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30949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2597.9

申请日:

2010.08.24

公开号:

CN102031799A

公开日:

2011.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F 9/16申请日:20100824|||公开

IPC分类号:

E02F9/16

主分类号:

E02F9/16

申请人: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江川秀二; 稻元昭; 多田茂也; 前原裕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9.25 JP 2009-22069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伟;金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制造及维护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及分解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该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下床身(6)、和以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下床身(6)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7)。设置在下床身(6)左右的导向部(6a)成为由上部件(31)和下部件(30)构成的分割构造。通过螺栓(20、21)将上部件(31)和下部件(30)可装拆地结合而形成截面形状为コ字形的导向部(6a)。将设置在上床身(7)左右的滑动部(7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导向部(6a)内。在上部件(31)从下部件(30)拆除的状态下,能够将上床身(7)的滑动部(7a)从上方插入到下床身(6)的下部件(31)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包括 : 安装在上部旋转体上的下床身、 和以能够 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 其特征在于, 使设置在所述下床身左右的导向部成为由上部件和下部件构成的分割构造, 并且, 通 过螺栓将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可装拆地结合而形成截面形状为コ字形的导向部, 将设置在所述上床身左右的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 在所述上部件从所述下部件拆除的状态下, 能够将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从上方插 入到所述下床身的所述下部件中。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床身的所述导向部的前部内侧配置有伴随着所述上床身的移动使所述滑动 部滑动的固定的滑板, 在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的后部外侧配置有伴随着所述上床身的 移动在所述导向部内的导向面上滑动的滑板。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件形成为 L 字形, 所述上部件形成为平板状。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将所述导向部的所述上部件固定在所述下部件上的多个短螺栓、 和将所述上 部件及所述下部件固定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多个长螺栓, 所述短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 并与设置在所述下部件上的 螺纹孔螺合, 所述长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及所述下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 并与设置在所 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侧的螺纹孔螺合。
5: 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由安装在上部旋转体上的下床身、 和以能够向前 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构成,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床身的左右设置有截面形状呈コ字形的导向部, 将所述上床身的左右的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 所述滑动部被分割成嵌入到所述导向部内的第一部分、 和位于所述导向部外且固定在 所述上床身侧的第二部分, 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一部分可装拆地结合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构成为在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拆除的状态下, 所述上床身能够从上方插入 到所述下床身的导向部中。

