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59793 上传时间:2018-04-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7693.6

申请日:

2010.08.06

公开号:

CN101935424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25/12申请日:20100806|||公开

IPC分类号:

C08L25/12; C08L33/12; C08L51/00

主分类号:

C08L25/12

申请人: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雷春堂; 潘晓勇; 姚国红; 王炼; 周刚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代理人:

罗丽;武森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工程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ABS热塑性树脂,该ABS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SAN树脂20~75份;PMMA树脂20~60份;MBS树脂2~25份;抗氧化剂0.2~0.4份;光稳定剂0.05~0.2份;增白剂0.05~0.2份;润滑剂0.05~0.2份。本发明的ABS热塑性树脂具备良好的表面光泽度、硬度和透明度、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各项关键指标均超过透明ABS等常用透明塑料。

权利要求书

1: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该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 : SAN 树脂 20 ~ 75 份 ; PMMA 树脂 20 ~ 60 份 ; MBS 树脂 2 ~ 25 份 ; 抗氧化剂 0.2 ~ 0.4 份 ; 光稳定剂 0.05 ~ 0.2 份 ; 增白剂 0.05 ~ 0.2 份 ; 润滑剂 0.05 ~ 0.2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该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 重量份比例制得的 : SAN 树脂 35 ~ 75 份 ; PMMA 树脂 20 ~ 50 份 ; MBS 树脂 4 ~ 18 份 ; 抗氧化剂 0.2 ~ 0.3 份 ; 光稳定剂 0.05 ~ 0.1 份 ; 增白剂 0.05 ~ 0.1 份 ; 润滑剂 0.05 ~ 0.1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MBS 树脂中丙烯酸甲酯的 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5 ~ 45%, 丁二烯含量为 10 ~ 40%, 苯乙烯含量为 15 ~ 6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PMMA 树脂的折光率为 1.4 ~ 1.6, SAN 树脂的折光率为 1.5 ~ 1.7。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PMMA 树脂维卡软化点大于 110℃, 在 200℃ /5Kg 的条件下, 其熔融指数在 1.5 ~ 3.5g/min ; SAN 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 为 15 ~ 24%, 维卡软化点大于 105℃。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抗氧化剂为主抗 1010 和辅抗 168 按 3 ∶ 1 的重量比配制 ; 所述光稳定剂采用癸二酸双 2, 2, 6, 6- 四甲基哌啶醇 酯、 双 (1, 2, 2, 6, 6- 五甲基 -4- 哌啶 ) 癸二酸酯、 1- 甲基 -8-(1, 2, 2, 6, 6- 五甲基 -4- 哌 啶 ) 癸二酸酯、 2, 2, 6, 6- 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 ; 所述增白剂采用荧光增白 剂 OB-1、 荧光增白剂 OBC、 荧光增白剂 KSN、 荧光增白剂 KCB 或荧光增白剂 OBS ; 所述润滑剂 采用硬脂酸、 硬脂酸丁酯、 油酰胺、 乙撑双硬脂酰胺、 天然石蜡, 液体石蜡, 微晶石蜡、 聚乙烯 蜡或低分子量聚丙烯。
7: ABS 热塑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为下述原料混合后熔融造粒即得 ; SAN 树脂 20 ~ 75 份 ; PMMA 树脂 20 ~ 60 份 ; MBS 树脂 2 ~ 25 份 ; 抗氧化剂 0.2 ~ 0.4 份 ; 光稳定剂 0.05 ~ 0.2 份 ; 增白剂 0.05 ~ 0.2 份 ; 润滑剂 0.05 ~ 0.2 份。 2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SAN 树脂、 PMMA 树脂和 MBS 树 脂混合前需干燥, 干燥温度为 70 ~ 90℃。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混合采用高速混合, 混合 时间为 1 ~ 6 分钟。
10: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 ABS 热塑性树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熔融造粒的加热温度为 160 ~ 245℃, 机头温度为 215℃ ; 主机螺杆转速 450 ~ 550r/min, 加料转速 45 ~ 55r/min。

