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260663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8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33362.1

申请日:

2011.08.16

公开号:

CN102304484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20申请日:20110816|||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20; C12N15/31; C07K14/195; A23K1/16; C12R1/01(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20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人:

张晓华; 史晓翀; 于敏; 汤开浩; 金光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代理人:

张中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其中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5009;JG1菌株代谢生产出Pfa蛋白。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可通过细菌素蛋白、小分子化合物等多种方式达到抑菌效果,能够抑制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对斑马鱼、虾蛄、扇贝、蛤蜊等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JG1对动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其制备的菌制剂能有效的作为水产养殖中的增效剂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所代谢生产的Pfa蛋白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可用作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制剂。

权利要求书

1: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的 JG1 菌株, 其保藏编号为 : CGMCC NO.5009。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JG1 菌株, 其培养温度范围为 8℃~ 37℃。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 JG1 菌株, 其培养温度为 28℃。
4: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JG1 菌株用于制备抑制水产养殖病原菌生长或增强水产养殖动物 免疫力的菌制剂。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菌制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制剂中包含有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活菌。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菌制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制剂为饲料添加剂。
7: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JG1 菌株生产的 Pfa 蛋白, 其特征在于 : 1) 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2) 将 1) 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且具有 1) 中蛋白效 果, 由 1) 所衍生的蛋白。
8: 编码权利要求 7 所述的 Pfa 蛋白的核苷酸, 其特征在于 : 1) 所述的核苷酸用于编码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的蛋白质 ; 2) 所述的核苷酸, 用于编码 1) 中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且具有 1) 中蛋白质效果的, 由 1) 所衍生的蛋白质。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核苷酸,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苷酸的序列为 SEQID NO : 2。
10: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 Pfa 蛋白在制备水产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说明书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有益微生物筛选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 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作为当代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 在带来丰富水产食品的同时也创造了 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数据报告显示, 2006 年世界水产养殖业 总产量达到 5163 万吨, 占 2006 年世界渔业总产量的 36%。自 1970 年以来, 世界水产养殖 业规模以平均每年 9.2%的速度增长,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捕捞业和陆地养殖业的年平均 增长速度分别只有 1.4%和 2.8%。
     然而在迅速发展、 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例如伴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 养殖动物产品的商业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的趋 势, 水产养殖病害相继发生, 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始终处于养殖 环境中, 对养殖水体的组成及环境相当敏感, 当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产生以及养殖环境的失衡。此外, 由于养殖密度过高或者投饵 不力而造成 “宿主动物 - 致病菌 - 环境” 的平衡被打破, 最终引发水产养殖动物一系列疾病 的暴发。针对这一情况, 各国养殖者普遍采用了施加抗生素的方法。抗生素虽然在一定程 度上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率, 但是却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 因而 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 Schwarz 等针对抗生素在动物中的过量使用和存在的潜在危险 做出了具体的论述。抗生素这种化学治疗方法的滥用会增加病原细菌的耐药性, 产生大量 耐药性菌株。 20 世纪 90 年代, 许多亚洲国家水产品数量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抗生 素的滥用, 其中也包括我们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控制水 产养殖病害方面, 却走过不少弯路。 由于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及其它多种因素, 对虾病害日益 严重, 导致 1993 年暴发性虾病的大流行, 致使我国的对虾产量减少了 70%, 对虾养殖业蒙 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今, 抗生素对发光弧菌病 (luminescent vibriosis) 已没有任何 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 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和干扰养殖环境中的正常微生物区系, 导致微生 态平衡失调。
     同时, 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养殖环境中已产 生抗生素抗性的病原菌质粒很有可能转移到一些人类病原菌中, 增加人类疾病治疗的困难 程度 ; 人们不断食用抗生素残留的水产品, 体内抗生素的大量积累也会成为危害健康的一 大杀手。因此, 许多国家都对抗生素的使用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
     人们在质疑或否定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也在积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水产养殖病 害防治方法。有益菌 (probiotics) 由于其对病原菌良好的抑制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 有益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体系中, 使水环境条件得到修复, 病原菌得 到控制, 养殖动物抗病力得到增强, 已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 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益菌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生物调节 (microbial intervention),
     其抑菌范围宽, 针对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当前, 许多国家已意识到 水产养殖中应用有益微生物和免疫制剂的经济价值及其潜在的社会效益, 日益重视有益微 生物的研究与开发, 加大了这方面的科技投入。我国 863 科技攻关项目中就有针对这一方 面的内容。 因此, 有益菌的开发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具有广阔 的发展空间。