说明书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向前后滑动的装置。技术背景 在工程机械中, 为了在挖掘作业等中确保视野而具有使驾驶室向前后滑动的装 置。以往, 作为使驾驶室滑动的装置, 例如采用专利文献 1 中记载的构造。该以往的滑动 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 : 在作为固定侧框架的下床身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截面形状弯折成コ字 状的导向部, 在该导向部的内侧, 装入有在上床身的两侧设置的、 截面形状呈コ字状的可动 滑动框架的滑动部, 在该滑动部与导向部之间夹设有滑板而使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导向部移 动。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10-159132 号公报
     但是, 在上述现有的驾驶室的滑动装置中, 为了将上床身安装在下床身上, 必须将 上床身从下床身的前方侧插入并使其滑动, 因此, 不仅需要开阔的作业空间, 组装时也花费 功夫。 另外, 为了更换设置在コ字状的导向部内部的滑板, 必须将上床身从下床身中抽出并 进行分解, 维护作业时也花费功夫。
     另外, 为了支承上床身, 分别在下床身左右的导向部的上下在全长范围内各配置 多个 ( 例如, 左侧、 右侧的上下分别各 5 个 )、 合计例如 20 个的滑板, 并在上床身的左右的滑 动部的侧面也设置多个滑板,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夹设在滑板与导向部或滑动部之间的垫 片等高度调整机构, 因此零件数量和安装工时也多, 成本变高。
     另外, 设置在下床身上的导向部是将平板弯折成コ字状而形成的, 容易产生弯折 程度的过度或不足, 难以得到平面度。而且, 即使想得到该平面度, 也由于难以使工具进入 到呈コ字形的导向部的内部进行加工, 难以得到平面度。所以, 为了使上床身相对于下床 身能够平滑地滑动, 需要进行基于垫片等的多个滑板的高度调整等复杂且多工时的调整作 业, 因此调整作业需要花费劳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狭窄的空间内容 易地进行制造和维护中的组装及分解的、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技术方案 1 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包括 : 安装在上部旋转体上的下床身、 和以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 其特征在 于, 使设置在所述下床身左右的导向部成为由上部件和下部件构成的分割构造, 并且, 通过 螺栓将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可装拆地结合而形成截面形状为コ字形的导向部, 将设置 在所述上床身左右的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 在所述上部件从所述 下部件拆除的状态下, 能够将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从上方插入到所述下床身的所述下 部件中。
     技术方案 2 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是, 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工程机械的驾
     驶室滑动装置中,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床身的所述导向部的前部内侧配置有伴随着所述 上床身的移动使所述滑动部滑动的固定的滑板, 在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的后部外侧配 置有伴随着所述上床身的移动在所述导向部内的导向面上滑动的滑板。
     技术方案 3 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是, 在技术方案 1 或技术方案 2 记载的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件形成为 L 字形, 所述上部件形成为 平板状。
     技术方案 4 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是, 在技术方案 3 记载的工程机械的驾 驶室滑动装置中,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 将所述导向部的所述上部件固定在所述下部件上的 多个短螺栓、 和将所述上部件及所述下部件固定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多个长 螺栓, 所述短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 并与设置在所述下部件上 的螺纹孔螺合, 所述长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及所述下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 并 与设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侧的螺纹孔螺合。
     技术方案 5 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 由安装在上部旋转体上的下床身、 和 以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构成, 其特征在 于, 在所述下床身的左右设置有截面形状呈コ字形的导向部, 将所述上床身的左右的滑动 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 所述滑动部被分割成嵌入到所述导向部内的第 一部分、 和位于所述导向部外且固定在所述上床身侧的第二部分, 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第 一部分可装拆地结合在所述第二部分上, 构成为在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拆除的 状态下, 所述上床身能够从上方插入到所述下床身的导向部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 1 的发明, 由于以上部件与下部件的分割构造实现了下床身的导向 部, 因此在将上床身组装到下床身上的情况下, 能够预先成为使上部件从下部件分离的状 态, 将上床身从上方降下并将上床身的滑动部放置在下床身的下部件上, 之后通过螺栓将 上部件结合在下部件上, 由此进行安装。因此, 在制造和维护时, 与像以往那样将上床身的 滑动部的位置与下床身的导向部对合而在前后方向上抽出装入的情况相比, 能够在狭窄的 空间内进行作业, 并且组装、 分解变得容易。
     另外, 本发明的导向部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平板弯折而形成コ字形的导向部, 例 如能够通过市场上出售的 L 字形钢材与平板的组合、 或者 L 字形钢材彼此的组合而构成コ 字形的导向部。因此, 容易获得导向面的平面度, 且不需要为了得到平面度而进行机械加 工。 另外, 即使需要为了确保导向面的平面度而进行机械加工, 也能够在将上部件从下部件 拆下的状态下进行各个导向面的机械加工。因此, 能够容易地确保导向面的平面度。
     另外, 在现有技术中, 具有通过一体成形而使截面形状呈コ字状的导向部, 并且, 在该导向部和滑动部上分别设置多个滑板, 并分别调整基于垫片的滑动面的位置, 但与该 现有技术相比, 根据本发明, 由于不需要或者简化了为了得到导向面的平面度的作业, 因 此, 能够减少调整作业的工时, 削减组装所需的劳力、 时间, 削减零件数量, 实现简单的构 造, 从而有助于降低床身的成本。
     另外, 由于导向部能够由不需要弯折的部件构成, 因此, 能够使导向部具有厚度等 而容易具有必要的强度。
     根据技术方案 2 的发明, 由于在导向部内的前部和所述滑动部的后部配置了滑动
     用的滑板, 因此, 不需要在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 并且能够发挥与在导向部或滑动部的全长 范围内设置滑板的情况相同的滑动性能。而且, 与在导向部内或滑动部的全长范围内设置 滑板的情况相比, 能够使滑板大幅小型化, 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另外, 由于滑板小型且轻量 化, 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滑板的安装作业、 以及因滑板的磨损进行而更换新品的情况下的 更换作业。
     根据技术方案 3 的发明, 由于下床身的下部件为 L 字形的部件, 下床身的上部件为 平板, 因此通过使用市场上出售的钢材和平板, 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 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 导向部。另外, 由于上部件是平板, 因此重量轻, 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徒手操作将上部件组 合到下部件上并通过螺栓进行装拆的作业。
     根据技术方案 4 的发明, 由于将床身的固定用螺栓分为将上部件和下部件的短螺 栓结合、 和将上部件与下部件同时固定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长螺栓这两种, 因此, 能够首先使用短螺栓将上部件与下部件固定, 并在下床身上安装上床身且安装配线、 配管 等而安装完床身, 之后, 使用长螺栓将该床身安装在旋转框架上, 因此能够使床身单元化, 使组装更加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 5 的发明, 将滑动部的第一部分预先安装在下床身的导向部上, 将 上床身降落到下床身上并使滑动部的第二部分与滑动部的第一部分相对, 通过螺栓将第一 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 由此, 能够将上床身组装到下床身上, 另外, 在分离时, 同样, 通过拆 下螺栓并将上床身向上方吊起, 从而能够从下床身分离。因此, 在制造时和维护时, 与将上 床身的滑动部相对于下床身的导向部在前后方向上抽出装入的以往构造相比, 组装、 分离 变得容易。另外, 能够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装、 分解作业。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 2 是表示图 1 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的俯视图。
     图 3 是以床身的收缩状态表示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一个实施 方式的立体图。
     图 4 是以床身的伸长状态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立体 图。
     图 5 是以床身的收缩状态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侧视 图。
     图 6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中的床身的前部构成的侧 视图。
     图 7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中的床身的后部构成的侧 视图。
     图 8 是图 5 的 A-A 线放大剖视图。
     图 9 是图 6 的 B-B 线放大剖视图。
     图 10 是图 7 的 C-C 线放大剖视图。
     图 11 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说明下床身侧的侧部滑板的配置, 从下床身的内侧 观察嵌合部的图。图 12 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说明下床身侧下部滑板的配置, 将上部件拆除并从 上方观察导向部的图。
