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手柄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手柄装置,该平面手柄装置在不用时,可将用于旋转操作挡板的手柄放入并保持在壳体内。
以往的平面手柄装置,带有被动孔的挡板由铁或不锈钢制成,并通过压力加工冲压成形。手柄由铝合金或锌合金等压铸成形。
在平面手柄装置中,从壳体背面突出的手柄操作凸块,推压挡板被动孔的内壁面,由此使挡板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但是,以往的手柄装置,由于挡板被动孔的边缘与材质软的操作凸块的侧面滑动接触,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挡板会咬入操作凸块中,造成驱动不良或操作凸块破损等故障。
本发明者对这种破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种种探讨,其结果是,以往,通过适当地设定挡板相对于从壳体背面突出的操作凸块的长度的厚度尺寸及挡板被动孔内壁面的形状,很明显,可以防止破损故障的发生,并完成了专利第3002677号公报所揭示的发明。
上述在先发明的特点是,将挡板的板厚设定成能够把从壳体背面一侧伸出地操作凸块的基本长度隐蔽起来的厚度,将与操作凸块侧面接触的被动孔的内壁面作成:在手柄操作凸块旋转驱动挡板的过程中,使该被动孔的内壁面与操作凸块侧面的接触为面接触而非边缘接触的结构。
通过按照上述方式形成被动孔的内壁面,可以消除反复使用期间挡板咬入操作凸块所引起的驱动不良或操作凸块破损等故障的发生。但是,由于挡板的材料费用高,而且挡板也比较重,在旋转到解除锁定位置后,较大的偏斜自重会使挡板有意不为地朝着锁定方向转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消除操作凸块的磨损故障、耐久性好、并且能够降低挡板的材料费用、减轻重量,还能可靠地适应于左右方向的使用情况的变更的平面手柄装置。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面手柄装置的锁定状态的后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平面手柄装置的解除锁定状态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纵断面图。
图4是图1所示平面手柄装置所使用的挡板本体板部件的后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挡板的凸轮板部件的后视图。
图6是本体板部件与凸轮板部件组合后的状态的横断面图。
图7是图1的B-B断面图。
以下,利用附图重点参考符号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特征是,提供一种平面手柄装置,在壳体2上,通过与壳体的正面平行的第一枢轴20,枢接有可自由出入壳体2的手柄1,在壳体2的背面壁上,相对于壳体2的纵向中心线,设置有一对安装孔27、22。在上述安装孔27、22一个中嵌入与壳体正面垂直的第二枢轴18,由此,将挡板10枢接在壳体2上,设置在接近第一枢轴20的手柄1的端部背面上的操作凸块4与挡板10的被动孔12相配合,手柄1以第一枢轴20为中心从壳体2伸出并转动时,通过操作凸块4使挡板10以第二枢轴18为中心转动。
挡板10由与固定框体侧的锁舌片3配合或分离的本体板部件13及凸轮板部件14组装在一起或可自由分解地构成,该凸轮板部件14不能相对转动地拔插到本体板部件13上所形成的嵌入孔15中。在凸轮板部件14上形成第二枢轴18可穿过的轴孔17及上述被动孔12,凸轮板部件14的板厚设定成能够把从壳体2背面一侧伸出的操作凸块4的基本全长隐蔽起来的厚度,将与操作凸块4侧面接触的被动孔12的内壁面作成:在操作凸块4旋转驱动挡板10的过程中,使该被动孔12的内壁面与操作凸块4侧面的接触为面接触而非边缘接触的结构。在凸轮板部件14的外侧面中间部形成用于阻止本体板部件13上浮的止挡凸起16,根据挡板10的左右使用情况的变更,将凸轮板部件14表里颠倒嵌入本体板部件13中。
图1示出了左设置型的使用情况,平面手柄装置安装从门的正面观察时的门25的左端侧(如果从门的背面观察时,安装在右端侧)。穿过轴孔17的第二枢轴18,嵌入从凸轮板部件14的背面观察时的左侧安装孔27中。如图3所示,当手柄1出入壳体2内时,挡板10的尖端部10a与箱本体等固定框体26侧的锁舌片3配合,在闭锁状态下对门25进行锁定。
当手柄1放入并保持在壳体2内时,手柄1的操作凸块4与凸轮板部件14的被动孔12的内壁面12a配合。
手柄1以第一枢轴20为中心从壳体2伸出并转动时,操作凸块4的侧面与被动孔12另一侧的内壁面12b接触。通过手柄1的继续伸出地转动,把内壁面12b上连续的被动孔12的内壁面推向操作凸块4侧面的挡板10,如图2所示,以第二枢轴18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挡板10的尖端部10a脱离上述的锁舌片3。进而,解除门25相对于固定框体26的锁定。
接着,把手柄1推入壳体2内时,操作凸块4的侧面推压被动孔12的内壁面12a,使挡板10以第二枢轴18为中心,围绕逆时针方向转动。在转动终端,挡板10的尖端部10a与固定框体26侧的锁舌片3配合。由此,再次将门25锁定在固定框体26上。
