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水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含水量80%以上的污泥,由于这些污泥含有一定的病原菌、虫卵、杂草种和重金属离子以及熏人的气味,目前主要采用填埋、填海和焚烧三种处理方法,现有技术的处理方法极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并浪费大量的有机肥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环境二次污染、浪费大量有机肥资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
1)、酵素菌的扩大繁殖:取日本产酵素菌粉10kg、麦麸1000kg、钙镁磷肥40kg、红糖20kg,加水300kg掺混均匀后,加入发酵罐内进行好氧发酵,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并充氧,温度控制在58-62℃,发酵96小时后,温度开始下降,发酵120-144小时后将酵素菌扩繁菌从发酵罐内取出摊开、晾干,备用;
2)、发酵池发酵: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作物秸杆粉按1∶1的重量比配备发酵培养基,再加入发酵培养基0.3%重量百分比的酵素菌扩繁菌混合均匀,保持相对湿度在78-82%,进入发酵车间的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发酵,每天机械翻堆一次,温度控制在68-70℃,发酵7-8天后,温度下降至20-30℃,相对湿度降至38-40%,发酵污泥成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无臭味。发酵完毕,进入成球造粒工序;
3)、成球造粒:将发酵完毕的污泥经粉碎、二次成球、二次烘干、冷却、60目筛分、计量包装工艺处理即可,要求:烘干温度为80℃,每次烘干20-30分钟,冷却温度为20-25℃。
本发明采用菌化处理污泥方法,将污泥中的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杀死、除臭,将重金属进行消解,使其含量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范围之内。同时将农村中大量闲置的作物秸杆转化、综合利用。生产出符合国家农业部NY848-2004标准的生物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节约财政支出,净化城市和农村环境。该有机肥不但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作物品质及内在质量,生产出绿色无公害食品,可广泛用于大田作物及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上。
具体实施方式利用污水厂污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
1)、酵素菌的扩大繁殖:取日本产酵素菌粉10kg、麦麸1000kg、钙镁磷肥40kg、红糖20kg,加水300kg掺混均匀后,加入发酵罐内进行好氧发酵,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并充氧,温度控制在60℃,发酵96小时后,温度开始下降,发酵120小时后将酵素菌扩繁菌从发酵罐内取出摊开、晾干,备用;
2)、发酵池发酵: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作物秸杆粉按1∶1的重量比配备发酵培养基,再加入发酵培养基0.3%重量百分比的酵素菌扩繁菌混合均匀,保持相对湿度在80%,进入发酵车间的发酵池内进行好氧发酵,每天机械翻堆一次,温度控制在70℃,发酵7天后,温度下降至25℃,相对湿度降至40%,发酵污泥成白色粉状物,无臭味。发酵完毕,进入成球造粒工序;
3)、成球造粒:将发酵完毕的污泥,经粉碎、二次成球、二次烘干、冷却、60目筛分、计量包装工艺处理即可,要求:烘干温度为80℃,每次烘干25分钟,冷却温度为22℃。
生产的有机肥符合国家农业部NY848-2004生物有机肥的标准,
本发明使用的酵素菌粉,由日本酵素世界社中国山东总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