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254195 上传时间:2018-04-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3173.4

申请日:

2010.08.26

公开号:

CN102373486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25C 3/12申请公布日:201203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5C 3/12申请日:20100826|||公开

IPC分类号:

C25C3/12

主分类号:

C25C3/12

申请人: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雅锋; 汪林; 宋海琛

地址: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18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 21221

代理人:

王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残极散发的有害气体氟化氢进行有组织的收集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结构如下:在两个电解车间之间设有冷却间,冷却间的一端与连接两个电解车间的通廊相连,在冷却间内设有冷却区,每个冷却区的上方设有集气罩,集气罩与水平烟道连接,水平烟道与汇总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效果:采用了对烟道的分区设计,以及将烟气有组织的收集至电解烟气净化系统中,这些设计有利于烟气负压的平衡和流量的分配,并且充分利用了烟气的冷热压差,使烟气往上部的收集烟道畅流,保证烟气不外泄。使电解车

权利要求书

1: 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 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下 : 在两个电解车间之间设有冷却间, 冷却间的一端与连接两个电解车间的通廊相连, 在冷却间内设有冷却区, 每个冷却区的上 方设有集气罩, 集气罩与水平烟道连接, 水平烟道与汇总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通廊连接的冷却 间的一端设有卷帘门, 通廊与冷却间在同一操作平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总管上设有蝶 阀。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间的长度在 18m ~ 36m 之间, 宽度在 12m ~ 24m 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 从电解车 间内的铝电解槽换极下来的残极放在阳极托盘上, 通过阳极拖车从通廊经卷帘门运输至残 极冷却间, 在冷却间内的每个冷却区内放置一个阳极托盘及残极, 关闭冷却间的门窗进行 冷却, 每个集气罩将对应的残极产生的烟气收集进入到水平烟道中, 水平烟道中的烟气汇 集到汇总管中, 控制蝶阀调节水平烟道中的烟气量和管道负压, 汇总管将烟气送到电解烟 气净化车间。

