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由人造石材制成的路面单元的交通区路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区路面,它通过由人造石材制成的路面单元构造而成,并具有以下特征:
(a)设有具有单一的第一形状或多个不同的第一形状的第一路面单元;
(b)在该路面的个别位置上设有具有单一的第二形状或多个不同的第二形状的第二路面单元;
(c)设有具有单一的第三形状或多个不同的第三形状的第三路面单元;
(d)每个第二路面单元至少大部分地被多个第三路面单元包围,以提供向由第一路面单元构成的相邻路面区域的连接过渡;
(e)所述第二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所述第三形状不同于所述第一形状以及所述第二形状。
通过由人造石材制成的路面单元构造而成地室外路面以呈现出多种路面单元形状的方式被公众所知。迄今为止,上述路面通常由类似的路面单元或有规律地交替的不同路面单元构成。根据本发明的路面采用了特殊的第二路面单元,这些第二路面单元通过其特殊形状从路面中用第一路面单元铺砌的区域中突显出来。本发明提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可以在路面的个别位置上设置特殊的、显著的第二路面单元,并以很方便的方式结合在整个路面的路面结构中。
特别优选的是,该第二路面单元为标记式路面单元,它通过其第二形状和/或位于其顶表面上的标记(例如字母、数字、简短词、与人类有关的简略符、标语或其它标记)来传达一些信息。因此,这里所涉及的是一种可在个别位置上传达消息或信息的新型交通区路面。该标记的视觉差异优选地可通过凹入或凸出表面区域(其中,凹入区域或两个凸出区域之间的区域可以用基于塑料或具有同等高度的硬化物上的颜色对比材料填充)或用其他材料(优选为金属)制成的镶嵌标记提供。
优选地,该第一路面单元组成路面的主要部分。
特别是,所谓的交通区是指供车辆交通、自行车交通或行人交通使用的区域,而不是供在私有封闭空间中行走而设的区域。可供使用的典型且优选的区域包括:广场、庭院、出入口、人行道、街道、行人区、装载区、平台、停车区、加油站、工业生产地面、工业运输地面、施工现场、存放容器区等。优选地,这里所涉及的是“户外”路面或铺砌在外部区域上的路面。
上述人造石材在大多数情况下为混凝土。类似砖的材料也可作为一种进一步的选择。总的来说,任何包含有通过粘合剂混合在一起的添加剂或填料并根据不同时间加以固化的材料(包括塑料)均可以被使用。然而,路面单元,特别是在一路面中的所有路面单元的一部分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由塑料制成。
特别优选的是,该第二路面单元的第二形状为八边形或箭头状。然而,也可以采用多种其它适宜的第二形状,特别是(从俯视图或平面视图中看)圆形、矩形(其中包括正方形以及三角形)。
优选地,在至少大部分地包围着一给定的第二路面单元的多个第三路面单元中,至少一对第三路面单元彼此对称。这导致了向邻近的“普通”路面单元的简便的连接过渡。此外,优选的是,一给定的第二路面单元至少大部分被四个相互类似的第三路面单元包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优选改进,该交通区路面的特征在于,n个第三路面单元至少大部分地包围着一给定的第二路面单元,并通过该n+1个路面单元覆盖一表面区域A;该表面区域A与由n个相邻铺砌的第一路面单元所覆盖的表面区域相对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向路面的普通路面单元区域的平滑连接过渡,尽管该显著的第二路面单元使得路面单元的数目发生一微小的变化。
优选地,至少一些第一路面单元和/或至少一些第二路面单元和/或至少一些第三路面单元在其周边上设有间隔凸出部。该间隔凸出部特别是具有这样的尺寸,以适于在相邻铺砌的路面单元之间产生宽度至多为5mm的微小间隙,从而可简化路面单元的铺砌。这些在多数情况下具有3-5mm的宽度的“微小”间隙通常以路面中的路面单元之间的铺砌间隙的方式存在,并通常在铺砌完路面单元后用沙子进行填充。如果该路面单元具有这样的“微小”间隔凸出部,则通过接触间隔凸出部的方式可使工人的工作加以简化。另一方面,该间隔凸出部可以具有这样的尺寸,以使得可在相邻的路面单元之间产生一至少为8mm宽的较宽间隙,从而可形成高效的排水缝隙。如果这些“较大”的间隔凸出部被设置,其结果是在相邻铺砌的路面单元之间具有相对较宽的间隙。这些间隙通常同样地通过沙子或碎石填充。通过这些“宽间隙”,与路面单元的“具有普通宽度的微小间隙”相比,雨水可以更有效地排出,从而该铺砌表面不再需要通过管道与一废水收集设备相通,并可以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利用该“较小”的间隔凸出部或“较大”的间隔凸出部,一给定路面单元的凸出部可与相邻路面单元中的一些不设凸出部的区域接触;或者该凸出部可与相邻铺砌的路面单元中的一些同样设有凸出部的区域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该凸出部以成对的方式接触。可以理解,在该情况下,该凸出部相对于其余路面单元的轮廓具有一“凸出尺寸”,它大约相当于所希望的间隙宽度的一半;在上述的第一种情况下,该凸出部的“凸出尺寸”大约相当于所希望的间隙宽度。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至少一些第一路面单元和/或至少一些第二路面单元和/或至少一些第三路面单元上设有材料被省略的区域,以在路面中形成高效的排水口。对于这些高效的排水口以及由此产生的排水能力,前面关于排水缝隙的评价同样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改进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一交通区路面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它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由多个第三路面单元包围的一第二路面单元;