说明书


ABS 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工程塑料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 ABS 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ABS 树脂 ( 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 ) 是 20 世纪 40 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通用热 塑性工程塑料, 它具有优良的电性能、 耐化学性、 耐冲击性、 耐低温特性、 耐寒性、 表面光泽 度、 着色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易于加工成型, 制品富有优异的光泽度, 且兼具韧性和柔性。 因 此, ABS 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家电、 工业零配件、 电子电器产品的外壳和传动件、 办公用品、 仪 器仪表及其它领域。
     随着产品外观设计的不断创新和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 对透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逐渐增加, 而普通 ABS 树脂通常是不透明的, 因此 ABS 树脂在透明度要求较高领域中的应 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故通常采用其他透明树脂, 如: PP( 聚丙烯 )、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 PS( 聚苯乙烯 )、 PC( 聚碳酸酯 )、 SAN( 苯乙烯 -- 丙烯腈 )、 K- 树脂等。
     对于以上几种透明材料, 虽然 PP、 PMMA、 PS、 SAN 和 K- 树脂在成本方面占有一定的 优势, 且材料的透明度也可达到要求, 但是它们的冲击性能差, 且 PP 收缩率较大, 这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很多领域的应用。而对于 PC 来说, 虽然它具有优异的冲击性能且材料 的透明度也可以达到要求, 但是它成本太高且材料的加工性能和耐化学性均较差, 因此也 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故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始进行相关透明 ABS 树脂的开发工作, 目前关 于透明 ABS 树脂的改性方法, 具体可分为聚合反应法 ( 如 : 中国专利 02802719.1) 和改性加 工法 ( 如 : 中国专利 : 200680055750.2、 美国专利第 4767833 号、 韩国专利第 0429062 号、 第 0519116 号、 欧洲专利第 703525 号等 )。以上这些专利中都必须用到普通 ABS 或者通过聚 合反应而制备的具有特殊结构的 ABS 作为基材, 实验过程比较麻烦, 操作繁琐, 且得到的透 明 ABS 树脂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协调和统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 ABS 热塑性 树脂, 该 ABS 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 :
     SAN 树脂 20 ~ 75 份 ;
     PMMA 树脂 20 ~ 60 份 ;
     MBS 树脂 2 ~ 25 份 ;
     抗氧化剂 0.2 ~ 0.4 份 ;
     光稳定剂 0.05 ~ 0.2 份 ;
     增白剂 0.05 ~ 0.2 份 ;
     润滑剂 0.05 ~ 0.2 份。
     优选的, 该 ABS 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 :
     SAN 树脂 35 ~ 75 份 ;
     PMMA 树脂 20 ~ 50 份 ;
     MBS 树脂 4 ~ 18 份 ;
     抗氧化剂 0.2 ~ 0.3 份 ;
     光稳定剂 0.05 ~ 0.1 份 ;
     增白剂 0.05 ~ 0.1 份 ;
     润滑剂 0.05 ~ 0.1 份。
     其中, 所述 PMMA 树脂的折光率为 1.4 ~ 1.6, SAN 树脂的折光率为 1.5 ~ 1.7。
     所述 PMMA 树脂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注塑耐热级, 其维卡软化点大于 110 ℃, 在 200℃ /5Kg 的条件下, 其熔融指数在 1.5 ~ 3.5g/min。
     所述 SAN 树脂为苯乙烯 - 丙烯腈共聚物, 其中丙烯腈的含量为 15 ~ 24%, 维卡软 化点大于 105℃。
     所述 MBS 树脂为增韧剂, 具体为丙烯酸甲酯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为具有 核 - 壳结构的透明材料, 其中丙烯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5 ~ 45 %, 丁二烯含量为 10 ~ 40%, 苯乙烯含量为 15 ~ 60%。
     MBS 树脂的加入可协调 PMMA 和 SAN 树脂的折光率偏差控制在 0.005 以内, 即将三 款材料的折光率折中到某一具体数值, 由于 PMMA 与 SAN 相容性极好, 可适当调整 PMMA 和 SAN 的比例, 同时可以根据材料性能的需求添加不同分数的 MBS, 因为所加入的 MBS 折光率 在 PMMA 和 SAN 之间, 故通过 MBS 的协调作用可以将本体系中 PMMA 和 SAN 树脂两者的折光 率偏差控制在 0.005 以内。
     所述抗氧化剂可以采用受阻酚抗氧化剂, 优选的采用型号为 1010 的受阻酚抗氧 化剂作为主抗氧化剂, 型号为 168 的受阻酚抗氧化剂作为辅抗氧化剂, 主抗 1010 和辅抗 168 按 3 ∶ 1 的重量比配制。
     所述光稳定剂可以采用癸二酸双 2, 2, 6, 6- 四甲基哌啶醇酯、 双 (1, 2, 2, 6, 6- 五甲 基 -4- 哌啶 ) 癸二酸酯、 1- 甲基 -8-(1, 2, 2, 6, 6- 五甲基 -4- 哌啶 ) 癸二酸酯、 2, 2, 6, 6- 四 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 ; 优选癸二酸双 2, 2, 6, 6- 四甲基哌啶醇酯。
     所述增白剂可以采用荧光增白剂 OB-1、 荧光增白剂 OBC、 荧光增白剂 KSN、 荧光增 白剂 KCB、 荧光增白剂 OBS 等, 优选荧光增白剂 0B-1。