说明书


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残极散发的有害气体氟化氢进行有 组织的收集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电解采用预焙阳极, 换极下来的残极放置在电解车间的大端操作面的阳 极托盘上冷却。这种方法存在如下弊病 : 残极散发有害气体氟化氢, 无组织排放在电解车 间, 难以达到环保标准 ; 残极表面的温度 450℃左右, 冷却散发大量的热量, 进一步恶化电 解车间工作环境, 如果电解车间内的通风不足, 还会影响到电解槽的热平衡 ; 残极放在阳极 托盘上, 占地面积较大, 影响电解车间内的车辆运输。
     残极冷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烟气, 弥散在电解车间内部, 严重恶化劳动环境, 影响人身健康, 难以达到环保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目的 是能够使电解车间的排氟大量减小, 收集残极散发的有害气体氟化氢, 从而可满足日益严 格的环保要求。
     为达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 其结构如下 : 在两个电解车间之间设有冷却间, 冷却间的一 端与连接两个电解车间的通廊相连, 在冷却间内设有冷却区, 每个冷却区的上方设有集气 罩, 集气罩与水平烟道连接, 水平烟道与汇总管连接。
     所述的与通廊连接的冷却间的一端设有卷帘门, 通廊与冷却间在同一操作平面 上。
     所述的汇总管上设有蝶阀。
     所述的冷却间的长度在 18m ~ 36m 之间, 宽度在 12m ~ 24m 之间。
     铝电解残极冷却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从电解车间内的铝电解槽换极下来的残极 放在阳极托盘上, 通过阳极拖车从通廊经卷帘门运输至残极冷却间, 在冷却间内的每个冷 却区内放置一个阳极托盘及残极, 关闭冷却间的门窗进行冷却, 每个集气罩将对应的残极 产生的烟气收集进入到水平烟道中, 水平烟道中的烟气汇集到汇总管中, 控制蝶阀调节水 平烟道中的烟气量和管道负压, 汇总管将烟气送到电解烟气净化车间。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 :
     本发明采用了对烟道的分区设计, 以及将烟气有组织的收集至电解烟气净化系统 中, 这些设计有利于烟气负压的平衡和流量的分配, 并且充分利用了烟气的冷热压差, 使烟 气往上部的收集烟道畅流, 保证烟气不外泄。 使电解车间天窗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附图说明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冷却间的主视图。
     图 3 是冷却间的俯视图。
     图中 : 1、 冷却间 ; 2、 电解车间 ; 3、 电解烟气净化车间 ; 4、 通廊 ; 5、 铝电解槽 ; 6、 残 极; 7、 阳极托盘 ; 8、 集气罩 ; 9、 水平烟道 ; 10、 蝶阀 ; 11、 汇总管 ; 12、 卷帘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 1 ~ 3 所示, 本发明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 其结构如下 : 在两个电解车间 2 之 间设有冷却间 1, 冷却间 1 的一端与连接两个电解车间 2 的通廊 4 相连, 在冷却间 1 内设有 冷却区, 每个冷却区的上方设有集气罩 8, 集气罩 8 与水平烟道 9 连接, 水平烟道 9 与汇总 管 11 连接 ; 与通廊 4 连接的冷却间 1 的一端设有卷帘门 12, 通廊 4 与冷却间 1 在同一操作 平面上, 汇总管 11 上设有蝶阀 10, 冷却间 1 的长度在 18m ~ 36m 之间, 宽度在 12m ~ 24m 之 间。
     铝电解残极冷却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 从电解车间 2 内的铝电解槽 5 换 极下来的残极 6 放在阳极托盘 7 上, 通过阳极拖车从通廊 4 经卷帘门 12 运输至残极冷却间 1, 在冷却间 1 内的每个冷却区内放置一个阳极托盘 7 及残极 6, 关闭冷却间的门窗进行冷 却, 每个集气罩 8 将对应的残极 6 产生的烟气收集进入到水平烟道 9 中, 水平烟道 9 中的烟 气汇集到汇总管 11 中, 控制蝶阀 10 调节水平烟道中的烟气量和管道负压, 汇总管 11 将烟 气送到电解烟气净化车间 3。
     冷却好的残极 6 通过阳极拖车运输至阳极组装车间或指定位置。

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3486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3486ACN102373486A21申请号201010263173422申请日20100826C25C3/1220060171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110001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184号72发明人刘雅锋汪林宋海琛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21221代理人王钢54发明名称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残极散发的有害气体氟化氢进行有组织的收集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结构如下在两个电解车间之间设有冷却间,冷却间的一端与连。

2、接两个电解车间的通廊相连,在冷却间内设有冷却区,每个冷却区的上方设有集气罩,集气罩与水平烟道连接,水平烟道与汇总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效果采用了对烟道的分区设计,以及将烟气有组织的收集至电解烟气净化系统中,这些设计有利于烟气负压的平衡和流量的分配,并且充分利用了烟气的冷热压差,使烟气往上部的收集烟道畅流,保证烟气不外泄。使电解车间天窗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73489A1/1页21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下在两个电解车间之间设有冷却间,冷却间的一端与连接两个电解车间的通廊相连。

3、,在冷却间内设有冷却区,每个冷却区的上方设有集气罩,集气罩与水平烟道连接,水平烟道与汇总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通廊连接的冷却间的一端设有卷帘门,通廊与冷却间在同一操作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总管上设有蝶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间的长度在18M36M之间,宽度在12M24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残极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从电解车间内的铝电解槽换极下来的残极放在阳极托盘上,通过阳极拖车从通廊经卷帘门运输至残极冷却间,在冷却间内的每个冷却区内放置。

