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30843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6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9550.4

申请日:

2010.10.30

公开号:

CN102011603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23/16申请日:20101030|||公开

IPC分类号:

E21D23/16

主分类号:

E21D23/16

申请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德军; 李刚; 闫殿华; 李彬彬; 康富军; 赵帅; 宋涛; 李莉; 王本林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江淑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主要结构包括底座、推移座、液压控制机构、前连杆、后连杆、掩护梁、顶梁、尾梁、侧翻梁、立柱油缸、连接轴、侧翻油缸、尾梁油缸、调架油缸、防倒油缸、遥控接收控制器、发射器;以液压为动力,遥控控制各油缸动作完成各项功能,立柱油缸做向上的顶撑倾斜,顶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展开后近似三角形,可在煤矿井下巷道端头、尾部、拐弯处、角落处、边缘处顶撑巷道,此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顶梁可升降、可展开、可缩回,适应多种巷道环境,遥控操作,准确迅速,安全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其特征在于 :主要结构包括 :底座、推移 座、液压控制机构、前连杆、后连杆、立柱油缸、调架油缸、侧翻油缸、防倒油缸、侧 翻梁、掩护梁、顶梁、尾梁、连接轴、护板、遥控接收控制器、遥控发射器 ; 在底座的前部为推移座,在底座的侧部设有调架油缸,在底座的中间位置上部设有 液压控制机构,在底座的侧部设有护板 ; 在底座的后部设有前连杆、后连杆,并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轴固定联接 ;前连杆、 后连杆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掩护梁联接 ;掩护梁通过第四连接轴与顶梁联接 ; 在底座上部对称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四个立柱油缸做向上的倾 斜,倾斜角为 5° ;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顶部与顶梁顶撑联接 ; 顶梁后部设有可侧翻的尾梁,尾梁由第一、第二尾梁油缸控制侧翻动作 ; 顶梁侧部设有一级侧翻梁,一级侧翻梁由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作 ; 一级侧翻梁侧部设有二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由二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作 ;顶梁内的 另一侧部设有第一、第二防倒油缸 ; 在前连杆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遥控接收控制器,在支架的外部设有遥控发射器,遥 控发射器通过无线控制电路指令遥控接收控制器程序完成支架的各部功能动作,遥控发 射器与遥控接收控制器直线距离最大为 25 米 ; 液压控制机构通过液压管路控制尾梁油缸、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二级侧翻油 缸、第一、第二尾梁油缸、第一、第二防倒油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 调架油缸各功能动作,液压控制机构通过管路与井下巷道内的液压泵站联接 ; 各联接部由销轴、螺栓固定,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顶 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展开后组成近似三角形支护区域。