     所述润滑剂可以采用硬脂酸、 硬脂酸丁酯、 油酰胺、 乙撑双硬脂酰胺、 天然石蜡, 液 体石蜡 ( 白油 ), 微晶石蜡、 聚乙烯蜡、 低分子量聚丙烯等, 优选乙撑双硬脂酰胺。
     本发明合理的调节了合金材料的配方, 选择折光率接近的 SAN 和 PMMA 树脂, 并控 制 SAN、 PMMA 和 MBS 的百分比组成, 提供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热塑性树脂。
     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 ABS 热塑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 具体为下述原料混合后熔融造粒即得 ;
     SAN 树脂 20 ~ 75 份 ;
     PMMA 树脂 20 ~ 60 份 ;
     MBS 树脂 2 ~ 25 份 ;
     抗氧化剂 0.2 ~ 0.4 份 ;
     光稳定剂 0.05 ~ 0.2 份 ;
     增白剂 0.05 ~ 0.2 份 ;润滑剂 0.05 ~ 0.2 份。
     原料中 SAN 树脂、 PMMA 树脂和 MBS 树脂混合前需干燥。优选的, 干燥温度为 70 ~ 90℃ ; 最优的干燥温度为 80℃, 干燥时间 3 ~ 6 小时。
     所述混合采用高速混合, 混合时间为 1 ~ 6 分钟, 优选 2 分钟。
     所述熔融造粒的加热温度为 160 ~ 245 ℃, 机头温度为 215 ℃。主机螺杆转速 450 ~ 550r/min, 加料转速 45 ~ 55r/min。
     本发明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 利用普通工程塑料 SAN、 PMMA、 MBS 等通过熔融挤出 的方法使分散相 ( 橡胶成份, MBS 中丁二烯 ) 和连续相 ( 基体树脂, SAN 和 PMMA 树脂 ) 之间 的折光率相匹配 ( 整个体系中的折光率偏差控制在 0.005 以内 ), 从而使分散相和连续相之 间界面处光的折射和漫射降低到最低。制备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具备良好的表面光泽度、 硬 度和透明度、 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 各项关键指标均超过透明 ABS 等常用透明塑料。 具体实施方式
     各实施例的原材料用量见表 1 :
     表1
     单位 : 公斤实施例 2 35 55 10 0.2 0.08 0.07 0.05 实施例 3 45 40 15 0.2 0.08 0.07 0.05 实施例 4 49.5 49.5 1 0.2 0.08 0.07 0.05组分 PMMA SAN MBS 抗氧化剂 1010/168 癸二酸双 2, 2, 6, 6- 四甲基哌啶醇酯 荧光增白剂 OB-1 乙撑双硬脂酰胺
     实施例 1 23.75 71.25 5 0.2 0.08 0.07 0.05抗氧化剂的复配比例按重量比计是 1010 ∶ 168 = 3 ∶ 1。
     光稳定剂、 增白剂、 润滑剂的总含量为 : 0.2%
     实施例 1
     按照表 1 原料配方称取各种原料, 其中 MBS 树脂 ( 丙烯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 为 5 ~ 45%, 丁二烯含量为 10 ~ 40%, 苯乙烯含量为 15 ~ 60% )、 PMMA 树脂 ( 折光率为 1.492, 维卡软化点大于 110℃, 在 200℃ /5Kg 的条件下, 其熔融指数在 1.5 ~ 3.5g/min)、 SAN 树脂 ( 折光率为 1.56, 丙烯腈的含量应低于 15 ~ 24%, 维卡软化点大于 105℃ ) 在使用 前分别在于 80℃干燥 3 小时, 将各种原料 ( 包括辅料 ) 加入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 2 分钟,
     再低速出料。混匀后的材料经熔融造粒即得高流动性、 高透明性的 ABS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产品性质检测数据见表 2。熔融造粒条件为 : 主机螺杆转速 500r/min, 加料转速 50r/min, 加热温度段设定温度 1 : 160 ℃, 2: 190 ℃, 3: 200 ℃, 4: 225 ℃, 5: 235 ℃, 6: 245 ℃, 7: 235 ℃, 8: 225℃, 9: 215℃, 机头温度 : 215℃。
     实施例 2 ~ 4 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4 个实施例的产品按照国标进行测试, 对比数据如表 2 所示 :
     拉伸强度按照国标 GB/T1040.2-2006 进行测试 ;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按照国标 GB/ T9341-2000 进行测试 ;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照国标 GB/T1843-2008 进行测试 ; 热变形温 度按照国标 GB/T1634.2-2004 进行测试 ; 熔体流动速率按照国标 GB/T3682-2000 进行测试 ; 透明度按照国标 GB/T2410-2008 进行测试。
     表2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通过合理控制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和成分, 加入一定量 MBS 的 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控制所得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 其韧性 ( 冲击强度 ) 也会大幅度 的提高, 从而以较低的成本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实现了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 ABS 热塑性 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该方法操作简单, 所需原材料易得, 为制备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 ABS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不可多得的实验方法。
     但是, 实施例 4 由于 MBS 的加入量超出了本发明的范围, 加入量太小, 虽然有良好 的力学性能、 熔体流动速率和透明性, 但是所得产品的缺口冲击强度 ( 即韧性 ) 太差, 不能 应用于实际生产。
     7