     图 13 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说明下床身侧上部滑板的配置, 从下面侧观察上部 件的图。
     图 14 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说明上床身侧侧部滑板的配置, 从侧面观察滑动部 的图。
     图 15 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说明上床身侧下部滑板的配置, 从下方观察滑动部 的图。
     图 16 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为了说明上床身侧上部滑板的配置, 从上方观察滑动部 的图。
     图 17 是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 9 的剖视图。
     图 18 是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 8 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下部行驶体
     3 旋转装置
     4 上部旋转体 4a 旋转框架 4b 平板 4c 厚板 4d 上板 4f 螺纹孔 5 床身 6 下床身 6a 导向部 6b 底板 7 上床身 7a 滑动部 7b 底板 7c 顶板 7d 中间板 7e、 7f 纵板 7g、 7h 加强板 8 驾驶室安装孔 9 液压缸 11 驾驶室 12 作业装置 13 动臂缸 14 动臂 16 机罩17 液压动力单元 18 配重 20 长螺栓 21 短螺栓 22 踏板安装用托架 25 横梁 27 安装座 28 枢销 30、 30X 下部件 30a 螺纹孔 30b 螺栓贯通孔 30c、 30d 导向面 31、 31X 上部件 31a 螺栓贯通孔 31b 导向面 34 ~ 36、 41 ~ 43 滑板 37a ~ 37q、 44a ~ 44g 位置限制部件 55、 57 防脱部件 56、 58 螺栓 60 导向部 70 第一部分 70a 螺纹孔 71 第二部分 71a 螺栓贯通孔 72 螺栓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 附体标记 1 表示下部行驶体, 该下部行驶体 1 的结构是, 在将旋转装置 3 设置在上部的行驶体框架的左右具有侧框架 1a, 在该侧框架 1a 的后部安装有由行驶马达 ( 图未示 ) 驱动的驱动轮 1b, 在侧框架 1a 的前部 安装有从动轮 1c, 在驱动轮 1b 和从动轮 1c 上挂绕有履带 1d。上部旋转体 4 通过旋转装置 3 可旋转地设置在行驶体框架上。
     如图 2 的俯视图所示, 构成上部旋转体 4 的旋转框架 4a 在单侧 ( 图示例中为左 侧 ) 的前部设置有床身 5。并且, 该床身 5 由固定在旋转框架 4a 上的下床身 6、 和以可前后 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该下床身 6 上的上床身 7 构成, 如图 1 所示, 在上床身 7 上搭载有驾驶室 11 和机罩 16。机罩 16 是覆盖收纳各种配管和必要部件的空间的罩。另外, 在旋转框架 4a 上的后部搭载有液压动力单元 17 和配重 18 等。 另外, 作为液压动力单元 17, 有将发动机作 为动力源来使用的情况、 和使用电动马达的情况。
     附图标记 12 表示安装在旋转框架 4a 上的作业装置, 其结构是, 通过动臂缸 13 可俯仰地安装有动臂 14, 在该动臂 14 上通过斗杆缸可转动地安装有斗杆, 并根据需要安装有 伸缩臂等, 在动臂和斗杆的前端例如安装有反向铲斗、 抓斗等的作业工具, 但对于动臂 14 和动臂缸 13 以外的构成部件一律省略图示。另外, 图 2 中, 附图标记 10 表示旋转装置 3 的 安装部。另外, 附图标记 19a 表示通过销 ( 图未示 ) 来安装动臂 14 的托架, 附图标记 19b 表示通过销 ( 图未示 ) 来安装动臂缸 13 的托架。
     图 3 是表示使床身 5 收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4 是表示使床身 5 伸长的状态的立 体图。另外, 图 5 是表示使床身 5 收缩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 4 所示, 在上床身 7 的左右两 侧设置有滑动部 7a, 在下床身 6 的两侧设置有供滑动部 7a 可滑动地嵌合的コ字形的导向部 6a。附图标记 8 表示为了经由弹性橡胶 ( 图未示 ) 将驾驶室 11 安装在上床身 7 上而设置 在上床身 7 上的安装孔。另外, 附图标记 22 表示在上床身 7 的单侧设置的踏板安装用的托 架。
     在图 3、 图 4 中, 附图标记 9 表示使上床身 7 相对于下床身 6 前后滑动的液压缸。 该液压缸 9 中, 将设置在缸筒 9a 的中间部的枢销 28 结合在设置在下床身 6 上的一对安装 座 27 上, 而将缸筒 9a 安装在下床身 6 上。另外, 液压缸 9 的活塞杆 9b 将其前端的凸起部 9c 通过销 9d 连接到接合部 25a 上而被安装, 所述结合部 25a 焊接在设于上床身 7 上的横梁 25 上。并且, 如图 3、 图 5 所示, 在该液压缸 9 的收缩状态下, 成为上床身 7 相对于下床身 6 位于最后部的通常状态。 另一方面, 例如, 像在纵洞挖掘时操作者需要用肉眼观察挖掘场所 的情况那样, 在需要使驾驶室 11 向前方突出的时候, 使液压缸 9 伸长。如图 1 的假想线或 图 4 所示, 通过该液压缸 9 的伸长, 上床身 7 相对于下床身 6 向前方突出, 从而能够使驾驶 室 11 向前方突出。 图 6、 图 7 分别是为了表示导向部 6a 的构造和滑板的安装构造而对图 5 的前部、 后 部进行表示的侧视图。另外, 图 8 是图 5 的 A-A 线剖视图, 图 9、 图 10 分别是图 6 的 B-B 线 剖视图、 图 7 的 C-C 线剖视图。如图 5 ~图 10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导向部 6a 由截面形状呈 L 字形的下部件 30 和呈平板状的上部件 31 构成コ字形。如图 8 ~图 10 所示, 构成该导向 部 6a 的下部件 30 通过焊接固定在下床身 6 的底板 6b 的左右两端部上。附图标记 21 表示 将上部件 31 可装拆地固定在下部件 30 上的短螺栓, 附图标记 20 表示将下部件 30 和上部 件 31 可装拆地固定在旋转框架 4a 上的长螺栓。
     如图 8 所示, 下床身 6 对旋转框架 4a 的安装部由在旋转框架 4a 的驾驶室安装部的 上板 4d 上的左右两侧焊接的厚板 4c、 和焊接在该厚板 4c 上的平板 4b 构成。并且, 导向部 6a 对旋转框架 4a 的固定是通过使长螺栓 20 贯穿于设置在上部件 31 上的螺栓贯通孔 31a、 设置在下部件 30 上的螺栓贯通孔 30a、 以及设置在下床身 6 的底板 6b 上的螺栓贯通孔 6c 中, 并与设置在旋转框架 4a 上的平板 4b 和厚板 4c 上的螺纹孔 4f 螺合, 从而在将下部件 30 和上部件 31 紧固在旋转框架 4a 上的同时, 将下床身 6 可装拆地固定在旋转框架 4a 上。
     如图 9 所示, 短螺栓 21 通过穿过设置在上部件 31 上的螺栓贯通孔 31a, 并与设置 在下部件 30 上的螺纹孔 30b 螺合, 从而将上部件 31 可装拆地固定在下部件 30 上。
     另一方面, 如图 8、 图 9 所示, 上床身 7 在底板 7b 与顶板 7c 之间具有中间板 7d, 在 中间板 7d 与顶板 7c 之间的左右两侧焊接有将它们之间结合起来的纵板 7e, 在该纵板 7e 与 顶板 7c 之间焊接有加强板 7g、 7h。另外, 在图 10 中, 附图标记 7f 表示在上床身 7 的后部设 置的加强用的纵板。嵌合在导向部 6a 内的滑动部 7a 通过在中间板 7d 与底板 7b 的左右两
     侧焊接将它们之间结合起来的大致矩形截面的杆状部件而构成。
     接下来, 对用于使滑动部 7a 在导向部 6a 中平滑地滑动的滑板的安装构造进行说 明。在图 5、 图 6 中, 在从导向部 6a 的前端部开始 L1 的范围内、 即仅在导向部 6a 的前部, 安 装导向部 6a 侧的滑板 34 ~ 36。另一方面, 如图 5、 图 7 所示, 在滑动部 7a 上, 在从其后端 部开始 L2 的范围内、 即仅在滑动部 7a 的后部, 安装滑动部 7a 侧的滑板 41 ~ 43。
     图 11 ~图 13 是说明安装在下床身 6 侧的固定侧滑板 34 ~ 36 的安装构造的图。 在图 6、 图 9、 图 11 中, 附图标记 34 表示安装在呈 L 字形的下部件 30 的侧部导向面上的侧 部滑板, 该侧部滑板 34 的上下位置被限制在焊接于下部件 30 的角部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37a 与焊接在下部件 30 的侧部导向面 30c 的上部的位置限制部件 37b 之间。另外, 该侧部滑板 34 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下部件 30 的侧部导向面 30c 与滑动部 7a 的侧表面之间。在图 11 中, 附图标记 37c 表示焊接在下部件 30 的侧部导向面 30c 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该位置限 制部件 37c 用于使滑板 34 的后端抵接而限制滑板 34 的后端位置。
     在图 11 ~ 13 中, 附图标记 55 表示通过螺栓 56 安装在下部件 30 的前端面的防脱 部件, 该防脱部件 55 不仅与侧部滑板 34 抵接, 还与后述的下部滑板 35、 上部滑板 36 的前端 抵接, 以防止这些滑板 34 ~ 36 向前方脱出。该防脱部件 55 具有供滑动部 7a 可滑动地嵌 入内部的コ字形, 以便使滑动部 7a 能够向前后移动。
     如图 9、 图 12 所示, 下部滑板 35 安装在下部件 30 的下部导向面 30d 上。该下部滑 板 35 被夹持在设置在下部件 30 的角部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37a 与焊接在下部件 30 的内侧 面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37d 之间, 从而被限制左右方向的位置。在图 11、 图 12 中, 附图标记 37e 表示焊接在下部件 30 的下部导向面 30d 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该位置限制部件 37e 用于 使下部滑板 35 的后端部抵接而进行该后端部的位置限制。如图 9 所示, 该下部滑板 35 被 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下部件 30 的下部导向面 30d 与滑动部 7a 的下表面之间。
     如图 9、 图 13 所示, 上部滑板 36 被夹持在焊接在下部件 30 的上部的位置限制部 件 37b 与焊接在上部件 31 的内侧面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37f 之间而被限制左右方向的位置。 另外, 在图 11、 图 13 中, 附图标记 37g 表示焊接在上部件 31 的导向面 31b 上的位置限制部 件, 该位置限制部件 37g 用于使上部滑板 36 的后端部抵接而进行该后端部的位置限制。如 图 9 所示, 该上部滑板 36 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上部件 31 的导向面 31b 与滑动部 7a 的上 表面之间。
     图 14 ~图 16 是说明安装在滑动部 7a 侧的可动侧滑板 41 ~ 43 的配置的图。在 图 10、 图 14 中, 附图标记 41 表示侧部滑板, 该侧部滑板 41 嵌入到槽 40 内而被安装, 该槽 40 在滑动部 7a 的侧表面在从其后端部开始到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设置。位置限制部件 44d 固定在槽 40 内, 通过使侧部滑板 41 的前端与该位置限制部件 44d 抵接而限制前端位置。 另外, 使后端位置与通过螺栓 58 可装拆地固定在滑动部 7a 的后端的防脱部件 57 抵接而防 脱。该防脱部件 57 具有能够在导向部 6a 的内部向前后移动的尺寸。如图 10 所示, 该侧部 滑板 41 能够在与下部件 30 的侧部导向面 30c 之间相对滑动。
