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29680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5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2316.0

申请日:

1997.06.06

公开号:

CN1201854A

公开日:

1998.12.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3.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7.6.6|||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7.6.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8

主分类号:

E02D5/38

申请人:

中国京冶建设工程承包公司;

发明人:

毛传周; 刘波; 杨松; 柳建国; 宋发; 刘红; 罗雪音; 王力生; 潘兆敏; 李伍宝; 梁平

地址:

100088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它由扩大桩径、预制滑壁、滑壁成孔工艺步骤组成,在挖至距流砂层前预定距离,开始扩大桩径,用钢板制成井筒状的滑壁,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由于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绝对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发明填补了一项解决人工挖孔桩穿过流砂层问题的空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大直径桩孔的施工。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步 骤组成: A.扩大桩径: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挖至距流砂层前预定距离,开 始扩大桩径,给制作滑壁留施工空间; B.预制滑壁:“滑壁”是一个用钢板制成的井筒状结构物; 根据所需滑壁大小,把圆筒形滑壁分割成多块,在地面上 用钢板制成圆弧形标准块,在每块圆弧形标准块水平、上、下 搭接处做好螺栓孔,把制好的标准块运到桩孔里,在桩孔内, 块与块之间水平搭接处用螺栓连接成标准节,节与节之间上、 下搭接处也用螺栓连接; C.滑壁成孔: 在制成的滑壁的上方设一根槽钢,固定在护壁上,它起着 反力梁的作用,在槽钢与滑壁之间安置多个千斤顶,顶压千斤 顶,使滑壁下滑, 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逐步下滑,施 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挖土施工,随着挖土随着施加压 力,使滑壁内壁的摩擦减少,从而加快滑壁的下滑,随着滑壁 的下滑,可逐步加高滑壁,直到穿过流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护壁 内要配上纵横向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钢板 滑壁做成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形,倾斜角度为5~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每节 滑壁高度一般在
2: 5~1.7m,根据流砂层厚度来决定所需滑壁的 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壁成孔工艺,其特征在于千斤 顶额定压力不小于10吨,采用手压式。

说明书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用的桩,特别是指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无振动、无噪音、不扰民、对环境无污染,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技术容易掌握,质量可靠,造价低廉,但由于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因此,人工挖孔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安全保护和一系列可靠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人工挖孔常规做法是每下挖1.0米,在孔中现浇一节环形混凝土护壁,壁厚在100~150毫米,它起着支撑周围土体,保护孔内施工人员安全作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条件是在没有地下水,土质能在人工下挖1.0米后保持自立一段时间而不塌方。但是,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水,尤其在粉细砂层含水产生流砂而使人工挖孔无法进行。这是人工挖孔桩最大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钢板制成井筒状的滑壁,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从而充分解决了人工挖孔桩在流砂层施工中,最有效、最安全的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如下步骤组成:

    A.扩大桩径: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挖至距流砂层前预定距离,开始扩大桩径,给制作滑壁留施工空间,此地段的护壁内要配上纵横向钢筋,增强护壁的强度和整体性,以防止在外力作用下(指千斤顶),护壁被压碎或脱落。

    B.预制滑壁:“滑壁”是一个用钢板制成的井筒状结构物。

    根据所需滑壁大小,把圆筒形滑壁分割成多块,在地面上用钢板制成圆弧形标准块,在每块圆弧形标准块水平、上、下搭接处做好螺栓孔,把制好的标准块运到桩孔里,在桩孔内,块与块之间水平搭接处用螺栓连接成标准节,节与节之间上、下搭接处也用螺栓连接,每块之间都要有不小于50mm的搭接,每节之间也要有不小于150mm的搭接;为了使上、下节搭接方便,也同时为减少滑壁下沉时与侧壁砂土的摩擦阻力,钢板滑壁做成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形,倾斜角度为5~7°,钢板滑壁上口内直径为桩的设计直径加允许偏差值;下口外直径不得超过扩大直径。每节滑壁高度一般在1.5~1.7m,根据流砂层厚度来决定所需滑壁的节数。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在孔内使用电焊,产生有害气体危及生命;而且从时间上要比在孔内预制混凝土滑壁的时间要大大缩短

    C.滑壁成孔:

    由于钢板滑壁本身自重较轻,很难靠本身自重力而下沉,因此,要借外力的作用,即借助千斤顶施加外力。具体做法是:在滑壁的上方设一根槽钢,固定在护壁上,它起着反力梁的作用,在槽钢与滑壁之间安置多个千斤顶,顶压千斤顶,使滑壁下滑,千斤顶额定压力不小于10吨,采用手压式较好,以利于随时调整压力的大小。

    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地摩擦力而逐步下滑,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挖土施工,随着挖土随着施加压力,使滑壁内壁的摩擦减少,从而加快滑壁的下滑,随着滑壁的下滑,可逐步加高滑壁,直到穿过流砂层。人在滑壁内挖土时,要随时掌握砂层性质,流砂方向来调整挖土的方法,并随时观测滑壁的垂直度,发现有偏差时随时纠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由于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绝对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发明填补了一项解决人工挖孔桩穿过流砂层问题的空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大直径桩孔的施工。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钢板滑壁立面示意图其中:(41)圆弧形标准块,(42)螺栓孔,(43)螺栓

    图2为钢板滑壁A-A剖面图

    图3为桩孔中组装钢板滑壁及滑壁成孔工艺图其中:(1)护壁,(2)千斤顶,(3)槽钢,(4)钢板滑壁,(5)粉砂层,(6)卵石层

    实施例:某工程地区地面下13.5米为粉砂层,地质情况是:0~13.5米为粘土层;13.5~22.1米为粉砂层(5),易塌孔;22.1米以下为卵石层(6),基础桩的设计直径为1.8米,桩孔长22.5米,采用本发明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其步骤如下:

    A.扩大桩径: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挖至距粉砂层(5)前2米处,开始扩大桩径,给制作滑壁留施工空间,

    此地段的护壁(1)内要配上Φ8@200×200(直径8毫米的一级圆钢,间距为200×200毫米)纵横向钢筋,增强护壁的强度和整体性,以防止在外力作用下(指千斤顶(2)),护壁(1)被压碎或脱落。

    B.预制滑壁:

    根据所需滑壁大小,把圆筒形滑壁(4)分割成4块,在地面上用钢板制成圆弧形标准块(41),在每块圆弧形标准块(41)水平、上、下搭接处做好螺栓孔(42),把制好的标准块(41)运到桩孔里,在桩孔内,块与块之间水平搭接处用螺栓(43)连接成标准节,节与节之间上、下搭接处也用螺栓(43)连接,每块之间都要有不小于50mm的搭接,每节之间也要有不小于150mm的搭接;;为了使上、下节搭接方便,也同时为减少滑壁(4)下沉时与侧壁砂土的摩擦阻力,钢板滑壁(4)做成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形,倾斜角度为7°,钢板滑壁上口内直径为桩的设计直径加允许偏差值;下口外直径不得超过扩大直径。每节滑壁(4)高度在1.5~1.7m,根据流砂层厚度来决定所需滑壁的节数。

    C.滑壁成孔:

    由于钢板滑壁本身自重较轻,很难靠本身自重力而下沉,因此,要借外力的作用,即借助千斤顶施加外力。具体做法是:在滑壁的上方设一根槽钢(3),固定在护壁(1)上,它起着反力梁的作用,在槽钢(3)与滑壁(4)之间安置二个千斤顶(2),顶压千斤顶(2),使滑壁(4)下滑。千斤顶(2)额定压力不小于10吨,采用手压式,以利于随时调整压力的大小。

    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逐步下滑,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挖土施工,随着挖土随着施加压力,使滑壁内壁的摩擦减少,从而加快滑壁的下滑,随着滑壁的下滑,可逐步加高滑壁,直到穿过流砂层。人在滑壁内挖土时,要随时掌握砂层性质,流砂方向来调整挖土的方法,并随时观测滑壁的垂直度,发现有偏差时随时纠正。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直径桩滑壁成孔工艺,它由扩大桩径、预制滑壁、滑壁成孔工艺步骤组成,在挖至距流砂层前预定距离,开始扩大桩径,用钢板制成井筒状的滑壁,施工时,使滑壁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克服土的摩擦力而下滑,从而穿过流砂层,由于施工人员始终在预制好的滑壁内施工,绝对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发明填补了一项解决人工挖孔桩穿过流砂层问题的空白。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大直径桩孔的施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