     许多有益菌都能对水产养殖中的病原微生物产生拮抗作用,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从而达到 “以菌治菌” 的效果。最初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有益菌制剂来自为陆地动物设计的 商品制剂, 其中以陆生芽孢杆菌 (Bacillus) 和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等的使用最为广 泛。这些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并促进动物生长。但考虑到水生动物 与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生长发育过程和肠道细菌区系组成存在差异, 来自非养殖水体的 有益菌制剂可能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伤害, 或者不能尽快成为优势菌而失去微生态调节的功 效。因此, 从养殖水体环境以及养殖动物体表或体内分离土著菌来作为潜在有益菌成为国 内外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 即一种能抑制水产 病害微生物的有益菌, 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的 JG1 菌株, 已 于 2011 年 6 月 29 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为北京 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 号院 3 号 ; 保藏号为 : CGMCC NO.5009。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培养温度范围为 8℃~ 37℃, 最佳培养温度为 28℃; 生长的 pH 值范围为 5.0 ~ 12.0, 最适 pH 值为 7.5 ~ 8.0, 使用的培养基为 2216E。
     本发明的菌株可用来制成用于抑制水产养殖病原菌的生长或增强水产养殖动物 免疫力的菌制剂。
     上述的菌制剂中包含有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活菌。
     上述的菌制剂为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产自 JG1 菌株的 Pfa 蛋白, 其特征在于 :
     1) 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2) 将 1) 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且具有 1) 中蛋 白效果, 由 1) 所衍生的蛋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苷酸, 包括有 :
     1) 所述的核苷酸, 用于编码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的蛋白质 ;
     2) 所述的核苷酸, 用于编码 1) 中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且具 有 1) 中蛋白质效果的, 由 1) 所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的核苷酸的序列为 SEQ ID NO : 2。
     所述的 Pfa 抑菌蛋白用作水产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 可通过细菌素蛋白、 小分子化合物等多种 方式达到抑菌效果, 能够抑制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 ; 对斑马鱼、 虾蛄、 扇贝、 蛤蜊等
     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 JG1 对动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 其制备的菌制剂能有效的作为水产养 殖中的增效剂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所代谢生产的 Pfa 蛋白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可用 作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制剂。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抑菌蛋白 Pfa 的筛选电泳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菌株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筛选
     2006 年 4 月发明人将取自胶南卓越养殖厂的健康大菱鲆养殖海水的水样涂布于 海洋细菌培养基 2216E 平板上, 28℃培养 7d 之后观察发现黄色单菌落周围 14mm 范围内无 其他菌株生长, 形成明显的抑菌圈 . 随即挑取该单菌落进行继代培养, 直至得到纯化菌株, 命名代号为 JG1。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 运动性, 进行革兰氏染色、 氧化酶等试验以及使用 API20E 试 剂条对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根据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 ( 第九版 ), 对菌株 JG1 进行 鉴定, 并结合细菌 16S rDNA 序列确定本发明筛选的菌株为 JG1 鉴定为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二、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形态、 理化参数
     1、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形态特征
     菌株 JG1 在 2216E 平板上培养 24 小时的单菌落为圆形、 全缘、 湿润、 半透明、 易挑 取, 直径 1 ~ 2mm, 产生橙黄色色素。于 4℃放置 10d 左右, 菌落边缘开始模糊, 发生泳动现 象。
     2、 培养条件
     本发明筛选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 8℃~ 37℃, 在 28℃ 下菌株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平台期 ; JG1 菌株的生长 pH 值范围为 5.0 ~ 12.0, 最适 pH 值为 7.5 ~ 8.0。培养基可以选用 2216E 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也可以用其它的海洋细菌培养基。
     3、 生化反应参数
     菌株 JG1 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下表, 其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的比较也列在下表 :
     +: 阳性 (positive) ; -: 阴性 (negative) ; ND : 无数据 (not determined)
     三、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应用
     在筛选培养中发现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具有抑菌的特性, 采用琼 脂扩散法对菌株 JG1 进行体外拮抗实验表明, 该菌有比较广泛的抑菌谱, 对 16 株指示病原 菌株有抑制作用。其中, JG1 对嗜水气单胞菌 AHK1、 嗜水气单胞菌 AHU1、 杀鲑气单胞菌有很 强的拮抗作用, 对哈维氏弧菌 VIB286、 鳗弧菌 VIB72 和杀鲑气单胞菌 AS42 的拮抗作用次之, 而对溶藻弧菌 VIB283 和坎贝氏弧菌 VIB285 的抑制作用较弱 ( 表 2)。
     同时, 对 JG1 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检验, 结果发明, 注射 JG1 菌液的斑马鱼与对照 组的斑马鱼在 20 天中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无明显差别, 没有发生病害或死亡的现象, 具体实 验方法如下 :
     将斑马鱼按 8 条一组分养在几个水槽中, 水槽事先用消毒剂清洗并注入经过晾晒 5 6 7 8 的自来水。JG1 的菌悬液按照 10 , 10 , 10 , 10 cfu/ml 的浓度分别腹腔注射 20μL 入斑马鱼 体内, 设置一对照组, 腹腔注射同量无菌生理盐水。 饲养过程中不喂食, 每天更换一半的水, 14 天结束后无死亡。
     另外, 对于其它的水产养殖动物也进行了致病性实验, 具体如下 : 7
     虾蛄 8 条, 从体节之间的缝隙注射 100μL 浓度为 10 cfu/ml 的 JG1 菌液, 对照组 注射同量无菌生理盐水。饲养过程不喂食, 连续冲氧, 7 天后无死亡。 6
     扇贝和蛤蜊, 每组 10 只, 于 10 cfu/ml 的 JG1 菌悬液中浸浴 1h, 然后放入海水中饲 养, 期间不喂食, 连续冲氧, 以不开口为判断依据, 7 天后无死亡。
     通过 JG1 在卤虫体内定植后的 PCR-DGGE 分析, 结果表明卤虫体内优势菌群不发生 改变, 表明 JG1 不抑制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数量, 不破坏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综上, 本发明的有益菌 JG1 对斑马鱼无毒害作用。对于其他海洋动物的致病实验 也表明本发明的菌株不会产生病、 毒害。 考虑到菌株的抑菌性, 将本发明的菌株用于水产领 域, 来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 例如制备饲料添加剂或免疫增强剂。
     实施例 1 :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作为饲料添加剂
     1)JG1 菌株的扩大培养
     首先配置 1L 的 2216E 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5g、 酵母膏 1g、 磷酸高铁 0.01g、 海水 1000ml 煮沸后, 用 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值 7.6 ~ 7.8), 然后将 JG1 菌株接种于配置好 的培养基中, 在 28℃振荡培养, 至 OD600 为 0.5 左右时停止培养作为 JG1 扩大培养液。
     2) 将 JG1 扩大培养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食成鱼
     按照 106/g 饲料的比例将 JG1 扩大培养液拌入饲料中喂食红鳍东方鲀, 可见摄食 量增加 50%以上。
     按 1%接种量将过夜培养的 JG1 种子液接种到灭菌 2216E 液体培养基, 150r/min, 28℃培养 24h, 使菌株 JG1 处于较好活性状态和分泌较多的胞外活性物质。按 106/g 饲料 的比例将 JG1 发酵液拌入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鲀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的东方红鳍鲀的饲料 中不拌入本发明的菌液, 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组的可见摄食积极性增强、 摄食量增加 50%以 上, 并且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 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3/4 左右。
     同样, 将 JG1 扩大培养液进行灭活后作为饲料添加剂拌入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 鲀, 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 死亡率比对照组也有明显的降低, 但效果没有活菌制剂的好。 实施例 2 :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作为免疫增强剂
     1)JG1 菌株的扩大培养
     首先配置 1L 的 2216E 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5g、 酵母膏 1g、 磷酸高铁 0.01g、 海水 1000ml 煮沸后, 用 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值 7.6 ~ 7.8), 然后将 JG1 菌株接种于配置好 的培养基中, 在 37℃振荡培养, 至 OD600 为 0.5 左右时停止培养作为 JG1 扩大培养液。