     在图 10、 图 15 中, 附图标记 42 表示安装在滑动部 7a 的下表面的下部滑板, 该下部 滑板 42 被夹持在焊接于滑动部 7a 的下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 44a、 44b 之间而被限制左右的 位置。另外, 该下部滑板 42 的前端与焊接在滑动部 7a 的下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 44c 抵接 而被限制前端位置。另外, 该下部滑板 42 的后端位置与所述防脱部件 57 抵接而防脱。如图 10 所示, 该下部滑板 42 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滑动部 7a 的下表面与下部件 30 的下部 导向面 30d 之间。
     在图 10、 图 16 中, 附图标记 43 表示安装在滑动部 7a 的上表面的上部滑板, 该上部 滑板 43 被夹持在焊接于滑动部 7a 的上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 44e、 44f 之间而被限制左右的 位置。另外, 该上部滑板 43 的前端与焊接在滑动部 7a 的上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 44g 抵接 而被限制前端位置。另外, 该上部滑板 43 的后端位置与所述防脱部件 57 抵接而防脱。如 图 10 所示, 该上部滑板 43 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滑动部 7a 的上表面与上部件 31 的导向 面 31b 之间。
     在组装该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时, 在没有将上部件 31 安装在下床身 6 的下 部件 30 上的状态下, 将下床身 6 固定在载置台 ( 图未示 ) 上。接着, 将液压缸 9 的枢销 28 与下床身 6 的安装座 27 结合。另外, 将具有挠性的支承部件即电缆托架 (cable bear) 的 一端预先安装在下床身 6 的安装部上。然后, 将上床身 7 吊到下床身 6 上方, 并停止在滑动 部 7a 与导向部 6a 不接触的位置。之后, 在导向部 6a 与滑动部 7a 之间插入导向侧 ( 固定 侧 ) 滑板 34 ~ 36 和滑动部侧 ( 可动侧 ) 滑板 41 ~ 43。
     接着, 将上部件 31 放置在下部件 30 上, 在焊接在上部件 31 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37f 与焊接在下部件 30 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37b 之间夹持导向部 6a 侧的上部滑板 36, 并且, 使 上部件 31 的螺栓贯通孔 31a 与下部件 30 的螺纹孔 30b 位置对合, 将短螺栓 21 贯穿于螺栓 贯通孔 31a 中, 并与螺纹孔 30b 螺合, 由此, 将上部件 31 结合在下部件 30 上。另外, 通过螺 栓 56 将滑板 34 ~ 36 的防脱部件 55 安装在导向部 6a 的前端。另外, 通过螺栓 58 将滑板 41 ~ 43 的防脱部件 57 安装在滑动部 7a 的后端。 接着, 将电缆托架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床身 7 的连接部上, 在电缆托架中贯穿电气 配线和液压先导管。另外, 在液压先导管上连接电磁阀, 并进行必要的配管、 电气配线的连 接。由此, 完成单元化的床身 5。
     接下来, 能够将该床身 5 用长螺栓 20 以图 8、 图 10 所示的构造安装在旋转框架 4a 上。
     如上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以上部件 31 与下部件 30 的分割构造而实现了下 床身 6 的导向部 6a, 因此, 在将上床身 7 组装到下床身 6 上的情况下, 通过预先成为使上部 件 31 从下部件 30 分离的状态, 并将上床身 7 从上方降下并将上床身 7 的滑动部 7a 放置在 下床身 6 的下部件 30 上, 之后, 通过螺栓 20、 21 将上部件 31 与下部件 30 结合, 从而能够进 行安装。因此, 与像以往那样将上床身 7 的滑动部 7a 的位置与下床身 6 的导向部 6a 对合 并在前后方向上抽出装入的情况相比, 制造和维护时的组装、 分解容易进行, 并能够在狭窄 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装、 分解作业。
     另外, 本实施方式的导向部 6a 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平板弯折而形成コ字形的导 向部, 例如, 可通过使用市场上出售的 L 字形钢材作为下部件 30 并使用平板作为上部件 31 进行组合而实现。因此, 能够容易地获得使上床身 7 的滑动部 7a 滑动的导向部 6a 的导向 面 30c、 30d、 31b 成为平面。另外, 即使需要进行用于确保导向面 30c、 30d、 31b 的平面度的 机械加工, 也能够在将上部件 31 从下部件 30 拆下的状态下, 进行各个导向面 30c、 30d、 31b 的机械加工。因此, 能够容易地确保导向面 30c、 30d、 31b 的平面度。
     另外, 由于省略或简化了为了得到这样的导向面的平面度的作业, 因此, 不需要像
     以往那样在コ字状的导向部、 滑动部的全长范围内配置多个滑板, 省略了因多个滑板的垫 片而导致的复杂的调整作业, 因此能够减少组装所需的劳力、 时间, 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构造简单, 从而有助于降低床身 5 的成本。
     另外, 由于导向部 6a 能够由不需要弯折的部件构成, 因此能够使导向部 6a 具有厚 度等, 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导向部 6a 具有必要的强度。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下床身 6 的下部件 30 为 L 字形的部件, 下床身 6 的上 部件 31 为平板状, 因此通过使用市场上出售的 L 形钢材和平板, 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 从而 能够容易地制造导向部。另外, 由于上部件 31 由平板形成, 因此重量轻, 能够容易地进行通 过徒手操作将上部件 31 组合到下部件 30 上并通过螺栓 20、 21 进行装拆的作业。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在导向部 6a 内的前部配置有固定侧滑板 34 ~ 36, 在 滑动部 7a 的后部配置有可动侧滑板 41 ~ 43, 因此, 不需要在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 就能够 发挥与在导向部或滑动部的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 34 ~ 36、 41 ~ 43 的情况相同的滑动性 能。并且, 与在导向部 6a 内或滑动部 7a 的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的情况相比, 能够使滑板 34 ~ 36、 41 ~ 43 大幅小型化, 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另外, 能够容易地进行滑板 34 ~ 36、 41 ~ 43 的安装作业、 以及因滑板 34 ~ 36、 41 ~ 43 的磨损进行而更换新品的情况下的更换 作业。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具有将上部件 31 和下部件 30 结合的短螺栓 21、 以及 将上部件 31 和下部件 30 固定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 4a 上的长螺栓 20, 因此, 能够在首 先使用短螺栓 21 将上部件 31 和下部件 30 固定并组装完床身 5 之后, 将驾驶室 11 与床身 5 一起安装在旋转框架 4a 上, 能够实现床身的单元化, 且组装变得容易。
     图 17 是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的 滑动装置是, 构成导向部 6a 的下部件 30X 由平板构成, 上部件 31X 由 L 字形的钢材构成。 另 外, 附图标记 34、 35、 36 表示设置在导向部 6a 内的导向面与滑动部 7a 之间的滑板, 附图标 记 37m、 37n 表示焊接在下部件 30X 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附图标记 37p、 37q 表示焊接在上部 件 31X 上的位置限制部件。
     在图 17 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中, 同样能够列举出下床身 6 与上床身 7 的组装、 分解变容易的效果、 以及能够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装、 分解这样的效果。另外, 也可 以使构成导向部 6a 的下部件和上部件都由 L 字形的部件构成。
     图 18 是进一步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在该实 施方式的滑动装置中, 将设置在下床身 6 左右的导向部 60 形成为截面呈コ字形的形状。另 一方面, 构成为将上床身 7 的左右的滑动部 7a 分割成可滑动地嵌合于导向部 60 内的第一 部分 70、 和位于导向部 60 外且通过焊接固定在上床身 7 上的第二部分 71。并且, 在第一部 分 70 上设置螺纹孔 70a, 在第二部分 71 上设置螺栓贯通孔 71a, 将固定螺栓 72 从螺栓贯通 孔 71a 贯穿并与第一部分 70 的螺纹孔 70a 螺合, 由此, 将第一部分 70 可装拆地结合在第二 部分 71 上。并且, 成为在将第一部分 70 从第二部分 71 拆除的状态下能够将上床身 7 从上 方插入到下床身 6 的导向部 60 中的结构。
     在该图 18 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将上床身 7 从上方降下并用螺栓 72 将第一部分 70 与第二部分 71 结合, 从而能够将上床身 7 组装在下床身 6 上, 另外, 在分离时, 同样, 通过拆 下螺栓 72 而将上床身 7 从下床身 6 上拆下, 并将上床身 7 向上方吊起, 从而能够分离。因
     此, 在制造时和维护时, 与将上床身 7 的滑动部 7a 相对于下床身 6 的导向部 60 在前后方 向上抽出装入的以往构造相比, 组装、 分离变得容易, 并且能够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 装、 分解作业。
     另外, 在图 18 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在与滑动部 7a 的滑动面或者导向部 60 与滑动 部 7a 的滑动面上粘着烧结含油合金等的具有自润滑性的板, 从而能够防止移动时产生噪 声, 发挥滑动性能。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3179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7CN102031799ACN102031799A21申请号201010262597922申请日20100824200922069420090925JPE02F9/1620060171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江川秀二稻元昭多田茂也前原裕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代理人陈伟金杨54发明名称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制造及维护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及分解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该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下床身6、和以能够向前后方向移。

