配置热源设备用于制取生产、生活及卫生用热水。空调机组在制冷时,冷凝热需通过冷却系统进行排放,大量的热能被白白浪费;而制取热水又需采用燃油、燃气锅炉或电热锅炉等传统的加热设备,因此多消耗大量能源。为此中央空调余热回收技术应运而生。热回收的部位有两种,一种是在氟路上,另一种方式是在水路上。第一种方式是在压缩机排气端与冷凝器之间加装换热设备制热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所制热水温度能达到4555C,基本可满足洗浴用热水的温度要求;缺点是会使排气压力上升,压缩机功率消耗增加,降低机组制冷能力,甚至引起机组过载跳闸,且制热水量有限。第二种方式是在冷却水水路上加装换热。
6、设备制取30C36热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制热水量大;缺点是热水温度低,还需加热才能使用。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清扫工作。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带有冷却泵的空调主机冷却水进水管、通往冷却塔的冷却水管道,设有与空调主机冷却水管道相连接的冷凝热回收机构、与空调主机相连接的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与冷凝热回收机构及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相连接的热水循环加热机构;冷凝热回收机构在冷凝热回收换热器的冷却水侧的一端设一冷却水旁通阀,冷却水旁通阀与冷却水管道相连接。
7、;冷却水侧的另一端直接与冷却水管道相连接;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水源热泵冷凝器的冷肠环、水源热泵膨胀阀、水源热泵蒸发器的冷肠环、水源热泵压缩机顺序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水源热泵蒸发器的水侧一端与中央空调冷冻水分水箱由水源热泵冷冻水出水管道连接;水源热泵蒸发器水侧的另一端与水源热泵冷冻泵及中央空调冷冻水集水箱的一端由水源热泵冷冻水回水管道连接;中央空调冷冻水集水箱的另一端及冷冻泵由空调主机冷冻水进水管连接空调主机;空调主机的冷冻水出水管连接中央空调冷冻水分水箱;热水循环加热机构水源热泵冷凝器水侧一端的热水出水管连接热水箱的顶部;热水箱的底部、热水加热循环泵、热水循环加热管道阀由热水循环加热管道顺序。
8、连接至水源热泵冷凝器水侧的另一端。0005作为优选方案,冷凝热回收机构在冷凝热回收换热器的冷水侧,冷水侧一端与设有冷水进水阀的冷水进水管道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热水循环加热管道及水源热泵冷凝器进水管相连接。说明书CN103335367A2/3页4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可以将水循环利用、能量循环利用,提供资源利用率,2、本发明不仅回收空调主机冷凝热制取热水,大大节省热泵机组的能耗,同时还将热泵所产生的冷量注入到冷冻水系统中,达到冷热双向利用,3、本发明对中央空调冷凝热进行热回收节省了水源热泵制热水的能耗;并有效地利用了水源热泵制热水时产生的冷量,节省了中央空调主机制冷能。
9、耗,达到冷热双向利用。附图说明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0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水循环加热管道,2热水出水管道,3冷凝热回收换热器,4冷却水管道,5冷水进水管道,6冷水进水阀,7冷却水旁通阀,8水源热泵冷凝器进水管,9水源热泵冷凝器,10水源热泵膨胀阀,11水源热泵蒸发器,12水源热泵冷冻水出水管道,13中央空调冷冻水分水箱,14空调主机冷冻水。
10、出水管,15空调主机,16冷却泵,17空调主机冷却水进水管,18冷冻泵,19空调主机冷冻水进水管,20水源热泵冷冻泵,21中央空调冷冻水集水箱,22水源热泵冷冻水回水管道,23水源热泵压缩机,24热水箱,25热水加热循环泵,26热水循环加热管道阀,28水循环回路,29冷却水侧,30冷水侧,31水侧,32冷肠环,33冷肠环,34水侧。具体实施方式000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清扫工作。001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11、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11如图1所示,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空调主机15、带有冷却泵16的空调主机冷却水进水管17、通往冷却塔的冷却水管道4,设有与空调主机冷却水管道4相连接的冷凝热回收机构、与空调主机15相连接的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与冷凝热回收机构及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相连接的热水循环加热机构;冷凝热回收机构在冷凝热回收换热器3的冷却水侧29的一端设一冷却水旁通阀7,并与冷却水管道4相连接;冷却水侧29的另一端直接与冷却水管道4相连接;在冷凝热回收换热器3的冷水侧30,其一端与设有冷水进水阀。
12、6的冷水进水管道5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热水循环加热管道1及水源热泵冷凝器进水管8相连接;双向利用的水源热泵机构水源热泵冷凝器9的冷肠环32、水源热泵膨胀阀10、水源热泵蒸发器11的冷肠环33、水源热泵压缩机23顺序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28;水源热泵蒸发说明书CN103335367A3/3页5器11的水侧34一端与中央空调冷冻水分水箱13由水源热泵冷冻水出水管道12连接;水源热泵蒸发器11水侧34的另一端与水源热泵冷冻泵20及中央空调冷冻水集水箱21的一端由水源热泵冷冻水回水管道22连接;中央空调冷冻水集水箱21的另一端及冷冻泵18由空调主机冷冻水进水管19连接空调主机15;空调主机的冷冻水出水管1。
13、4连接中央空调冷冻水分水箱13;热水循环加热机构水源热泵冷凝器9水侧31一端的热水出水管2连接热水箱24的顶部;热水箱24的底部、热水加热循环泵25、热水循环加热管道阀26由热水循环加热管道1顺序连接至水源热泵冷凝器9水侧31的另一端。0012本发明不仅回收空调主机冷凝热制取热水,大大节省热泵机组的能耗,同时还将热泵所产生的冷量注入到冷冻水系统中,达到冷热双向利用。001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001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3335367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353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