4、一个阳极托盘及残极,关闭冷却间的门窗进行冷却,每个集气罩将对应的残极产生的烟气收集进入到水平烟道中,水平烟道中的烟气汇集到汇总管中,控制蝶阀调节水平烟道中的烟气量和管道负压,汇总管将烟气送到电解烟气净化车间。权利要求书CN102373486ACN102373489A1/2页3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残极散发的有害气体氟化氢进行有组织的收集的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铝电解采用预焙阳极,换极下来的残极放置在电解车间的大端操作面的阳极托盘上冷却。这种方法存在如下弊病残极散发有害气体氟化氢,无组织排放在电解车间,难。

5、以达到环保标准;残极表面的温度450左右,冷却散发大量的热量,进一步恶化电解车间工作环境,如果电解车间内的通风不足,还会影响到电解槽的热平衡;残极放在阳极托盘上,占地面积较大,影响电解车间内的车辆运输。0003残极冷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烟气,弥散在电解车间内部,严重恶化劳动环境,影响人身健康,难以达到环保标准。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目的是能够使电解车间的排氟大量减小,收集残极散发的有害气体氟化氢,从而可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结构如下在两个电解车间之。

6、间设有冷却间,冷却间的一端与连接两个电解车间的通廊相连,在冷却间内设有冷却区,每个冷却区的上方设有集气罩,集气罩与水平烟道连接,水平烟道与汇总管连接。0007所述的与通廊连接的冷却间的一端设有卷帘门,通廊与冷却间在同一操作平面上。0008所述的汇总管上设有蝶阀。0009所述的冷却间的长度在18M36M之间,宽度在12M24M之间。0010铝电解残极冷却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从电解车间内的铝电解槽换极下来的残极放在阳极托盘上,通过阳极拖车从通廊经卷帘门运输至残极冷却间,在冷却间内的每个冷却区内放置一个阳极托盘及残极,关闭冷却间的门窗进行冷却,每个集气罩将对应的残极产生的烟气收集进入到水平烟道中,水。

7、平烟道中的烟气汇集到汇总管中,控制蝶阀调节水平烟道中的烟气量和管道负压,汇总管将烟气送到电解烟气净化车间。0011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0012本发明采用了对烟道的分区设计,以及将烟气有组织的收集至电解烟气净化系统中,这些设计有利于烟气负压的平衡和流量的分配,并且充分利用了烟气的冷热压差,使烟气往上部的收集烟道畅流,保证烟气不外泄。使电解车间天窗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2373486ACN102373489A2/2页4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冷却间的主视图。0015图3是冷却间的俯视图。0016图中1、冷却间;2、电解车间;3、电解烟气净化车间;4、。

8、通廊;5、铝电解槽;6、残极;7、阳极托盘;8、集气罩;9、水平烟道;10、蝶阀;11、汇总管;12、卷帘门。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8如图13所示,本发明铝电解残极冷却系统,其结构如下在两个电解车间2之间设有冷却间1,冷却间1的一端与连接两个电解车间2的通廊4相连,在冷却间1内设有冷却区,每个冷却区的上方设有集气罩8,集气罩8与水平烟道9连接,水平烟道9与汇总管11连接;与通廊4连接的冷却间1的一端设有卷帘门12,通廊4与冷却间1在同一操作平面上,汇总管11上设有蝶阀10,冷却间1的长度在18M36M之间,宽度在12M24M之间。0019铝电解残极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从电解车间2内的铝电解槽5换极下来的残极6放在阳极托盘7上,通过阳极拖车从通廊4经卷帘门12运输至残极冷却间1,在冷却间1内的每个冷却区内放置一个阳极托盘7及残极6,关闭冷却间的门窗进行冷却,每个集气罩8将对应的残极6产生的烟气收集进入到水平烟道9中,水平烟道9中的烟气汇集到汇总管11中,控制蝶阀10调节水平烟道中的烟气量和管道负压,汇总管11将烟气送到电解烟气净化车间3。0020冷却好的残极6通过阳极拖车运输至阳极组装车间或指定位置。说明书CN102373486ACN102373489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7348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