     2) 将 JG1 扩大培养液作为免疫增强剂
     按照终浓度 105/ml 将 JG1 扩大培养液加入半滑舌鳎育苗水体中, 结果显示, 在不 使用抗生素条件下, 鱼苗成活率与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提高了 30%, 盐度试验结果表 明, 鱼苗抗逆性显著增强, 与使用了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 15h 存活率提高 50%。
     对 JG1 的扩大培养液进行活性物质的鉴定, 发现扩大培养液中存在有对羟基苯甲 酸、 4- 羟基苯乙烯、 6- 溴吲哚 -2- 羟酸和 3- 苯甲基 -7- 羟基 - 吡咯哌嗪 -1, 4- 二酮等小分 子化合物, 正是这些小分子化合物, 以及 JG1 菌合成出的抑菌蛋白使本发明筛选的 JG1 菌株 具有高效的抑菌作用。
     四: 本发明抑菌蛋白 Pfa
     1、 抑菌蛋白 Pfa 的序列信息 :
     本 发 明 从 金 丽 假 交 替 单 胞 菌 (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的 JG1 菌 株提取液中将明显具有抑菌作用的、 分子量约为 66kDa 的抑菌蛋白从胶块中切下 ( 图 1), 置 于 ep 管 中, 经 乙 腈 脱 色 及 蛋 白 酶 酶 解 后, 经 MALDI-T of/Tof 质 谱 分 析 得 到 两 条 肽 段, 氨基酸序列分别为: SerAspThrMetPheAspValAlaValArg 和 TyrTyrGln(Lys) AspIleGluProIleIleGln(Lys)Arg。将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与菌株 JG1 的蛋白质组序列进 行比对, 得到此抑菌蛋白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全长, 并将此蛋白命名为 Pfa。本发明的 抑菌蛋白 Pfa 的开放阅读框 ORF 共由 2085 个碱基组成, 其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核 苷酸序列为 SEQ ID NO : 2, 起始密码子上游 7 个碱基处为 SD 序列 AAGGA, 且在 ORF 的 5’ 端 发现 -10 和 -35 启动子序列, 分别为 TATATC 和 TTGTGC。Pfa 蛋白共由 694 个氨基酸组成,
     预测的理论分子量为 77.0kDa, 理论等电点为 4.63。利用 Signal P 和 Secretome P 程序对 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 发现 Pfa 中并不存在典型的信号肽, 但推测其为一种非典型 的分泌蛋白, 即在蛋白质序列中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但仍可分泌到胞外。
     2、 与 SEQ ID NO : 1 的抑菌蛋白 Pfa 具有同源性的蛋白
     本发明还保护与 SEQ ID NO : 1 中的蛋白分别具有 70%或以上同源性的蛋白, 所述 的同源性蛋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所述的同源性蛋白为 SEQ ID NO : 1 限定的氨基酸序列中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 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抑菌蛋白 Pfa 效果的, 由抑菌蛋白 Pfa 所衍生的蛋白质。例如, 在 抑菌蛋白 Pfa 的 5′端连上保护保护性肽段 Ser-Gly-Ser(SGS) 形成的稳定性更好的蛋白。 或是在 3′加上信号肽形成的 Pfa 衍生蛋白, 这些衍生蛋白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与序列为 SEQ ID NO : 2 的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所述的同源性多肽可以用 Applied biosystem 合成仪或 PioneerTM 肽合成仪等多 肽合成仪器按固相化学技术合成。 也可以通过插入目的核苷酸片段的表达载体表达出所需 要的蛋白。
     由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 Pfa 衍生蛋白参照上述的抑菌检测 方法检测, 只有具有抑菌效果的 pfa 衍生蛋白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3、 抑菌蛋白 Pfa 的抑菌效果检测及应用
     采用纸片抑菌法对 Pfa 蛋白的抑菌效果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Pfa 蛋白对嗜水气单 胞菌 AHK1、 嗜水气单胞菌 AHU1、 杀鲑气单胞菌、 哈维氏弧菌 VIB286、 鳗弧菌 VIB72 和杀鲑气 单胞菌 AS42 都有拮抗作用。将 Pfa 蛋白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 用于提高养殖动物的疾病抵 抗力。将 Pfa 蛋白按质量比 1 ∶ 10 添加到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鲀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的东 方红鳍鲀的饲料中不拌入本发明的 Pfa 蛋白,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 实验 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3/5 左右。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作为当代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 在带来丰富水产食品的同时也创造了 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数据报告显示, 2006 年世界水产养殖业 总产量达到 5163 万吨, 占 2006 年世界渔业总产量的 36%。自 1970 年以来, 世界水产养殖 业规模以平均每年 9.2%的速度增长,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捕捞业和陆地养殖业的年平均 增长速度分别只有 1.4%和 2.8%。
     然而在迅速发展、 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例如伴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 养殖动物产品的商业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的趋 势, 水产养殖病害相继发生, 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始终处于养殖 环境中, 对养殖水体的组成及环境相当敏感, 当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产生以及养殖环境的失衡。此外, 由于养殖密度过高或者投饵 不力而造成 “宿主动物 - 致病菌 - 环境” 的平衡被打破, 最终引发水产养殖动物一系列疾病 的暴发。针对这一情况, 各国养殖者普遍采用了施加抗生素的方法。抗生素虽然在一定程 度上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率, 但是却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 因而 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 Schwarz 等针对抗生素在动物中的过量使用和存在的潜在危险 做出了具体的论述。抗生素这种化学治疗方法的滥用会增加病原细菌的耐药性, 产生大量 耐药性菌株。 20 世纪 90 年代, 许多亚洲国家水产品数量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抗生 素的滥用, 其中也包括我们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控制水 产养殖病害方面, 却走过不少弯路。 由于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及其它多种因素, 对虾病害日益 严重, 导致 1993 年暴发性虾病的大流行, 致使我国的对虾产量减少了 70%, 对虾养殖业蒙 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今, 抗生素对发光弧菌病 (luminescent vibriosis) 已没有任何 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 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和干扰养殖环境中的正常微生物区系, 导致微生 态平衡失调。
     同时, 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养殖环境中已产 生抗生素抗性的病原菌质粒很有可能转移到一些人类病原菌中, 增加人类疾病治疗的困难 程度 ; 人们不断食用抗生素残留的水产品, 体内抗生素的大量积累也会成为危害健康的一 大杀手。因此, 许多国家都对抗生素的使用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
     人们在质疑或否定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也在积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水产养殖病 害防治方法。有益菌 (probiotics) 由于其对病原菌良好的抑制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 有益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体系中, 使水环境条件得到修复, 病原菌得 到控制, 养殖动物抗病力得到增强, 已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 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益菌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生物调节 (microbial intervention),