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5424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5424ACN101935424A21申请号201010247693622申请日20100806C08L25/12200601C08L33/12200601C08L51/0020060171申请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21000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72发明人雷春堂潘晓勇姚国红王炼周刚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51124代理人罗丽武森涛54发明名称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工程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

2、具有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ABS热塑性树脂,该ABS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SAN树脂2075份;PMMA树脂2060份;MBS树脂225份;抗氧化剂0204份;光稳定剂00502份;增白剂00502份;润滑剂00502份。本发明的ABS热塑性树脂具备良好的表面光泽度、硬度和透明度、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各项关键指标均超过透明ABS等常用透明塑料。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CN101935424A1/2页21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SAN树脂2075份;PMMA树脂2060份;。

3、MBS树脂225份;抗氧化剂0204份;光稳定剂00502份;增白剂00502份;润滑剂0050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SAN树脂3575份;PMMA树脂2050份;MBS树脂418份;抗氧化剂0203份;光稳定剂00501份;增白剂00501份;润滑剂0050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MBS树脂中丙烯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45,丁二烯含量为1040,苯乙烯含量为156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PMMA树脂的折光率为1416,SAN树脂的折光率为1517。

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PMMA树脂维卡软化点大于110,在200/5KG的条件下,其熔融指数在1535G/MIN;SAN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为1524,维卡软化点大于10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主抗1010和辅抗168按31的重量比配制;所述光稳定剂采用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1甲基81,2,2,6,6五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白剂采用荧光增白剂OB1、荧光增白剂OBC、荧光增白剂KSN、荧光增白剂KCB或荧光增白。

