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018510.7
2006.03.08
CN1837513A
2006.09.27
授权
有权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7990000755登记生效日:20170816出质人: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滨江支行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E04G 9/02授权公告日:20081001申请日:20060308登记号:2015990001187出质人: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滨江支行解除日:20170713|||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变更 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5990001187变更日:20170713变更事项:出质人变更前: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变更 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5990001187变更日:20170713变更事项:质权人变更前: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变更后:江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滨江支行|||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G 9/0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变更后:丰和营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丰和中大道1496号变更后: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丰和中大道1496号|||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5990001187登记生效日:20151229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E04G 9/02授权公告日:20081001申请日:20060308登记号:2014990000983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解除日:2015122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4990000983登记生效日:20141125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E04G 9/02授权公告日:20081001申请日:20060308登记号:2013990000797出质人: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解除日:20141124|||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E04G 9/02授权公告日:20081001申请日:20060308登记号:2012990000587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解除日:20131030|||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3990000797登记生效日:20131030出质人: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2990000587登记生效日:20120929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E04G 9/02授权公告日:20081001申请日:20060308登记号:2011990000316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解除日:20120929|||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1990000316登记生效日:20110817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E04G 9/02授权公告日:20081001申请日:20060308登记号:2010990000848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解除日:20110817|||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2登记号:2010990000848登记生效日:20100817出质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质权人:南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支行发明名称: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申请日:200603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2D27/00(2006.01); B28C7/06(2006.01); B28B1/52(2006.01); B28B1/08(2006.01); B28B11/24(2006.01); E04G21/00(2006.01); E02D27/01(2006.01); E02D27/10(2006.01)