     然而在迅速发展、 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 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例如伴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 养殖动物产品的商业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的趋 势, 水产养殖病害相继发生, 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始终处于养殖 环境中, 对养殖水体的组成及环境相当敏感, 当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产生以及养殖环境的失衡。此外, 由于养殖密度过高或者投饵 不力而造成 “宿主动物 - 致病菌 - 环境” 的平衡被打破, 最终引发水产养殖动物一系列疾病 的暴发。针对这一情况, 各国养殖者普遍采用了施加抗生素的方法。抗生素虽然在一定程 度上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率, 但是却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 因而 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 Schwarz 等针对抗生素在动物中的过量使用和存在的潜在危险 做出了具体的论述。抗生素这种化学治疗方法的滥用会增加病原细菌的耐药性, 产生大量 耐药性菌株。 20 世纪 90 年代, 许多亚洲国家水产品数量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抗生 素的滥用, 其中也包括我们国家。 中国作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控制水 产养殖病害方面, 却走过不少弯路。 由于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及其它多种因素, 对虾病害日益 严重, 导致 1993 年暴发性虾病的大流行, 致使我国的对虾产量减少了 70%, 对虾养殖业蒙 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今, 抗生素对发光弧菌病 (luminescent vibriosis) 已没有任何 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 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和干扰养殖环境中的正常微生物区系, 导致微生 态平衡失调。
     同时, 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养殖环境中已产 生抗生素抗性的病原菌质粒很有可能转移到一些人类病原菌中, 增加人类疾病治疗的困难 程度 ; 人们不断食用抗生素残留的水产品, 体内抗生素的大量积累也会成为危害健康的一 大杀手。因此, 许多国家都对抗生素的使用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
     人们在质疑或否定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也在积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水产养殖病 害防治方法。有益菌 (probiotics) 由于其对病原菌良好的抑制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 有益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体系中, 使水环境条件得到修复, 病原菌得 到控制, 养殖动物抗病力得到增强, 已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 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益菌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生物调节 (microbial intervention),
     其抑菌范围宽, 针对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当前, 许多国家已意识到 水产养殖中应用有益微生物和免疫制剂的经济价值及其潜在的社会效益, 日益重视有益微 生物的研究与开发, 加大了这方面的科技投入。我国 863 科技攻关项目中就有针对这一方 面的内容。 因此, 有益菌的开发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具有广阔 的发展空间。
     许多有益菌都能对水产养殖中的病原微生物产生拮抗作用,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从而达到 “以菌治菌” 的效果。最初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有益菌制剂来自为陆地动物设计的 商品制剂, 其中以陆生芽孢杆菌 (Bacillus) 和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等的使用最为广 泛。这些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并促进动物生长。但考虑到水生动物 与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生长发育过程和肠道细菌区系组成存在差异, 来自非养殖水体的 有益菌制剂可能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伤害, 或者不能尽快成为优势菌而失去微生态调节的功 效。因此, 从养殖水体环境以及养殖动物体表或体内分离土著菌来作为潜在有益菌成为国 内外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 即一种能抑制水产 病害微生物的有益菌, 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的 JG1 菌株, 已 于 2011 年 6 月 29 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为北京 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 号院 3 号 ; 保藏号为 : CGMCC NO.5009。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培养温度范围为 8℃~ 37℃, 最佳培养温度为 28℃; 生长的 pH 值范围为 5.0 ~ 12.0, 最适 pH 值为 7.5 ~ 8.0, 使用的培养基为 2216E。
     本发明的菌株可用来制成用于抑制水产养殖病原菌的生长或增强水产养殖动物 免疫力的菌制剂。
     上述的菌制剂中包含有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活菌。
     上述的菌制剂为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产自 JG1 菌株的 Pfa 蛋白, 其特征在于 :
     1) 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2) 将 1) 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且具有 1) 中蛋 白效果, 由 1) 所衍生的蛋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苷酸, 包括有 :
     1) 所述的核苷酸, 用于编码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的蛋白质 ;
     2) 所述的核苷酸, 用于编码 1) 中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 且具 有 1) 中蛋白质效果的, 由 1) 所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的核苷酸的序列为 SEQ ID NO : 2。
     所述的 Pfa 抑菌蛋白用作水产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 可通过细菌素蛋白、 小分子化合物等多种 方式达到抑菌效果, 能够抑制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 ; 对斑马鱼、 虾蛄、 扇贝、 蛤蜊等
     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 JG1 对动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 其制备的菌制剂能有效的作为水产养 殖中的增效剂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所代谢生产的 Pfa 蛋白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可用 作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制剂。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抑菌蛋白 Pfa 的筛选电泳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菌株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筛选
     2006 年 4 月发明人将取自胶南卓越养殖厂的健康大菱鲆养殖海水的水样涂布于 海洋细菌培养基 2216E 平板上, 28℃培养 7d 之后观察发现黄色单菌落周围 14mm 范围内无 其他菌株生长, 形成明显的抑菌圈 . 随即挑取该单菌落进行继代培养, 直至得到纯化菌株, 命名代号为 JG1。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 运动性, 进行革兰氏染色、 氧化酶等试验以及使用 API20E 试 剂条对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根据 《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 ( 第九版 ), 对菌株 JG1 进行 鉴定, 并结合细菌 16S rDNA 序列确定本发明筛选的菌株为 JG1 鉴定为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二、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形态、 理化参数
     1、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形态特征
     菌株 JG1 在 2216E 平板上培养 24 小时的单菌落为圆形、 全缘、 湿润、 半透明、 易挑 取, 直径 1 ~ 2mm, 产生橙黄色色素。于 4℃放置 10d 左右, 菌落边缘开始模糊, 发生泳动现 象。
     2、 培养条件
     本发明筛选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 8℃~ 37℃, 在 28℃ 下菌株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平台期 ; JG1 菌株的生长 pH 值范围为 5.0 ~ 12.0, 最适 pH 值为 7.5 ~ 8.0。培养基可以选用 2216E 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也可以用其它的海洋细菌培养基。
     3、 生化反应参数
     菌株 JG1 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下表, 其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的比较也列在下表 :
    +: 阳性 (positive) ; -: 阴性 (negative) ; ND : 无数据 (not determined)
     三、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的应用
     在筛选培养中发现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具有抑菌的特性, 采用琼 脂扩散法对菌株 JG1 进行体外拮抗实验表明, 该菌有比较广泛的抑菌谱, 对 16 株指示病原 菌株有抑制作用。其中, JG1 对嗜水气单胞菌 AHK1、 嗜水气单胞菌 AHU1、 杀鲑气单胞菌有很 强的拮抗作用, 对哈维氏弧菌 VIB286、 鳗弧菌 VIB72 和杀鲑气单胞菌 AS42 的拮抗作用次之, 而对溶藻弧菌 VIB283 和坎贝氏弧菌 VIB285 的抑制作用较弱 ( 表 2)。
    
