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计算机内部模块直流增益的控制电路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降低计算机内部模块直流增益的控制电
路。
背景技术
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也可以实现
在半导体芯片当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芯片的形式存在。运放的
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当中。
运放的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行业当中。譬如计算机,计算机内部电路
模块结构复杂,采用的运放的有很多,其中很多运放是用作交流放大器,但是,在计算机内
部模块中,很多需要进行放大的交流信号含有很大的直流谐波,现有的处理方式大多是采
用滤波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是对直流信号的滤波不当很容易造成了直流偏移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计算机内部模块直流增益的控制电路,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计算机内部模块直流增益的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1、
运放U1、电容C2和电阻R2,所述电容C2一端分别连接交流电Ui一端、电阻R5和二极管D2负
极,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二极管D2正极和运放U1同相端,运放U1反相端分别连接
电阻R1和电阻R3,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正极、电阻R2
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和交流电Ui另一端并接地,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
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U1输出端和电容C3,电容C3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o。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放U1电源端连接电源+V,运放U1接地端连接
电源-V,电源+V和电源-V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单运放U1设计,引入直流全反
馈和交流部分反馈,可在交流电压增益较大时,能够使直流电压增益降到很小,从而避免输
入失调电流造成运放的饱和,并且设置稳压二极管D1对输出端电压最大幅值进行钳位,抑
制了直流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降低计算机内部模块直流增益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计算机内部模块直流增益的控制电路,包
括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1、运放U1、电容C2和电阻R2,所述电容C2一端分别连接交流电Ui
一端、电阻R5和二极管D2负极,电容C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二极管D2正极和运放U1同相
端,运放U1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1和电阻R3,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分别
连接二极管D1正极、电阻R2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和交流电Ui另一端并接地,二极管D1负极
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U1输出端和电容C3,电容C3
另一端连接输出端Vo;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所述运放U1电源端连接电源+V,运放U1
接地端连接电源-V,电源+V和电源-V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按照图1搭建电路,电路中,电容C2和C3为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R2使运放U1同相
输入端形成直流通路,内部的差分管得到必要的输入偏置电流;电阻R3引入直流和交流负
反馈,并使集成运放U1反相输入端形成直流通路,内部的差分管得到必要的输入偏置电流;
由于电容C1隔直流,使直流形成全反馈,交流通过R1和C1分流,形成交流部分反馈,为电压
串联负反馈,引入直流全反馈和交流部分反馈后,可在交流电压增益较大时,能够使直流电
压增益很小,从而避免输入失调电流造成运放的饱和;设置电阻R5的作用是提高输入阻抗,
进一步降低直流电压增益,稳压二极管D1的作用是对输出端电压最大幅值进行钳位,抑制
了直流偏移。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单运放U1设计,引入直流全反馈和交流部分反馈,可在交流
电压增益较大时,能够使直流电压增益降到很小,从而避免输入失调电流造成运放的饱和,
并且设置稳压二极管D1对输出端电压最大幅值进行钳位,抑制了直流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