E02D27/00
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
揭保如; 揭建刚; 钱胜
330038江西省南昌市丰和中大道1496号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刘凌峰
一种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1)制复合模板;(2)支模构件的制作;(3)基础构件及复合模板的安装;(4)浇铸混泥土;(5)拆模。本发明的优点是:1.不用木材、竹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采用型钢作支模材料,不易损坏,使用周期长,降低造价;3.通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砼浇铸的结构。
1、 一种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制复合模板:①原料称取:按水泥1份、砂1-2份、增强剂0.05~0.10份的重量比分别称取水泥、砂、增强剂,增加剂为松香皂类水泥增强剂;②搅拌:将称好的原料倒入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制成混凝土;③布网入模:在设有方框肋条的模具内布入一层耐碱玻纤网布,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④振动成型:用振动机将混凝土振实,让其自然凝固成型;⑤养护:每隔12小时浇水养护一次;⑥脱模:1天后将模具去除,即得成品;(2)支模构件的制作: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用钢板和槽钢制作各种规格的横楞模、竖楞模、角钢模和支承柱;(3)基础构件复合模板的安装:①按施工图纸要求绘制现浇独立基础构件及复合模板配置图,编制支换构件及复合模板配料清单;②依次定好轴线,在基底垫层上确定水平标高并单线做好标记;③将配制好的横楞模按轴线控制好的几何形组装成基础底部模,然后依次安装角模,用螺栓固定;④安装定位板,用螺栓固定;⑤依次安装基础四周外模,模板采用水泥复合模板,用细铁丝将水泥复合模板固定;(4)按建筑图纸布好钢筋后,即可现场浇铸混凝土;(5)拆模:①拆除基础内所有螺栓,将其分类装箱;②拆除基础钢横楞模及竖楞模,并将其打捆堆好;③拆除基础角模及柱箍。
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支模工艺,特别是一种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 背景技术 浇铸混凝土需要支模,支模需要大量的模板,模板在混凝土工程中是一种必须的建筑材料,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它的造价高(约占造价的30%)用量大等原因,一直困扰着人们,我国每年用于土建所耗木材达1000多万m3,通过以钢代木,每年可节约300余万m3,如此巨大的材耗,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我国是森林资源贫简乏国家,林地面积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左右,现有林木蓄量为90.2亿m3,占世界林木蓄量的3%,按人口每人占有林木蓄量不到9m3,为世界人均蓄量的12%,按人口平均木材年产量只有0.05m3/人,平均每年减少森林面积148亿m2,我国木材产量控制在6000万m3,实际需求量超过9800万m3,而用于基本建设木材占全国木材量的1/6,由此可见,支模工艺的革新,是一项艰巨而慢长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将使复合模板与混凝土连为一体,在完成混凝土的浇铸后无需拆卸模板。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工艺步骤为:1、制复合模板;2、支模构件的制作;3、基础构件及复合模板的安装;4、浇铸混泥土;5、拆模; 1、制复合模板: (1)原料称取:按水泥1份、砂1-2份、增强剂0.05~0.10份的重量比分别称取水泥、砂、增强剂,增加剂为松香皂类水泥增强剂; (2)搅拌:将称好的原料倒入搅拌机内加水搅拌,制成混凝土; (3)布网入模:在设有方框肋条的模具内布入一层耐碱玻纤网布,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 (4)振动成型:用振动机将混凝土振实,让其自然凝固成型; (5)养护:每隔12小时浇水养护一次; (6)脱模:1天后将模具去除,即得成品。 2、支模构件的制作: 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用钢板和槽钢制作各种规格的横楞模、竖楞模、角钢模和支承柱。 3、基础构件复合模板的安装: (1)按施工图纸要求绘制现浇独立基础构件及复合模板配置图,编制支换构件及复合模板配料清单; (2)依次定好轴线,在基底垫层上确定水平标高及单线做好标记; (3)将配制好的横楞模按轴线控制好的几何形组装成基础底部模,然后依次安装角模,用螺栓固定; (4)安装定位板,用螺栓固定; (5)依次安装基础四周外模,模板采用水泥复合模板,用细铁丝将水泥复合模板固定。 4、按建筑图纸布好钢筋后,即可现场浇铸混凝土。 