在与图1的使用状态相反的使用状态下,即在右设置型的使用情况下,平面手柄装置从门的正面观察时,安装在门25的右端侧(如果从门的背面观察时,安装在左端侧)。在进行这种使用状态变更时,拔出第二枢轴18后,将挡板10与本体板部件13及凸轮板部件14分解,本体板部件13配制成可左右颠倒的形式。另外,将凸轮板部件14的左右面颠倒,并嵌入本体板部件13的嵌入孔15中,使止挡凸起16与本体板部件13的表面接触。于是,将穿过凸轮板部件14的轴孔17的第二枢轴18嵌入从壳体2的背面观察时的右侧安装孔22中。
当手柄1出入壳体2内时,挡板10的尖端部10a与固定框体26侧的锁舌片3配合,在闭锁状态下对门25进行锁定。当手柄1放入并保持在壳体2内时,操作凸块4与凸轮板部件14的被动孔12的内壁面12a配合。
手柄1以第一枢轴20为中心从壳体2伸出并转动时,操作凸块4的侧面与被动孔12另一侧的内壁面12b接触。通过手柄1的继续伸出地转动,一旦内壁面12b上连续的被动孔12的内壁面推压操作凸块4的侧面时,挡板10就以第二枢轴18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挡板10的尖端部10a脱离锁舌片3。由此,解除门25相对于固定框体26的锁定。
接着,把手柄1推入壳体2内时,操作凸块4的侧面推压被动孔12的内壁面12a,使挡板10以第二枢轴18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转动终端,挡板10的尖端部10a与固定框体26侧的锁舌片3配合。由此,再次将门25锁定在固定框体26上。
在图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借助于嵌合在第一枢轴20的螺旋部上的扭簧21,对手柄1施加使其沿着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在壳体2的下方部分,通过平行于壳体正面的第三枢轴28枢接有按扭30。该按扭30由嵌合在第三枢轴28的螺旋部上的扭簧29,对其施加朝图3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按扭30的上端部31与手柄1的下端部32接触,由于扭簧29的弹力大于扭簧21的弹力,因此,可将手柄1保持在放入位置。
克服扭簧29的弹力,朝顺时针方向推压按扭30的下端部一侧时,解除按扭30的上端部31与手柄1的下端部32的配合,借助于扭簧21的弹力,使手柄1从壳体2伸出并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在挡板10的凸轮板部件14上设置有轴孔17,作为与被动部12独立的圆形孔,突设在壳体2的背面上的圆形凸台部33嵌入该轴孔17中。上述安装。L27作为螺纹孔在该圆形凸台部33上形成。由螺钉构成的第二枢轴18通过垫圈19螺纹地拧入安装孔27中。
凸轮板部件14的止挡凸起16沿着凸轮板部件14的整个外周连续地形成,但是,也可以作成不连续的结构。
在圆形凸台部33相对于壳体2的纵向中心线左右对称的位置,突设有另一个圆形凸台部34。该圆形凸台部34插入凸轮板部件14的被动孔12中。上述安装孔22作为螺纹孔在该圆形凸台部34上形成。在第二枢轴18没有嵌入安装孔22的使用情况下,通过垫圈24把螺钉23螺纹地拧入该安装孔522中。挡板10以第二枢轴18为中心转动时,视觉上螺钉23在被动孔12的外周部分12c内转动。这时,垫圈19、24构成用于阻止凸轮板部件14上浮的导向机构。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平面手柄装置中,由于把挡板10的凸轮板部件14的板厚设定成,能够把从壳体2背面一侧伸出的操作凸块4的基本全长隐蔽起来的厚度,将与操作凸块4侧面接触的被动孔12的内壁面作成:在操作凸块4旋转驱动挡板10的过程中,使该被动孔12的内壁面与操作凸块4的接触为面接触而非边缘接触的结构。因此,即使手柄1与挡板10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制成,也不会出现操作凸块4咬入挡板20的现象,可以避免操作凸块的破损,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挡板10与本体板部件13及凸轮板部件14作成分割的结构,板厚为设定厚度的只有凸轮板部件14,因而,挡板10整体材料的费用不会过高,使廉价的生产成为可能。
再者,挡板10的整体重量不会过大,因此,避免了在解除锁定位置因偏斜重量而使挡板10有意不为地旋转的现象。
进一步,通过适当地颠倒本体板部件13与凸轮板部件14进行再次组装,可直接满足左右使用情况不同的门的需要。也就是说,由于挡板10是左右兼用型,不需要制作左用与右用的两种类型的库存品,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费用。
不仅本体板部件13与凸轮板部件14由不同的材料构成,而且挡板10与操作凸块4的滑动部分也可以由良好的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因而提高了平面手柄装置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挡板10,可以直接用于以往设置的平面手柄装置中,具有互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