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角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72427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03361.3

申请日:

2008.04.03

公开号:

CN101549420A

公开日:

2009.10.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23D 79/04公开日:2009100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3D79/04; B23C3/12

主分类号:

B23D79/04

申请人:

林进安

发明人:

林进安

地址:

台湾省台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凤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角装置,其具有一基座,该基座以一连接部与驱动源相接,并驱动一刀具于基座进行倒角加工,而基座的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并可改变调整杆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借此,不仅可握持调整杆进行大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更可以调整杆让倒角装置稳固的被置放,以利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倒角装置,其具有一基座,该基座之一侧具有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而该连接部设有一驱动源,该驱动源用以驱动一刀具并于该基座进行倒角加工,其特征在于:
该基座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各该衔接部具有一穿孔,而该调整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各该支撑部是相对各该衔接部所设,且各该支撑部具有一穿孔,并分别以一锁固元件与一枢轴定位于该衔接部,以供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相邻于该连接部,且该基座具有一通孔,该通孔横向贯通该连接部与该夹持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部具有一透孔,该透孔纵向连通该通孔,而该刀具横向插入该通孔,且部分露出于该透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部以一阶状卡缘与该夹持部相接,而该支撑部的侧缘可受该阶状卡缘的阻挡而定位于该衔接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源设有一偏心的驱动轴,并以该驱动轴接设该刀具,且该驱动源远离该刀具的一端设有一止滑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杆邻近该支撑部设有复数垫圈。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衔接部具有二定位槽,各该定位槽分别与该穿孔呈横向与纵向分布,而该调整杆的支撑部具有一凸缘,该凸缘配合该定位槽所设。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元件为一螺栓,而该枢轴为一卡栓。

说明书

倒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倒角装置,尤指一种可手持或稳固的被置放而进行倒角加工的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为公知的一种倒角装置,其是由一本体9与一驱动源8所组成,该本体9具有一夹持部91,该夹持部91于适当位置开设有一透孔911,而该驱动源8设有一刀具(图中未示),该刀具可露出于该透孔911,并于该夹持部91对待加工件进行倒角加工。
该本体9的一侧固设有一握把92,使用者握持该握把92而对大型待加工件进行倒角加工。当待加工件的体积较小时,通常是手持待加工件于该夹持部91进行倒角加工,然而,上述结构的本体9并无法稳固的被置放,导致使用上会有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倒角装置,以使该倒角装置不仅可被手持进行倒角加工,更可稳固的被置放,以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倒角装置,其具有一基座,该基座之一侧具有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而该连接部设有一驱动源,该驱动源用以驱动一刀具并于该基座进行倒角加工,其中:
该基座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各该衔接部具有一穿孔,而该调整杆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各该支撑部是相对各该衔接部所设,且各该支撑部具有一穿孔,并分别以一锁固元件与一枢轴定位于该衔接部,借此,以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之相对位置,使该基座得以稳固的被置放。
以供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
上述基座具有一夹持部,该夹持部相邻于该连接部,且该基座具有一通孔,该通孔横向贯通该连接部与该夹持部。
上述夹持部具有一透孔,该透孔纵向连通该通孔,而该刀具横向插入该通孔,且部分露出于该透孔。
上述衔接部以一阶状卡缘与该夹持部相接,而该支撑部的侧缘可受该阶状卡缘的阻挡而定位于该衔接部。
上述驱动源设有一偏心的驱动轴,并以该驱动轴接设该刀具,且该驱动源远离该刀具的一端设有一止滑套。
上述调整杆邻近该支撑部设有复数垫圈。
上述衔接部具有二定位槽,各该定位槽分别与该穿孔呈横向与纵向分布,而该调整杆的支撑部具有一凸缘,该凸缘配合该定位槽所设。
上述锁固元件为一螺栓,而该枢轴为一卡栓。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结构的设置,使该倒角装置不仅可手持该调整杆,对大型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更可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使该基座稳固的被置放,以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剖示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公知的倒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图中所示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倒角装置,其具有一基座1,该基座1的一侧具有一连接部11,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2,而该连接部11设有一驱动源3,该驱动源3用以驱动一刀具31并于该基座1进行倒角加工。
该基座1的两端各设有一衔接部12,各该衔接部12具有一穿孔121,而该调整杆2的两端各设有一支撑部21,而该调整杆2邻近该支撑部21设有复数垫圈22。各该支撑部21相对各该衔接部12所设,且各该支撑部21具有一穿孔211,并分别以一锁固元件23与一枢轴24定位该调整杆2于该衔接部12。
其中的一支撑部21以该锁固元件23插入该穿孔211并锁固于该衔接部12的穿孔121,而另一支撑部21以该枢轴24插入该穿孔211而枢设于该衔接部12,于本实施例中,该锁固元件23与该枢轴24分别以一螺栓与一卡栓为例。
该基座1具有一夹持部13,该夹持部13相邻于该连接部11与该衔接部12所设,其用以夹持待加工件A、B,而该基座1具有一横向贯通该连接部11与该夹持部13的通孔14,且该夹持部13具有一透孔131,该透孔131纵向连通该通孔14。
该衔接部12具有二定位槽122,各该定位槽122分别与该穿孔121呈横向与纵向分布,而该调整杆2的支撑部21具有一凸缘212,该凸缘212配合该定位槽122而设于该支撑部21的内侧,并可以该凸缘212卡合于该定位槽122。该衔接部12以一阶状卡缘123与该夹持部13相接,而该支撑部21的侧缘213可受该阶状卡缘123的阻挡而定位于该衔接部12,因此仅须旋松该锁固元件23的一端便可改变该调整杆2与该基座1的相对位置,并顺利定位该调整杆2于该基座1。
此外,该驱动源3更设有一偏心的驱动轴32,并以该驱动轴32接设该刀具31,该驱动源3远离该刀具31的一端设有一止滑套33,而该驱动源3以该刀具31的一端插入该通孔14,因此,该刀具31会部分露出于该透孔131以进行倒角加工,且由于该驱动轴32为偏心所设,因此只要调整该刀具31露出该透孔131的高度,便可改变待加工件A、B的倒角深度。
如图3所示,欲进行大型待加工件A的倒角加工时,该夹持部13向下夹持待加工件A,因此,该支撑部21的凸缘212卡合于该衔接部12的纵向定位槽122,而该调整杆2与该驱动轴32的轴向呈垂直,以利使用者握持该调整杆2而进行倒角加工。
如图4所示,欲进行小型待加工件B的倒角加工时,为使加工更方便,手持待加工件B于倒角装置进行倒角加工,因此该基座1必须稳固的被置放,此时,该夹持部13向上夹持待加工件B,该支撑部21的凸缘212卡合于该衔接部12的横向定位槽122,使该调整杆2与该驱动源3的驱动轴32的轴向呈水平,而该支撑部21的侧缘213则受该阶状卡缘123的阻挡,并配合该驱动源3的止滑套33以及该调整杆2的垫圈22,使该基座1能够被稳固的置放。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结构的设置,使该倒角装置不仅可手持该调整杆,对大型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更可改变该调整杆与该基座的相对位置,使该基座稳固的被置放,以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

倒角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倒角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倒角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倒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倒角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角装置,其具有一基座,该基座以一连接部与驱动源相接,并驱动一刀具于基座进行倒角加工,而基座的另一侧设有一调整杆,并可改变调整杆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借此,不仅可握持调整杆进行大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更可以调整杆让倒角装置稳固的被置放,以利进行小型待加工件的倒角加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机床;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金属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