2、动的方式安装在下床身6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7。设置在下床身6左右的导向部6A成为由上部件31和下部件30构成的分割构造。通过螺栓20、21将上部件31和下部件30可装拆地结合而形成截面形状为字形的导向部6A。将设置在上床身7左右的滑动部7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导向部6A内。在上部件31从下部件30拆除的状态下,能够将上床身7的滑动部7A从上方插入到下床身6的下部件31中。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15页CN102031802A1/1页21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上部旋转体上的下床身、和以能够向前。

3、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其特征在于,使设置在所述下床身左右的导向部成为由上部件和下部件构成的分割构造,并且,通过螺栓将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可装拆地结合而形成截面形状为字形的导向部,将设置在所述上床身左右的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在所述上部件从所述下部件拆除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从上方插入到所述下床身的所述下部件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床身的所述导向部的前部内侧配置有伴随着所述上床身的移动使所述滑动部滑动的固定的滑板,在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的后部外侧配置有伴随着所述上床身的移动在所。

4、述导向部内的导向面上滑动的滑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件形成为L字形,所述上部件形成为平板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导向部的所述上部件固定在所述下部件上的多个短螺栓、和将所述上部件及所述下部件固定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多个长螺栓,所述短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并与设置在所述下部件上的螺纹孔螺合,所述长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及所述下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并与设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侧的螺纹孔螺合。5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由安装在上部旋转体上的下床身、和以能。

5、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床身的左右设置有截面形状呈字形的导向部,将所述上床身的左右的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所述滑动部被分割成嵌入到所述导向部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导向部外且固定在所述上床身侧的第二部分,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一部分可装拆地结合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构成为在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拆除的状态下,所述上床身能够从上方插入到所述下床身的导向部中。权利要求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10页3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使工程机械的驾驶室向前后滑动的装置。技术。

6、背景0002在工程机械中,为了在挖掘作业等中确保视野而具有使驾驶室向前后滑动的装置。以往,作为使驾驶室滑动的装置,例如采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构造。该以往的滑动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在作为固定侧框架的下床身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截面形状弯折成字状的导向部,在该导向部的内侧,装入有在上床身的两侧设置的、截面形状呈字状的可动滑动框架的滑动部,在该滑动部与导向部之间夹设有滑板而使滑动部能够相对于导向部移动。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59132号公报0004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驾驶室的滑动装置中,为了将上床身安装在下床身上,必须将上床身从下床身的前方侧插入并使其滑动,因此,不仅需要开阔的作业空间,组装时也花。

7、费功夫。另外,为了更换设置在字状的导向部内部的滑板,必须将上床身从下床身中抽出并进行分解,维护作业时也花费功夫。0005另外,为了支承上床身,分别在下床身左右的导向部的上下在全长范围内各配置多个例如,左侧、右侧的上下分别各5个、合计例如20个的滑板,并在上床身的左右的滑动部的侧面也设置多个滑板,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夹设在滑板与导向部或滑动部之间的垫片等高度调整机构,因此零件数量和安装工时也多,成本变高。0006另外,设置在下床身上的导向部是将平板弯折成字状而形成的,容易产生弯折程度的过度或不足,难以得到平面度。而且,即使想得到该平面度,也由于难以使工具进入到呈字形的导向部的内部进行加工,难以得到。

8、平面度。所以,为了使上床身相对于下床身能够平滑地滑动,需要进行基于垫片等的多个滑板的高度调整等复杂且多工时的调整作业,因此调整作业需要花费劳力和时间。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狭窄的空间内容易地进行制造和维护中的组装及分解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0008技术方案1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上部旋转体上的下床身、和以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其特征在于,使设置在所述下床身左右的导向部成为由上部件和下部件构成的分割构造,并且,通过螺栓将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可装拆地结合而形成截面形状为字形的导向部。

9、,将设置在所述上床身左右的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在所述上部件从所述下部件拆除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从上方插入到所述下床身的所述下部件中。0009技术方案2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工程机械的驾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2/10页4驶室滑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床身的所述导向部的前部内侧配置有伴随着所述上床身的移动使所述滑动部滑动的固定的滑板,在所述上床身的所述滑动部的后部外侧配置有伴随着所述上床身的移动在所述导向部内的导向面上滑动的滑板。0010技术方案3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

10、方案2记载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件形成为L字形,所述上部件形成为平板状。0011技术方案4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是,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导向部的所述上部件固定在所述下部件上的多个短螺栓、和将所述上部件及所述下部件固定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多个长螺栓,所述短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并与设置在所述下部件上的螺纹孔螺合,所述长螺栓贯穿于设置在所述上部件及所述下部件上的螺栓贯通孔中,并与设置在所述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侧的螺纹孔螺合。0012技术方案5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由安装在上部旋转。

