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门把手.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3109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3109ACN102003109A21申请号201010581148022申请日20101209E05B1/00200601E05B3/0020060171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地址430056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特1号72发明人李衡别辉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俞鸿54发明名称车门把手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把手,其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把手固定板、把手外罩和把手推板,所述把手推板的下端与所述把手固定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把手推板内侧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套设有压缩弹。
2、簧且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把手推板和所述把手固定板之间,所述推杆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把手固定板后与挡块相连。该车门把手结构简单、操作可靠、更换方便,且可以延长把手的使用寿命,提高车门把手与车门外罩的一致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2003121A1/1页21一种车门把手,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把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推板和固定在车门上的把手外罩,所述把手推板的下端与所述把手固定板铰接连接,所述把手推板与把手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复位元件,所述把手推板内侧连接有开锁推动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推。
3、动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把手固定板后与挡块相连,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夹设于所述把手推板和所述把手固定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把手推板和把手固定板的铰接处。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罩与所述车门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固定板与所述车门一体成型。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推板的上端抵靠在所述把手外罩内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推板的下端边缘与所述把手固。
4、定板相贴合。权利要求书CN102003109ACN102003121A1/3页3车门把手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把手。背景技术0002车门把手通常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开锁,另一个是施力使车门被拉开。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门把手通常包括安装在车门外侧的把手固定板11和拉开式把手12,拉开式把手12通过推杆机构13与车锁装置连接,拉动把手12,同时开锁和开门,一次性完成开门的两个步骤。0003由于车门把手使用非常频繁,而人们在拉开车门的时候常常会施加过大的力量,使得前述拉开式把手12成为易损件,容易变形或上移与车门外板干涉,也就是说,现有的车门把手使用寿命较短且会影响整车。
5、美观。此外,现有的车门把手装配部件较多,安装不便。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改进的车门把手以克服上述缺陷。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耐用且美观的车门把手。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其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把手固定板、把手外罩和把手推板,所述把手推板的下端与所述把手固定板铰接连接,所述把手推板与把手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复位元件,所述把手推板内侧连接有开锁推动机构。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门把手通过推动把手推板从而带动其内侧的开锁推动机构实现开锁功能,而通过把手外罩实现开门功能,从而将开锁功能和开门功能分离,提高了车门把手的耐久性,延。
6、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本发明的车门把手结构简单、操作可靠且安装和更换方便。此外,所述把手外罩还具有防水防尘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延长车门把手的使用寿命。000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开锁推动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把手固定板后与挡块相连,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夹设于所述把手推板和所述把手固定板之间。0008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把手推板和把手固定板的铰接处。0009优选地,所述把手外罩与所述车门一体成型,以进一步延长车门把手的使用寿命。0010可选地,所述把手固定板与所述车门一体成型,便于制造。00。
7、11优选地,所述把手推板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把手外罩内侧,该结构可以增加车门把手和车门外罩的一致性,美化外观。0012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推板的下端边缘与所述把手固定板相贴合,进一步防水防尘,延长车门把手的使用寿命。001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书CN102003109ACN102003121A2/3页4附图说明0014图1为一传统车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本发明车门把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图2所示车门把手的正视图。0017图4为图3所示车门把手的侧视图。0018图5A为图2所示车门把手的把手推板的立体。
8、结构示意图。0019图5B为图5A所示把手推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图6为图2所示车门把手的结构暨安装状态示意图。0021图7为本发明车门把手的另一实施例的把手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图8为图7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耐用且美观的车门把手。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车门把手20包括把手固定板21、把手外罩22和把手推板23。结合图5A和图5B,所述把手推板23的下端与所述把手固定板21通过转轴2。
9、4连接,所述把手推板23内侧设有开锁推动机构,所述开锁推动机构与车锁装置图未示相连,其动作可以带动车锁装置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切换。所述把手推板23与把手固定板21之间设有弹性复位元件。进一步地,所述开锁推动机构包括推杆25,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压缩弹簧26。所述压缩弹簧26套设在所述推杆25上且所述压缩弹簧26夹设于所述把手推板23和所述把手固定板21之间,所述推杆25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把手固定板21后与挡块27相连。所述把手固定板21上设有通孔21A,以供所述推杆25伸出。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把手推板2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把手外罩22内侧且与之相抵靠,可以通过压缩弹簧26的张力实现。所。
10、述把手推板23的下端边缘最好与所述把手固定板21相贴合,这样,所述把手推板23和所述把手固定板21就形成了一个开口向上的容置槽,与所述把手外罩22配合,进一步防水防尘。图6为本实施例的车门把手的安装示意图,所述车门把手20的把手固定板21和把手外罩22均固定在车门30上,容易知道,所述把手外罩22可以与车门30一体成型,所述把手固定板21也可以与所述车门30一体成型。0025下面简单描述本实施例车门把手20的工作原理。当用户开门时,先用较小的力推动把手推板23,把手推板23绕转轴24旋转如图5A中的粗实心箭头所示,进而带动推杆25移动,从而打开车门锁图未示,然后将手指伸入把手外罩22内侧,拉开。
11、车门30。在推杆25移动的同时,压缩弹簧26会沿固定轨迹压缩如图5A中的细实心箭头所示,当开门的动作完成后,压缩弹簧26产生的张力使把手推板23复位。0026图7和图8显示了本发明车门把手的另一实施例,图中未显示把手推动机构。本实施例的车门把手的结构与前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扭簧26A,所述扭簧26A设于转轴24上。其工作原理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002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把手推板23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固定板21不仅可以通过转轴说明书CN102003109ACN102003121A3/3页524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铰接连接的方式连接,铰接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省略详细描述。说明书CN102003109ACN102003121A1/4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03109ACN102003121A2/4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03109ACN102003121A3/4页8图5A图5B说明书附图CN102003109ACN102003121A4/4页9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00310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