    同时, 对 JG1 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检验, 结果发明, 注射 JG1 菌液的斑马鱼与对照 组的斑马鱼在 20 天中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无明显差别, 没有发生病害或死亡的现象, 具体实 验方法如下 :
     将斑马鱼按 8 条一组分养在几个水槽中, 水槽事先用消毒剂清洗并注入经过晾晒 5 6 7 8 的自来水。JG1 的菌悬液按照 10 , 10 , 10 , 10 cfu/ml 的浓度分别腹腔注射 20μL 入斑马鱼 体内, 设置一对照组, 腹腔注射同量无菌生理盐水。 饲养过程中不喂食, 每天更换一半的水, 14 天结束后无死亡。
     另外, 对于其它的水产养殖动物也进行了致病性实验, 具体如下 : 7
     虾蛄 8 条, 从体节之间的缝隙注射 100μL 浓度为 10 cfu/ml 的 JG1 菌液, 对照组 注射同量无菌生理盐水。饲养过程不喂食, 连续冲氧, 7 天后无死亡。 6
     扇贝和蛤蜊, 每组 10 只, 于 10 cfu/ml 的 JG1 菌悬液中浸浴 1h, 然后放入海水中饲 养, 期间不喂食, 连续冲氧, 以不开口为判断依据, 7 天后无死亡。
     通过 JG1 在卤虫体内定植后的 PCR-DGGE 分析, 结果表明卤虫体内优势菌群不发生 改变, 表明 JG1 不抑制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数量, 不破坏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综上, 本发明的有益菌 JG1 对斑马鱼无毒害作用。对于其他海洋动物的致病实验 也表明本发明的菌株不会产生病、 毒害。 考虑到菌株的抑菌性, 将本发明的菌株用于水产领 域, 来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 例如制备饲料添加剂或免疫增强剂。
     实施例 1 :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作为饲料添加剂
     1)JG1 菌株的扩大培养
     首先配置 1L 的 2216E 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5g、 酵母膏 1g、 磷酸高铁 0.01g、 海水 1000ml 煮沸后, 用 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值 7.6 ~ 7.8), 然后将 JG1 菌株接种于配置好 的培养基中, 在 28℃振荡培养, 至 OD600 为 0.5 左右时停止培养作为 JG1 扩大培养液。
     2) 将 JG1 扩大培养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食成鱼
     按照 106/g 饲料的比例将 JG1 扩大培养液拌入饲料中喂食红鳍东方鲀, 可见摄食 量增加 50%以上。
     按 1%接种量将过夜培养的 JG1 种子液接种到灭菌 2216E 液体培养基, 150r/min, 28℃培养 24h, 使菌株 JG1 处于较好活性状态和分泌较多的胞外活性物质。按 106/g 饲料 的比例将 JG1 发酵液拌入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鲀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的东方红鳍鲀的饲料 中不拌入本发明的菌液, 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组的可见摄食积极性增强、 摄食量增加 50%以 上, 并且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 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3/4 左右。
     同样, 将 JG1 扩大培养液进行灭活后作为饲料添加剂拌入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 鲀, 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 死亡率比对照组也有明显的降低, 但效果没有活菌制剂的好。 实施例 2 :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 JG1 菌株作为免疫增强剂
     1)JG1 菌株的扩大培养
     首先配置 1L 的 2216E 液体培养基 ( 蛋白胨 5g、 酵母膏 1g、 磷酸高铁 0.01g、 海水 1000ml 煮沸后, 用 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值 7.6 ~ 7.8), 然后将 JG1 菌株接种于配置好 的培养基中, 在 37℃振荡培养, 至 OD600 为 0.5 左右时停止培养作为 JG1 扩大培养液。
     2) 将 JG1 扩大培养液作为免疫增强剂
     按照终浓度 105/ml 将 JG1 扩大培养液加入半滑舌鳎育苗水体中, 结果显示, 在不 使用抗生素条件下, 鱼苗成活率与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提高了 30%, 盐度试验结果表 明, 鱼苗抗逆性显著增强, 与使用了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 15h 存活率提高 50%。
     对 JG1 的扩大培养液进行活性物质的鉴定, 发现扩大培养液中存在有对羟基苯甲 酸、 4- 羟基苯乙烯、 6- 溴吲哚 -2- 羟酸和 3- 苯甲基 -7- 羟基 - 吡咯哌嗪 -1, 4- 二酮等小分 子化合物, 正是这些小分子化合物, 以及 JG1 菌合成出的抑菌蛋白使本发明筛选的 JG1 菌株 具有高效的抑菌作用。
     四: 本发明抑菌蛋白 Pfa
     1、 抑菌蛋白 Pfa 的序列信息 :
     本 发 明 从 金 丽 假 交 替 单 胞 菌 (Pseudoalteromonas flavipulchra) 的 JG1 菌 株提取液中将明显具有抑菌作用的、 分子量约为 66kDa 的抑菌蛋白从胶块中切下 ( 图 1), 置 于 ep 管 中, 经 乙 腈 脱 色 及 蛋 白 酶 酶 解 后, 经 MALDI-T of/Tof 质 谱 分 析 得 到 两 条 肽 段, 氨基酸序列分别为: SerAspThrMetPheAspValAlaValArg 和 TyrTyrGln(Lys) AspIleGluProIleIleGln(Lys)Arg。将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与菌株 JG1 的蛋白质组序列进 行比对, 得到此抑菌蛋白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全长, 并将此蛋白命名为 Pfa。本发明的 抑菌蛋白 Pfa 的开放阅读框 ORF 共由 2085 个碱基组成, 其氨基酸序列为 SEQ ID NO : 1; 核 苷酸序列为 SEQ ID NO : 2, 起始密码子上游 7 个碱基处为 SD 序列 AAGGA, 且在 ORF 的 5’ 端 发现 -10 和 -35 启动子序列, 分别为 TATATC 和 TTGTGC。Pfa 蛋白共由 694 个氨基酸组成,
     预测的理论分子量为 77.0kDa, 理论等电点为 4.63。利用 Signal P 和 Secretome P 程序对 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 发现 Pfa 中并不存在典型的信号肽, 但推测其为一种非典型 的分泌蛋白, 即在蛋白质序列中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但仍可分泌到胞外。
     2、 与 SEQ ID NO : 1 的抑菌蛋白 Pfa 具有同源性的蛋白
     本发明还保护与 SEQ ID NO : 1 中的蛋白分别具有 70%或以上同源性的蛋白, 所述 的同源性蛋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所述的同源性蛋白为 SEQ ID NO : 1 限定的氨基酸序列中经过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 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抑菌蛋白 Pfa 效果的, 由抑菌蛋白 Pfa 所衍生的蛋白质。例如, 在 抑菌蛋白 Pfa 的 5′端连上保护保护性肽段 Ser-Gly-Ser(SGS) 形成的稳定性更好的蛋白。 或是在 3′加上信号肽形成的 Pfa 衍生蛋白, 这些衍生蛋白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与序列为 SEQ ID NO : 2 的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所述的同源性多肽可以用 Applied biosystem 合成仪或 PioneerTM 肽合成仪等多 肽合成仪器按固相化学技术合成。 也可以通过插入目的核苷酸片段的表达载体表达出所需 要的蛋白。
     由取代、 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 Pfa 衍生蛋白参照上述的抑菌检测 方法检测, 只有具有抑菌效果的 pfa 衍生蛋白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3、 抑菌蛋白 Pfa 的抑菌效果检测及应用
     采用纸片抑菌法对 Pfa 蛋白的抑菌效果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Pfa 蛋白对嗜水气单 胞菌 AHK1、 嗜水气单胞菌 AHU1、 杀鲑气单胞菌、 哈维氏弧菌 VIB286、 鳗弧菌 VIB72 和杀鲑气 单胞菌 AS42 都有拮抗作用。将 Pfa 蛋白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 用于提高养殖动物的疾病抵 抗力。将 Pfa 蛋白按质量比 1 ∶ 10 添加到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鲀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的东 方红鳍鲀的饲料中不拌入本发明的 Pfa 蛋白,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 实验 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3/5 左右。
     因此, 本发明的 JG1 菌株和其代谢产生的 Pfa 蛋白可以作为有效的抑菌制剂而应 用到水产养殖中。9102304484 A CN 102304490
    序列表1/7 页10102304484 A CN 102304490
    序列表2/7 页
    11102304484 A CN 102304490序列表3/7 页
    12102304484 A CN 102304490序列表4/7 页
    13102304484 A CN 102304490序列表5/7 页
    14102304484 A CN 102304490序列表6/7 页
    15102304484 A CN 102304490序列表7/7 页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4484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4484ACN102304484A21申请号201110233362122申请日20110816CGMCCNO500920110629C12N1/20200601C12N15/31200601C07K14/195200601A23K1/16200601C12R1/0120060171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地址266100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72发明人张晓华史晓翀于敏汤开浩金光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1代理人张中南54发明名称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