11、体上的下床身、和以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床身上且搭载驾驶室的上床身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床身的左右设置有截面形状呈字形的导向部,将所述上床身的左右的滑动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导向部内,所述滑动部被分割成嵌入到所述导向部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导向部外且固定在所述上床身侧的第二部分,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一部分可装拆地结合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构成为在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二部分拆除的状态下,所述上床身能够从上方插入到所述下床身的导向部中。0013发明的效果0014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以上部件与下部件的分割构造实现了下床身的导向部,因此在将上床身组装到下床身上的情况下,能。

12、够预先成为使上部件从下部件分离的状态,将上床身从上方降下并将上床身的滑动部放置在下床身的下部件上,之后通过螺栓将上部件结合在下部件上,由此进行安装。因此,在制造和维护时,与像以往那样将上床身的滑动部的位置与下床身的导向部对合而在前后方向上抽出装入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作业,并且组装、分解变得容易。0015另外,本发明的导向部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平板弯折而形成字形的导向部,例如能够通过市场上出售的L字形钢材与平板的组合、或者L字形钢材彼此的组合而构成字形的导向部。因此,容易获得导向面的平面度,且不需要为了得到平面度而进行机械加工。另外,即使需要为了确保导向面的平面度而进行机械加工,也能。

13、够在将上部件从下部件拆下的状态下进行各个导向面的机械加工。因此,能够容易地确保导向面的平面度。0016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具有通过一体成形而使截面形状呈字状的导向部,并且,在该导向部和滑动部上分别设置多个滑板,并分别调整基于垫片的滑动面的位置,但与该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由于不需要或者简化了为了得到导向面的平面度的作业,因此,能够减少调整作业的工时,削减组装所需的劳力、时间,削减零件数量,实现简单的构造,从而有助于降低床身的成本。0017另外,由于导向部能够由不需要弯折的部件构成,因此,能够使导向部具有厚度等而容易具有必要的强度。0018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在导向部内的前部和所述滑动。

14、部的后部配置了滑动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3/10页5用的滑板,因此,不需要在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并且能够发挥与在导向部或滑动部的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的情况相同的滑动性能。而且,与在导向部内或滑动部的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滑板大幅小型化,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另外,由于滑板小型且轻量化,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滑板的安装作业、以及因滑板的磨损进行而更换新品的情况下的更换作业。0019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下床身的下部件为L字形的部件,下床身的上部件为平板,因此通过使用市场上出售的钢材和平板,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导向部。另外,由于上部件是平板。

15、,因此重量轻,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徒手操作将上部件组合到下部件上并通过螺栓进行装拆的作业。0020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将床身的固定用螺栓分为将上部件和下部件的短螺栓结合、和将上部件与下部件同时固定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上的长螺栓这两种,因此,能够首先使用短螺栓将上部件与下部件固定,并在下床身上安装上床身且安装配线、配管等而安装完床身,之后,使用长螺栓将该床身安装在旋转框架上,因此能够使床身单元化,使组装更加容易。0021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将滑动部的第一部分预先安装在下床身的导向部上,将上床身降落到下床身上并使滑动部的第二部分与滑动部的第一部分相对,通过螺栓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结合,由此。

16、,能够将上床身组装到下床身上,另外,在分离时,同样,通过拆下螺栓并将上床身向上方吊起,从而能够从下床身分离。因此,在制造时和维护时,与将上床身的滑动部相对于下床身的导向部在前后方向上抽出装入的以往构造相比,组装、分离变得容易。另外,能够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装、分解作业。附图说明0022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0023图2是表示图1的工程机械的旋转框架的俯视图。0024图3是以床身的收缩状态表示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25图4是以床身的伸长状态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立体图。0026图5是以床身的收缩状态表示本实施方。

17、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侧视图。0027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中的床身的前部构成的侧视图。0028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中的床身的后部构成的侧视图。0029图8是图5的AA线放大剖视图。0030图9是图6的BB线放大剖视图。0031图10是图7的CC线放大剖视图。0032图11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下床身侧的侧部滑板的配置,从下床身的内侧观察嵌合部的图。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4/10页60033图12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下床身侧下部滑板的配置,将上部件拆除并从上方观察导向部的图。0034图13是在本。

18、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下床身侧上部滑板的配置,从下面侧观察上部件的图。0035图14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上床身侧侧部滑板的配置,从侧面观察滑动部的图。0036图15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上床身侧下部滑板的配置,从下方观察滑动部的图。0037图16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上床身侧上部滑板的配置,从上方观察滑动部的图。0038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9的剖视图。0039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8的剖视图。0040附图标记说明00411下部行驶体00423旋转装置00434上部旋转体00444A旋转框架00454B平板00。

19、464C厚板00474D上板00484F螺纹孔00495床身00506下床身00516A导向部00526B底板00537上床身00547A滑动部00557B底板00567C顶板00577D中间板00587E、7F纵板00597G、7H加强板00608驾驶室安装孔00619液压缸006211驾驶室006312作业装置006413动臂缸006514动臂006616机罩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5/10页7006717液压动力单元006818配重006920长螺栓007021短螺栓007122踏板安装用托架007225横梁007327安装座007428枢销007530、3。

20、0X下部件007630A螺纹孔007730B螺栓贯通孔007830C、30D导向面007931、31X上部件008031A螺栓贯通孔008131B导向面00823436、4143滑板008337A37Q、44A44G位置限制部件008455、57防脱部件008556、58螺栓008660导向部008770第一部分008870A螺纹孔008971第二部分009071A螺栓贯通孔00917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0092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一例的侧视图。附体标记1表示下部行驶体,该下部行驶体1的结构是,在将旋转装置3设置在上部的行驶体框架的左右具有侧框架1A,在该侧框架1A的后部安装有由行驶。

21、马达图未示驱动的驱动轮1B,在侧框架1A的前部安装有从动轮1C,在驱动轮1B和从动轮1C上挂绕有履带1D。上部旋转体4通过旋转装置3可旋转地设置在行驶体框架上。0093如图2的俯视图所示,构成上部旋转体4的旋转框架4A在单侧图示例中为左侧的前部设置有床身5。并且,该床身5由固定在旋转框架4A上的下床身6、和以可前后滑动的方式安装在该下床身6上的上床身7构成,如图1所示,在上床身7上搭载有驾驶室11和机罩16。机罩16是覆盖收纳各种配管和必要部件的空间的罩。另外,在旋转框架4A上的后部搭载有液压动力单元17和配重18等。另外,作为液压动力单元17,有将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来使用的情况、和使用电动马达。

22、的情况。0094附图标记12表示安装在旋转框架4A上的作业装置,其结构是,通过动臂缸13可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6/10页8俯仰地安装有动臂14,在该动臂14上通过斗杆缸可转动地安装有斗杆,并根据需要安装有伸缩臂等,在动臂和斗杆的前端例如安装有反向铲斗、抓斗等的作业工具,但对于动臂14和动臂缸13以外的构成部件一律省略图示。另外,图2中,附图标记10表示旋转装置3的安装部。另外,附图标记19A表示通过销图未示来安装动臂14的托架,附图标记19B表示通过销图未示来安装动臂缸13的托架。0095图3是表示使床身5收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使床身5伸长的状态的立体。