说明书


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属煤矿井下支护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搬迁是维持矿井生产的重要步骤,回采到停采线处,开始回 撤采煤机、刮板机以及综采液压支架等设备,当部分综采液压支架被搬迁后,回撤巷道 端头掩护支架与综采液压支架之间暴露出的顶板被称为三角区,成了井下回撤巷道支护 的死角和薄弱区,给井下回撤设备埋下了安全隐患。
     现有的技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以及木垛维护顶板,浪费大量木材,破坏环境, 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支护效果不理想,不能适应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快速搬迁 的要求。
     井下巷道端头、尾部、角落、拐弯处、边缘处的三角区,成了井下巷道的死角 和薄弱区,给回撤设备埋下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适应井下回撤巷道三角区支 护的支架,由顶梁、侧翻梁、尾梁组成的类似三角形的顶护梁,以解决井下回撤巷道端 头、尾部死角和薄弱区的支护难题,以节约支护木材,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井下作 业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结构包括 :底座、推移座、液压控制机构、前连杆、后连杆、立 柱油缸、调架油缸、侧翻油缸、防倒油缸、侧翻梁、掩护梁、顶梁、尾梁、连接轴、护 板、遥控接收控制器、遥控发射器 ;
     在底座的前部为推移座,在底座的侧部设有调架油缸,在底座的中间位置上部 设有液压控制机构,在底座的侧部设有护板 ;
     在底座的后部设有前连杆、后连杆,并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轴固定联接 ;前连 杆、后连杆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掩护梁联接 ;掩护梁通过第四连接轴与顶梁联接 ;
     在底座上部对称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四个立柱油缸做向上 的倾斜,倾斜角为 5° ;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顶部与顶梁顶撑联接 ;
     顶梁后部设有可侧翻的尾梁,尾梁由第一、第二尾梁油缸控制侧翻动作 ;
     顶梁侧部设有一级侧翻梁,一级侧翻梁由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 作 ;一级侧翻梁侧部设有二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由二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作 ;顶梁 内的另一侧部设有第一、第二防倒油缸 ;
     在前连杆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遥控接收控制器,在支架的外部设有遥控发射 器,遥控发射器通过无线控制电路指令遥控接收控制器程序完成支架的各部功能动作, 遥控发射器与遥控接收控制器直线距离最大为 25 米 ;
     液压控制机构通过液压管路控制尾梁油缸、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二级侧 翻油缸、第一、第二尾梁油缸、第一、第二防倒油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 缸各功能动作,液压控制机构通过管路与井下巷道内的液压泵站联接 ;
     各联接部由销轴、螺栓固定,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煤矿井下回撤巷道角落、边 缘三角区的支护进行的设计,以液压为动力控制各油缸动作,立柱油缸做向上的顶撑倾 斜,顶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展开后近似三角形,可在井下巷道护弯处、 端头、角落、边缘处、尾部处顶撑巷道,顶撑可升降、可展开、可缩回,适应多种地质 环境,节约大量木材,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安全稳定可靠、设计先进、结构紧凑,遥控 操作,准确迅速,是理想的适应井下三角区的支护设备。 附图说明 图 1 为整体结构图
     图 2 为顶梁、尾梁、侧翻梁展开状态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 :
     1、底座,2、推移座,3、液压控制机构,4、护板,5、前连杆,6、后连杆, 7、遥控接收控制器,8、掩护梁,9、顶梁,10、尾梁,11、第一立柱油缸,12、第二立 柱油缸,13、第三立柱油缸,14、第四立柱油缸,15、一级侧翻梁,16、二级侧翻梁, 17、第一一级侧翻油缸,18、第二一级侧翻油缸,19、第一防倒油缸,20、第二防倒油 缸,21、第一尾梁油缸,22、第二尾梁油缸,23、第一连接轴,24、第二连接轴,25、 第三连接轴,26、第四连接轴,27、遥控发射器,28、调架油缸,29、二级侧翻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
     图 1 所示,为整体结构图,各部位置、联接关系要正确,安装牢固。
     在底座 1 的前部为推移座 2,在底座 1 的侧部设有调架油缸 28,在底座 1 的中间 位置上部设有液压控制机构 3,在底座 1 的侧部设有护板 4 ;
     在底痤 1 的后部设有前连杆 5、后连杆 6,并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轴 23、24 固定 联接 ;前连杆 5、后连杆 6 通过第三连接轴 25 与掩护梁 8 联接 ;掩护梁 8 通过第四连接 轴 26 与顶梁 9 联接 ;
     在底座 1 上部对称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 11、12、13、14、四 个立柱油缸做向上的倾斜,倾斜角为 5° ;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 11、12、13、14 顶部与顶梁 9 顶撑联接 ;
     顶梁 9 后部设有可侧翻的尾梁 10,尾梁 10 由第一、第二尾梁油缸 21、22 控制侧 翻动作 ;顶梁 9 侧部设有一级侧翻梁 15,一级侧翻梁 15 由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 17、 18 控制侧翻动作 ;一级侧翻梁 15 侧部设有二级侧翻梁 16,二级侧翻梁 16 由二级侧翻油 缸 29 控制侧翻动作 ;顶梁 9 内的另一侧部设有第一、第二防倒油缸 19、20 ;
     在前连杆 5 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遥控接收控制器 7,在支架的外部设有遥控发射 器 27,遥控发射器 27 通过无线控制电路指令遥控接收控制器 7 程序完成支架的各功能动 作,遥控发射器 27 与遥控接收控制器 7 直线距离最大为 25 米 ;
     液压控制机构 3 通过液压管路控制尾梁油缸 21、22、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 17、18、二级侧翻油缸 29、第一、第二尾梁油缸 21、22、第一、第二防倒油缸 19、20、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 11、12、13、14、调架油缸 28 各功能动作,液压控制 机构 3 通过管路与井下巷道内的液压泵站联接 ;
     各联接部由销轴、螺栓固定,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
     图 2 所示 :为顶部展开状态图,展开后顶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 组成近似三角形支护区域。