5、剂OBS;所述润滑剂采用硬脂酸、硬脂酸丁酯、油酰胺、乙撑双硬脂酰胺、天然石蜡,液体石蜡,微晶石蜡、聚乙烯蜡或低分子量聚丙烯。7ABS热塑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下述原料混合后熔融造粒即得;SAN树脂2075份;PMMA树脂2060份;MBS树脂225份;抗氧化剂0204份;光稳定剂00502份;增白剂00502份;润滑剂00502份。权利要求书CN101935424A2/2页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SAN树脂、PMMA树脂和MBS树脂混合前需干燥,干燥温度为7090。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采用高速混合,混合时间为16分。

6、钟。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BS热塑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造粒的加热温度为160245,机头温度为215;主机螺杆转速450550R/MIN,加料转速4555R/MIN。权利要求书CN101935424A1/4页4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工程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ABS热塑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是20世纪4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通用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具有优良的电性能、耐化学性、耐冲击性、耐低温特性、耐寒性、表面光泽度、着色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易于加工成型,制品富有优异的光泽度,且兼具韧性和柔性。因此,ABS树脂被广。

7、泛应用于家电、工业零配件、电子电器产品的外壳和传动件、办公用品、仪器仪表及其它领域。0003随着产品外观设计的不断创新和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对透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加,而普通ABS树脂通常是不透明的,因此ABS树脂在透明度要求较高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故通常采用其他透明树脂,如PP聚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SAN苯乙烯丙烯腈、K树脂等。0004对于以上几种透明材料,虽然PP、PMMA、PS、SAN和K树脂在成本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且材料的透明度也可达到要求,但是它们的冲击性能差,且PP收缩率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很多领域的应用。而对于P。

8、C来说,虽然它具有优异的冲击性能且材料的透明度也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它成本太高且材料的加工性能和耐化学性均较差,因此也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故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始进行相关透明ABS树脂的开发工作,目前关于透明ABS树脂的改性方法,具体可分为聚合反应法如中国专利028027191和改性加工法如中国专利2006800557502、美国专利第4767833号、韩国专利第0429062号、第0519116号、欧洲专利第703525号等。以上这些专利中都必须用到普通ABS或者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备的具有特殊结构的ABS作为基材,实验过程比较麻烦,操作繁琐,且得到的透明ABS树脂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协调。

9、和统一。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ABS热塑性树脂,该ABS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0006SAN树脂2075份;0007PMMA树脂2060份;0008MBS树脂225份;0009抗氧化剂0204份;0010光稳定剂00502份;0011增白剂00502份;0012润滑剂00502份。0013优选的,该ABS热塑性树脂是下述原料按重量份比例制得的0014SAN树脂3575份;说明书CN101935424A2/4页50015PMMA树脂2050份;0016MBS树脂418份;0017抗氧化剂0203份;0018光稳定剂00501份;。

10、0019增白剂00501份;0020润滑剂00501份。0021其中,所述PMMA树脂的折光率为1416,SAN树脂的折光率为1517。0022所述PMMA树脂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塑耐热级,其维卡软化点大于110,在200/5KG的条件下,其熔融指数在1535G/MIN。0023所述SAN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其中丙烯腈的含量为1524,维卡软化点大于105。0024所述MBS树脂为增韧剂,具体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具有核壳结构的透明材料,其中丙烯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45,丁二烯含量为1040,苯乙烯含量为1560。0025MBS树脂的加入可协调PMMA和SAN树脂的折。

11、光率偏差控制在0005以内,即将三款材料的折光率折中到某一具体数值,由于PMMA与SAN相容性极好,可适当调整PMMA和SAN的比例,同时可以根据材料性能的需求添加不同分数的MBS,因为所加入的MBS折光率在PMMA和SAN之间,故通过MBS的协调作用可以将本体系中PMMA和SAN树脂两者的折光率偏差控制在0005以内。0026所述抗氧化剂可以采用受阻酚抗氧化剂,优选的采用型号为1010的受阻酚抗氧化剂作为主抗氧化剂,型号为168的受阻酚抗氧化剂作为辅抗氧化剂,主抗1010和辅抗168按31的重量比配制。0027所述光稳定剂可以采用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双1,2,2,6,6五甲。