2、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其中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5009;JG1菌株代谢生产出PFA蛋白。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可通过细菌素蛋白、小分子化合物等多种方式达到抑菌效果,能够抑制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对斑马鱼、虾蛄、扇贝、蛤蜊等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JG1对动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其制备的菌制剂能有效的作为水产养殖中的增效剂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所代谢生产的PFA蛋白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可用作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制剂。83生物保藏信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序列表7页附图1页CN10。

3、2304490A1/1页21金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FLAVIPULCHRA的JG1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500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JG1菌株,其培养温度范围为83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JG1菌株,其培养温度为28。4权利要求1所述的JG1菌株用于制备抑制水产养殖病原菌生长或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的菌制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制剂中包含有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活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制剂为饲料添加剂。7权利要求1所述的JG1菌株生产的PFA蛋白,其特征在于1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

4、;2将1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1中蛋白效果,由1所衍生的蛋白。8编码权利要求7所述的PFA蛋白的核苷酸,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核苷酸用于编码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的蛋白质;2所述的核苷酸,用于编码1中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1中蛋白质效果的,由1所衍生的蛋白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苷酸的序列为SEQIDNO2。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PFA蛋白在制备水产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2304484ACN102304490A1/7页3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有益微生物筛选。

5、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背景技术0002水产养殖业作为当代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在带来丰富水产食品的同时也创造了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报告显示,2006年世界水产养殖业总产量达到5163万吨,占2006年世界渔业总产量的36。自1970年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业规模以平均每年92的速度增长,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捕捞业和陆地养殖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只有14和28。0003然而在迅速发展、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例如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养殖动物产品的商业化以及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水产养殖病害相继发生,给。

6、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始终处于养殖环境中,对养殖水体的组成及环境相当敏感,当养殖水体中的病原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产生以及养殖环境的失衡。此外,由于养殖密度过高或者投饵不力而造成“宿主动物致病菌环境”的平衡被打破,最终引发水产养殖动物一系列疾病的暴发。针对这一情况,各国养殖者普遍采用了施加抗生素的方法。抗生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存率,但是却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因而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SCHWARZ等针对抗生素在动物中的过量使用和存在的潜在危险做出了具体的论述。抗生素这种化学治疗方法的滥用会增加病原细菌的耐药性,产。

7、生大量耐药性菌株。20世纪90年代,许多亚洲国家水产品数量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抗生素的滥用,其中也包括我们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水产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控制水产养殖病害方面,却走过不少弯路。由于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及其它多种因素,对虾病害日益严重,导致1993年暴发性虾病的大流行,致使我国的对虾产量减少了70,对虾养殖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今,抗生素对发光弧菌病LUMINESCENTVIBRIOSIS已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和干扰养殖环境中的正常微生物区系,导致微生态平衡失调。0004同时,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养殖环境中已产生抗生。