23、图。另外,图5是表示使床身5收缩的状态的侧视图。如图4所示,在上床身7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动部7A,在下床身6的两侧设置有供滑动部7A可滑动地嵌合的字形的导向部6A。附图标记8表示为了经由弹性橡胶图未示将驾驶室11安装在上床身7上而设置在上床身7上的安装孔。另外,附图标记22表示在上床身7的单侧设置的踏板安装用的托架。0096在图3、图4中,附图标记9表示使上床身7相对于下床身6前后滑动的液压缸。该液压缸9中,将设置在缸筒9A的中间部的枢销28结合在设置在下床身6上的一对安装座27上,而将缸筒9A安装在下床身6上。另外,液压缸9的活塞杆9B将其前端的凸起部9C通过销9D连接到接合部25A上而被安。

24、装,所述结合部25A焊接在设于上床身7上的横梁25上。并且,如图3、图5所示,在该液压缸9的收缩状态下,成为上床身7相对于下床身6位于最后部的通常状态。另一方面,例如,像在纵洞挖掘时操作者需要用肉眼观察挖掘场所的情况那样,在需要使驾驶室11向前方突出的时候,使液压缸9伸长。如图1的假想线或图4所示,通过该液压缸9的伸长,上床身7相对于下床身6向前方突出,从而能够使驾驶室11向前方突出。0097图6、图7分别是为了表示导向部6A的构造和滑板的安装构造而对图5的前部、后部进行表示的侧视图。另外,图8是图5的AA线剖视图,图9、图10分别是图6的BB线剖视图、图7的CC线剖视图。如图5图10所示,本。

25、实施方式的导向部6A由截面形状呈L字形的下部件30和呈平板状的上部件31构成字形。如图8图10所示,构成该导向部6A的下部件30通过焊接固定在下床身6的底板6B的左右两端部上。附图标记21表示将上部件31可装拆地固定在下部件30上的短螺栓,附图标记20表示将下部件30和上部件31可装拆地固定在旋转框架4A上的长螺栓。0098如图8所示,下床身6对旋转框架4A的安装部由在旋转框架4A的驾驶室安装部的上板4D上的左右两侧焊接的厚板4C、和焊接在该厚板4C上的平板4B构成。并且,导向部6A对旋转框架4A的固定是通过使长螺栓20贯穿于设置在上部件31上的螺栓贯通孔31A、设置在下部件30上的螺栓贯通孔。

26、30A、以及设置在下床身6的底板6B上的螺栓贯通孔6C中,并与设置在旋转框架4A上的平板4B和厚板4C上的螺纹孔4F螺合,从而在将下部件30和上部件31紧固在旋转框架4A上的同时,将下床身6可装拆地固定在旋转框架4A上。0099如图9所示,短螺栓21通过穿过设置在上部件31上的螺栓贯通孔31A,并与设置在下部件30上的螺纹孔30B螺合,从而将上部件31可装拆地固定在下部件30上。0100另一方面,如图8、图9所示,上床身7在底板7B与顶板7C之间具有中间板7D,在中间板7D与顶板7C之间的左右两侧焊接有将它们之间结合起来的纵板7E,在该纵板7E与顶板7C之间焊接有加强板7G、7H。另外,在图1。

27、0中,附图标记7F表示在上床身7的后部设置的加强用的纵板。嵌合在导向部6A内的滑动部7A通过在中间板7D与底板7B的左右两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7/10页9侧焊接将它们之间结合起来的大致矩形截面的杆状部件而构成。0101接下来,对用于使滑动部7A在导向部6A中平滑地滑动的滑板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在图5、图6中,在从导向部6A的前端部开始L1的范围内、即仅在导向部6A的前部,安装导向部6A侧的滑板3436。另一方面,如图5、图7所示,在滑动部7A上,在从其后端部开始L2的范围内、即仅在滑动部7A的后部,安装滑动部7A侧的滑板4143。0102图11图13是说明安装。

28、在下床身6侧的固定侧滑板3436的安装构造的图。在图6、图9、图11中,附图标记34表示安装在呈L字形的下部件30的侧部导向面上的侧部滑板,该侧部滑板34的上下位置被限制在焊接于下部件30的角部上的位置限制部件37A与焊接在下部件30的侧部导向面30C的上部的位置限制部件37B之间。另外,该侧部滑板34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下部件30的侧部导向面30C与滑动部7A的侧表面之间。在图11中,附图标记37C表示焊接在下部件30的侧部导向面30C上的位置限制部件,该位置限制部件37C用于使滑板34的后端抵接而限制滑板34的后端位置。0103在图1113中,附图标记55表示通过螺栓56安装在下部件30的。

29、前端面的防脱部件,该防脱部件55不仅与侧部滑板34抵接,还与后述的下部滑板35、上部滑板36的前端抵接,以防止这些滑板3436向前方脱出。该防脱部件55具有供滑动部7A可滑动地嵌入内部的字形,以便使滑动部7A能够向前后移动。0104如图9、图12所示,下部滑板35安装在下部件30的下部导向面30D上。该下部滑板35被夹持在设置在下部件30的角部上的位置限制部件37A与焊接在下部件30的内侧面上的位置限制部件37D之间,从而被限制左右方向的位置。在图11、图12中,附图标记37E表示焊接在下部件30的下部导向面30D上的位置限制部件,该位置限制部件37E用于使下部滑板35的后端部抵接而进行该后端。

30、部的位置限制。如图9所示,该下部滑板35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下部件30的下部导向面30D与滑动部7A的下表面之间。0105如图9、图13所示,上部滑板36被夹持在焊接在下部件30的上部的位置限制部件37B与焊接在上部件31的内侧面上的位置限制部件37F之间而被限制左右方向的位置。另外,在图11、图13中,附图标记37G表示焊接在上部件31的导向面31B上的位置限制部件,该位置限制部件37G用于使上部滑板36的后端部抵接而进行该后端部的位置限制。如图9所示,该上部滑板36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上部件31的导向面31B与滑动部7A的上表面之间。0106图14图16是说明安装在滑动部7A侧的可动侧滑板。

31、4143的配置的图。在图10、图14中,附图标记41表示侧部滑板,该侧部滑板41嵌入到槽40内而被安装,该槽40在滑动部7A的侧表面在从其后端部开始到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设置。位置限制部件44D固定在槽40内,通过使侧部滑板41的前端与该位置限制部件44D抵接而限制前端位置。另外,使后端位置与通过螺栓58可装拆地固定在滑动部7A的后端的防脱部件57抵接而防脱。该防脱部件57具有能够在导向部6A的内部向前后移动的尺寸。如图10所示,该侧部滑板41能够在与下部件30的侧部导向面30C之间相对滑动。0107在图10、图15中,附图标记42表示安装在滑动部7A的下表面的下部滑板,该下部滑板42被夹持在焊接。

32、于滑动部7A的下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44A、44B之间而被限制左右的位置。另外,该下部滑板42的前端与焊接在滑动部7A的下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44C抵接而被限制前端位置。另外,该下部滑板42的后端位置与所述防脱部件57抵接而防脱。如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8/10页10图10所示,该下部滑板42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滑动部7A的下表面与下部件30的下部导向面30D之间。0108在图10、图16中,附图标记43表示安装在滑动部7A的上表面的上部滑板,该上部滑板43被夹持在焊接于滑动部7A的上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44E、44F之间而被限制左右的位置。另外,该上部滑板43的前端。