5、拆模:(1)拆除基础内所有螺栓,将其分类装箱;(2)拆除基础钢横楞模及竖楞模,并将其打捆堆好;(3)拆除基础角模及柱箍;复合模板与混凝土连为一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1、不用木材、竹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采用型钢作支模材料,不易损坏,使用周期长,降低造价;3、通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砼浇铸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制复合模板: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河砂、皂化松香,按1∶1.5∶0.18比例提料,将原料放入搅拌机加水搅拌,制成混凝土倒入衬有耐碱玻纤网布的模具内,用振动机将混凝土振实,干固后,加水养护,每隔12小时浇水养护一次,1天后脱模即得复合水泥模板。 根据建筑物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模方法: 实施例一 独立柱基础模安装:(以下规格单位mm) 1、独立柱基础模构件的组成:(1)横楞模:采用3厚钢板冷弯槽钢制作,规格80×40×3;(2)竖楞模:采用3厚钢板冷弯槽钢制作,规格80×40×3;(3)竖楞模高度调整件:采用扁钢或扁管制成,规格40×40×3;(4)色钢模:采用角钢制成,规格L60×60×3;(5)定位板:采用扁钢制作,规格60×3,可根据基础截面大小配制适应长度的定位板;独立加强肋采用3厚钢材冷弯槽钢制作,规格40×30×3。 2、按图纸设计要求绘制现浇独立基础构件及板模配置图,编制构件及板模配料清单。 3、独立基础构件及板模的安装:(1)独立基础底筋及柱基钢筋绑扎完成后,依次定好轴线,在基底垫层上确定水平标高及单线并做好标记;(2)将配制组合好的多用横楞模按(1)线控制好的几何形组装成独立基础底部模,然后依次安装角模,竖楞模及基础底部上层槽钢楞模,用螺栓分别将其固定牢;(3)安装定位板,用螺栓固定;(4)再依次安装上一级基础四周外模,并用18#双扎丝将水泥复合模板固定;(5)安装连接基础部分的柱模,根据基深选择长度截同适宜设计的角钢柱模及柱箍用螺栓将其固定;(6)独基础槽钢楞四角安装45度的拉杆;(7)柱向安装水平拉杆及斜撑,以免浇捣砼时发生移位或倾斜;(8)柱边长≥600时,应安装12-16拉杆,套1.5厚硬质塑料套管边长每增加300,增设一根,同时增设加强助或十字加强肋;(9)基础内柱的安装按现浇柱模安装体系施工;(10)如遇基础梁时,按现浇砼梁模安装体系施工;(11)水泥复合柱基模采用水泥,耐碱玻钎等材料制作。 4、独立柱基础构件的拆除:(1)独立基础模构件的拆除必须满足现行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2)拆除基础内所有螺栓,并将其分类装箱;(3)拆除基础钢横楞模及竖楞模,并将其打捆或堆放好;(4)拆除基础柱角模及柱箍,复合填充板等(步骤同柱构件拆除);(5)拆除地梁上、下角钢模及梁箍(步骤同梁构件拆除);(6)需进行上层结构施工的,应按组织设计将构件运输到指定地点;(7)工程完成应及时将其转运至下一工地或入库。 实施例二 砼条形基础模板构件安装体系 1、砼条形基础模板构件的组成:(1)砼条基础横楞横:采用3厚钢板冷弯槽钢制作,规格80×40×3;(2)加强横楞模:采用3厚钢板冷弯槽钢制作,规格80×40×3;(3)条基竖楞模:采用3厚钢板冷弯槽钢制作,规格80×40×3;(4)条基竖楞加强肋:采用3厚钢板冷弯制作,规格40×30×3;(5)条基角模:采用角钢制作,规格L60×60×3;(6)条基梁上角模:采用角钢制作,规格L60×60×3;(7)斜撑:采用无缝钢管制作,规格30×3;(8)斜撑支座:采用冷弯槽钢制作,规格80×40×3;(9)拉杆:采用元钢制作,规格12、14、16、18、20,安装时套1.5厚硬质塑料管;(10)定位夹板:采用扁钢制作,规格--40×3;(11)加强肋调整件:采用扁钢或扁管制作,规格--40×30×2-10MM或□40×30×3;(12)水泥复合模板:采用水泥、耐碱玻璃纤维等制作,规格按设计配置。 2、按图纸设计要求绘制现浇条基构件及复合模板配置图,编制构件及复合模板配料清单。 3、条形基础构件及复合模板的安装:(1)在条基钢筋绑扎完成后,依次定好轴线,在垫层上确定水平标高、宽度,弹线并做好标记;(2)将配置好的条基横楞及竖楞等构件按构件模板设计图组装固定好;(3)安装复合模板,用双18#扎丝固定牢;(4)安装拉杆;(5)安装斜撑及斜撑支座;(6)安装定位夹板;(7)需安装支撑及脚手架的,按支撑体系和脚手架搭设方案施工。 4、条基构件的拆除:(1)条基构件的拆应满足现行砼模板,拆除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2)拆除定位夹板及拉杆、斜撑,剪断扎丝;(3)自上至下逐段拆除各构件间的螺栓及各构件;(4)拆除内外角及相关连构件;(5)将拆除的螺栓分类装箱;(6)将拆除的构件分类或打捆;(7)如需进行上层结构施工的,应按组织设计将构件运送到指定地点;(8)工程任务完成应及时将其转运至下一工地或入库。 实施例三 现浇柱模安装体系 1、浇柱支模体系构件的组成:(1)角钢柱模:采用角负L-60×60×3制作,立于柱四角,固定柱板模;(2)柱箍:采用3厚钢板冷弯槽钢制作,规格80×40×3,用于固定角钢柱模及柱板模;(3)加强肋:采用冷弯槽钢-40×30×3制作,用于柱边长≥600的柱,边长每增加300增设一道加强肋或十字加强肋;(4)柱高调整件:采用冷弯槽钢-40×30×3制作,置于柱底处,用于调整其柱2-100MM的高度,固定角钢柱模,用于角钢柱模配置高度不足时;(5)填充复合板:采用纳米复合板材或免漆防火板材用于柱箍填充与角钢柱模间厚度差3MM,宽度取80MM;(6)拉杆:采用12~16圆钢制作,套1.5厚硬质塑料管,用于边长600≥的柱,柱边长≥900,设置2道柱边长≥1200,设置三道,边长每增加300时增设一道。