8、素抗性的病原菌质粒很有可能转移到一些人类病原菌中,增加人类疾病治疗的困难程度;人们不断食用抗生素残留的水产品,体内抗生素的大量积累也会成为危害健康的一大杀手。因此,许多国家都对抗生素的使用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0005人们在质疑或否定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法。有益菌PROBIOTICS由于其对病原菌良好的抑制能力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益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体系中,使水环境条件得到修复,病原菌得到控制,养殖动物抗病力得到增强,已逐渐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的一种生物控制模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益菌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生物调节MICROBIAL。

9、INTERVENTION,说明书CN102304484ACN102304490A2/7页4其抑菌范围宽,针对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前,许多国家已意识到水产养殖中应用有益微生物和免疫制剂的经济价值及其潜在的社会效益,日益重视有益微生物的研究与开发,加大了这方面的科技投入。我国863科技攻关项目中就有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因此,有益菌的开发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0006许多有益菌都能对水产养殖中的病原微生物产生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达到“以菌治菌”的效果。最初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有益菌制剂来自为陆地动物设计的商品制剂,其中以陆生芽孢。

10、杆菌BACILLUS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等的使用最为广泛。这些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并促进动物生长。但考虑到水生动物与陆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生长发育过程和肠道细菌区系组成存在差异,来自非养殖水体的有益菌制剂可能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伤害,或者不能尽快成为优势菌而失去微生态调节的功效。因此,从养殖水体环境以及养殖动物体表或体内分离土著菌来作为潜在有益菌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丽假交替单胞菌新菌株及其应用,即一种能抑制水产病害微生物的有益菌,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9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

11、ALTEROMONASFLAVIPULCHRA的JG1菌株,已于2011年6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NO5009。0010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培养温度范围为837,最佳培养温度为28;生长的PH值范围为50120,最适PH值为7580,使用的培养基为2216E。0011本发明的菌株可用来制成用于抑制水产养殖病原菌的生长或增强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的菌制剂。0012上述的菌制剂中包含有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活菌。0013上述的菌制剂为饲料添加剂。001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产自JG1菌株的PFA蛋白,。

12、其特征在于00151所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00162将1中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1中蛋白效果,由1所衍生的蛋白。00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苷酸,包括有00181所述的核苷酸,用于编码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的蛋白质;00192所述的核苷酸,用于编码1中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1中蛋白质效果的,由1所衍生的蛋白质。0020上述的核苷酸的序列为SEQIDNO2。0021所述的PFA抑菌蛋白用作水产饲料添加剂。0022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可通过细菌素蛋白、小分子化合物等多种方式达到抑菌效果,能够抑制多种水产养。

13、殖动物常见病原菌;对斑马鱼、虾蛄、扇贝、蛤蜊等说明书CN102304484ACN102304490A3/7页5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JG1对动物本身没有毒副作用,其制备的菌制剂能有效的作为水产养殖中的增效剂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所代谢生产的PFA蛋白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可用作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制剂。附图说明0023图1本发明的抑菌蛋白PFA的筛选电泳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菌株进行详细的描述。0025一、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筛选00262006年4月发明人将取自胶南卓越养殖厂的健康大菱鲆养殖海水的水样涂布于海洋细菌培养基2216E平板上,28培养7D之后观察发现黄色。

14、单菌落周围14MM范围内无其他菌株生长,形成明显的抑菌圈随即挑取该单菌落进行继代培养,直至得到纯化菌株,命名代号为JG1。0027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运动性,进行革兰氏染色、氧化酶等试验以及使用API20E试剂条对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对菌株JG1进行鉴定,并结合细菌16SRDNA序列确定本发明筛选的菌株为JG1鉴定为金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FLAVIPULCHRA。0028二、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形态、理化参数00291、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形态特征0030菌株JG1在2216E平板上培养24小时的单菌落为圆形、全缘、湿润。

15、、半透明、易挑取,直径12MM,产生橙黄色色素。于4放置10D左右,菌落边缘开始模糊,发生泳动现象。00312、培养条件0032本发明筛选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837,在28下菌株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平台期;JG1菌株的生长PH值范围为50120,最适PH值为7580。培养基可以选用2216E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也可以用其它的海洋细菌培养基。00333、生化反应参数0034菌株JG1的生理生化特征如下表,其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的比较也列在下表0035说明书CN102304484ACN102304490A4/7页600360037阳性POSITIVE;阴性NEGATIVE;ND无。

16、数据NOTDETERMINED0038三、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的应用0039在筛选培养中发现本发明的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具有抑菌的特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菌株JG1进行体外拮抗实验表明,该菌有比较广泛的抑菌谱,对16株指示病原菌株有抑制作用。其中,JG1对嗜水气单胞菌AHK1、嗜水气单胞菌AHU1、杀鲑气单胞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对哈维氏弧菌VIB286、鳗弧菌VIB72和杀鲑气单胞菌AS42的拮抗作用次之,而对溶藻弧菌VIB283和坎贝氏弧菌VIB285的抑制作用较弱表2。0040说明书CN102304484ACN102304490A5/7页70041同时,对JG1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

17、检验,结果发明,注射JG1菌液的斑马鱼与对照组的斑马鱼在20天中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无明显差别,没有发生病害或死亡的现象,具体实验方法如下0042将斑马鱼按8条一组分养在几个水槽中,水槽事先用消毒剂清洗并注入经过晾晒的自来水。JG1的菌悬液按照105,106,107,108CFU/ML的浓度分别腹腔注射20L入斑马鱼体内,设置一对照组,腹腔注射同量无菌生理盐水。饲养过程中不喂食,每天更换一半的水,14天结束后无死亡。0043另外,对于其它的水产养殖动物也进行了致病性实验,具体如下0044虾蛄8条,从体节之间的缝隙注射100L浓度为107CFU/ML的JG1菌液,对照组注射同量无菌生理盐水。饲养过程。