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1603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1603ACN102011603A21申请号201010529550422申请日20101030E21D23/1620060171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地址030006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08号申请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山西煤机装备有限公司72发明人宋德军李刚闫殿华李彬彬康富军赵帅宋涛李莉王本林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代理人江淑兰54发明名称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主要结构包括底座、推移座、液压控制机构、前连杆、后连杆、。

2、掩护梁、顶梁、尾梁、侧翻梁、立柱油缸、连接轴、侧翻油缸、尾梁油缸、调架油缸、防倒油缸、遥控接收控制器、发射器;以液压为动力,遥控控制各油缸动作完成各项功能,立柱油缸做向上的顶撑倾斜,顶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展开后近似三角形,可在煤矿井下巷道端头、尾部、拐弯处、角落处、边缘处顶撑巷道,此设计先进合理,结构紧凑,顶梁可升降、可展开、可缩回,适应多种巷道环境,遥控操作,准确迅速,安全稳定可靠。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011607A1/1页21一种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其特征在于主要结构包括底座、推移座、。

3、液压控制机构、前连杆、后连杆、立柱油缸、调架油缸、侧翻油缸、防倒油缸、侧翻梁、掩护梁、顶梁、尾梁、连接轴、护板、遥控接收控制器、遥控发射器;在底座的前部为推移座,在底座的侧部设有调架油缸,在底座的中间位置上部设有液压控制机构,在底座的侧部设有护板;在底座的后部设有前连杆、后连杆,并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轴固定联接;前连杆、后连杆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掩护梁联接;掩护梁通过第四连接轴与顶梁联接;在底座上部对称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四个立柱油缸做向上的倾斜,倾斜角为5;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顶部与顶梁顶撑联接;顶梁后部设有可侧翻的尾梁,尾梁由第一、第二尾梁油缸控制侧翻动作;顶梁侧部设有。

4、一级侧翻梁,一级侧翻梁由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作;一级侧翻梁侧部设有二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由二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作;顶梁内的另一侧部设有第一、第二防倒油缸;在前连杆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遥控接收控制器,在支架的外部设有遥控发射器,遥控发射器通过无线控制电路指令遥控接收控制器程序完成支架的各部功能动作,遥控发射器与遥控接收控制器直线距离最大为25米;液压控制机构通过液压管路控制尾梁油缸、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二级侧翻油缸、第一、第二尾梁油缸、第一、第二防倒油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调架油缸各功能动作,液压控制机构通过管路与井下巷道内的液压泵站联接;各联接部由销轴、螺栓固定,。

5、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展开后组成近似三角形支护区域。权利要求书CN102011603ACN102011607A1/3页3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遥控式三角区掩护支架,属煤矿井下支护设备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搬迁是维持矿井生产的重要步骤,回采到停采线处,开始回撤采煤机、刮板机以及综采液压支架等设备,当部分综采液压支架被搬迁后,回撤巷道端头掩护支架与综采液压支架之间暴露出的顶板被称为三角区,成了井下回撤巷道支护的死角和薄弱区,给井下回。

6、撤设备埋下了安全隐患。0003现有的技术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以及木垛维护顶板,浪费大量木材,破坏环境,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支护效果不理想,不能适应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快速搬迁的要求。0004井下巷道端头、尾部、角落、拐弯处、边缘处的三角区,成了井下巷道的死角和薄弱区,给回撤设备埋下了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005发明目的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适应井下回撤巷道三角区支护的支架,由顶梁、侧翻梁、尾梁组成的类似三角形的顶护梁,以解决井下回撤巷道端头、尾部死角和薄弱区的支护难题,以节约支护木材,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0007技术方案0008本发明主要结构包括。

7、底座、推移座、液压控制机构、前连杆、后连杆、立柱油缸、调架油缸、侧翻油缸、防倒油缸、侧翻梁、掩护梁、顶梁、尾梁、连接轴、护板、遥控接收控制器、遥控发射器;0009在底座的前部为推移座,在底座的侧部设有调架油缸,在底座的中间位置上部设有液压控制机构,在底座的侧部设有护板;0010在底座的后部设有前连杆、后连杆,并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轴固定联接;前连杆、后连杆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掩护梁联接;掩护梁通过第四连接轴与顶梁联接;0011在底座上部对称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四个立柱油缸做向上的倾斜,倾斜角为5;0012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顶部与顶梁顶撑联接;0013顶梁后部设有可侧翻的尾。

