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零部件装配,具体地,涉及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单旋翼无人直升机其动力传动形式以及螺旋桨转动性能是影响直升机性能
的决定性因素。单旋翼直升机由主旋翼提供升力,通过尾旋翼使直升机转向。因此需要提供
主旋翼旋转的主轴以及间接提供尾旋翼旋转的二级轴。主轴以及二级轴是否能稳定的固定
将接决定直升机飞行稳定性。
目前主轴与二级轴的固定,多采用分开通过不同的固定板将其固定于机身框架
上,因此直升机固定板是否安全稳定的固定在机身框架上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该无人直升机机身中
板的固定方法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承载能力大、连接稳定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包括:
步骤1、在中板上加工形成能够与机架横管上侧和内侧相接触以支撑和固定中板
的安装凸台;
步骤2、将中板上侧和内侧定位并同时使得左侧紧靠在机架侧管上;
步骤3、将中板焊接至机架上。
优选地,中板两侧开有焊接坡口。
优选地,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在机架上安装上板。
优选地,步骤1中中板加工时一级轴承座孔、二级轴承座槽、一级下轴承座与中板
的接触平面以及二级轴承座与中板接触的平面均预留有安装缝隙。
优选地,机架和中板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地,步骤3中使用氩弧焊的焊接方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加强了中板在机身框架上的固定,中板分两次加工的
形式可以保证主轴中心轴线与二级轴中心轴线的平行度以及与中板的垂直度。保证了飞机
的飞行稳定性以及飞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中机身中板与机架的安装效
果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中的机身中板的结构示意
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中的机身中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上板
4-中板 6-机架侧管
7-机架横管 8-焊接坡口
9-安装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机身中板的固定方法,包括:
步骤1、在中板4(如图2所示)上加工形成能够与机架横管7上侧和内侧相接触以支
撑和固定中板4的安装凸台9(如图3所示);
步骤2、将中板4上侧和内侧定位并同时使得左侧紧靠在机架侧管6上;
步骤3、将中板4焊接至机架1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加强了中板在机身框架上的固定,中板分两次加工的
形式可以保证主轴中心轴线与二级轴中心轴线的平行度以及与中板的垂直度。保证了飞机
的飞行稳定性以及飞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焊接效果更加理想,优选地,中板4两侧开有焊接坡口8。
为了优化安装顺序,使得安装过程更加顺畅,优选地,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在机架1
上安装上板2。
为了保证焊接后中板上的下轴承座孔中心线、二级轴承座槽中心线在机架对称平
面上以及对中板的垂直度,优选步骤1中中板4加工时一级轴承座孔、二级轴承座槽、一级下
轴承座与中板的接触平面以及二级轴承座与中板接触的平面均预留有安装缝隙。
为了在保证机架1和中板4机械强度的同时减轻整个无人直升机的重量,优选机架
1和中板4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为了优化焊接效果,优选步骤3中使用氩弧焊的焊接方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