图1为另一实施例的交通区路面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它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由多个第三路面单元包围的一第二路面单元。
图1所示的一部分交通区路面2主要由第一路面单元4组成,从俯视图上看,其具有方形形状。沿着通过交通区路面2(以下称作“路面2”)的几个线条,路面2具有多个第二路面单元5。从俯视图上看,这些第二路面单元5均具有类似箭头的第二形状。此外,还设置有第三路面单元6,它们以四个为一组的方式围绕着第二路面单元5。每个由一个第二路面单元5和四个围绕着该第二路面单元5的第三路面单元6组成的路面单元组件8(参见图2)覆盖着一个方形的表面区域,该表面区域与四个相邻铺砌的第一路面单元4所覆盖的表面区域相对应。在图1中可清楚地看到,第二路面单元5非常显眼,但在另一方面,路面2的的结构和间隙构造仅稍微有所改变。第三路面单元6在第二路面单元5与位于路面2的“普通区域”中的第一路面单元4之间形成了一理想的最佳连接过渡。
如可从图2中明显看到的那样,下方的一对第三路面单元6彼此对称。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上方的一对第三路面单元6。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对称轴线均为通过被包围的第二路面单元5的纵向中线。图2中的两个位于下方的第三路面单元6概括地说呈L形。图2中的两个位于上方的第三路面单元6具有斜切掉角部的正方形的形状。
从图2中可以进一步地看出,在第三路面单元6中抵靠着相邻的第三路面单元6的侧面上设有间隔凸出部10。每个第三路面单元6设有两个间隔凸出部10,它们这样布置,以与两个相邻的第三路面单元6的间隔凸出部10一起在“每对路面元件侧面”上构成一对间隔凸出部10。该间隔凸出部相对于对应的路面元件侧面具有2-4mm的“凸出尺寸”。这些间隔凸出部10用于简化第三路面单元6的铺砌。
此外,类似的间隔凸出部10也可设置在第二路面单元5与四个第三路面单元6之间。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位于第三路面单元6与相邻的第一路面单元4之间的成对的路面元件侧面上,以及适用于位于相邻的第一路面单元4之间的成对的路面元件侧面上。
或者,作为对上述“小”的间隔凸起10的替换,也可以设置具有例如4—15mm的凸出尺寸的“较大”的间隔凸起。在设置有“较大”的间隔凸起的“路面单元侧面对”中,将在相邻的路面单元之间形成高效的排水缝隙。
应当指出,为完成铺砌工作,如图2中清楚地示出的那样,整个路面2的相邻路面单元之间均具有微小间隙12。基于此,严格地讲,有必要用双线表示出图中的间隙。但是,为简明起见,图1中的间隙12仅以单线的方式示出。
所有路面单元4,5,6均由混凝土组成。在此意义上,可以参考用于路面的混凝土块。在实践中,路面单元4,5,6通常在图1、2所示的顶表面之间与侧表面之间具有一斜面,从而在上述表面之间产生一微小的45°倒角。为简明起见,该斜面在图中未示出。
图3示出了路面2的另一个实施例,它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出在于每个第二路面单元5具有呈规则八边形的第二形状,并且所有的第三路面单元6具有同样的第三形状。此外,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第二路面单元5同样被四个第三路面单元6包围。
每个第二路面单元5具有一第二形状,其对应于八角形交通信号“STOP AT THE MAJOR STREET”。此外,字母序列STOP也可施加在每个第二路面单元5上。
从图4中可以看出,根据该第二实施例,未设置间隔凸出部10。但是,作为一种替换,也可以设置“微小”的间隔凸出部10或“大”的间隔凸出部10。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有的第一路面单元4具有呈正方形的第一形状。作为一种替换,也可以设想第一路面单元4可在如图所示的“小方块”和具有四倍于该“小方块”尺寸的“大方块”之间交替地变化;同样它也可在如图所示的“小方块”和具有两个“小方块”尺寸的矩形块之间交替地变化。另一种可能性是用正方形状的第一路面单元4铺砌路面2的第一区域,并用具有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另外一种第一路面单元4铺砌路面2的另一相邻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注意到,每个第二路面单元5具有同样的第二形状。作为一种替换,可以设想,可在路面2的不同区域上使用具有不同的第二形状的第二路面单元5。例如,可在路面2的一第一区域上采用如图1、2所示的具有箭头状第二形状的第二路面单元5,而在路面2的另一区域上采用如图3、4所示的具有八边形第二形状的第二路面单元5。
关于第三路面单元6,图1、2示出了采用两种不同的第三形状的例子,而图3、4则示出了采用相同的第三形状的例子。
此外,图4中的虚线14示出如何在第三路面单元6的外角部设置材料省略区域16,该材料省略区域16从俯视图上看呈三角形。类似的改进也可用在每个第一路面单元4的四个角部。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在路面2中形成高效的排水口。
另外,图4中的虚线还示出了作为一种替换,也可设置较小的第三路面单元6a。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第二路面单元5不再被相邻的第三路面单元6a完全包围,而是留出八边形的两个侧面,以与相邻的第一路面单元4相连。但是,每个第二路面单元5仍然大部分地被第三路面单元6a包围。
最后,应该提出的是,对图2和图4来说,也可以将两个第三路面单元6与右边的第二路面单元5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新的第三路面单元。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两个第三路面单元6和左边的第二路面单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