18、不喂食,连续冲氧,7天后无死亡。0045扇贝和蛤蜊,每组10只,于106CFU/ML的JG1菌悬液中浸浴1H,然后放入海水中饲养,期间不喂食,连续冲氧,以不开口为判断依据,7天后无死亡。0046通过JG1在卤虫体内定植后的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卤虫体内优势菌群不发生改变,表明JG1不抑制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数量,不破坏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0047综上,本发明的有益菌JG1对斑马鱼无毒害作用。对于其他海洋动物的致病实验也表明本发明的菌株不会产生病、毒害。考虑到菌株的抑菌性,将本发明的菌株用于水产领域,来增强养殖动物免疫力,例如制备饲料添加剂或免疫增强剂。说明书CN102304484ACN。

19、102304490A6/7页80048实施例1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作为饲料添加剂00491JG1菌株的扩大培养0050首先配置1L的2216E液体培养基蛋白胨5G、酵母膏1G、磷酸高铁001G、海水1000ML煮沸后,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7678,然后将JG1菌株接种于配置好的培养基中,在28振荡培养,至OD600为05左右时停止培养作为JG1扩大培养液。00512将JG1扩大培养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食成鱼0052按照106/G饲料的比例将JG1扩大培养液拌入饲料中喂食红鳍东方鲀,可见摄食量增加50以上。0053按1接种量将过夜培养的JG1种子液接种到灭菌2216E液体培养基,150。

20、R/MIN,28培养24H,使菌株JG1处于较好活性状态和分泌较多的胞外活性物质。按106/G饲料的比例将JG1发酵液拌入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鲀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的东方红鳍鲀的饲料中不拌入本发明的菌液,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可见摄食积极性增强、摄食量增加50以上,并且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4左右。0054同样,将JG1扩大培养液进行灭活后作为饲料添加剂拌入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鲀,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死亡率比对照组也有明显的降低,但效果没有活菌制剂的好。0055实施例2金丽假交替单胞菌JG1菌株作为免疫增强剂00561JG1菌株的扩大培养0057首先配置1L的2216E液体。

21、培养基蛋白胨5G、酵母膏1G、磷酸高铁001G、海水1000ML煮沸后,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7678,然后将JG1菌株接种于配置好的培养基中,在37振荡培养,至OD600为05左右时停止培养作为JG1扩大培养液。00582将JG1扩大培养液作为免疫增强剂0059按照终浓度105/ML将JG1扩大培养液加入半滑舌鳎育苗水体中,结果显示,在不使用抗生素条件下,鱼苗成活率与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提高了30,盐度试验结果表明,鱼苗抗逆性显著增强,与使用了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15H存活率提高50。0060对JG1的扩大培养液进行活性物质的鉴定,发现扩大培养液中存在有对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乙烯、6溴吲。

22、哚2羟酸和3苯甲基7羟基吡咯哌嗪1,4二酮等小分子化合物,正是这些小分子化合物,以及JG1菌合成出的抑菌蛋白使本发明筛选的JG1菌株具有高效的抑菌作用。0061四本发明抑菌蛋白PFA00621、抑菌蛋白PFA的序列信息0063本发明从金丽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FLAVIPULCHRA的JG1菌株提取液中将明显具有抑菌作用的、分子量约为66KDA的抑菌蛋白从胶块中切下图1,置于EP管中,经乙腈脱色及蛋白酶酶解后,经MALDITOF/TOF质谱分析得到两条肽段,氨基酸序列分别为SERASPTHRMETPHEASPVALALAVALARG和TYRTYRGLNLYSASPILE。

23、GLUPROILEILEGLNLYSARG。将所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与菌株JG1的蛋白质组序列进行比对,得到此抑菌蛋白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全长,并将此蛋白命名为PFA。本发明的抑菌蛋白PFA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由2085个碱基组成,其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起始密码子上游7个碱基处为SD序列AAGGA,且在ORF的5端发现10和35启动子序列,分别为TATATC和TTGTGC。PFA蛋白共由694个氨基酸组成,说明书CN102304484ACN102304490A7/7页9预测的理论分子量为770KDA,理论等电点为463。利用SIGNALP和SECRETOM。

24、EP程序对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发现PFA中并不存在典型的信号肽,但推测其为一种非典型的分泌蛋白,即在蛋白质序列中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但仍可分泌到胞外。00642、与SEQIDNO1的抑菌蛋白PFA具有同源性的蛋白0065本发明还保护与SEQIDNO1中的蛋白分别具有70或以上同源性的蛋白,所述的同源性蛋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0066所述的同源性蛋白为SEQIDNO1限定的氨基酸序列中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抑菌蛋白PFA效果的,由抑菌蛋白PFA所衍生的蛋白质。例如,在抑菌蛋白PFA的5端连上保护保护性肽段SERGLYSERSGS形成的稳定性更好的蛋白。或是在3加上信号肽形。

25、成的PFA衍生蛋白,这些衍生蛋白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与序列为SEQIDNO2的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0067所述的同源性多肽可以用APPLIEDBIOSYSTEM合成仪或PIONEERTM肽合成仪等多肽合成仪器按固相化学技术合成。也可以通过插入目的核苷酸片段的表达载体表达出所需要的蛋白。0068由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PFA衍生蛋白参照上述的抑菌检测方法检测,只有具有抑菌效果的PFA衍生蛋白才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00693、抑菌蛋白PFA的抑菌效果检测及应用0070采用纸片抑菌法对PFA蛋白的抑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FA蛋白对嗜水气单胞菌AHK1、嗜水气单胞菌AHU1、杀。

26、鲑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VIB286、鳗弧菌VIB72和杀鲑气单胞菌AS42都有拮抗作用。将PFA蛋白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用于提高养殖动物的疾病抵抗力。将PFA蛋白按质量比110添加到饲料中喂食东方红鳍鲀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的东方红鳍鲀的饲料中不拌入本发明的PFA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个月的喂养周期中,实验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了3/5左右。0071因此,本发明的JG1菌株和其代谢产生的PFA蛋白可以作为有效的抑菌制剂而应用到水产养殖中。说明书CN102304484ACN102304490A1/7页100001序列表CN102304484ACN102304490A2/7页1100020003序列表CN102304484ACN102304490A3/7页120004序列表CN102304484ACN102304490A4/7页130005序列表CN102304484ACN102304490A5/7页140006序列表CN102304484ACN102304490A6/7页150007序列表CN102304484ACN102304490A7/7页16序列表CN102304484ACN102304490A1/1页1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044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