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272903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4692.4

申请日:

2009.03.08

公开号:

CN101525703A

公开日:

2009.09.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22C 9/00申请公布日:200909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9/00申请日:20090308|||公开

IPC分类号:

C22C9/00; B22D19/16; C21D9/56; C21D1/26; C21D1/74; H01L21/60

主分类号:

C22C9/00

申请人:

聊城北科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门广才

地址: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开发区黄河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的:至少99.99%的铜,0.0005~0.002%的钛,余量为银、锌、钙、镁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每一种含量为0.0003~0.0020%。其制备工艺为:用99.99%以上的高纯Cu原料,再添加Ti,Ag,Zn,Ca,Mg等元素中的一种以上,经热型连铸炉铸成Φ6.0mm线坯,再制成Φ0.025mm线,最后连续退火,Ar气保护,温度250~500℃,速度10~100m/min。本发明的Cu焊线焊弧高度,焊接强度,焊线的高温强度等都优于Au线,线价低廉,提高了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的:
至少99.99%的铜,0.0005~0.002%的钛,余量为银、锌、钙、镁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每一种含量为0.0003~0.0020%。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取纯度在99.99%以上的铜,备用;
(2)熔铸:添加Ti及Ag,Zn,Ca,Mg等中的一种或2种以上,用热型连铸炉制成¢6.0mm线坯;
(3)将上述线坯制成¢0.02mm的成品线;
(4)成品连续退火,条件为:Ar气保护,温度250~500℃,速度10~100m/min。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上述线坯粗拉或细拉,此过程中可或300℃真空退火,反复操作,直至制成¢0.02mm的成品线。

说明书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以往在IC、LSI或混合型IC半导体中,为实现Si片半导体元件上形成的电极垫片与引线框架之间的内部电连接,一直采用直径15-60μm的Au线和Al-Si合金线。Au线可以采用生产性高的热压焊或超声热压焊,耐蚀性也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但Au原料昂贵,Al-Si合金线与Au线相比,价格便宜,但不能在大气中进行热融压焊,而且由于容易腐蚀,所以半导体在使用时易发生断线故障,特别是在环氧树脂等常用的树脂型半导体中,由于该树脂的透湿性和氯气污染,Al-Si合金细线的腐蚀将更严重。
Cu线既便宜又耐腐蚀,如果采用Cu及Cu合金细线作引线,不仅避免了Si上镀片与Au线之间的结合部产生脆性相的问题,而且与Au和Ag镀片部接触良好。特别是最近采用镀Cu或Cu合金引线框架,Cu引线直接焊接时,同种金属结合,接触性能稳定,而且树脂封装后耐湿性优良。
对Cu焊线要求的特性主要有:球的形状良好,球的硬度与Au接近,不造成半导体元件的损伤,另外与引线框架的内引线部分的接合性要好等。
无氧Cu丝,其铸锭状态Hv高达50-60,焊接时容易使Si片损伤,为了降低硬度,通常将含50-100ppm杂质的Cu提纯,使其杂质含量降低到4ppm以下,此时Cu线坯的硬度变为34-43,与Au线坯的硬度30-40大致相同,但如此纯的Cu线在30℃以下的室温就发生再结晶,其破断强度随着存放时间而逐渐下降,延伸率增大,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其硬度与Au线接近,不会造成Si片损伤,焊弧高度、焊接强度、焊线的高温性能都比Au线高;同时避免了Si片与Au线结合部脆性相的形成,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的:至少99.99%的铜,0.0005~0.002%的钛,余量为银、锌、钙、镁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每一种含量为0.0003~0.0020%。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取纯度在99.99%以上的铜,备用;
(2)熔铸:添加Ti及Ag,Zn,Ca,Mg等中的一种或2种以上,用热型连铸炉制成¢6.0mm线坯;
(3)将上述线坯制成¢0.02mm的成品线;
(4)成品连续退火,条件为:Ar气保护,温度250~500℃,速度10~100m/min。
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上述线坯粗拉或细拉,此过程中可300℃真空退火,反复操作,直至制成¢0.02mm的成品线。
本发明采用99.99%以上的高纯Cu原料,添加Ti(0.0005~0.02%)起到降低Cu线硬度的效果,再加入Ag、Zn、Ca、Mg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每一种含量在0.0003~0.0020%之间,不仅不会提高Cu球的硬度,还提高Cu线的高温强度和焊接性能。
采用本发明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Cu焊线,能保证良好的焊球形状,焊接时球形圆,球的硬度与Au线接近,不会造成Si片损伤,焊弧高度,焊接强度,焊线的高温性能都比Au线高。而且Cu焊线便宜,降低了封装成本。同时避免了Si片与Au线结合部脆性相的形成,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生产¢0.025mm Cu焊线,步骤如下:
(1)用99.99%以上的高纯Cu原料,按表1所示成份配料。
表1Cu焊料化学成分


(2)用热型连铸炉铸成¢6.0mm线坯。
(3)粗拉或细拉或300℃真空退火,反复操作最后制成¢0.025mm成品线。
(4)成品连续退火,Ar气保护,温度250~500℃,速度10~100m/min。
(5)测定¢0.025mm Cu线的常温和250℃高温性能,并观察在5%H2+95%N2气氛中焊接时球的形状,研究在50gf超声波功率0.1w,焊接时间0.1秒条件下的焊接情况,焊弧高度,焊接强度等。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本发明Cu焊线的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


注:○-未造成Si片损伤的球的硬度。
×-造成Si片损伤的球的硬度。
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Cu焊线的球的硬度与Au线接近,不会造成Si片损伤,焊弧高度,焊接强度,焊线的高温性能都比Au线高。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铜焊线及其制备工艺,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的:至少99.99的铜,0.00050.002的钛,余量为银、锌、钙、镁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每一种含量为0.00030.0020。其制备工艺为:用99.99以上的高纯Cu原料,再添加Ti,Ag,Zn,Ca,Mg等元素中的一种以上,经热型连铸炉铸成6.0mm线坯,再制成0.025mm线,最后连续退火,Ar气保护,温度250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