33、与焊接在滑动部7A的上表面的位置限制部件44G抵接而被限制前端位置。另外,该上部滑板43的后端位置与所述防脱部件57抵接而防脱。如图10所示,该上部滑板43被可相对滑动地夹持在滑动部7A的上表面与上部件31的导向面31B之间。0109在组装该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滑动装置时,在没有将上部件31安装在下床身6的下部件30上的状态下,将下床身6固定在载置台图未示上。接着,将液压缸9的枢销28与下床身6的安装座27结合。另外,将具有挠性的支承部件即电缆托架CABLEBEAR的一端预先安装在下床身6的安装部上。然后,将上床身7吊到下床身6上方,并停止在滑动部7A与导向部6A不接触的位置。之后,在导向部6A与。

34、滑动部7A之间插入导向侧固定侧滑板3436和滑动部侧可动侧滑板4143。0110接着,将上部件31放置在下部件30上,在焊接在上部件31上的位置限制部件37F与焊接在下部件30上的位置限制部件37B之间夹持导向部6A侧的上部滑板36,并且,使上部件31的螺栓贯通孔31A与下部件30的螺纹孔30B位置对合,将短螺栓21贯穿于螺栓贯通孔31A中,并与螺纹孔30B螺合,由此,将上部件31结合在下部件30上。另外,通过螺栓56将滑板3436的防脱部件55安装在导向部6A的前端。另外,通过螺栓58将滑板4143的防脱部件57安装在滑动部7A的后端。0111接着,将电缆托架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床身7的连接部上。

35、,在电缆托架中贯穿电气配线和液压先导管。另外,在液压先导管上连接电磁阀,并进行必要的配管、电气配线的连接。由此,完成单元化的床身5。0112接下来,能够将该床身5用长螺栓20以图8、图10所示的构造安装在旋转框架4A上。0113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上部件31与下部件30的分割构造而实现了下床身6的导向部6A,因此,在将上床身7组装到下床身6上的情况下,通过预先成为使上部件31从下部件30分离的状态,并将上床身7从上方降下并将上床身7的滑动部7A放置在下床身6的下部件30上,之后,通过螺栓20、21将上部件31与下部件30结合,从而能够进行安装。因此,与像以往那样将上床身7的滑动部7。

36、A的位置与下床身6的导向部6A对合并在前后方向上抽出装入的情况相比,制造和维护时的组装、分解容易进行,并能够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装、分解作业。011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导向部6A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平板弯折而形成字形的导向部,例如,可通过使用市场上出售的L字形钢材作为下部件30并使用平板作为上部件31进行组合而实现。因此,能够容易地获得使上床身7的滑动部7A滑动的导向部6A的导向面30C、30D、31B成为平面。另外,即使需要进行用于确保导向面30C、30D、31B的平面度的机械加工,也能够在将上部件31从下部件30拆下的状态下,进行各个导向面30C、30D、31B的机械加工。因此,能够容易。

37、地确保导向面30C、30D、31B的平面度。0115另外,由于省略或简化了为了得到这样的导向面的平面度的作业,因此,不需要像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9/10页11以往那样在字状的导向部、滑动部的全长范围内配置多个滑板,省略了因多个滑板的垫片而导致的复杂的调整作业,因此能够减少组装所需的劳力、时间,并能够削减零件数量,构造简单,从而有助于降低床身5的成本。0116另外,由于导向部6A能够由不需要弯折的部件构成,因此能够使导向部6A具有厚度等,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导向部6A具有必要的强度。011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下床身6的下部件30为L字形的部件,下床身6的上部。

38、件31为平板状,因此通过使用市场上出售的L形钢材和平板,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导向部。另外,由于上部件31由平板形成,因此重量轻,能够容易地进行通过徒手操作将上部件31组合到下部件30上并通过螺栓20、21进行装拆的作业。011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导向部6A内的前部配置有固定侧滑板3436,在滑动部7A的后部配置有可动侧滑板4143,因此,不需要在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就能够发挥与在导向部或滑动部的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3436、4143的情况相同的滑动性能。并且,与在导向部6A内或滑动部7A的全长范围内设置滑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滑板3436、4143大幅小型化,从而能够降。

39、低成本。另外,能够容易地进行滑板3436、4143的安装作业、以及因滑板3436、4143的磨损进行而更换新品的情况下的更换作业。011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将上部件31和下部件30结合的短螺栓21、以及将上部件31和下部件30固定在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框架4A上的长螺栓20,因此,能够在首先使用短螺栓21将上部件31和下部件30固定并组装完床身5之后,将驾驶室11与床身5一起安装在旋转框架4A上,能够实现床身的单元化,且组装变得容易。0120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是,构成导向部6A的下部件30X由平板构成,上部件31X由L字形的钢。

40、材构成。另外,附图标记34、35、36表示设置在导向部6A内的导向面与滑动部7A之间的滑板,附图标记37M、37N表示焊接在下部件30X上的位置限制部件,附图标记37P、37Q表示焊接在上部件31X上的位置限制部件。0121在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中,同样能够列举出下床身6与上床身7的组装、分解变容易的效果、以及能够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装、分解这样的效果。另外,也可以使构成导向部6A的下部件和上部件都由L字形的部件构成。0122图18是进一步表示本发明的驾驶室滑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在该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中,将设置在下床身6左右的导向部60形成为截面呈字形的形状。另一方面,构成。

41、为将上床身7的左右的滑动部7A分割成可滑动地嵌合于导向部60内的第一部分70、和位于导向部60外且通过焊接固定在上床身7上的第二部分71。并且,在第一部分70上设置螺纹孔70A,在第二部分71上设置螺栓贯通孔71A,将固定螺栓72从螺栓贯通孔71A贯穿并与第一部分70的螺纹孔70A螺合,由此,将第一部分70可装拆地结合在第二部分71上。并且,成为在将第一部分70从第二部分71拆除的状态下能够将上床身7从上方插入到下床身6的导向部60中的结构。0123在该图18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床身7从上方降下并用螺栓72将第一部分70与第二部分71结合,从而能够将上床身7组装在下床身6上,另外,在分离时,。

42、同样,通过拆下螺栓72而将上床身7从下床身6上拆下,并将上床身7向上方吊起,从而能够分离。因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0/10页12此,在制造时和维护时,与将上床身7的滑动部7A相对于下床身6的导向部60在前后方向上抽出装入的以往构造相比,组装、分离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在狭窄的作业空间内进行组装、分解作业。0124另外,在图18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与滑动部7A的滑动面或者导向部60与滑动部7A的滑动面上粘着烧结含油合金等的具有自润滑性的板,从而能够防止移动时产生噪声,发挥滑动性能。说明书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15页13图1说明书附图CN。

43、102031799ACN102031802A2/15页14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3/15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4/15页16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5/15页17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6/15页18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7/15页19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8/15页20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9/15页21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0/15页22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1/15页23图12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2/15页24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3/15页2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4/15页26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CN102031802A15/15页27图18说明书附图CN10203179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