(拉杆直径及长度计算确定) 2、图纸设计要求绘制现浇柱构件及柱板模配置图,编制构件配料清单。 3、柱模的安装:(1)柱筋绑扎完后,依次定好柱轴线;(2)将设计好看柱模配置到相应旁依次将角钢柱模按轴线立起,再将柱箍用螺栓固定,并校正轴线位置及柱角度,垂直等工作,然后用角钢或圆管斜撑临时定位;(3)安装柱模,用2根18#扎丝将其固定;(4)安装拉杆;(5)校验;(6)校验轴线及水平的正确与偏差;(7)校验柱四角的直角或异形柱角度;(8)校验预留梁底高度或相应有连系构件的接合部位的正确性与齐备;(9)校验螺栓的齐全与螺帽的紧固;(10)将校验合格的依次做好标识,贴上纸标签,标签上应标明以上部位合格字样,并标注检验人员及日期。 4、柱构件的拆除:(1)柱构件的拆除应满足现行施工规范柱模拆除要求及设计要求;(2)将柱构件上所有扎丝剪断;(3)拆除柱箍上所有螺栓及柱箍(加强肋);(4)拆除复全填充板;(5)拆除角钢柱模;(6)将螺栓分类装箱;(7)将柱箍(加强肋)角钢柱模打捆,贴上分类号及数量,日期标签。 实施例四 现浇砼梁支模安装体系 1、梁模构件的组成:(1)上梁角模:采用L60×60×3角钢制成;(2)下梁角模:采用L60×60×3角钢制成;(3)梁箍:采用80×40×3及72×37×3的冷弯槽钢制成,并配-40×3扁钢制成可调斜撑;(4)复合填表充板:采用5MM、3MM厚,宽8MM纳米复合板,用于填充梁箍及上、下梁角模与梁托面高度使侧模及底模安装形成同平面;(5)拉杆:采用12~16圆钢制作,套1.5厚硬质塑料管,用于梁高≥600时截面设置一道拉杆梁,每增加300时,增设一道拉杆;(6)18#孔丝:采用2-18#扎丝,长约120MM,用于固定填充纳米复合板及梁侧模、梁底模;(7)水泥复合梁模:采用水泥及耐碱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 2、按图纸设计要求,绘制现浇梁构件及梁板模配置图,编制构件配料清单。 3、梁模的安装:(1)在已安装好的支撑梁托上定好轴线,并根据设计确定梁宽,用轴线定好下梁角模位置;(2)在梁托上安装填充复合板,可采用又面胶带将其固定;(3)组装下梁角模,将其放置到梁托上;(4)将配好的梁箍与下梁角模固定,并将梁箍有斜撑固定到梁托上;(5)将上梁角模固定到梁箍上;(6)将复合板填充到梁箍上,用电钻顺梁箍留43孔将复合板钻孔,再插2-18#扎丝作临时定位;(7)安装配备好的梁底模,梁侧模并用2-18#扎丝固定;(8)梁筋安装完后,当梁高≥600时,需安装一根12~16的拉杆,套1.5厚硬塑管,每增加300,增设一道拉杆,梁高≥1200时改用16地拉杆;(注:梁柱过高,钢筋绑孔不便时,可先安装底模及一侧模,再安另一侧模) 4、梁侧构件的拆除:(1)梁侧模的拆除应满足现浇梁侧模拆除施工规范;(2)剪断梁箍及上下梁角钢模上所有孔丝;(3)拆除箍斜支撑;(4)拆除梁加强肋;(5)拆除梁箍及复合填充板;(6)拆除上梁角钢;(7)将拆除的梁箍斜撑等分类打捆;(8)梁底构件及支撑的拆除在达到施工规范要求后再拆除;(9)依次拧松支撑螺杆;(10)拆队下梁角钢模;(11)依次拆除不平拉杆、剪刀撑及支撑并将其打捆分类堆放。 实施例五 现浇板模安装体系 1、板模构件的组成:(1)槽钢搁楞:采用冷弯槽钢制成,规格L80×40×3;(2)纵向槽钢楞:采用冷弯槽钢制成;(3)调节楞:采用冷弯槽钢制成;(4)加接楞:采用72×39×4冷弯槽钢制成;(5)板调整区辅楞;(6)托楞:采用冷弯槽钢制作;(7)十字加强肋:采用[40×30×3冷弯槽钢制作;(8)水泥复合板模:采用水泥砂浆等材料预制而成。 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绘制现浇板构件及板模配置图,编制构件清单。 3、板模构件的安装:(1)将配制组合好长度的槽钢搁楞依上梁角模定位板置放,并用螺栓固定校验;(2)用B型单支撑将搁楞顶牢,并确定其水平高度及轴中心部距;(3)当板跨≤4.2或层高≤1.5M时,支撑间距为600×1200;(4)当板跨≤5.2M或层高≤5.M时,支撑间距600×900;(5)当板跨≤6.0M或层高≤6.6M时,支撑间距600×600,且统一采用48×3.0无缝钢管对接;(6)支撑依次安装水平拉杆;(7)当处2.2.1状态,支撑水平拉杆不少于一道剪刀撑间隔一组安装;(8)当处2.2.2状态,支撑水平拉杆不少于二道,剪刀撑每组安装;(9)当处2.2.3状态,支撑水平拉杆不少于三道,剪刀撑每组均设计安装成上、下两层;(10)当层高>6.6M时,支撑分两层安装,支撑首层高度≤3.0M;拉结稳定后,再在首层支撑按2.3.0条款对应安装支撑;(11)安装纵向槽钢楞;(12)安装十字加强肋;(13)安装梁周边调整区现浇板下角钢及复合板;(14)安装板模。 4、板模构件的拆除:(1)板模构件的拆除各件应满足现行砼模板拆除施工规范的要求和设计要求;(2)拆除槽钢搁楞与槽钢加接楞间螺栓及端部螺栓;(3)将支撑螺杆调松50-100MM;(4)拆除板下单支撑顶部支托螺栓;(5)拆卸十字加强肋;(6)拆卸纵向槽搁楞;(7)拆卸板调整区复合板及相连构件;(8)将拆卸的螺栓分类装箱;(9)将拆卸的构件分类打捆。
《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混凝土结构不拆复合模板支模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1)制复合模板;(2)支模构件的制作;(3)基础构件及复合模板的安装;(4)浇铸混泥土;(5)拆模。本发明的优点是:1.不用木材、竹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采用型钢作支模材料,不易损坏,使用周期长,降低造价;3.通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砼浇铸的结构。。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