12、基4哌啶癸二酸酯、1甲基81,2,2,6,6五甲基4哌啶癸二酸酯、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0028所述增白剂可以采用荧光增白剂OB1、荧光增白剂OBC、荧光增白剂KSN、荧光增白剂KCB、荧光增白剂OBS等,优选荧光增白剂0B1。0029所述润滑剂可以采用硬脂酸、硬脂酸丁酯、油酰胺、乙撑双硬脂酰胺、天然石蜡,液体石蜡白油,微晶石蜡、聚乙烯蜡、低分子量聚丙烯等,优选乙撑双硬脂酰胺。0030本发明合理的调节了合金材料的配方,选择折光率接近的SAN和PMMA树脂,并控制SAN、PMMA和MBS的百分比组成,提供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和高透明。

13、性的热塑性树脂。0031本发明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ABS热塑性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为下述原料混合后熔融造粒即得;0032SAN树脂2075份;0033PMMA树脂2060份;0034MBS树脂225份;0035抗氧化剂0204份;0036光稳定剂00502份;0037增白剂00502份;说明书CN101935424A3/4页60038润滑剂00502份。0039原料中SAN树脂、PMMA树脂和MBS树脂混合前需干燥。优选的,干燥温度为7090;最优的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36小时。0040所述混合采用高速混合,混合时间为16分钟,优选2分钟。0041所述熔融造粒的加热温度为。

14、160245,机头温度为215。主机螺杆转速450550R/MIN,加料转速4555R/MIN。0042本发明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利用普通工程塑料SAN、PMMA、MBS等通过熔融挤出的方法使分散相橡胶成份,MBS中丁二烯和连续相基体树脂,SAN和PMMA树脂之间的折光率相匹配整个体系中的折光率偏差控制在0005以内,从而使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界面处光的折射和漫射降低到最低。制备得到的热塑性树脂具备良好的表面光泽度、硬度和透明度、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各项关键指标均超过透明ABS等常用透明塑料。具体实施方式0043各实施例的原材料用量见表10044表1单位公斤0045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

15、3实施例4PMMA23753545495SAN71255540495MBS510151抗氧化剂1010/16802020202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008008008008荧光增白剂OB1007007007007乙撑双硬脂酰胺00500500500500460047抗氧化剂的复配比例按重量比计是101016831。0048光稳定剂、增白剂、润滑剂的总含量为020049实施例10050按照表1原料配方称取各种原料,其中MBS树脂丙烯酸甲酯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45,丁二烯含量为1040,苯乙烯含量为1560、PMMA树脂折光率为1492,维卡软化点大于110,在200/5KG的条件下。

16、,其熔融指数在1535G/MIN、SAN树脂折光率为156,丙烯腈的含量应低于1524,维卡软化点大于105在使用前分别在于80干燥3小时,将各种原料包括辅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2分钟,说明书CN101935424A4/4页7再低速出料。混匀后的材料经熔融造粒即得高流动性、高透明性的ABS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产品性质检测数据见表2。熔融造粒条件为主机螺杆转速500R/MIN,加料转速50R/MIN,加热温度段设定温度1160,2190,3200,4225,5235,6245,7235,8225,9215,机头温度215。0051实施例24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4个实施例的产品按照国标进行。

17、测试,对比数据如表2所示0052拉伸强度按照国标GB/T104022006进行测试;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按照国标GB/T93412000进行测试;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照国标GB/T18432008进行测试;热变形温度按照国标GB/T163422004进行测试;熔体流动速率按照国标GB/T36822000进行测试;透明度按照国标GB/T24102008进行测试。0053表2005400550056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合理控制配方中各组分的比例和成分,加入一定量MBS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控制所得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透明性,其韧性冲击强度也会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以较低的成本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实现了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ABS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该方法操作简单,所需原材料易得,为制备高流动性和高透明性的ABS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不可多得的实验方法。0057但是,实施例4由于MBS的加入量超出了本发明的范围,加入量太小,虽然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和透明性,但是所得产品的缺口冲击强度即韧性太差,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