8、梁,尾梁由第一、第二尾梁油缸控制侧翻动作;0014顶梁侧部设有一级侧翻梁,一级侧翻梁由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作;一级侧翻梁侧部设有二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由二级侧翻油缸控制侧翻动作;顶梁内的另一侧部设有第一、第二防倒油缸;说明书CN102011603ACN102011607A2/3页40015在前连杆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遥控接收控制器,在支架的外部设有遥控发射器,遥控发射器通过无线控制电路指令遥控接收控制器程序完成支架的各部功能动作,遥控发射器与遥控接收控制器直线距离最大为25米;0016液压控制机构通过液压管路控制尾梁油缸、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二级侧翻油缸、第一、第二尾梁油缸、第一。

9、、第二防倒油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各功能动作,液压控制机构通过管路与井下巷道内的液压泵站联接;0017各联接部由销轴、螺栓固定,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0018有益效果0019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煤矿井下回撤巷道角落、边缘三角区的支护进行的设计,以液压为动力控制各油缸动作,立柱油缸做向上的顶撑倾斜,顶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展开后近似三角形,可在井下巷道护弯处、端头、角落、边缘处、尾部处顶撑巷道,顶撑可升降、可展开、可缩回,适应多种地质环境,节约大量木材,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安全稳定可靠、设计先进、结构紧凑,遥控操作,准确迅速,是理想的适应井下三角区的支。

10、护设备。附图说明0020图1为整体结构图0021图2为顶梁、尾梁、侧翻梁展开状态图0022图中所示,附图标记清单如下00231、底座,2、推移座,3、液压控制机构,4、护板,5、前连杆,6、后连杆,7、遥控接收控制器,8、掩护梁,9、顶梁,10、尾梁,11、第一立柱油缸,12、第二立柱油缸,13、第三立柱油缸,14、第四立柱油缸,15、一级侧翻梁,16、二级侧翻梁,17、第一一级侧翻油缸,18、第二一级侧翻油缸,19、第一防倒油缸,20、第二防倒油缸,21、第一尾梁油缸,22、第二尾梁油缸,23、第一连接轴,24、第二连接轴,25、第三连接轴,26、第四连接轴,27、遥控发射器,28、调架油缸。

11、,29、二级侧翻油缸。具体实施方式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25图1所示,为整体结构图,各部位置、联接关系要正确,安装牢固。0026在底座1的前部为推移座2,在底座1的侧部设有调架油缸28,在底座1的中间位置上部设有液压控制机构3,在底座1的侧部设有护板4;0027在底痤1的后部设有前连杆5、后连杆6,并通过第一、第二连接轴23、24固定联接;前连杆5、后连杆6通过第三连接轴25与掩护梁8联接;掩护梁8通过第四连接轴26与顶梁9联接;0028在底座1上部对称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11、12、13、14、四个立柱油缸做向上的倾斜,倾斜角为5;0029第一、第二、第三。

12、、第四立柱油缸11、12、13、14顶部与顶梁9顶撑联接;0030顶梁9后部设有可侧翻的尾梁10,尾梁10由第一、第二尾梁油缸21、22控制侧翻动作;说明书CN102011603ACN102011607A3/3页50031顶梁9侧部设有一级侧翻梁15,一级侧翻梁15由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17、18控制侧翻动作;一级侧翻梁15侧部设有二级侧翻梁16,二级侧翻梁16由二级侧翻油缸29控制侧翻动作;顶梁9内的另一侧部设有第一、第二防倒油缸19、20;0032在前连杆5的前部中间位置设有遥控接收控制器7,在支架的外部设有遥控发射器27,遥控发射器27通过无线控制电路指令遥控接收控制器7程序完成支架的。

13、各功能动作,遥控发射器27与遥控接收控制器7直线距离最大为25米;0033液压控制机构3通过液压管路控制尾梁油缸21、22、第一、第二一级侧翻油缸17、18、二级侧翻油缸29、第一、第二尾梁油缸21、22、第一、第二防倒油缸19、20、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立柱油缸11、12、13、14、调架油缸28各功能动作,液压控制机构3通过管路与井下巷道内的液压泵站联接;0034各联接部由销轴、螺栓固定,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0035图2所示为顶部展开状态图,展开后顶梁、尾梁、一级侧翻梁、二级侧翻梁组成近似三角形支护区域。说明书CN102011603ACN102011607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11603ACN102011607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116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